学术投稿

探究高血压患者血糖异常与内皮祖细胞CD34+水平相关性及对IMT的影响

李斌;胡文斐;王芙蕊;李博;胡晓敏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 血糖异常, 内皮祖细胞CD34+, 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相关性
摘要:目的:探究高血压患者血糖异常与内皮祖细胞 CD34+水平相关性及对 IMT(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方法:收治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80例,经血糖检测,分为 EH 并发血糖调节异常组(n=54例)和 EH 并血糖正常(NBG)组(n=26例),健康组选择21例健康人,经全自动流式细胞仪监测各组EPCs CD34+水平,采用统计SPSS20.0分析组间EPCs CD34+水平差异。结果:高血压血糖异常组CD34+显著低于高血压血糖正常组和健康组(P<0.05);高血压血糖正常组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内皮祖细胞CD34+与冠状动脉IMT具有明显负相关(P<0.05);血糖异常程度与冠状动脉IMT正相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与冠状动脉IMT呈正相关(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血糖水平异常时,PCs CD34+水平会明显下降,血糖异常与IMT异常无显著关联,而内皮祖细胞CD34+水平与IMT变化呈负相关性。因此,内皮祖细胞CD34+水平可作为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变化的评定指标,可能能够作为冠心病的预测因子。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腰间盘突出微创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腰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腰间盘突出患者62例,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观察组实施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保守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临床治疗,观察组在治疗有效率上明显高于对照组(96.77% VS 77.42%),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2±1.2)VS (4.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腰间盘突出,可提高治疗有效率,促进疾病恢复,效果确切,安全有效。

    作者:廖玉长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52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52例,给予射频导管消融术进行治疗。对从入院时的症状、心电图、术前准备过程、电生理检查结果、手术过程中具体处置、术后的并发症及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例右后间隔旁道患者消融失败,房室结双径路(34.61%),房室旁道(65.39%);纳西族(50%),汉族(38.4%),白族(5.7%),彝族和普米族各1.92%;SWARTZ长鞘使用率7.7%。结论:在我院开展的射频导管消融治疗技术的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无复发,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赵渊;张丽梅;陈宗宁;茶丽珠;杨松生;和清华;尹浩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血小板减少影响因素的检测研究进展

    血小板检测过程中,由于分析前标本的处理不当及其他不确定因素和分析中仪器检测原因导致血小板减少时,各种血细胞分析仪对血小板的计数准确性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检验参考方法和血涂片复查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梁丹荔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60例

    目的:总结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护理经验,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收治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进行精心护理。本组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57例,手术治疗3例,共治愈50例,治愈率88.3%,好转6例,好转率10.0%,死亡1例。结论:加强病情观察、体位护理、饮食护理、给药护理、胃肠减压护理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做好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护理的关键。

    作者:刘雅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自拟健脑益智饮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

    目的:研究在临床过程中使用健脑益智饮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效果。方法:整理近2年收治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实际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完成之后,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在临床效果对比当中,显效率、有效率等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过程中,可以使用自拟健脑益智饮进行治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减少患者及家属的负担。

    作者:吕晶;曲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行清宫术对于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效果。方法:收治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32例,均接受宫腔镜下清宫术,对其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中宫颈注射缩宫素及垂体后叶素,术毕给予甲氨蝶呤宫颈注射,术后复查血β-HCG及盆腔彩超检查。结果:32例患者均一次性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腹、子宫穿孔发生。二者瘢痕厚度、血β-HCG值及血流阻力指数(R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血β-HCG下降平均(85.1%±10.3%);术后血β-HCG在7~23天降至正常。结论:宫腔镜下清宫术对于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特点,是微创、直接、准确、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毛丽丽;杨亚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针刺人中穴、“报伤点”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体会

    目的:观察针刺人中穴、“报伤点”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方法:收治急性腰扭伤患者68例,均为门诊患者,对入组患者进行针刺人中穴、“报伤点”治疗。结果:痊愈62例(91.18%),好转6例(8.82%),总有效率100%。结论:针刺人中穴、“报伤点”治疗急性腰扭伤具有起效快、疗程短、简便易学、费用低、经济方便、治愈率高、无不良反应的特点。

    作者:贺海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阿奇霉素治疗恙虫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治疗恙虫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恙虫病患者60例,给予阿奇霉素0.5g加入0.9%氯化钠250ml,静脉点滴,1次/日,连用5天1个疗程。结果:显效45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恙虫病疗效满意。

    作者:毛九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护理诊断在内科患者临床护理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诊断在内科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收治内科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诊断,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并评价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5.0%高于对照组77.5%,且观察组的治愈率87.5%高于对照组55.0%,观察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内科患者实施护理诊断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保证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光辉;于冬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脑囊虫病引起癫痫持续状态的护理体会

    目的:了解脑囊虫病引起癫痫持续状态的护理措施。方法:及早发现癫痫先兆,给予及时控制,配合医生给予抗癫痫、降颅压、吸氧、纠正电解质紊乱,采取各种护理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给予对症处理。结果:42例中,有38例经有效治疗护理,痊愈出院。结论:脑囊虫所致癫痫持续状态经及早治疗护理,措施得当,可以痊愈。

    作者:刘永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泮托拉唑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和研究泮托拉唑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收治胃溃疡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幽门螺杆菌(Hp)阳性患者11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6例采用泮托拉唑肠溶片、胶体果胶铋颗粒、阿莫西林胶囊及克拉霉素缓释片四联疗法。对照组32例,采用泮托拉唑肠溶片单独联合胶体果胶铋颗粒。结果:治疗组疗效总有效率达100%,Hp转阴率达93.02%,对照组疗效总有效率达90.63%,Hp转阴率达1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效果明显优于质子泵抑制剂单独联合铋剂,症状缓解率、疗效、Hp转阴率均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丛晓伟;陈国依;刘海瑜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舒肝解郁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抑郁与焦虑共病的研究

    目的:探讨舒肝解郁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期抑郁与焦虑共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治老年期抑郁症与焦虑共病患者6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舒肝解郁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单用帕罗西汀,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采用症状量表(TESS)评定安全性。结果:两组的HAMD和HAMA评分在治疗后均逐渐降低,与治疗前相比,8周后均下降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第1、2周末,比较两组间HAMD和HAMA评分,其差异无显著性,第4、6周末HAMD 和 HAMA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8周末对照组总有效率50.0%,治疗组总有效率75.0%,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TESS评分在治疗后1、2、4及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肝解郁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期抑郁与焦虑共病疗效较好。

    作者:乔泽国;郭彩娥;吴恩海;张玉英;刘彩云;周海霞;高云香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产后大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总结产后大出血的原因及护理经验,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收治产后出血产妇50例,加强对产妇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护理,同时加强失血性休克的护理和生活护理。结果: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和凝血功能障碍是导致产后大出血的主要原因,经过治疗和护理,50例产后出血患者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和凝血功能障碍是导致产后大出血的主要原因。加强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护理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

    作者:李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青年人肺癌预后因素35例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青年人肺癌的临床资料和生存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其预后相关因素。方法:收治青年人肺癌患者35例,年龄≤40岁,收集其临床资料和生存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 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35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21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9.1%、30.4%和18.3%。临床分期是影响青年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Ⅳ期青年人肺癌患者预后较差,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延长生存期的方法。

    作者:张昊;丛庆学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腹腔镜诊治盆腹腔宫内节育器异位1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盆腹腔宫内节育器异位的诊断及处理。方法:对12例盆腹腔宫内节育器异位患者病史资料和诊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通过B型超声结合X线摄片诊断定位,12例盆腹腔异位的宫内节育器全部在腹腔镜下顺利取出。结论:B型超声结合X线摄片对盆腹腔异位宫内节育器可以明确诊断定位,腹腔镜下取出盆腹腔异位宫内节育器微创、安全、顺利。

    作者:纵林;王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2型糖尿病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

    2型糖尿病(T2DM)的发生、发展与中医体质密切相关,而探讨T2DM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研究,对糖尿病患者提供相关的防病治病理念有重要意义。

    作者:邓小敏;郭超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临床特点及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收治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临床特点,制定规范方案治疗。结果:本组50例患者,治愈49例(98%),无效转院1例,平均病程(15.8±2.1)天,其中有糖尿病合并者病程相对较长,部分超过1个月。结论:针对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依据临床特点,早重视及诊治,行抗感染、局部切开引流及手术等,可明显改善预后,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赵琼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2例腹股沟疝患者分成两组,给予腹腔镜组腹腔镜疝修补术,给予对照组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失血量、体温增加度数、止痛药物应用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 VS 28.0%,P<0.05)。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作者:黄德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奎硫平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奎硫平和利培酮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治具有精神行为症状的AD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奎硫平和利培酮治疗,疗程6周。采用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定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奎硫平组的有效率84.5%;利培酮组的有效率83%。结论:奎硫平的安全性更高。

    作者:孙锦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儿童营养不良性贫血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

    目的:探讨儿童营养不良性贫血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为合理诊断糖尿病、减少误诊提供指导意见。方法:对105例营养不良性贫血患者进行铁代谢、维生素B12、叶酸、血常规、骨髓细胞学、空腹血糖(FG)检查,与健康对照组(50例)对比研究营养不良性贫血 HbA1c、FG 的变化及相关性。结果:IDA 组 HbA1c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RBC、Hb、铁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FG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HbA1c与Hb、RBC、铁蛋白呈负相关。结论:参考HbA1c诊断糖尿病之前,应该纠正缺铁性贫血,以免造成误诊。

    作者:郭红;马兰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