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肝解郁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抑郁与焦虑共病的研究

乔泽国;郭彩娥;吴恩海;张玉英;刘彩云;周海霞;高云香

关键词:帕罗西汀, 舒肝解郁胶囊, 老年抑郁与焦虑共病, 疗效, 安全性
摘要:目的:探讨舒肝解郁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期抑郁与焦虑共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治老年期抑郁症与焦虑共病患者6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舒肝解郁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单用帕罗西汀,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采用症状量表(TESS)评定安全性。结果:两组的HAMD和HAMA评分在治疗后均逐渐降低,与治疗前相比,8周后均下降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第1、2周末,比较两组间HAMD和HAMA评分,其差异无显著性,第4、6周末HAMD 和 HAMA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8周末对照组总有效率50.0%,治疗组总有效率75.0%,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TESS评分在治疗后1、2、4及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肝解郁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期抑郁与焦虑共病疗效较好。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管结石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胆结石患者104例,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2例患者从治疗开始,利用传统的开腹切开胆管取石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52例患者从治疗开始,使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的方法进行治疗。临床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治疗组的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非常好,不良情况的发生率很低,有利于促进患者各方面的治疗实施状况。

    作者:唐为志;范育林;葛兴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脑囊虫病引起癫痫持续状态的护理体会

    目的:了解脑囊虫病引起癫痫持续状态的护理措施。方法:及早发现癫痫先兆,给予及时控制,配合医生给予抗癫痫、降颅压、吸氧、纠正电解质紊乱,采取各种护理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给予对症处理。结果:42例中,有38例经有效治疗护理,痊愈出院。结论:脑囊虫所致癫痫持续状态经及早治疗护理,措施得当,可以痊愈。

    作者:刘永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改良宫腔填塞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改良宫腔填塞在剖宫产术中因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应用中的效果观察。方法:收治行剖宫产术患者216例,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结果:采用宫腔填塞法止血,控制剖宫产术中因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明显减少了此类患者术中出血量。结论:改良宫腔填塞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抢救措施,能起到明显的止血作用。

    作者:郭灵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宫腔镜下治疗宫腔粘连3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宫腔粘连的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宫腔镜下治疗宫腔粘连患者共35例,其中周期性下腹痛11例、月经淋漓不断18例、继发闭经6例(其中4例术后闭经3~4个月后又来月经淋漓不断10余天)。结果:35例患者中治愈32例,3例术后因再次粘连转上级医院。结论:宫腔粘连能造成闭经、月经异常、子宫萎缩、不孕、危害极大,认识其临床特征、发病原因,以便尽早采取综合治疗。

    作者:张秋红;程永立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胰岛功能分析

    目的:讨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胰岛功能情况。方法:收治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组,单纯性2型糖尿病的患者44例为对照组;COPD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46例为观察组,另外有25例健康志愿者为空白对照组。对三组研究对象的空腹及早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 C肽、餐后2小时 C 肽、空腹胰岛素、餐后2小时胰岛素等指标进行观察与比较,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标(HOMA-IR)。结果:餐后2小时,观察组的平均 C 肽值1.36mmol/L,而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制为4.01mmol/L 和3.99mmol/L,观察组的数值明显比其他两组的数值偏低(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的 HOMA-IR 相比,观察组的HOMA-IR的平均值5.0,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的平均值2.9、2.8。因此,观察组的HOMA-IR值明显升高,胰岛细胞功能减退(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COPD患者出现明显的胰岛素抵抗及胰岛功能明显降低,本研究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平金秀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2例腹股沟疝患者分成两组,给予腹腔镜组腹腔镜疝修补术,给予对照组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失血量、体温增加度数、止痛药物应用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 VS 28.0%,P<0.05)。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作者:黄德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血栓通在急性脑梗死病例治疗过程中的疗效。方法:对比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效果,在基本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43例,给予血栓通400mg 加入生理盐水250ml 静脉滴注,对照组43例,用丹参注射液30ml 加入生理盐水250ml 静脉滴注,1次/日,14天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70%,对照组总有效率76.74%,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

    作者:商杰;毛九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行清宫术对于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效果。方法:收治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32例,均接受宫腔镜下清宫术,对其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中宫颈注射缩宫素及垂体后叶素,术毕给予甲氨蝶呤宫颈注射,术后复查血β-HCG及盆腔彩超检查。结果:32例患者均一次性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腹、子宫穿孔发生。二者瘢痕厚度、血β-HCG值及血流阻力指数(R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血β-HCG下降平均(85.1%±10.3%);术后血β-HCG在7~23天降至正常。结论:宫腔镜下清宫术对于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特点,是微创、直接、准确、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毛丽丽;杨亚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PFAN在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应用

    目的:评价性分析PFAN在治疗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出现骨折的效果和应用。方法:收治股骨转子骨折老年患者69例,主要采用回顾性分析治疗资料,观察骨折患者的愈合情况和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经过对69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以及后期的随访,其中随访达到6~15个月的患者33例,平均随访时间(8.5±1.8)个月;随访时间3~6个月的患者36例,平均随访时间(4.5±1.2)月,所有患者经过髋关节评分测定之后,优61例,良7例,可1例,则优良率98.55%。结论:经过PFAN治疗老年患者的股骨转子骨折具有创伤小、优良率高的特点。

    作者:刘军锋;高惠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中医气血水关系在肝硬化腹水治疗中的应用

    在肝硬化腹水的发病机制中,气、血、水三者,常互相牵连为患,仅有主次之分,而非单独为病。近3年来,把气分、血分、水分理论应用到肝硬化腹水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蔡丽威;李景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临床诊治。方法:收治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100例,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照组,n=50)与加用硝苯地平联合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观察组,n=50)效果进行比较。结果:100例患者中,心肌缺血性发作共监测到295次,ST 段呈0.1~0.4mV 改变。缺血发作时无典型症状63例,心悸和心绞痛37例。当心肌缺血发作,ST-T变化时,心律失常89例。两组治疗前ST段压低次数和平均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减少,但观察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较常见,定期行动态心电监测,并及时在早期确诊,制定针对性方案治疗,可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实施价值。

    作者:吴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成功抢救体内带毒致急性重度海洛因中毒5例

    目的:分析研究因体内藏毒导致急性重度海洛因中毒,采用急救处理措施的临床救治效果。方法:近年来收治急性重度海洛因中毒患者5例,对其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通过手术取出毒品,并给予纳洛酮进行拮抗治疗。结论:对急性重度海洛因中毒采取相对应的急救措施,可以取得显著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高尚琪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探究高血压患者血糖异常与内皮祖细胞CD34+水平相关性及对IMT的影响

    目的:探究高血压患者血糖异常与内皮祖细胞 CD34+水平相关性及对 IMT(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方法:收治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80例,经血糖检测,分为 EH 并发血糖调节异常组(n=54例)和 EH 并血糖正常(NBG)组(n=26例),健康组选择21例健康人,经全自动流式细胞仪监测各组EPCs CD34+水平,采用统计SPSS20.0分析组间EPCs CD34+水平差异。结果:高血压血糖异常组CD34+显著低于高血压血糖正常组和健康组(P<0.05);高血压血糖正常组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内皮祖细胞CD34+与冠状动脉IMT具有明显负相关(P<0.05);血糖异常程度与冠状动脉IMT正相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与冠状动脉IMT呈正相关(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血糖水平异常时,PCs CD34+水平会明显下降,血糖异常与IMT异常无显著关联,而内皮祖细胞CD34+水平与IMT变化呈负相关性。因此,内皮祖细胞CD34+水平可作为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变化的评定指标,可能能够作为冠心病的预测因子。

    作者:李斌;胡文斐;王芙蕊;李博;胡晓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进口复方甲氧那明胶囊联合酮替芬片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复方甲氧那明胶囊联合酮替芬片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效果。方法:对收治的82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组42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特布他林片,治疗组使用复方甲氧那明胶囊联合酮替芬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复方甲氧那明胶囊和酮替芬片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效果好。

    作者:沈亚文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痰热清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痰热清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有创呼吸支持,抗感染,解痉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辅助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时间,血气分析结果以及临床表现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 PO2和 PCO2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 PO2高于对照组(P<0.05),PCO2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带机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痰热清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能有效改善患者肺通气功能,提高临床疗效,是一种值得临床重视的辅助治疗药物。

    作者:陈聪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有效护理

    目的:探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观察与护理。方法:收治重症胆管炎患者4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预后并进行比较,总结护理体会。结果:通过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资料发现,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徐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针刺人中穴、“报伤点”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体会

    目的:观察针刺人中穴、“报伤点”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方法:收治急性腰扭伤患者68例,均为门诊患者,对入组患者进行针刺人中穴、“报伤点”治疗。结果:痊愈62例(91.18%),好转6例(8.82%),总有效率100%。结论:针刺人中穴、“报伤点”治疗急性腰扭伤具有起效快、疗程短、简便易学、费用低、经济方便、治愈率高、无不良反应的特点。

    作者:贺海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肺结核大咯血38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肺结核大咯血的急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8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及各类药物的作用。结果:在救治的大咯血38例中显效30例,有效8例。结论:通过对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综合救治,总结了具体救治经验,为救治肺结核大咯血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作者:武常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干扰素联合胸腺五肽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胸腺五肽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带状疱疹患者146例,按具体采用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3例。对照组单纯使用胸腺五肽进行治疗,观察组联用干扰素与胸腺五肽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的止痛、止疱及结痂时间均长于观察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9.4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6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2例轻度发热,1例皮肤瘙痒,观察组有1例皮肤瘙痒。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胸腺五肽治疗带状疱疹可获得理想的疗效,同时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李达祥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自拟健脑益智饮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

    目的:研究在临床过程中使用健脑益智饮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效果。方法:整理近2年收治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实际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完成之后,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在临床效果对比当中,显效率、有效率等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过程中,可以使用自拟健脑益智饮进行治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减少患者及家属的负担。

    作者:吕晶;曲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