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阳性治疗分析126例

孟定德

关键词:慢性胃炎, 消化性溃疡, 幽门螺杆菌, 治疗方案
摘要:慢性胃炎以及消化性溃疡在临床上是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在针对该病的治疗上主要是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其治疗方案多种多样。本文就两种治疗幽门螺杆菌方案进行比较,以期望对临床工作有所指导。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血栓通在急性脑梗死病例治疗过程中的疗效。方法:对比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效果,在基本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43例,给予血栓通400mg 加入生理盐水250ml 静脉滴注,对照组43例,用丹参注射液30ml 加入生理盐水250ml 静脉滴注,1次/日,14天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70%,对照组总有效率76.74%,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

    作者:商杰;毛九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阳性治疗分析126例

    慢性胃炎以及消化性溃疡在临床上是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在针对该病的治疗上主要是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其治疗方案多种多样。本文就两种治疗幽门螺杆菌方案进行比较,以期望对临床工作有所指导。

    作者:孟定德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初诊 T2DM 患者40例,经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16周,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差异,同时观察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常规、肝、肾功能的变化及体重指数(BMI),低血糖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相比,FBG、PBG、HbA1C均降低(P<0.05), TC、TG、LDL-C,血常规、肝、肾功能、BMI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低血糖反应3例次。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初诊T2DM患者,能使血糖下降明显,且不良反应轻微、安全。

    作者:黄瑞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检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的临床价值

    目的:讨论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收治GDM孕产妇130例,选择同期无其他合并症的健康孕妇130例作为对照组。对各组研究对象空腹血清中的超敏C反应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GDM组的HbA1C及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DM组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HbA1C及hs-CRP水平有利于GDM的早期诊断,为评价患者病情、预后及指导治疗等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古丽旦·热合木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管结石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胆结石患者104例,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2例患者从治疗开始,利用传统的开腹切开胆管取石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52例患者从治疗开始,使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的方法进行治疗。临床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治疗组的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非常好,不良情况的发生率很低,有利于促进患者各方面的治疗实施状况。

    作者:唐为志;范育林;葛兴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吡格列酮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早期糖尿病肾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吡格列酮30mg/次,1次/日口服,连服12周;静脉注射前列地尔10μg,1次/日,连续14天,停用2周后再用14天,反复3次至12周。对照组不给上述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高敏 C 反应蛋白(hsCRP)、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结果:治疗组1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UAER、hsCRP、HbA1c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治疗前后BUN、Scr、C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吡格列酮联合前列地尔能减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 UREA,并有显著减低血糖及 C 反应蛋白的作用,对缓解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疗效满意。用药后半年随访无明显增高。

    作者:郭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依托三级网全面落实我县妇幼重大公共卫生项目

    目的:妇幼工作是卫生工作的重点项目。在上级部门的正确指导下,依靠健全的农村卫生三级网,全面落实妇幼重大公共卫生项目。

    作者:孙敬玲;窦雅卿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MALDI-TOF-MS技术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蛋白质是人类执行生命活动的直接载体,对于蛋白质的深入研究,不但有助于全面阐释生命活动的本质,而且对于研究疾病发生机制、提前预警以及诊断疾病、疗效的预后预测均具有重要意义。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是目前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经常用到的质谱研究技术之一,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研究。现就其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总结。

    作者:张青宜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PFAN在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应用

    目的:评价性分析PFAN在治疗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出现骨折的效果和应用。方法:收治股骨转子骨折老年患者69例,主要采用回顾性分析治疗资料,观察骨折患者的愈合情况和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经过对69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以及后期的随访,其中随访达到6~15个月的患者33例,平均随访时间(8.5±1.8)个月;随访时间3~6个月的患者36例,平均随访时间(4.5±1.2)月,所有患者经过髋关节评分测定之后,优61例,良7例,可1例,则优良率98.55%。结论:经过PFAN治疗老年患者的股骨转子骨折具有创伤小、优良率高的特点。

    作者:刘军锋;高惠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进口复方甲氧那明胶囊联合酮替芬片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复方甲氧那明胶囊联合酮替芬片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效果。方法:对收治的82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组42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特布他林片,治疗组使用复方甲氧那明胶囊联合酮替芬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复方甲氧那明胶囊和酮替芬片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效果好。

    作者:沈亚文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口腔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临床治疗

    目的:对急性牙髓炎患者采用口腔根管进行治疗,探讨与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急性牙髓炎患者7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患者自愿的基础上依照双色球的方式随机给予其中38例患者口腔根管治疗(治疗组),另38例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比较组),观察和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6个月后的复查,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达到94.7%(36/38),显著高于比较组的73.7%(2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疼痛度上,治疗组在治疗1天内的疼痛较轻,比较组疼痛较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牙髓炎患者运用口腔根管治疗能够起到显著的效果,有着较高的治愈率和较少的复诊次数,安全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余芮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腹腔镜下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子宫肌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0例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而研究组50例则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研究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上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患者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较少,并且排气时间更快。

    作者:杨冬;赵亚丽;夏先香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中度急性胰腺炎改良CT严重指数与临床情况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通过CT检查改良CT严重指数对急性胰腺炎(AP)的诊断价值,探讨中度急性胰腺炎的改良CT严重指数(MCTSI)与临床病情的相关性,为临床制定合理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起指导性作用。方法:收治 MSAP 患者198例,男146例,女52例,年龄32~76岁,平均(49±13)岁。行胰腺增强CT检查,收集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资料,观察MCTSI分值与并发症构成比,与临床 Rason、PACHEⅡ、BISAP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出现一种或多种程度不同的严重并发症的病例中,MCTSI表现集中出现在4~10分中;MCTSI分别与Rason、APACHEⅡ、BISAP评分成正相关(P<0.05)。结论:通过增强CT检查MCTSI对中度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有肯定价值;MCTSI评分与临床病情存在相关性,对中度急性胰腺炎的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存在重要价值。

    作者:刘培曦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小儿脑性瘫痪的综合康复治疗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小儿脑性瘫痪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脑性瘫痪患儿30例作研究对象,均采用综合康复方案治疗。结果:本次30例患儿,显效13例(33.3%),有效16例(53.3%),无效1例(3.3%)。无明显不良事件发生。结论:采用综合康复方案治疗小儿脑性瘫痪,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保障患儿生存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昭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痰热清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痰热清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有创呼吸支持,抗感染,解痉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辅助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时间,血气分析结果以及临床表现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 PO2和 PCO2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 PO2高于对照组(P<0.05),PCO2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带机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痰热清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能有效改善患者肺通气功能,提高临床疗效,是一种值得临床重视的辅助治疗药物。

    作者:陈聪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腹腔镜肝囊(脓)肿开窗引流术30例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囊(脓)肿开窗引流术治疗肝囊(脓)肿的优点。方法:收治应用腹腔镜行肝囊(脓)肿开窗引流术患者30例,单发囊(脓)肿13例,多发17例。术前均CT或MR确诊、定位,并排除肝包虫病。应用腹腔镜肝囊(脓)肿开窗引流术进行治疗,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30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40~90分钟,平均60分钟。术后24小时均能下床活动。术后48~72小时腹腔引流管无胆汁流出拔除,术后4~7天出院,术后平均住院5天。5例患者同时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例同时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均符合肝囊(脓)肿诊断。结论:腹腔镜肝囊(脓)肿开窗引流术具有痛苦小、恢复快等优势,可同时治疗并存的腹部疾病。

    作者:王海峰;李孝荣;韩兴安;刘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应用中国商环行包皮环切210例分析

    目的:观察使用中国商环行包皮环切术的安全性,临床应用效果,探讨应用中国商环行包皮环切术的优越性。方法:应用中国商环行包皮环切术患者210例,传统包皮环切术患者140例,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外观情况等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商环组手术时间(4±2)分钟,术中出血0.5~3ml,主要并发症是术后感染2例(0.95%)、水肿10例(4.76%)、术口裂开2例(0.95%)、脱环2例(0.95%),拆环时间(10±2)天,术后均术口整齐、外形美观。传统组手术时间(35±10)分钟,术中出血30~40ml,主要并发症是术后感染3例(2.14%)、水肿10例(7.14%)、术口裂开2例(1.43%),愈合后常呈锯齿样改变,影响美观。结论:应用中国商环行包皮环切术手术操作简单、易掌握、可规范操作、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少、外形美观。

    作者:何衍慈;李斌;余勇;王文楼;杨松生;文林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肝包虫包囊破裂导致过敏反应1例

    肝包虫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它对人们的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本文简要介绍1例肝包虫包囊破裂导致过敏反应的病例。

    作者:王新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产后大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总结产后大出血的原因及护理经验,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收治产后出血产妇50例,加强对产妇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护理,同时加强失血性休克的护理和生活护理。结果: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和凝血功能障碍是导致产后大出血的主要原因,经过治疗和护理,50例产后出血患者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和凝血功能障碍是导致产后大出血的主要原因。加强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护理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

    作者:李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血小板减少影响因素的检测研究进展

    血小板检测过程中,由于分析前标本的处理不当及其他不确定因素和分析中仪器检测原因导致血小板减少时,各种血细胞分析仪对血小板的计数准确性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检验参考方法和血涂片复查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梁丹荔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