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后抑郁症的社区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黄文君;孔桂花

关键词:产后抑郁, 社区护理干预, 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产后抑郁症患者100例,按照护理方案分为常规组和护理干预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SAS评分、SDS评分、睡眠质量评分情况及抑郁症的控制效果。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及睡眠质量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常规组(P<0.05),患者抑郁症控制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改善产后抑郁症患者焦虑及抑郁状态,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逆行骨间背穿支皮瓣修复手热压伤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应用骨间背侧逆行穿支岛状皮瓣修复手部重度热压伤的疗效。方法:收治手热压伤患者32例,其中20例采用逆行骨间背侧皮瓣修复,皮瓣(5cm×6cm)~(12cm×10cm),术后给予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皮瓣颜色质地均佳,外形和功能恢复满意。结论:骨间背穿支皮瓣是修复手热压伤的较好的皮瓣选择。

    作者:王成;孙杰;张凯;肖文业;曲英伟;崔炳环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多点加压缝合预防皮下积液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局部多点加压缝合对减少皮下积液的作用。方法:收治乳腺癌患者60例,观察组28例采用多点加压缝合,辅以棉垫、胸带加压包扎;对照组32例采用单纯间断缝合,棉垫、胸带加压包扎。对比观察住院期间,胸壁、腋窝局部积液情况。结果:多点加压缝合的28例患者,皮下积液发生率10.71%;单纯切缘皮肤间断缝合的患者皮下积液发生率34.3%。经统计学表明两组皮下积液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点加压缝合可以预防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

    作者:吴元肇;郑克思;陈聪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食用富硒全麦粉对高血糖、高血脂防治作用的观察

    目的:观察食用富硒全麦粉食物对高血糖、高血脂的影响,结合当地情况,建立餐饮保健的有效方法。方法:对确诊的高血糖、高血脂患者,用富硒全小麦食物取代以面食为主的主食,并定期复查血糖、血脂,进行配对、对照研究。结果:两组治疗前在各项指标基本一致,观察结束后症状均有所缓解,但观察组(食用富硒全小麦食品组)血糖、血脂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富硒全小麦食物对高血糖、高血脂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李明山;周莹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急性酒精中毒不同处理方法效果比较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急性酒精中毒不同处理效果。方法:收治急性酒精中毒患者80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糖水、咖啡、喝浓茶以及维生素B解酒治疗,观察组注射纳洛酮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能够有效治疗急性酒精中毒,具有有效、安全、可行的治疗特点。

    作者:何善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保健干预在促进老年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中的作用

    目的:对保健干预在促进老年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中的作用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收治老年高血压患者150例,对所有患者实施保健干预前后,作相关问卷调查,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保健干预前后的血压控制情况与遵医行为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相比保健干预前,保健干预后能够遵医嘱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健干预后,定期检查血压与按时服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人数明显增多,而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健干预能够有效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遵医主动性,培养患者的健康生活习惯,使其自我保健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陈毅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00例,均在氧疗、祛痰、支气管扩张剂、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强的松30mg/日进行治疗,疗程7天。结果:PaCO2治疗前(69.43±4.13)mmHg,治疗后(41.87±4.45)mmHg;PaO2治疗前(51.06±6.01)mmHg,治疗后(76.72±5.92)mmHg。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糖皮质激素可以迅速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血氧饱和度,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卡哈尔·阿合尼牙孜;帕力达·买买提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

    目的:探讨应用护理路径的服务模式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8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应用护理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应用传统方法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率、住院率和健康教育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住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技能的掌握率和健康教育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使患者受到系统教育,能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识水平和自我监控能力,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在糖尿病治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张星岩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平均空腹血糖水平对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

    目的:评价入院后48小时内平均血糖水平对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收治非糖尿病AMI患者283例,根据入院48小时的2次的平均空腹血糖水平,将患者分为<6.18mmol/L(1组)、6.1~7.88mmol/L(2组)、>7.8mmol/L(3组)3组。组间比较不同平均空腹血糖水平的AMI患者临床特征、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事件及死亡的发生情况、住院治疗经过情况。结果:与1组比较,2组、3组中女性发生广泛前壁AMI的比例明显增多。随着平均空腹血糖的升高左室射血分数下降,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和住院病死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影响住院期间死亡率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吸烟、平均空腹血糖、CK-MB峰值、左室射血分数对住院期间死亡率均有明显的影响。结论:入院48小时内平均空腹血糖升高是非糖尿病AMI住院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王心捷;尹素凤;谷瑞瑜;刘伟;蒋桦;肖雪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臭氧疗法联合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臭氧疗法联合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06例和观察组120例,对照组给予氨苄西林钠、替硝唑等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臭氧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30%,治愈率54.16%;对照组总有效率83.00%,治愈率33.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疗法联合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而且安全可靠。

    作者:潘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成人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9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成人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效果。方法:收治成人腹股沟斜疝患者95例,均接受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无复发。结论:成人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具有安全、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较常规修补手术效果佳。

    作者:张成友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细支气管肺泡癌的临床首发症状和首次胸部CT征象分析

    目的:进一步认识细支气管肺泡癌(BAC)的首发临床症状及胸部CT表现,探讨首次临床症状和胸部CT影像学表现对细支气管肺泡癌的诊断价值,提高BAC的诊断水平,减少临床误诊率。方法: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76例,均经病理证实,回顾性分析其首次临床症状和胸部CT影像学表现。结果:76例患者中以咳嗽、咳中等量或大量白色泡沫痰伴发热为主26例(34.21%),胸部CT征象中空泡征和(或)空气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磨玻璃密度影是BAC较特征性表现。结论:联合临床症状与胸部CT图像上病变形态学特征性改变,在BAC的早期诊断中更有诊断意义。

    作者:周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院前急救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工作在医院急救中的作用。方法:2013年2月-2014年1月收治院前急救患者3066例,男1965例,女1101例,年龄3个月~89岁,平均54.2岁。其中,各种车祸意外伤1315例,心血管疾病302例,脑血管疾病412例,小儿高热抽搐76例,呼吸系统疾病133例,腹痛及消化系统疾病152例,孕产妇49例,各种中毒255例,其他372例。对3066例患者院前护理资料进行分类总结。结果:本组3066例患者进行心肺复苏145例(4.7%),气管插管50例(1.67%),吸痰170例(5.5%),心电监护255例(8.3%),心电图599例(19.5%),静脉输液用药1704例(55.6%),吸氧2466例(80.4%)。经过院前护理,回院门诊治疗916例(29.9%),回院住院治疗1626例(53.0%),患者要求转到其他医院治疗286例(9.3%),送回家中24例(0.8%),上急救车前死亡184例(6.0%),经抢救护理无效30例(0.9%)。结论:院前急救是救治患者的重要环节,增强护理人员的院前急救意识,能够很好地挽救生命,同时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作者:张小霞;石改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内蒙古霍林郭勒市农牧区老年高血压病特点及与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关系

    目的:探讨内蒙古霍林郭勒市农牧区老年高血压病特点及与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关系。方法:纳入内蒙古霍林郭勒市农牧区>65岁高血压病患者2115例为高血压病组,纳入内蒙古霍林郭勒市农牧区>65岁非高血压病患者810例为非高血压病组,通过门诊和住院病例看患者对高血压的了解情况,根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对患者血压、体重指数、血糖、血脂[低密度脂蛋白(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数据情况研究数据。结果:高血压病组中高血压1~2级90.12%,高血压3级9.88%;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32.24%。在高血压病组中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80.80%、58.52%和24.68%,与非高血压病组相比,高血压病组血压、体重指数、血脂、血糖均高(P<0.05)。结论:本市农牧区老年高血压以轻、中度为主,该群体对高血压病知晓率相对高,治疗、控制率偏低。农牧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因治疗、控制率低,又部分合并高血脂等,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升高。

    作者:杜海兵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吉尼致美宫内节育器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吉尼致美宫内节育器的避孕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收治人流手术后放置吉尼致美宫内节育器妇女24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为人流手术后即时放置吉尼致美宫内节育器的妇女,对照组为同期经期间放置吉尼致美宫内节育器的妇女,分析两组妇女在放置后的不良反应与避孕效果。结果:人流手术后放置吉尼致美宫内节育器1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放置1年内避孕效果和节育器脱落两组比较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结论:吉尼致美宫内节育器在人流手术后即时放置和经期间放置的避孕效果一样,放置3个月后没有不良反应出现,因此应在人流手术后即时放置。

    作者:周金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加压绷带在预防PICC置管术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加压绷带在预防PICC置管术后出血中的作用。方法:收治接受PICC置管术的患者239例,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采用相同的穿刺方法,且固定由3名有经验的护士规范操作。对照组采用弹力绷带包扎法,试验组采用3M加压绷带包扎法。结果:对照组发生置管后出血5例,穿刺侧前臂肿胀12例;试验组均未发生出血及穿刺侧前臂肿胀。结论:加压绷带包扎法有效避免了PICC置管术后出血的发生。

    作者:郭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肱骨下段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

    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PLB)是一种较为少见的结外淋巴瘤,发现疑似病例应做病理确诊,并注意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本文就1例该病患者临床诊断等问题做一简单阐述。

    作者:汪勇;宋庆华;田斌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病毒性肺炎胸部CT特点分析

    目的:总结病毒性肺炎胸部CT表现特点,进一步提高CT诊断水平。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病毒性肺炎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使用GE多排螺旋CT机进行检查和分析。结果:肺炎发生在左肺19例(38.0%),右肺22例(44.0%),双肺均有病变9例(18.0%)。肺炎形态表现统计,50例患者发生≥2种形态改变,其中表现为支气管血管束增粗12例,条索影14例,胸膜下网状影1例,小结节影12例,大片状实变影10例,支气管气象30例,碎石征26例,磨玻璃影41例。伴随改变表现为腋窝淋巴结增大6例,纵膈淋巴结增大8例,肺门增大6例,肺门影增宽、密度增强。右侧气胸1例,胸膜肥厚6例,胸腔积液22例,其中双侧均有胸腔积液16例,单侧胸腔积液6例。结论:病毒性肺炎CT主要表现为磨玻璃影及碎石征,而且多伴有胸腔积液。

    作者:李伟;王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耐药性2657例分析

    目的:了解本区结核菌耐药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对近8年2657例肺结核病人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总耐药率42.8%,总耐多药率10.3%;耐药率由高到低为 INH 24.3%、SM 17.5%、RFP 14.9%、EMB 13.1%、PZA 11.5%、PAS 8.2%;在不同年龄组中,少年组、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耐药率分别为10.5%、49.2%、44.8%、35.2%,耐多药率分别为2.8%、12.4%、11.2%、9.5%;耐药率及耐多药率均以40~59岁年龄段高。结论:高耐药率以及耐药性趋向于一线抗痨药是沈阳市皇姑区胸科医院结核菌耐药特征。

    作者:孙燕;左根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慢性支气管炎50例的护理

    目的:总结慢性支气管的护理经验,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2013年5月-2014年1月收治慢性支气管炎患者50例,进行精心护理。结果:本组5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护理质量大大提高,患者满意度也明显升高。结论:加强心理护理、用药护理、氧疗护理、预防风寒感冒、及时排痰、适当休息、坚持锻炼、改善居住环境和饮食调节是提高慢性支气管炎护理质量的重要措施。

    作者:查彩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冠脉复杂病变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复杂病变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治冠脉复杂病变患者112例,男65例,女47例,平均年龄(57.4±20.3)岁,均行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病变数163处,植入支架203枚,成功率95.53%。术中未发生急性并发症,术后及住院期间发生导管相关性心肌梗死2例;桡动脉闭塞5例,前臂肿胀1例。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复杂型冠脉病变介入治疗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作者:桂亮;吴斌;张亮;杨思进;田文庆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