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腰麻用药对高龄骨科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比较

黄艳秋

关键词:高龄, 骨科, 芬太尼, 罗哌卡因, 布比卡因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腰麻用药对高龄骨科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2012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骨科手术老年患者1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所有患者均侧卧位,穿刺点选择 L3~4椎间隙,对照组腰麻注药0.75%布比卡因1.5ml,注药时间20秒,然后水平仰卧。观察组腰麻注药复合芬太尼5μg,罗哌卡因1.5ml,注药时间20秒,然后水平仰卧。结果:观察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34.4±8.5)秒,痛觉阻滞起效时间(169.1±28.5)秒,运动阻滞起效时间(168.1±2.4)秒,运动恢复时间(148.5±25.8)秒。对照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33.9±6.6)秒,痛觉阻滞起效时间(172.2±23.6)秒,运动阻滞起效时间(171.2±2.5)秒,运动恢复时间(145.9±24.5)秒。两组麻醉效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5例(5.6%),其中恶心、呕吐2例,心动过缓2例,低血压1例。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34例(37.8%),其中恶心、呕吐10例,心动过缓10例,低血压1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具有麻醉效果好,并发症少,可作为高龄骨科手术麻醉的首选药物。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在家庭中关注儿童的健康饮食

    目前,由于家长的过度喂养,以食物作为奖励物品,以及家庭成员的不良饮食习惯影响了孩子的饮食习惯等原因,导致儿童超重、肥胖等营养不良问题。不良饮食习惯导致的肥胖有很大的危害,在影响孩子生长发育的同时,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生埋下隐患。因此,我们要采取措施,注重合理的饮食结构,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

    作者:赵崇涛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评价磁共振3D-SPACE序列及VIBE序列对三叉神经微血管压迫的诊断效能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磁共振3D-SPACE及VIBE序列对三叉神经微血管压迫的诊断效能及实际应用价值。方法:对18例单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同时行磁共振3D-SPACE 及 VIBE 序列检查,所有患者均经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证实。分析三叉神经微血管压迫的影像学特征,评价其显示三叉神经脑池段与周围血管关系的能力和优势。结果:18例患者中,症状侧血管神经Ⅰ型3例(16.6%),Ⅱ型12例(66.6%),Ⅲ型3例(16.6%);而无症状侧Ⅰ型12例(66.7%),Ⅱ型6例(33.3%),Ⅲ型0例;双侧压迫程度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00)。在有血管神经接触、压迫情况的神经中,症状侧15例中近端压迫9例,远端压迫6例;无症状侧6例中近端压迫4例,远端压迫2例,症状侧与非症状侧压迫点位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8)。症状侧小脑上动脉为主要接触、压迫血管(58%)。3D-SPACE及VIBE序列能对三叉神经进行多平面重建,显示血管压迫三叉神经的位置、程度及责任血管的来源。结论:3D-SPACE序列能清晰显示三叉神经与周围结构的关系,VIBE序列是三叉神经MR成像常用的补充序列,3D-SPACE与VIBE序列相结合能提供准确的诊断信息,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班秀丽;程志才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中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大型综合性中医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的特点。方法:对5年间分离的3619例多重耐药菌菌株的种类及科室分布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结果:3619例病例中,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多912例(25.2%),以下依次为 ESBLs 799例(22.1%),MDR/PDR-BA 660例(18.2%),VRE 637例(17.6%),CR-AB 611例(16.9%)。科室分布以针灸一、二、三病房及心病科、康复科和肺病科为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的前6位。结论:中医医院由于其患者构成特点,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较同级西医医院高,应予以高度重视。

    作者:王庆东;李丽娟;潘丽歆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多层螺旋CT对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分流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分流(AP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肝癌合并 APS 的影像学资料,分析 MSCT 诊断 APS 的能力。结果:MSCT 诊断 APS 的敏感度91.30%(21/23),特异度88.64%(78/88),准确度92.66%(101/109)。结论:MSCT在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分流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许春林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不同腰麻用药对高龄骨科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腰麻用药对高龄骨科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2012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骨科手术老年患者1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所有患者均侧卧位,穿刺点选择 L3~4椎间隙,对照组腰麻注药0.75%布比卡因1.5ml,注药时间20秒,然后水平仰卧。观察组腰麻注药复合芬太尼5μg,罗哌卡因1.5ml,注药时间20秒,然后水平仰卧。结果:观察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34.4±8.5)秒,痛觉阻滞起效时间(169.1±28.5)秒,运动阻滞起效时间(168.1±2.4)秒,运动恢复时间(148.5±25.8)秒。对照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33.9±6.6)秒,痛觉阻滞起效时间(172.2±23.6)秒,运动阻滞起效时间(171.2±2.5)秒,运动恢复时间(145.9±24.5)秒。两组麻醉效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5例(5.6%),其中恶心、呕吐2例,心动过缓2例,低血压1例。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34例(37.8%),其中恶心、呕吐10例,心动过缓10例,低血压1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具有麻醉效果好,并发症少,可作为高龄骨科手术麻醉的首选药物。

    作者:黄艳秋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2013年我院细菌培养结果与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2013年本院细菌培养结果与药敏试验结果。方法:分析2013年度微生物室对我院各科送检的2949份标本所分离的病原菌鉴定结果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2949份标本中,分离出细菌98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41株(75.1%),革兰阳性菌检出246株(24.9%)。革兰阴性菌中以大肠埃希菌分离率高(20%),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10%)。常见菌耐药严重。结论:应加强医院院内获得性感染病原菌的鉴定及药敏检测,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防止抗生素的滥用。

    作者:李伟;张宁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预防毛细支气管炎后反复喘息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预防毛细支气管炎后反复喘息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毛细支气管炎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出院后观察组给予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对照组则不干预。对两组患儿喘息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反复喘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孟鲁司特联合吸入布地奈德能减少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后哮喘发生率,疗效确切,应用方便,不良反应小。

    作者:官学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稳心颗粒联用小剂量美托洛尔治疗室性早搏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用小剂量美托洛尔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室性早搏患者50例,应用稳心颗粒,1袋/次,温开水速服,3次/日;美托洛尔,12.5mg/次,口服,2次/日。4周1个疗程。观察服药前后的效果。结果:50例患者中,显效32例(64%),有效15例(30%),无效3例(6%),总有效率94%,无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稳心颗粒联用小剂量美托洛尔能较好地控制室性早搏的发作,安全性能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钟进锋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看我院的SWOT

    目前,本院人力资源管理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人力资源专业职能发挥不充分,缺乏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人员流动机制的不完善,人事部门面临的挑战多样化。SWOT分析法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战略管理分析方法,主要包括4个方面: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对医院内部优势、劣势,外部存在的机会、威胁进行分析,找准医院发展方向和目标,制定出符合医院发展的战略,包括开拓市场实施优势战略、改变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与时俱进、创建学习型组织、面向未来采取多种经营策略、医院职能科室“大部制”。

    作者:陈艳;王娟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人参皂苷Rg3对表达多耐药基因的晚期胃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g3对表达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lutathione-s-transferase π,GST-π)、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拓扑异构酶Ⅱ(Topoisomerase Ⅱ,Topo-Ⅱ)等多耐药基因的晚期胃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晚期胃癌组织中 GST-π、P-gP、Topo-Ⅱ蛋白的表达情况,选取48例初治胃癌组织中≥2个耐药基因蛋白表达阳性患者纳入试验,随机分为治疗组(25人)和对照组(23人),治疗组给予人参皂苷Rg3+奥沙利铂+替吉奥方案为主的化疗,对照组给予奥沙利铂+替吉奥方案为主的化疗,比较两组间生存期的差别。结果: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时间(23.000±1.655)个月,对照组的中位生存时间(13.000±1.497)个月,两组间生存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参皂苷Rg3能较明显地延长有多耐药基因表达的晚期胃癌患者生存期,可能具有逆转晚期胃癌铂类化疗药物耐药的能力。

    作者:王沛;陈国荣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胎膜早破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胎膜早破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包括生殖道炎症、胎位不正、营养不合理、性生活等。胎膜早破对妊娠和分娩均造成不利影响。通过对胎膜早破患者进行严密的观察和护理,同时加强产前保健和孕期卫生知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孕妇产褥感染率及新生儿病死率。

    作者:明淑芹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内观认知疗法对酒依赖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内观认知疗法对酒依赖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收治酒依赖男性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药物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内观认知疗法8周,于8周末对两组患者症状自评量表(SCL-90)、患者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研究组SCL-90各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内观认知疗法能降低酒依赖患者的饮酒渴求,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降低复发率。

    作者:邹丽君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俯卧位通气加肺复张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作用

    目的:探讨在临床上采取俯卧位通气(PP)加肺复张(RM)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效果。方法:针对ARDS患者采取PP治疗加RM联合治疗2次,治疗间隔4小时。对于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患者采取24小时之后的再次PP治疗,持续6小时。并在治疗的前后各2小时节点联合RM治疗。记录患者在3次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和氧合指标。并采取统计学方法比较差异。结果:42例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治疗后 PaO2、 PaCO2、PaO2/FiO2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次治疗后患者PaO2均得到显著性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第2次治疗之后,PaCO2的下降趋势并不明显。PaO2/FiO2为第1次和第2次治疗前后的差距大,和其他几次治疗的区间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取PP联合RM治疗ARDS,可缓解患者的低氧和缺氧症状,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和高碳酸血症的纠正,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展秀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60例,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内镜下腺样体根除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内镜下腺样体部分切除术。完成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采用内镜下腺样体根除切除术进行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孙黎晓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首发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病前行为特征与事件相关电位的关系

    目的:研究儿童精神分裂症首发患者病前行为特征与事件相关电位的关系。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回顾性调查儿童精神分裂症首发患者在6~11岁时的行为特征。采用事件相关电位P300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用t检验比较CBCL量表高分组与低分组患者治疗前后P300各数据间的差别。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CBCL量表社会能力总分、行为问题总分、抑郁因子分、社会退缩因子分、攻击性因子分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820,-2.325,-2.561,-2.837,-2.759;P<0.05),社会能力总分与治疗前 P300潜伏期呈负相关(r=-0.231, P<0.05)。结论:首发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病前社会能力与认知功能存在相关关系,社会能力较低的患者认知功能损害较严重。

    作者:郭芳;郭素芹;朱俊敬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影响儿科病房护理安全的相关因素及防范措施

    目的:分析儿科病房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提出具体的防护措施。方法:2008年5月-2013年5月收治存在护理风险的患者69例,对患者的病历资料和护理风险进行分析。结果:护理内容繁多、压力较大、沟通不当、护理记录不完善等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其中发现护理资料填写不完整与风险告知不及时所占的几率相对较高,分别占50.72%、43.47%。结论:儿科应建立完善的护理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并根据其工作的实际情况,申请新的员工名额,缓解其工作压力,达到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目的。

    作者:张亚娟;杨水萍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分娩过程中心理疏导技巧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分娩过程中心理疏导技巧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收治分娩初产妇686例,观察常见不良因素对产妇分娩、产程、出血量等的影响,并对产妇进行心理疏导。结果:686例初产妇中,顺产589例(85.86%),剖宫产97例(14.14%)。平均产程336.99分钟,平均出血量197.01ml。结论:分娩过程中的心理疏导可促进孕妇的顺利分娩。

    作者:李玲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内镜下氩气刀与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体会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气刀与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消化道息肉患者361例,采用内镜下氩气刀与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361例患者均手术成功。结论:内镜下氩气刀与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疗效显著。

    作者:肖智;赵开学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顺沿腋皱襞双平行切口腋臭根治术疗效分析

    目的:对顺沿腋皱襞双平行切口腋臭根治术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腋臭患者40例,采用顺沿腋皱襞双平行切口腋臭根治术治疗。术后对所有患者均进行随访。结果:在40例患者中,来门诊复查和电话随访的有39例,失访1例。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对患者随访6个月,有39例患者的异味完全消除。对患者随访1年,38例患者异味完全消除,1例患者出汗时有轻微异味。对患者随访2年,36例患者的异味完全消除,3例患者出汗时有轻微异味。患者的瘢痕都不显著,上肢活动没有受到限制。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价:优92.3%,良7.7%,差0。结论:采用顺沿腋皱襞双平行切口腋臭根治术治疗患者不仅满足美学要求,还能取得满意的治疗疗效,是一种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并发症少的治疗手术,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双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过敏性紫癜患儿的护理体会

    过敏性紫癜是儿童较为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本病预后良好,但极易复发。良好的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预防复发。主要护理措施包括饮食护理、病情观察、皮肤护理、药物应用的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指导等。本文就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护理体会做一简单介绍。

    作者:王全蕊;张洪莹;陈倩倩 刊期: 2014年第15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