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资锋
目的:探讨B-Lynch缝合术在处理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止血效果。方法: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B-LYNCH缝合产妇2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计算两组出血量、手术时间、止血有效率。结果:28例患者采用 B-Lynch缝合术治疗后,手术时间(73±5)分钟,出血量(1245±56)ml。28例患者均有效止血,血压上升,生命体征平稳,阴道流血减少,尿量增多,有效率达100.0%,无一例患者因发生继发性出血而切除子宫。术后均采用缩宫素和抗生素防治感染,8~12天后痊愈出院,随访到产后42天。术后无发热及产褥感染患者。B超检查示:子宫大小正常。结论:B-Lynch缝合术在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患者的治疗中,具有操作简单、迅速,止血效果确切的特点。
作者:吴观凤 刊期: 2014年第17期
在临床工作中,护患纠纷时有发生,对医疗安全产生严重的影响。护患纠纷可因护理人员服务态度问题引发,也可因护士护理文件书写的不规范引发,或者因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而引发等。针对原因,需采取相关措施,包括促进护理人员熟悉掌握规章制度,增加护理人员比例,合理配置人力,不断加强护患沟通交流,营造和谐护患关系,加强继续教育,提高护士业务技能,严格护理质量管理等。本文简要分析护患纠纷原因并探讨防范措施。
作者:杨静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对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快速诊断和紧急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内科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2例昏迷患者经抢救治疗,成功96例(85.71%),死亡16例(14.29%)。结论:昏迷原因众多,其中脑血管疾病、急性中毒及糖尿病占大多数,所以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应尽快明确病因诊断,加强急救治疗,可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作者:吴仁义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慢血流(SCF)与血浆内皮素水平(ET)的相关分析。方法:2012年8月-2014年2月收治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提示心外膜主要冠状动脉无明显病变患者84例。采用校正TIMI血流计帧法(cTFC),将冠状动脉平均帧数>27帧者归为SCF,将患者分为SCF组(36例)和对照组(48例)。应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对ET水平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性别、BMI、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史比例、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计数、空腹血糖、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SCF组E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ET是SCF的危险因素。结论:ET水平与SCF有关,可能参与了SCF病理生理过程。
作者:艾阳;汪坤;李必龙;方淑玲;朱春甲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观察疝修补片在上颌骨全切术眶底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3-2012年收治采用疝修补片修复眶底缺损行上颌骨全切术的患者9例,评价其治疗效果,内容包括患者眼球位置、眼球功能和有无眼部常见并发症情况等。结果:9例患者术后眼球位置基本正常,眼球的运动功能良好,无一例产生复视或代偿头位。结论:应用疝修补片修复上颌骨全切术眶底缺损操作容易,可塑性高,材料在体内可促进自体组织长入,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并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对临床眼眶修复重建的手术治疗,尤其对经济条件较差的患者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作者:肖锋;毕致;张霞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康复措施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院内康复技能训练。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积极因素评分、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消极因素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复发率、再住院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就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康复措施,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的社会能力,降低疾病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欧国蓬 刊期: 2014年第17期
随者介入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疾病可采取介入治疗,包括出血性疾病及缺血性疾病。出血性疾病术后并不是都需要止血治疗,部分患者需要给予抗凝,改善循环治疗,同缺血疾病介入治疗部分重合,这就要求护理工作根据不同疾病有侧重,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严密观察,对出现的并发症采取正确的处理,可明显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方雁彬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索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用于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致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PCOS并不孕患者16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80例与对照组88例。试验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对照组给予克罗米芬治疗。比较两组用药前后雌激素、胰岛素的变化及排卵妊娠情况。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经治疗后,FSH、LH、T、胰岛素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试验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98个周期排卵率85.7%,妊娠率31.6%;对照组118个排卵周期排卵率69.5%,妊娠率20.3%。试验组的排卵率与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能提高排卵率和妊娠率。
作者:梁莹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总结分析16层螺旋CT在腹膜后间质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6-11月收治腹膜后间质瘤患者15例,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16层螺旋CT表现特征。结果:15例腹膜后间质瘤患者中,良性瘤2例,低度恶性潜能瘤3例,恶性瘤10例。15例患者 CT 表现均存在腹膜后软组织肿块,具体位置:上腹部6例,中下腹部9例;肿块直径范围3.1~25cm,平均(8.5±1.6)cm;肿块形状:类圆形4例,分叶状5例,无规则形状6例。CT平扫密度均匀5例,不均匀10例,半点状钙化2例,肿块内有出血3例。CT增强扫描均匀中度强化4例,不均匀强化2例,纵横交错轨道样强化6例,可见边缘及中心小血管3例。15例患者CT扫描均可见肿块周边和器官表现为离心性移位,累及邻近血管、肾上腺、输尿管,伴有腹水5例,肝转移2例,肺转移3例。结论:腹膜后间质瘤的螺旋CT表现特征明显,有利于间质瘤的快速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姜本忱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研究LH钛镍丝在开颌畸形矫治中的应用。方法:收治开颌畸形患者16例,年龄12~18岁,平均15岁,矫治过程中使用LH钛镍丝矫治开颌。治疗前后拍摄全景片及头颅侧位片。结果:所有开颌畸形患者矫治后开颌消除,覆颌、覆盖正常,后牙咬合关系良好。结论:LH钛镍丝可用于开颌的矫治,疗效显著。
作者:赵健;罗哲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研究为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方法:2011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高血压患者188例,按随机双盲法将其分成宣教组82例(给予健康宣教),对照组106例,每年随访1次,比较两组疾病控制情况。结果:2012年、2013年,宣教组收缩压明显低于对照组(150.6±15.4mmHg VS 161.4±21.0mmHg;131.5±13.2mmHg VS 155.6±20.6mmHg,P<0.05);宣教组2012年、2013年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2%、13.4%,对照组对应为29.2%、36.8%,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有助于控制血压,防止疾病发展。
作者:冯学毅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评价健康指导对急性脑出血患者便秘的预防作用。方法:将80例急性脑出血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观察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便秘发生率(2.5%)低于对照组(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有效预防便秘,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身体康复。
作者:王建国;张玉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观察中药足浴和加强对糖尿病足患者足部护理临床疗效。方法:2008-2013年收治糖尿病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予以控制血糖、扩张血管、抗凝、降脂、改善微循环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足浴方泡脚和加强对糖尿病足患者足部护理,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随诊半年,观察其总体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55%)优于对照组(6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足浴和加强对糖尿病足患者足部护理简便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李爱霞;缪亚琴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利用B超对输尿管结石诊断分析并应用于临床治疗。方法:2010年1月-2013年6月收治输尿管结石患者50例,给予B超诊断报告,并结合临床检查证实。结果:B超诊断结果符合患者44例(88%)。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37例(74%),壁内段结石患者10例(20%),中段结石患者3例(6%),合并有肾积水患者47例(93.33%),结石大小4mm×3mm~38mm×10mm。3例患者临床出现误诊,后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测确诊为输尿管结石。结论:精确掌握B超检查方法可有效提高输尿管结石患者的诊断率,降低漏诊率和误诊率。
作者:王树霞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对职业病体检护理中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2013年10月-2014年4月收治职业病体检护理患者86例,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加强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并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在本次体检护理中,58例患者表示满意,26例患者表示一般,2例患者由于等待时间比较长而表示不满意,患者满意率97.67%。结论:在职业病体检护理中构建和谐、良好的医患关系,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有效避免纠纷的发生。
作者:吴光敏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总结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经验,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2012年3月-2014年1月收治子宫肌瘤患者100例,均于月经干净3~7天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本组所有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术前、术后的护理。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40.0±7.1)分钟,术中出血量(143.3±12.2)ml,患者下床活动时间(17.0±0.9)小时,肛门排气时间(17.1±1.3)小时,切口延期愈合1例,术后发热4例,住院天数(5.2±1.1)天。结论:加强心理、术前、术后的护理,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黄献清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门诊注射室护理安全为医院护理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安全有着重大影响。由于乡镇医院门诊注射室的患者多、病情复杂、易交叉感染,同时还存在护士少且专业技能偏低、管理不到位等不安全的因素,因此,加强护理工作的管理,保证护理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增强护理安全的有效方法包括以下几方面:加强护士临床用药的知识培训;严格执行查对工作;提高护士的专业技能能力;严格做好无菌、消毒和职业防护;加强巡视;加强管理。本文对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和护理安全管理方法进行了阐述。
作者:韩桂颖 刊期: 2014年第17期
心律失常(cardiac arrhythmia)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的异常。房室交界性心律及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都为缓慢性心律失常,心电图的诊断与鉴别对疾病的治疗与预后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阐述了房室交界性心律及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点、诊断及预后,旨在加强对两种疾病的认识,以指导临床。
作者:董桂红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小剂量MTX(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价值和安全性。方法:2009年1月-2013年1月收治异位妊娠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试验组采用腹腔镜联合小剂量MTX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MTX保守治疗。结果:试验组的治愈率、输卵管再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1天、7天、14天的血β-HCG 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MTX保守治疗相比,腹腔镜联合小剂量MTX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更好,且安全性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孙常芹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总结急性重度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经验。方法:2011年2月-2013年12月救治急性重度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30例,对其实施救治措施。结果:本组30例患者经过救治,意识转清醒时间(1.83±1.2)天,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时间(3.2±1.6)天,住院时间(7.3±2.6)天。临床疗效:治愈29例,治愈率96.7%,死亡1例,死亡率3.3%。结论:清洗被污染的皮肤,彻底洗胃,眼污染时用微温水、2%碳酸氢钠溶液清洗,导泻,阿托品的应用以及早期足量使用氯磷定等,是急救急性重度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4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