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于克芝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 妇产科,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2月-2013年6月收治妇产科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焦虑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在妇产科采用人性化护理能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工作满意度。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改建医用X线机房防护措施与防护效果分析

    本文通过描述两个医用X线机房改建的过程、方法与措施,然后进行放射防护检测。结果显示,机房门、观察窗的放射防护效果好,但机房墙壁、楼板的放射防护效果差。根据检测结果结合改建方法、措施,分析查找墙壁、楼板泄漏X射线的原因。得出结论,医用X线机房一般不采用其他用房改建,建议购置医用X线机后宜新建医用X线机房,并经放射卫生学评价后按要求实施,这样花费较少,防护效果较好。

    作者:唐安炎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白血病患者为什么出血?

    几乎每个白血病患者都会有出血表现,几乎所有部位都可能会发生出血,尤其是急性白血病患者,但较常见的出血部位是皮肤、口腔、鼻腔,其他还包括眼球结膜、胃肠道、泌尿生殖系(女性患者以月经量多为常见)出血,严重的出血为颅脑出血,可危及生命。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切开挂线术治疗肛门狭窄5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采取切开挂线术治疗肛门狭窄的疗效。方法: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肛门狭窄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其中观察组采取切开挂线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切开扩张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在治疗后的实际效果,并且分析术后患者在每天排便数量、时间、疼痛时间、愈合时间、出血时间等因素的差异。结果:两者患者在采取不同的手术治疗后其疗效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术后患者在每天排便数量、时间、疼痛时间、愈合时间、出血时间等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针对肛门狭窄患者,采取切开挂线术比采用切开扩张术具有更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玲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胸部HRCT在早期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胸部HRCT在诊断早期左心舒张功能不全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早期左心舒张功能不全患者52例,进行胸部HRCT检查,对肺小叶结构主要影像表现出现频率进行分析,分析早期左心舒张功能不全与肺小叶结构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肺小叶Ⅰ级征象表现为胸膜下弧线影频率9例(17.3%),小叶密度增高频率2例(3.8%),小叶中心 A 频率16例(30.8%),小叶间隔增厚频率1例(1.9%);肺小叶Ⅱ级征象表现为显示胸膜下弧线影频率10例(38.5%),小叶密度增高频率18例(34.6%),小叶中心A频率23例(44.2%),小叶间隔增厚频率21例(46.2%);肺小叶Ⅲ级征象表现为胸膜下弧线影频率12例(23.1%),小叶密度增高频率23例(44.2%),小叶中心A频率12例(23.1%),小叶间隔增厚频率24例(46.2%);肺小叶Ⅳ级征象表现为胸膜下弧线影频率11例(19.2.%),小叶密度增高频率9例(17.3%),小叶中心A频率1例(1.9%),小叶间隔增厚频率6例(11.5%)。结论:胸部HRCT肺小叶的主要征象能充分反映肺静脉压升高、肺瘀血、间质性肺水肿及肺泡性肺水肿等早期左心舒张功能不全的病理变化,对提示早期左心舒张功能不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黎德强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布比卡因、左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对剖宫产术前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比较布比卡因、左布比卡因、罗哌卡因腰麻对剖宫产术前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300例择期行剖宫产术的产妇,随机分为布比卡因组(A组)、左布比卡因组(B组)、罗哌卡因组(C组)。蛛网膜下腔分别注入等比重的0.5%布比卡因、0.5%左布比卡因与0.5%罗哌卡因各2ml,观察这3种药物引起产妇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在术前不同时间点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三组在药物推注后的前3分钟内,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注入3分钟后,A、B 两组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 组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在药物推注后前3分钟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在注入局麻药3分钟后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与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B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5%罗哌卡因在三者中对剖宫产术的血液动力学影响小。

    作者:胡志超;孔莉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0月-2014年2月收治脑卒中偏瘫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成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和辅助康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针灸治疗。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A)、运动功能评分(FMA)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等神经功能康复指标。结果:研究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效果、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予针灸治疗效果显著,对神经功能的恢复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江进忠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老年高龄女性股骨颈骨折的综合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高龄女性股骨颈骨折护理的一般原则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过程和预后,得出其中的经验和不足。结果:30例患者,25例顺利康复出院,5例死亡(死于心血管意外、脑血管意外各2例,死于肺栓塞1例)。结论:通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细心的术后护理,以及良好的术后功能锻炼,老年高龄女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可以顺利度过这种老年人常见而严重的打击。

    作者:刘维;王莹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烧伤创面水疱引流保留水疱疱皮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水疱引流保留水疱疱皮治疗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烧伤患者60例,随机分成保留水疱组和水疱引流保留水疱疱皮组各30例,水疱引流保留水疱疱皮组创面均以碘伏消毒,于水疱低位剪破,充分引流疱液,用0.9%氯化钠注射液棉球清洗后以我院烧伤油纱布贴敷外加消毒敷料包扎,隔2~3天换药1次。保留水疱组创面以碘伏消毒后用0.9%氯化钠注射液棉球清洗,以我院烧伤油纱布贴敷外加消毒敷料包扎。结果:水疱引流保留水疱泡皮组疼痛明显减轻,水疱基底未增大,局部创面感染1例,住院天数(10.8±3.1)天。保留水疱疱皮组疼痛较重,20例水疱均明显增大,10例水疱破溃,局部创面感染2例,住院天数(15.5±3.2)天,水疱引流保留水疱疱皮组疗效明显优于保留水疱组(P<0.05)。结论:水疱引流保留水疱疱皮治疗烧伤创面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罗成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6月-2013年6月收治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87.5%,较对照组总有效率62.5%有明显提高;试验组治疗后TNL-α、CRP、IL-6水平均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病情,改善其临床症状和指标,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减少患者的死亡,是临床抢救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有效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汪勇;任继华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引起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临床原因。方法:对2003-2013年收治的剖宫产分娩后发生晚期产后出血16例产妇的记录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院剖宫产后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率0.12%。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胎盘胎膜残留、子宫切口感染,与剖宫产术式及操作技巧、产妇的全身状况有关。结论: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治疗方式以清宫为主,对急性出血者可行血管介入治疗,不得已情况下才考虑行子宫切除术。

    作者:徐艳明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止血带对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的影响

    目的:评价应用止血带对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的影响。方法:2008-2012年收治胫骨干骨折患者98例,应用止血带的50例患者为试验组,未使用止血带的48例为对照组。评价两组手术持续时间、术后患肢疼痛 VAS 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感染、愈合时间和骨折不愈合率。结果:①平均手术时间:试验组(53.93±9.02)分钟;对照组(54.22±10.96)分钟,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0);②VAS 评分:试验组(2.82±1.36)分;对照组(1.88±1.1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③平均愈合时间:试验组(4.55±1.72)个月,对照组(4.69±1.66)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7);试验组和对照组各有2例切口感染;试验组和对照组各有3例骨折不愈合。结论:对于闭合性或Gustilo-Anderson Ⅰ度胫骨干骨折采用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可不采用止血带。

    作者:栾和旭;毛佳;栾富均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支气管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大咯血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疗效、安全性及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因大咯血行支气管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的76例患者。所有患者于回到病房开始进行观察。结果:76例患者采用明胶海绵或明胶海绵加微弹簧圈栓塞,所有患者均即刻止血,其中68例随访中未复发,治愈率89.47%。复发6例(7.9%),肺癌4例,肺曲菌球病1例,肺动脉畸形1例。死亡2例,1例肺动脉畸形放弃治疗死亡,1例肺癌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和不良事件发生。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大咯血,即刻止血率高,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玉溪;王志新;夏玉红;陈宏民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三步六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康复治疗的临床规范化研究

    目的:客观评价“三步六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康复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将12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三步六法”和常规推拿手法治疗,通过治疗4周,评价两组治疗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治疗前后组内及两组治疗后 VAS 评分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81.6%,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步六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康复的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旭凯;侯伟清;齐万里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将正式实施

    7月1日,《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将正式实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保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暂行办法重点解决跨制度衔接问题、参保的劳动者和居民,无论参保身份怎么变,也无论其跨地区流动还是跨制度转移,都要为其衔接养老保险关系。一个参保人在一个时期内,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应该是唯一的,终领取的基本养老金应当只有一种。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六味能消丸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后的应用

    目的:探讨藏药六味能消丸对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早期恢复的影响。方法:77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藏药治疗组38例,术后12小时藏药六味安消散口服,对照组39例常规治疗。对比观察术后恢复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开始饮食时间,术后第3天B超检查胆囊窝、肝下积液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明显缩短,进食时间提前,P<0.05,B超检查肝下积液明显减少。结论:胆囊切除术后用藏药六味能消丸口服能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早期恢复,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青;王国庆;安加华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推广简易高危儿筛查法在儿童保健服务工作中的体会

    通过落实村医对高危儿知识的健康教育宣传,落实镇(街)基层儿保医生高危儿知识业务培训,邹城市推广各级儿保门诊开展了高危儿脑损伤简易筛查工作。简易高危儿筛查法能早期发现脑损伤的高危儿,筛查出引起儿童运动发育迟缓的其他疾病。因此,应在儿童保健门诊中全面开展简易高危儿筛查法,以提高儿童系统化保健服务工作实效。

    作者:郭红霞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住院精神病患者肝炎病毒感染状况调查及防护措施分析

    目的:了解新疆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精神病患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方法: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精神病患者849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结果:8490例患者中,HBsAg阳性反应性558例(6.57%),略低于健康对照(7.52%)和国内其他地区精神病患者人群。抗-HCV阳性反应性153例(1.80%),高于健康对照(0.93%)和国内其他地区精神病患者人群。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应引起临床和家庭重视,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降低院内感染,减少家庭成员密切接触感染。

    作者:方海荣;张金萍;吕淑云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妊娠晚期胎盘早剥81例回顾性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同分型妊娠晚期胎盘早剥的首发临床征象、发病相关因素及围产结局差异。方法:2009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妊娠晚期胎盘早剥患者81例,其中重型组43例为A组,轻型组38例为B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首发临床征象、发病相关因素及围产结局差异。结果:A 组首发临床征象腹痛22例(52.2%),阴道出血4例(9.3%),宫缩频繁11例(25.6%),胎心异常13例(30.2%);B组首发临床征象腹痛3例(7.9%),阴道出血27例(71.1%),宫缩频繁7例(18.4%),胎心异常11例(28.9%);两组患者首发临床征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发病相关因素主要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B发病相关因素主要为脐带过短和缠绕;A组围产儿死亡9例(20.9%),新生儿窒息21例(48.8%),产后出血13例(30.2%),B组围产儿死亡0例,新生儿窒息7例(18.4%),产后出血3例(7.9%),两组患者围产结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分型的妊娠晚期胎盘早剥的首发临床征象、发病相关因素及围产结局存在明显差异,值得在临床上加以分辨鉴别。

    作者:郭茹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美托洛尔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4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8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一般基础治疗(ACEI、利尿剂、洋地黄类),治疗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及美托洛尔治疗。在治疗前后比较临床症状、心功能分级、6分钟步行试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C反应蛋白(CRP)、心率、血压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心功能好转,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延长,E/A 增加,CRP 明显下降,心率、血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同时,加用辛伐他汀、美托洛尔能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和改善远期预后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申小晴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社区居民高血压患者健康需求调查问卷分析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中高血压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以便采取更合理的教育方式,满足患者的需求。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高血压患者的一般情况,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以及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和方式需求情况进行调查。结果:86%的患者认为戒烟、限酒能预防高血压的发展,74%的患者对自身的疾病是了解的,70%的患者能够遵从医嘱,坚持长期服药,但有64%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的目的只限于减少并发症。结论: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社区医务工作者要按计划循序渐进开展健康教育,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满足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逐步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董丽 刊期: 2014年第18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