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

汪勇;任继华

关键词:连续性血液净化, 重症急性胰腺炎,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6月-2013年6月收治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87.5%,较对照组总有效率62.5%有明显提高;试验组治疗后TNL-α、CRP、IL-6水平均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病情,改善其临床症状和指标,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减少患者的死亡,是临床抢救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有效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青少年口腔正畸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对青少年口腔正畸的临床治疗进行探讨。方法:收治口腔正畸青少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正畸,试验组实施微型种植体支抗正畸,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磨牙移位比对照组少,上中切牙倾角差比对照组大,上中切牙凸距差比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青少年口腔正畸患者实施微型种植体支抗正畸治疗,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值得普及和应用。

    作者:李黎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烤瓷牙修复的临床常见并发症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烤瓷牙修复的临床常见并发症及有效处理对策。方法:将166例(336颗)安装烤瓷牙的患者分为烤瓷冠组(156颗)和烤瓷桥组(180颗),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36颗牙共307颗(91.37%)恢复良好咀嚼功能,烤瓷冠组和烤瓷桥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烤瓷牙应用于牙体、牙列缺损临床疗效满意,但需注意合理选择适应证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预防并发症。

    作者:陈青楷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经颅多普勒超声对于脑血管疾病诊治的研究进展

    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当前在成人和儿童中的应用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颅外动脉狭窄和阻塞、脑干死亡、颅脑损伤、脑内压升高测量、术中监测和血管舒缩功能受损、脑血管栓塞等。结合波形形态、基于流速读数的指数 Cosling 搏动指数(Gosling’s pulsatility index,PI)和 Lindegaard 比率(Lindegaard ratio, LR)可以对增加的脑血管阻力、血管痉挛和高动力血流状态进行测量,上述临床疾病都是以上3项为特征。文章将着重讨论 TCD 在以下几种疾病中的应用包括:急性脑卒中、脑干死亡、创伤性脑损伤(TBI)、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升高等。

    作者:袁锡荣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0月-2014年2月收治脑卒中偏瘫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成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和辅助康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针灸治疗。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A)、运动功能评分(FMA)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等神经功能康复指标。结果:研究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效果、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予针灸治疗效果显著,对神经功能的恢复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江进忠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癌性脑膜炎1例

    目的:癌性脑膜炎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疾病,对患者的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在国内,癌性脑膜炎原发灶以肺癌多,多见于肺癌晚期。癌性脑膜炎主要表现为脑部症状,治疗应以鞘内注射、静滴或口服能通过血脑屏障的化疗药物为主。本文简要介绍1例肺癌化疗后并发癌性脑膜炎的诊治体会。

    作者:杨敏;王宇;王华琳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强直性脊柱炎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常见问题及处理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常见问题,并探讨处理对策。方法:2012年1-12月收治强直性脊柱炎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8例,分析术后常见的并发症问题,并予以相应的处理措施,观察患者预后情况。结果:48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6例(12.50%),其中假体周围骨折1例(2.08%)、假体松动2例(4.17%)、脱位1例(2.08%)、感染1例(2.08%)、下肢静脉血栓1例(2.08%)。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用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可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但术后并发症问题较严重,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作者:郭晓东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不同优势手医师在腹腔镜规范化培训中的差异

    目的:探寻腹腔镜规范化培训对不同优势手医师腔镜学习的影响。方法:通过建立腹腔镜模拟培训中心,对参与培训的人员分为甲组(左优势手)20人和乙组(右优势手)20人。对甲、乙组进行相同的培训内容,分阶段进行拾豆和缝合打结训练。评估不同优势手医师腔镜学习的差异性及规范化培训对腔镜学习的影响。结果:组间比较显示,甲、乙组两组训练前与训练后每分钟拾豆数和15分钟内缝合打结数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显示,训练后甲组、乙组在每分钟拾豆数和15分钟内缝合打结数明显高于训练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模拟器训练能使临床医生较快适应腹腔镜视野转换,熟练使用腹腔镜基本器械,提高腹腔镜基本技术,有助于缩短腹腔镜学习曲线。优势手的差异不能成为培养腔镜医师的选择标准,但对于更复杂、精细的腹腔镜操作是否存在差异性,需要更多样本量及更全面的试验方案进行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存富;戴璟瑜;彭海峰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引起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临床原因。方法:对2003-2013年收治的剖宫产分娩后发生晚期产后出血16例产妇的记录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院剖宫产后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率0.12%。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胎盘胎膜残留、子宫切口感染,与剖宫产术式及操作技巧、产妇的全身状况有关。结论: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治疗方式以清宫为主,对急性出血者可行血管介入治疗,不得已情况下才考虑行子宫切除术。

    作者:徐艳明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为什么多根多处肋骨骨折严重?

    在胸部损伤中,肋骨骨折为常见,易发生部位是第4~7肋。因为肋骨有肋间肌附着,相对稳定,骨折后不易发生明显移位,除非骨折端刺破胸膜或血管引发气胸或血胸,一般情况下,肋骨骨折的治疗较为简单,闭合性单纯肋骨骨折可采用局部固定(宽胶布或胸带绑扎)即可。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支气管哮喘酸碱失衡3个阶段是怎么形成的?

    绝大多数的支气管哮喘发作期间,都会产生程度、性质不同的酸碱失衡(一项重要的病情变化指标),且形成较为一致的变化规律--“3阶段”。“3阶段”的形成及大致规律如下。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凶险性中央型前置胎盘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观察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治疗及护理。方法:2009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10例,均采用剖宫产术终止妊娠,对患者进行手术前后的护理。结果:5例发生产后大出血,其中1例止血无效,行子宫次全切除术;1例产妇要求保留子宫后经止血治疗后,出血停止。其余3例大出血是发生在手术后24小时内,经过积极抢救,出血控制。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1例7分,6例9~10分,2例早产儿送NICU治疗,所有母婴均康复出院。结论: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发生风险高,严重威胁孕产妇的生命安全,因此做好手术前后的护理工作十分重要,能够有效地降低产妇的死亡率。

    作者:徐锦玲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伤寒并发肠穿孔为何多在第2~3周发生?

    伤寒为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持续发热、相对缓脉,神经系统中毒症状与消化系统症状、玫瑰疹、肝脾肿大与白细胞减少等。临床表现分期①初期:发热为早症状,伴全身不适、咽痛与咳嗽等。②极期:出现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症状,玫瑰疹,肝脾肿大。③缓解期:一切症状逐渐缓解,但仍有发生肠出血或肠穿孔的危险。④恢复期:一般在病程第5周。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先天性与后天性并存双疝囊腹股沟斜疝1例

    目的:腹股沟斜疝是普外科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可分为先天性腹股沟斜疝和后天性腹股沟斜疝,两者很少在同一患者身上出现。本文通过分析先天性与后天性并存双疝囊腹股沟斜疝1例,提醒临床医师,对于巨大疝,特别是自幼年发病者,术中还纳疝内容后,精索仍粗大时,应想到双疝囊可能,以免遗漏。

    作者:焦广端;朱宏图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六部门出台新政儿童用药“靠手掰”有望终结

    国家卫计委等六部门近日召开媒体通气会,解读经国务院同意联合印发的《关于保障儿童用药的若干意见》。《意见》规定,六部门将积极推动药企研发和生产专门适宜儿童的药品品种、剂型、规格,彻底改变儿童药“用药靠掰,用量靠猜”的现状。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住院精神病患者肝炎病毒感染状况调查及防护措施分析

    目的:了解新疆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精神病患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方法: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精神病患者849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结果:8490例患者中,HBsAg阳性反应性558例(6.57%),略低于健康对照(7.52%)和国内其他地区精神病患者人群。抗-HCV阳性反应性153例(1.80%),高于健康对照(0.93%)和国内其他地区精神病患者人群。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应引起临床和家庭重视,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降低院内感染,减少家庭成员密切接触感染。

    作者:方海荣;张金萍;吕淑云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献血不良反应原因及预防

    目的:通过对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包括精神原因、穿刺疼痛原因、晕血和晕针原因、空腹献血、献血者献血知识缺乏以及献血环境原因等,找到合理有效的预防方法,包括做好献血知识的宣传工作、严格的体格检查、改善献血场所环境、提高采血人员业务知识及专业技术水平等,从而控制献血反应的发生率,减少献血者的恐惧心理,使无偿献血队伍得到壮大。

    作者:冯颖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单纯穿孔修补术与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单纯穿孔修补术与胃大部切除术在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80例,随机分为单纯修补术组及胃大部切除术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总有效率方面的差异。结果:单纯修补组手术时间短、住院天数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总有效率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穿孔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疗效优于胃大部切除术,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国灿;苏联春;苏朝勇;曾洪波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三步六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康复治疗的临床规范化研究

    目的:客观评价“三步六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康复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将12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三步六法”和常规推拿手法治疗,通过治疗4周,评价两组治疗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治疗前后组内及两组治疗后 VAS 评分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81.6%,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步六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康复的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旭凯;侯伟清;齐万里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4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40例,行PKRP术,并对手术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1例中转开放手术。BPH 患者术后 Qmax、IPSS 和 QOL 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前(P<0.05),且无 TURS 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疗效显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

    作者:孟庆军;苏猛;杨辉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护理效果。方法:110例(132眼)翼状胬肉患者手术前后进行心理护理,并结合局部使用抗生素眼药,术后采用早期冰敷止痛等术后治疗进行相应的护理。结果: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后患者疼痛减轻,结膜充血时间缩短,术后恢复快,患者满意度增加。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患者围手术期采取系统的护理措施,可明显缓解紧张情绪、保持较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减轻术后疼痛,有效防止术后感染,大大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

    作者:金玉子 刊期: 2014年第18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