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永丽;韩静
目的:对比微创痔疮手术(以下简称PPH)与传统手术对于严重痔疮患者的疗效。方法:2002年3月-2013年7月收治严重痔疮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PPH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几率仅9.09%,明显低于对照组20.4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重痔疮患者采用PPH进行治疗具有住院时间短、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低、术后并发症几率低的特点,其突破了传统手术存在的缺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尚飞;史磊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加强优质护理管理对提高神经内科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神经内科患者80例,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优质护理措施,通过SAS和SDS评分比较两组生存质量以及护理质量。结果:在进行护理前,两组SAS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两组SAS和SD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内科患者加强优质护理管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具有广泛推广价值。
作者:韩巧红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百合牡丹丸治疗干眼症的有效方法。方法:收治干眼症患者1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70例和治疗组80例。对照组局部用润舒滴眼液,4~6次/日。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百合牡丹丸(本院协定处方0.5 g/粒),2次/日,3~5粒/次,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3个疗程后统计效果,治疗组疗效达95.00%,对照组疗效达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合牡丹丸结合润舒滴眼液对于干眼症的疗效较好,且费用较低,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杨强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幼儿急疹及其并发多器官损伤的临床分析。方法:2013年1-6月收治幼儿急疹患儿6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68例明确诊断的患儿仅表现发热及皮疹4例;除发热和皮疹外,全部患儿均伴有不同程度代谢性酸中毒;部分患儿可并发热性惊厥、心肌受累、肝功能损伤、呼吸道受累中的1种并发症,部分患儿可并发≥2种并发症。结论:幼儿急疹患儿临床上除了表现为发热及皮疹外,还有可能并发多器官的损伤,这些均需引起儿科医师的重视。
作者:董海英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研究老年胆道梗阻性疾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1995年5月-2010年5月收治>65岁胆道梗阻患者100例,对老年胆道梗阻的特点和治疗方法进行研究分析。结果:3例良性梗阻和6例恶性梗阻死于术后并发症或者器官功能衰竭。结论:导致老年胆道梗阻的成因比较复杂,而且病情发展速度,要加大治疗的手术强度,并做好充足的预防感染准备。
作者:廖重五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本文通过长期咨询实践总结创立了神经症“症象”的概念,并详细阐述了其由来、本质、应对和启示等内容,对心理咨询师引导神经症咨客有指导意义。
作者:陈蓉;郭国旗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分析40岁以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方法: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AMI患者40例,年龄≤40岁,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危险因素比较中,吸烟34例(85%)位于第一位;在临床特点中,典型胸痛36例(90%)位于第一位。结论:青年AMI患者病情虽凶险,但如及时准确治疗,多数预后良好。
作者:钱春丽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25(CA125)检验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肺癌患者60例,作为肺癌组(A组),同期收治肺部良性病变患者67例,作为肺良性病变组(B组),另选健康体检患者51例作为对照组(C组),对CYFRA21-1、NSE、CEA、CA125进行检验和分析。结果:A 组 CYFRA21-1阳性率68.3%,NSE 38.3%,CEA 73.3%,CA12545.0%;A 组和 B 组、C 组在 CYFRA21-1、NSE、CEA、CA125水平比较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YFRA21-1、NSE、CEA、CA125检验在肺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上官昌吉;张丽水;黄明翔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总结中医护理的具体内容,探讨其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128例,根据患者入院单双顺序号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其中对照组实施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得分变化。结果:通过实施中医护理干预,观察组干预后心理状态、生理机能、行为能力、社会功能4方面生活质量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护理干预结合中医理论,通过药茶药膳、针灸按摩、以及情志护理综合改善患者身体机能和心理行为,在糖尿病患者中实施,效果显著。
作者:张福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比较探讨二维(2D)与四维(4D)超声在产科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超声检查的孕产妇2948例,分别采用2D与4D超声进行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胎儿畸形的检出率。结果:2D组检出唇腭裂25例,92.6%(25/27);神经系统畸形13例,81.3%(13/16);四肢畸形9例,56.3%(9/16);心脏异常9例,60.0%(9/15);腹裂8例,80%(8/10);胸、腹水7例,87.5%(7/8);淋巴囊肿6例,75%(6/8)。4D 组检出唇腭裂26例,96.3%(26/27);神经系统畸形16例,100%(16/16);四肢畸形14例,87.5%(14/16);心脏异常14例,93.3%(14/15);腹裂10例,100%(10/10);胸、腹水8例,100%(8/8);淋巴囊肿8例,100%(8/8)。其中4D组四肢畸形和心脏异常的检出率明显高于2D 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2D 超声相比,4D 超声对胎儿畸形的诊断率更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加以推广。
作者:张晓林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72例的临床资料,经过院前急救与综合护理,取得较好效果。因此,准确判断严重创伤性失血休克患者早期症状,及时有效进行院前临床救治,严格的掌握发生创伤性休克院前救护的关键要素,如保证呼吸道通畅,迅速的建立两组静脉通道和给予创伤带来的明显的或者潜在的出血伤口进行有效的处理,从而使有效循环血量增加,减少出血,使患者提升血压,减少休克引起的并发症,所以综合的护理措施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刘彩霞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手部深度烧伤的早期整形手术治疗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深度烧伤患者9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7例。研究组在24小时内进行整形手术治疗,对照组在24~48小时进行整形手术,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手部外观恢复的有效率97.9%,对照组手部外观恢复的有效率87.2%。研究组手部功能恢复率95.7%,对照组手部功能恢复率83.0%。两组手部外观恢复率及手部功能恢复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部深度烧伤应尽早进行整形手术,术后手部外观及功能恢复较好。
作者:何静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价值。方法:2011年5月-2013年3月收治甲状腺瘤患者58例,随机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改良小切口手术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护患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护患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术后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涛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究产后出血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以及治疗方法。方法:2010-2013年收治产后出血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26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归纳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及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抢救成功,围产儿中出现8例死胎。结论:对产后出血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是抢救成功概率提高的重要保障,如有必要则果断将子宫切除并及时补充凝血因子,肝素的使用要遵循小心谨慎的原则,大程度提高患者抢救成功概率和生活质量。
作者:方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寻找快速有效治疗会阴水肿的佳治疗护理方法。方法:采用单盲法将120例会阴水肿产妇随机分成3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50%的硫酸镁湿热敷与微波理疗。对照组采用单纯使用50%的硫酸镁湿热敷或单纯使用微波理疗治疗会阴水肿,观察3组水肿消退的时间。结果:观察组与2个对照组比较,水肿消退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50%的硫酸镁湿热敷与微波理疗同时作用于会阴水肿的治疗护理方法具有水肿消退快、疗效好、时间短的优点。
作者:谭祈炜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分析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结合静脉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型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2月-2013年2月收治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5例,第1天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健择(进口盐酸吉西他滨)、顺铂,第8、15天予健择全身静脉化疗,28天1个周期,所有患者至少接受2个周期治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中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22例,稳定8例,进展2例,总有效率71.4%;半年生存率100%,1年生存率54.3%;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结论:支气管动脉灌注结合静脉化疗序贯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型肺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耐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龙林;向华;张智明;刘觉仕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股骨颈骨折术后护理中实施效果。方法: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股骨颈骨折患者100例,随机进行分组,就术后优质护理服务(观察组,n=50)与常规方案护理(对照组,n=50)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随访9个月,髋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2%,对照组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在术后加强优质护理服务,可防范不良事件发生,确保护理质量,提高康复效果。
作者:高克霞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存在并发症的影响及原因分析和处理方法。方法:2012年3月-2014年4月收治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患者30例,进行锁骨钩钢板治疗,并且对并发症及其后期的护理做总结分析。结果:30例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患者全部修复肩锁韧带,为了更加有利地使用正确的方法,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肩关节活动外展仅60°,肩关节功能Herscovici标准:优。结论:为了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锁骨钩钢板是目前治疗肩锁关节周围创伤的主要针对性的手术,肩关节功能恢复快、优良率高、并发症少。在整个康复过程中,医生要严格地掌握手术内固定适应证和科学的使用钢板,并且监督患者康复后的功能训练。在整个恢复过程中,间断性的护理治疗是必不可少的,与患者和家属时常保持沟通交流是及时治疗的关键。
作者:王带兵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应用于子宫肌瘤临床诊断的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子宫肌瘤患者50例,所有患者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观察其诊断效果。结果:50例患者中,33例肌壁间肌瘤,占大多数,其中,黏膜下肿瘤11例(22%);肿瘤生长于卵巢内6例(12%);浆腹下肿瘤6例(12%)。其他17例为单黏膜肌瘤。经子宫肌瘤切除手术证实,所有患者子宫情况和病症情况均符合彩色多普勒诊断内容。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应用于子宫肌瘤临床诊断,其图像清晰,精确性和准确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创伤急救是指在创伤发生的第一时间进行有效的救治,以降低损伤和死亡,提高抢救成功率。本文从创伤急救的定义、救治原则、高级创伤护理的护理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为临床创伤急救提供更科学的护理方法。
作者:李惟颖 刊期: 2014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