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诊断在产科的临床应用

张晓林

关键词:二维超声, 四维超声, 产科, 诊断
摘要:目的:比较探讨二维(2D)与四维(4D)超声在产科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超声检查的孕产妇2948例,分别采用2D与4D超声进行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胎儿畸形的检出率。结果:2D组检出唇腭裂25例,92.6%(25/27);神经系统畸形13例,81.3%(13/16);四肢畸形9例,56.3%(9/16);心脏异常9例,60.0%(9/15);腹裂8例,80%(8/10);胸、腹水7例,87.5%(7/8);淋巴囊肿6例,75%(6/8)。4D 组检出唇腭裂26例,96.3%(26/27);神经系统畸形16例,100%(16/16);四肢畸形14例,87.5%(14/16);心脏异常14例,93.3%(14/15);腹裂10例,100%(10/10);胸、腹水8例,100%(8/8);淋巴囊肿8例,100%(8/8)。其中4D组四肢畸形和心脏异常的检出率明显高于2D 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2D 超声相比,4D 超声对胎儿畸形的诊断率更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加以推广。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神经症者“症象”阐释

    目的:本文通过长期咨询实践总结创立了神经症“症象”的概念,并详细阐述了其由来、本质、应对和启示等内容,对心理咨询师引导神经症咨客有指导意义。

    作者:陈蓉;郭国旗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儿童甲型肝炎与成人甲型肝炎临床特征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甲型肝炎与成人甲型肝炎临床特征差异,以减少误诊,提高正确诊断率。方法:2000年4月-2013年7月收治甲型肝炎患者70例,其中儿童组(3~15岁)40例,成人组(≥16岁)30例,对所有患者肝功能和临床表现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儿童组呕吐10例,纳差25例,发热24例,上腹痛11例;成人组呕吐18例,纳差28例,发热11例,上腹痛7例。两组在呕吐、纳差和发热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甲肝肝功能异常情况明显,在临床表现方面,儿童呕吐、纳差发生率低于成人组,但发热明显高于成人组。

    作者:张栋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社区老年妇女的保健

    社区老年妇女保健工作是目前医院的一项重要工作,加强社区保健,也是目前医院为提高社区老人生活质量工作的一个发展趋势和重要环节。本文以社区老年妇女卫生保健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出发点,着重阐述了进行社区老年妇女保健工作的一些措施和方法:老年妇女生理卫生知识的宣传和教育、老年妇女心理卫生的疏导、规律的生活和适当的锻炼、营养合理地摄入、注重普查普检普治、运用中医保健,由此可以使社区老年妇女可以积极主动地防范和预防各种老年妇科疾病,不断地提高社区老年妇女保健工作的同时,不断地提高老年妇女生活质量。

    作者:刘鸿雁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索阿奇霉素在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方面的作用与疗效。方法:随机将20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0例。试验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给予头孢克肟治疗。结果:试验组临床有效率95%,对照组临床有效率84%。试验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4%,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11%(P<0.05)。结论:阿奇霉素对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具有较好的疗效,并且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也较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和玉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硫酸镁在妊高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对硫酸镁在妊高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妊高症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硫酸镁进行静脉滴注,对比治疗前后症状以及血压改变。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在收缩压、舒张压以及蛋白尿方面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例发生产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5.00%。结论:对于妊高症采用硫酸镁进行治疗,临床疗效理想,能使血压得到有效降低,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发生抽搐以及脑血管意外概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秦明妮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急诊胃镜检查上消化道出血20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检查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因诊断及内镜下治疗措施对疾病转归的影响。方法:对20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诊胃镜检查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6例上消化道出血主要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急性胃黏膜病变、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Mallory-WeissTear)、胃及十二指肠恶性肿瘤、Dieulafoy病,其他原因不明。内镜治疗的总有效率93.6%(193/206),止血率90.4%(185/206),病死率5.8%(12/206)。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尽早行急诊胃镜检查明确病因,有活动性出血者用内镜下止血是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措施,可增加止血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毛卫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高危不稳定型心绞痛不同维持量替罗非班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目的:分析高危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应用不同维持量替罗非班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 UAP 患者68例,作为研究组,将34例维持量0.05μg/(kg·min)患者作为研究A 组,34例维持量0.1μg/(kg·min)患者作为研究 B 组,另选35例同期未应用替罗非班治疗的 UAP 患者作对照组,记录并分析相关数据。结果:研究A、B两组治疗后的ST段下移幅度比对照组小,研究B组的轻微出血率比其他两组高,对照组的再发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比研究 A、B 两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AP 应用维持量0.05μg/(kg·min)替罗非班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作者:祁家祥;尚晨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在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在脑梗死治疗中的效果。方法:2012年6月1日-2013年6月1日收治脑梗死患者145例。对其一般资料、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在治疗前血中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 B 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2个月后,两组各项指标治疗后比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 B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其他2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够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血脂水平。

    作者:黄镇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40岁以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40岁以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方法: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AMI患者40例,年龄≤40岁,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危险因素比较中,吸烟34例(85%)位于第一位;在临床特点中,典型胸痛36例(90%)位于第一位。结论:青年AMI患者病情虽凶险,但如及时准确治疗,多数预后良好。

    作者:钱春丽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热性惊厥患儿血清钙、钠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热性惊厥患儿血清钙、钠浓度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测定仪检测76例热性惊厥患儿和对照组69例发热患儿的血清钙、钠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热性惊厥组血清钙、钠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性惊厥患儿存在低血钙、低血钠。热性惊厥与低钙、低钠之间互为因果,针对热性惊厥治疗时除常规止惊、降温外应注意纠正低钙低钠血症,预防惊厥反复发作,减轻脑组织和其他重要脏器的损害。

    作者:王刚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母婴同室对产妇在日常新生儿护理技能的体会

    目的:探讨母婴同室对产妇在日常新生儿护理技能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分娩产妇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实施母婴同室的护理方式。对两组护理方式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满意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巧完全掌握,而对照组对新生儿的护理技能只是基本掌握。结论:母婴同室不仅有助于提高产妇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还有助于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的掌握。母婴同室的护理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表现,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邓明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还原型谷光苷肽在消化道肿瘤晚期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光苷肽在消化道肿瘤晚期的临床应用。方法:2011年2月-2012年2月收治消化道肿瘤晚期接受化疗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在化疗同时给予肌苷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化疗同时给予还原型谷光苷肽治疗,连续用药14天,观察两组体温、消化道症状、口腔及脱发症状。结果:观察组白细胞、恶心、呕吐、肝功能不良反应程度及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化道肿瘤晚期的患者应用还原型谷光苷肽,可有效减轻化疗不良反应,提高生存期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顺利完成化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徐庆锋;王鸿君;王兆坚;金増霜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宫血宁胶囊用于药物流产术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宫血宁胶囊在早孕药物流产后辅助治疗的疗效。方法:2008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药物流产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给予宫血宁胶囊,对照组给予益母草颗粒,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出血持续时间、出血量及腹痛程度均较对照组效果好。结论:宫血宁胶囊作为早孕药物流产后的辅助治疗,其抗炎、止血、止痛作用疗效可靠。

    作者:窦伯梅;范明秀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中医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总结中医护理的具体内容,探讨其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128例,根据患者入院单双顺序号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其中对照组实施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得分变化。结果:通过实施中医护理干预,观察组干预后心理状态、生理机能、行为能力、社会功能4方面生活质量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护理干预结合中医理论,通过药茶药膳、针灸按摩、以及情志护理综合改善患者身体机能和心理行为,在糖尿病患者中实施,效果显著。

    作者:张福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3种不同的方法治疗会阴水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寻找快速有效治疗会阴水肿的佳治疗护理方法。方法:采用单盲法将120例会阴水肿产妇随机分成3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50%的硫酸镁湿热敷与微波理疗。对照组采用单纯使用50%的硫酸镁湿热敷或单纯使用微波理疗治疗会阴水肿,观察3组水肿消退的时间。结果:观察组与2个对照组比较,水肿消退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50%的硫酸镁湿热敷与微波理疗同时作用于会阴水肿的治疗护理方法具有水肿消退快、疗效好、时间短的优点。

    作者:谭祈炜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提高口腔护理液的温度在口腔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患者对口腔护理液温度的舒适度要求。方法:2013年1月-5月收治患者40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口腔护理液选用生理盐水,对照组选用常温生理盐水,试验组选用40℃左右的0.45%的盐水,按口腔护理的操作流程进行操作。比较两组舒适度。结果:通过对照组和试验组的比较分析,舒适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适的口腔护理液的温度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作者:周小琴;贺廷蓉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理化检验质量控制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意义

    突发性的公共卫生事件指已经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对公众健康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的传染病疫情和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疫病,还有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危害公共健康的突发公共事件。卫生检验是监测药品、食品等公共安全的重要检查手段,做好质量控制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突发性的公共卫生事件方面显得尤为突出,能够出具真实准确可靠的理化检测数据,可以及时判断导致突发性的公共卫生事件的原因。为探讨质量控制在卫生检验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作用,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和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阐述。

    作者:赵光升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索法酮片结合洛赛克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索法酮片结合洛赛克治疗胃溃疡的疗效及社会效益。方法: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胃溃疡患者4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以索法酮片联合洛赛克进行治疗,对照组以洛赛克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75.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治疗花费平均(47.7±3.7)元,对照组总治疗花费平均(273.5±37.1)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索法酮片结合洛赛克用于胃溃疡治疗,具备较好的疗效,且治疗花费相较于单纯洛赛克明显更低,因此更加适合基层医院使用。

    作者:张厚龙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分析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存在并发症的影响及原因分析和处理方法。方法:2012年3月-2014年4月收治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患者30例,进行锁骨钩钢板治疗,并且对并发症及其后期的护理做总结分析。结果:30例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患者全部修复肩锁韧带,为了更加有利地使用正确的方法,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肩关节活动外展仅60°,肩关节功能Herscovici标准:优。结论:为了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锁骨钩钢板是目前治疗肩锁关节周围创伤的主要针对性的手术,肩关节功能恢复快、优良率高、并发症少。在整个康复过程中,医生要严格地掌握手术内固定适应证和科学的使用钢板,并且监督患者康复后的功能训练。在整个恢复过程中,间断性的护理治疗是必不可少的,与患者和家属时常保持沟通交流是及时治疗的关键。

    作者:王带兵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奥美拉唑、替硝唑联用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替硝唑联用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3月-2010年3月收治Hp感染患者2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0例。治疗组采用奥美拉唑、替硝唑、克拉霉素治疗,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甲硝唑、阿莫西林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症状缓解率、Hp根除率、不良反应和溃疡治愈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替硝唑联用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Hp感染的临床疗效是良好的。

    作者:王东升 刊期: 2014年第23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