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热性惊厥患儿血清钙、钠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王刚

关键词:热性惊厥, 儿童, 血清, 钙, 钠
摘要:目的:探讨热性惊厥患儿血清钙、钠浓度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测定仪检测76例热性惊厥患儿和对照组69例发热患儿的血清钙、钠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热性惊厥组血清钙、钠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性惊厥患儿存在低血钙、低血钠。热性惊厥与低钙、低钠之间互为因果,针对热性惊厥治疗时除常规止惊、降温外应注意纠正低钙低钠血症,预防惊厥反复发作,减轻脑组织和其他重要脏器的损害。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卵巢囊腺瘤的CT与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卵巢囊腺瘤的CT及临床表现,探讨卵巢囊腺瘤的CT诊断。方法:收治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卵巢囊腺瘤患者15例,对其临床及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卵巢囊腺瘤中浆液性9例,黏液性6例。术前CT检查12例作出了正确诊断,3例误诊。结论:卵巢囊腺瘤分为浆液性与黏液性,CT对卵巢囊腺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丁玉瑛;辛艳民;郭英瑜;何晖;王锐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产后出血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2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产后出血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以及治疗方法。方法:2010-2013年收治产后出血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26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归纳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及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抢救成功,围产儿中出现8例死胎。结论:对产后出血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是抢救成功概率提高的重要保障,如有必要则果断将子宫切除并及时补充凝血因子,肝素的使用要遵循小心谨慎的原则,大程度提高患者抢救成功概率和生活质量。

    作者:方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中医及西医分别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中医及西医分别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平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中医组应用热毒宁治疗,西医组应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观察两组退热时间、疱疹及口腔溃疡消退时间等指标,比较2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中医组退热时间明显优于西医组(P<0.05);西医组疱疹及口腔溃疡消退时间明显优于中医组(P<0.0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毒宁和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手足口病各有优点,两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

    作者:林梅;李子雄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睡眠的改善作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睡眠的改善作用。方法: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老年脑卒中患者60例,对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的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睡眠质量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针对老年脑卒中患者采用护理干预,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使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值得在实际中推广。

    作者:甘素梅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创伤性严重失血性休克的院前急救护理体会

    目的: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72例的临床资料,经过院前急救与综合护理,取得较好效果。因此,准确判断严重创伤性失血休克患者早期症状,及时有效进行院前临床救治,严格的掌握发生创伤性休克院前救护的关键要素,如保证呼吸道通畅,迅速的建立两组静脉通道和给予创伤带来的明显的或者潜在的出血伤口进行有效的处理,从而使有效循环血量增加,减少出血,使患者提升血压,减少休克引起的并发症,所以综合的护理措施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刘彩霞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亚临床甲减的早期干预在妊娠期妇女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减的早期干预在妊娠期妇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亚临床甲减妊娠期妇女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随机分成早期干预组和非干预组,探讨早期干预在亚临床甲减妊娠期妇女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干预组孕妇妊高征、剖宫产、羊水过多、早产、巨大胎儿、胎儿畸形、呼吸窘迫、死胎死产的发生率分别为9.80%、78.43%、9.80%、15.69%、7.84%、9.80%、5.88%、1.96%,与非干预组的39.21%、92.1%、35.29%、52.94%、25.49%、27.45%、19.61%、11.76%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干预能显著改善亚临床甲减妊娠期妇女甲状腺功能,同时改善妊娠孕妇和胎儿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郑靖洁;彭碧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布鲁氏菌病的健康干预

    吉林省前郭县是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的老疫区,多年来虽然狠抓布病的防治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果,但随着近年来养殖规模的增大,粗放管理模式加上自我防范意识的缺乏,使一度控制的布病出现了多发的趋势,不但威胁到养殖人员的健康,还严重制约了当地畜牧业的发展,如何遏制布病的传播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作者:牟惠云;王迪;张国芳;孙洪杰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呼吸道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昏迷、咳嗽、吞咽反射减弱及消失,易阻塞气道导致呼吸不畅从而危及生命。因此,保持呼吸道通畅非常重要。在临床工作中要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

    作者:周丽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结核内科常用药物的合理应用及饮食管理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医药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抗结核药物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在临床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多药并用是较为常见的现象,联合应用多种药物治疗既有可能发挥其协同作用,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又有可能产生拮抗作用,引发药物不良反应。同时,在抗结核治疗时应采取措施预防食物中毒或食物过敏,避免食用影响抗结核药物疗效和引发严重不良反应的食物。本文对结核内科常用药物的合理应用及饮食管理方法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提高结核病的治疗效果和抗结核治疗的安全性提供临床依据。

    作者:张建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埃索美拉唑和奥美拉唑用于胃溃疡治疗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埃索美拉唑和奥美拉唑在治疗胃溃疡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3月-2010年2月收治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175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将这些患者在各自的意愿下随机分成埃索美拉唑组86例和奥美拉唑组89例。埃索美拉唑组和奥美拉唑组均在应用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的基础上,再分别应用埃索美拉唑和奥美拉唑进行治疗。结果:奥美拉唑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低于埃索美拉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治疗胃溃疡总有效率比较理想,且不良反应少,是安全有效的首选药物。

    作者:孙育红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温经汤应用3例

    目的:本文就温经汤在临床治疗工作中的应用做一简单介绍,以期望对以后的临床工作有所帮助。

    作者:刘胜忠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奥美拉唑、替硝唑联用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替硝唑联用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3月-2010年3月收治Hp感染患者2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0例。治疗组采用奥美拉唑、替硝唑、克拉霉素治疗,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甲硝唑、阿莫西林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症状缓解率、Hp根除率、不良反应和溃疡治愈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替硝唑联用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Hp感染的临床疗效是良好的。

    作者:王东升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Sysmex XT-2000i血细胞分析仪两种进样模式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评估Sysmex XT-2000i血细胞分析仪两种进样模式(手动进样、自动进样)检测结果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在评价两种进样模式本底计数、携带污染率和批内精密度符合要求得基础上,选取5份新鲜全血在两种进样模式下进行检测,以手动进样模式检测结果为参考,将两种进样模式的WBC、RBC、Hb、Hct、MCV、Plt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种进样模式WBC、RBC、Hb、Hct、MCV、PLT的相对偏差和相关性均在允许范围内。结论:Sysmex XT-2000i血细胞分析仪两种进样模式检测结果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作者:王锐;孟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宫血宁胶囊用于药物流产术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宫血宁胶囊在早孕药物流产后辅助治疗的疗效。方法:2008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药物流产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给予宫血宁胶囊,对照组给予益母草颗粒,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出血持续时间、出血量及腹痛程度均较对照组效果好。结论:宫血宁胶囊作为早孕药物流产后的辅助治疗,其抗炎、止血、止痛作用疗效可靠。

    作者:窦伯梅;范明秀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产科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产科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主要实施硫酸镁治疗,试验组则实施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舒张压、收缩压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进行治疗,疗效安全可靠。

    作者:朱玉敏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腺垂体功能减退危象1例

    本文对1例腺垂体功能减退危象患者进行分析,对该病的定义、诊断、误诊、治疗等进行总结。腺垂体功能减退危象经积极的抢救、治疗,预后尚可,在今后的治疗中应加强卫生宣教。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患者多需终身激素替代治疗,在感染、应激情况下应增加药物剂量,防止垂体危象的发生。临床医生则应对此病加强认识,以免漏诊、误诊。

    作者:季晶俊;陈晓宏;陈红;季春燕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脐血血气分析对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脐血血气分析对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预测的价值。方法: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分娩的足月羊水Ⅲ度污染新生儿100例为A组,随机选择同期分娩的羊水清亮的200例足月新生儿为B组,两组新生儿于出生后1分钟内抽取脐动脉血,分析两组血气分析结果与羊水污染的关系。结果:A组脐动脉血pH值明显低于对照组,A组新生儿窒息10例(10%),高于B组2例(1%)(P<0.01)。A组脐动脉血pH值≥7.20共71例(71%),高于B组65(32%)(P<0.01),A组pH值<7.20共29例,明显低于B组135(68%)(P<0.01)。A组发生HIE(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7例(7%),高于 B 组1例(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 组中行剖宫产20例(20%),明显高于 B 组8例(4%)(P<0.01)。结论:脐动脉血血气分析结果与新生儿并发症、选择产式有关,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者:张静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热性惊厥患儿血清钙、钠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热性惊厥患儿血清钙、钠浓度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测定仪检测76例热性惊厥患儿和对照组69例发热患儿的血清钙、钠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热性惊厥组血清钙、钠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性惊厥患儿存在低血钙、低血钠。热性惊厥与低钙、低钠之间互为因果,针对热性惊厥治疗时除常规止惊、降温外应注意纠正低钙低钠血症,预防惊厥反复发作,减轻脑组织和其他重要脏器的损害。

    作者:王刚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贯彻群众路线教育,提升体检服务内涵

    作为一名医务人员,要做好体检服务工作,应走进客户群众,倾听群众意见,转变服务理念,同时,进行亲情化规范化服务,加强自身素质建设,提高客户群众满意度,从而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作者:徐鹏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幼儿急疹并发多器官损伤6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幼儿急疹及其并发多器官损伤的临床分析。方法:2013年1-6月收治幼儿急疹患儿6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68例明确诊断的患儿仅表现发热及皮疹4例;除发热和皮疹外,全部患儿均伴有不同程度代谢性酸中毒;部分患儿可并发热性惊厥、心肌受累、肝功能损伤、呼吸道受累中的1种并发症,部分患儿可并发≥2种并发症。结论:幼儿急疹患儿临床上除了表现为发热及皮疹外,还有可能并发多器官的损伤,这些均需引起儿科医师的重视。

    作者:董海英 刊期: 2014年第23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