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贯彻群众路线教育,提升体检服务内涵

徐鹏

关键词:群众, 服务, 满意度
摘要:作为一名医务人员,要做好体检服务工作,应走进客户群众,倾听群众意见,转变服务理念,同时,进行亲情化规范化服务,加强自身素质建设,提高客户群众满意度,从而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高危不稳定型心绞痛不同维持量替罗非班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目的:分析高危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应用不同维持量替罗非班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 UAP 患者68例,作为研究组,将34例维持量0.05μg/(kg·min)患者作为研究A 组,34例维持量0.1μg/(kg·min)患者作为研究 B 组,另选35例同期未应用替罗非班治疗的 UAP 患者作对照组,记录并分析相关数据。结果:研究A、B两组治疗后的ST段下移幅度比对照组小,研究B组的轻微出血率比其他两组高,对照组的再发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比研究 A、B 两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AP 应用维持量0.05μg/(kg·min)替罗非班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作者:祁家祥;尚晨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40岁以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40岁以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方法: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AMI患者40例,年龄≤40岁,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危险因素比较中,吸烟34例(85%)位于第一位;在临床特点中,典型胸痛36例(90%)位于第一位。结论:青年AMI患者病情虽凶险,但如及时准确治疗,多数预后良好。

    作者:钱春丽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经皮肾镜取石术并发出血的防治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并发出血的原因、预防和处理方法。方法:收治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126例,出现出血并发症11例。其中出现手术中出血8例,出现手术后出血3例。对出现出血并发症的11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处理。结果:11例出现出血并发症患者经处理恢复出院,主要结石均被取出,无继发其他并发症。结论:经皮肾镜取石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充分做好术前准备;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要求术者操作手术器械技术娴熟,动作轻柔,并且熟练掌握泌尿系B超检查技术;术中仔细止血,术后加强护理避免造瘘管脱落,出现相应并发症后经及时相关处理,绝大部分患者能得到满意恢复。

    作者:杨国慧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Sysmex XT-2000i血细胞分析仪两种进样模式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评估Sysmex XT-2000i血细胞分析仪两种进样模式(手动进样、自动进样)检测结果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在评价两种进样模式本底计数、携带污染率和批内精密度符合要求得基础上,选取5份新鲜全血在两种进样模式下进行检测,以手动进样模式检测结果为参考,将两种进样模式的WBC、RBC、Hb、Hct、MCV、Plt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种进样模式WBC、RBC、Hb、Hct、MCV、PLT的相对偏差和相关性均在允许范围内。结论:Sysmex XT-2000i血细胞分析仪两种进样模式检测结果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作者:王锐;孟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儿童甲型肝炎与成人甲型肝炎临床特征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甲型肝炎与成人甲型肝炎临床特征差异,以减少误诊,提高正确诊断率。方法:2000年4月-2013年7月收治甲型肝炎患者70例,其中儿童组(3~15岁)40例,成人组(≥16岁)30例,对所有患者肝功能和临床表现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儿童组呕吐10例,纳差25例,发热24例,上腹痛11例;成人组呕吐18例,纳差28例,发热11例,上腹痛7例。两组在呕吐、纳差和发热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甲肝肝功能异常情况明显,在临床表现方面,儿童呕吐、纳差发生率低于成人组,但发热明显高于成人组。

    作者:张栋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腺垂体功能减退危象1例

    本文对1例腺垂体功能减退危象患者进行分析,对该病的定义、诊断、误诊、治疗等进行总结。腺垂体功能减退危象经积极的抢救、治疗,预后尚可,在今后的治疗中应加强卫生宣教。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患者多需终身激素替代治疗,在感染、应激情况下应增加药物剂量,防止垂体危象的发生。临床医生则应对此病加强认识,以免漏诊、误诊。

    作者:季晶俊;陈晓宏;陈红;季春燕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不同肺动脉分支水平肺动脉内栓子的显示率及其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不同肺动脉分支水平肺动脉内栓子的显示率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将收治的40例肺栓塞患者的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图像分别重建为0.75 mm、1.5 mm、3.0 mm和5.0 mm层厚,记录显示清楚的各分支水平的肺动脉内有无内栓子,比较四组图像对肺动脉分支和动脉内栓子的显示情况。结果:0.75 mm 和1.5 mm 层厚在各水平肺动脉显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 mm 厚层优于5.0 mm 和3.0 mm(P<0.05)。血栓显示方面,0.75 mm 和1.5 mm 厚层在亚段以上肺动脉栓子的显示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 mm 与5.0 mm 层厚显示叶、段、亚段肺动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 mm 层厚的亚段肺动脉栓塞血管显示率显著优于3.0 mm(P<0.05)。结论:重建1.5 mm 层厚图像在显示周围肺动脉和亚段以上肺动脉内栓子方面具有良好的诊断作用,具有重要的诊断和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陈芙蓉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肺功能检查在结缔组织病肺受累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病(CTD)相关的肺动脉高压(PAH)、间质性肺病(ILD)的肺功能表现。方法:对110例CTD患者肺功能进行分析,包括肺总量(TLC)、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0)、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0/FVC)、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肺一氧化碳弥散系数(DLCO/VA)。将对象分为4个亚组:PAH组(26例)、ILD组(35例)、PAH和ILD组(15例)、对照CTD组(34例)。结果:对肺功能各项指标进行方差分析,TLC、FVC、FEV1.0、DLCO、DLCO/VA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比较分析,PAH 组与对照组之间 TLC、FVC、FEV1.0、DLCO、DLCO/VA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AH 组和 ILD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H 合并 ILD 组与 ILD组比较,TLC和FV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DLco异常率高。结论:CTD肺受累患者以弥散障碍和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为主,PAH和 ILD 二者在肺功能方面表现无显著差异,当 ILD 合并 PAH时,与单纯 ILD比较,其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加重更明显。

    作者:丁秋玲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鲑降钙素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鲑降钙素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脊柱压缩骨折老年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3例,对照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围手术期加用鲑降钙素治疗。比较两组的住院费用、术后下地时间和骨密度差异,术后采用JOA评分系统评价脊柱功能,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住院费用、术后下地时间和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骨密度(0.798±0.110) g/cm3,对照组(0.756±0.112) g/cm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例出现消化道反应,发生率4.3%,经对症治疗后缓解,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压缩性骨折采用鲑降钙素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可提高骨密度,降低再发骨折的风险,同时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袁俊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关节及肌腱周围软组织肿块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关节及肌腱周围肿块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关节及肌腱周围肿块患者76例,回顾性分析其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检测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结果,分析其声像图特征及发生部位。结果:超声诊断关节及肌腱周围软组织肿块病变76例,其中腱鞘囊肿18例(25.28%),关节囊积液18例(25.28%),腘窝囊肿24例(31.58%),滑囊炎14例(18.42%),腱鞘巨细胞瘤1例(1.31%),腹壁外韧带样纤维瘤1例(1.31%)。结论:高频超声作为一种无创、快速、便于重复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应用诊断价值高,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对比、多方位扫查的特点,能很好地显示病变的范围及特征,并可较好地区分出脂肪组织、肌肉组织及积液、血肿、血栓等,为判断肿块的组织学来源提供了准确的诊断依据。

    作者:江艳丽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Ilizarov支架治疗感染性骨不连20例临床观察

    目的:总结应用Ilizarov技术加压延长方法治疗感染性骨不连的经验。方法:应用Ilizarov技术加压延长方法治疗长骨干骨不连缺损20例,在骨折端穿入骨圆针,在截骨处与骨纵轴垂直穿入圆形针锯,安装双轨外固定延长器。术后7天始以1.0 mm速度每天延长截骨端至骨缺损长度后停止。延长骨段骨性愈合后拆除延长器。结果:采用Ilizarov支架固定治疗后骨不连0.7~1.2 a愈合,愈合率100%。全部患者患肢可不扶拐负重行走,关节活动明显优于术前。结论:Ilizarov支架治疗长骨干感染性骨不连具有不加重骨折端软组织和骨组织的血运的损伤;避免了内置物所导致的二重感染;便于调整,有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缓慢牵伸产生的一定张力,可刺激骨组织的再生和活跃生长,达到骨段延长目的;加压使缺损两端骨面紧密对合,在干骺端骨延长过程中,有利于缺损骨端的愈合等优点。

    作者:孟祥永;崔旭娜;崔建胜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22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对脑积水患者应用脑室腹腔分流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2013年收治脑积水患者22例,均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9%(20/22),并发症发生率18.2%(4/22)。结论:应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临床疗效满意,且并发症发生率不高,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

    作者:张中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从1例带状疱疹性前庭神经元炎误诊引发的思考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入周围神经后引起的急性炎性皮肤病,常侵犯肋间神经,好发于腰部。发生于耳郭周围的带状疱疹致前庭神经元炎者较少见。本文就1例带状疱疹性前庭神经元炎误诊病例做一简单分析,以期望在临床工作中针对该病的诊断以及治疗有所帮助。

    作者:刘丽萍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HPV联合TCT检查在7438例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HPV联合TCT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行宫颈癌筛查患者7438例,分别行TCT检查及高危型HPV监测,对任一阳性病例均行病理活检,对患者的临床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438例患者分别行TCT、HPV检测,646例患者TCT检查呈阳性(8.69%)。782例存在高危型HPV感染情况,阳性率10.51%。对比分析联合检查和单项检查的筛查率,联合检查的筛查率相对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联合TCT检查能降低宫颈癌筛查漏诊率,提高筛查准确性。

    作者:张娟;刘乃富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理化检验质量控制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意义

    突发性的公共卫生事件指已经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对公众健康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的传染病疫情和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疫病,还有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危害公共健康的突发公共事件。卫生检验是监测药品、食品等公共安全的重要检查手段,做好质量控制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突发性的公共卫生事件方面显得尤为突出,能够出具真实准确可靠的理化检测数据,可以及时判断导致突发性的公共卫生事件的原因。为探讨质量控制在卫生检验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作用,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和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阐述。

    作者:赵光升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肺结核住院患者并发糖尿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肺结核住院患者并发糖尿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肺结核患者6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通过对肺结核并发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肺结核患者进行比较,分析并发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肺结核并发糖尿病组表现出发热、咯血、咳嗽等症状的患者数显著多于非糖尿病肺结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咳痰中结核阳性率显著高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治疗后痊愈例数显著低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伴发糖尿病会加重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且使得结核病常规治疗效果下降,患者预后不良。

    作者:钱起龙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股骨颈骨折术后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体会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股骨颈骨折术后护理中实施效果。方法: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股骨颈骨折患者100例,随机进行分组,就术后优质护理服务(观察组,n=50)与常规方案护理(对照组,n=50)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随访9个月,髋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2%,对照组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在术后加强优质护理服务,可防范不良事件发生,确保护理质量,提高康复效果。

    作者:高克霞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贯彻群众路线教育,提升体检服务内涵

    作为一名医务人员,要做好体检服务工作,应走进客户群众,倾听群众意见,转变服务理念,同时,进行亲情化规范化服务,加强自身素质建设,提高客户群众满意度,从而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作者:徐鹏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创伤性严重失血性休克的院前急救护理体会

    目的: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72例的临床资料,经过院前急救与综合护理,取得较好效果。因此,准确判断严重创伤性失血休克患者早期症状,及时有效进行院前临床救治,严格的掌握发生创伤性休克院前救护的关键要素,如保证呼吸道通畅,迅速的建立两组静脉通道和给予创伤带来的明显的或者潜在的出血伤口进行有效的处理,从而使有效循环血量增加,减少出血,使患者提升血压,减少休克引起的并发症,所以综合的护理措施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刘彩霞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产后出血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2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产后出血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以及治疗方法。方法:2010-2013年收治产后出血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26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归纳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及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抢救成功,围产儿中出现8例死胎。结论:对产后出血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是抢救成功概率提高的重要保障,如有必要则果断将子宫切除并及时补充凝血因子,肝素的使用要遵循小心谨慎的原则,大程度提高患者抢救成功概率和生活质量。

    作者:方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