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关节及肌腱周围软组织肿块的临床价值

江艳丽

关键词: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 关节及肌键周围, 软组织肿块
摘要: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关节及肌腱周围肿块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关节及肌腱周围肿块患者76例,回顾性分析其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检测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结果,分析其声像图特征及发生部位。结果:超声诊断关节及肌腱周围软组织肿块病变76例,其中腱鞘囊肿18例(25.28%),关节囊积液18例(25.28%),腘窝囊肿24例(31.58%),滑囊炎14例(18.42%),腱鞘巨细胞瘤1例(1.31%),腹壁外韧带样纤维瘤1例(1.31%)。结论:高频超声作为一种无创、快速、便于重复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应用诊断价值高,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对比、多方位扫查的特点,能很好地显示病变的范围及特征,并可较好地区分出脂肪组织、肌肉组织及积液、血肿、血栓等,为判断肿块的组织学来源提供了准确的诊断依据。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甲状腺肿块50例的病理与超声对照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甲状腺肿块的声像图表现与组织病理学的关系。方法:选取50例甲状腺肿块(病理表现为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患者的超声图像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50例甲状腺肿块中,甲状腺腺瘤7例,其中声像图呈实质性4例,囊性1例,混合性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40例,其中实质性14例,囊性2例,混合性24例;甲状腺癌3例,其中表现为实质性2例,混合性1例。结论:甲状腺肿块因病理进展、演变和程度的不同,超声声像图可表现不同,病理组织的相关改变是产生声像图的基础。因此,我们在工作中要结合病理变化的特点,分析病情,终达到明确诊断的目的。

    作者:郦畅园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产后出血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2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产后出血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以及治疗方法。方法:2010-2013年收治产后出血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26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归纳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及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抢救成功,围产儿中出现8例死胎。结论:对产后出血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是抢救成功概率提高的重要保障,如有必要则果断将子宫切除并及时补充凝血因子,肝素的使用要遵循小心谨慎的原则,大程度提高患者抢救成功概率和生活质量。

    作者:方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基础护理的改进对提高护理质量的影响和分析

    本文回顾总结了基础护理的改进和创新,丰富及完善护理理论,推动基础护理的发展,提高护理管理水平,以减少杜绝医疗差错事故,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改进方法有变铺床法为套床法、查对方法的改进、沟通方法的改进、健康教育的改进以及配送中心的成立等。

    作者:王素春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股骨颈骨折术后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体会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股骨颈骨折术后护理中实施效果。方法: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股骨颈骨折患者100例,随机进行分组,就术后优质护理服务(观察组,n=50)与常规方案护理(对照组,n=50)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随访9个月,髋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2%,对照组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在术后加强优质护理服务,可防范不良事件发生,确保护理质量,提高康复效果。

    作者:高克霞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腺垂体功能减退危象1例

    本文对1例腺垂体功能减退危象患者进行分析,对该病的定义、诊断、误诊、治疗等进行总结。腺垂体功能减退危象经积极的抢救、治疗,预后尚可,在今后的治疗中应加强卫生宣教。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患者多需终身激素替代治疗,在感染、应激情况下应增加药物剂量,防止垂体危象的发生。临床医生则应对此病加强认识,以免漏诊、误诊。

    作者:季晶俊;陈晓宏;陈红;季春燕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理化检验质量控制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意义

    突发性的公共卫生事件指已经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对公众健康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的传染病疫情和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疫病,还有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危害公共健康的突发公共事件。卫生检验是监测药品、食品等公共安全的重要检查手段,做好质量控制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突发性的公共卫生事件方面显得尤为突出,能够出具真实准确可靠的理化检测数据,可以及时判断导致突发性的公共卫生事件的原因。为探讨质量控制在卫生检验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作用,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和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阐述。

    作者:赵光升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彩色多普勒诊断子宫肌瘤5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应用于子宫肌瘤临床诊断的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子宫肌瘤患者50例,所有患者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观察其诊断效果。结果:50例患者中,33例肌壁间肌瘤,占大多数,其中,黏膜下肿瘤11例(22%);肿瘤生长于卵巢内6例(12%);浆腹下肿瘤6例(12%)。其他17例为单黏膜肌瘤。经子宫肌瘤切除手术证实,所有患者子宫情况和病症情况均符合彩色多普勒诊断内容。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应用于子宫肌瘤临床诊断,其图像清晰,精确性和准确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新生儿窒息的复苏及护理

    在分娩过程中经常出现新生儿窒息,及时发现发病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明显降低新生儿窒息及提高存活率,提高新生儿生产效果。本文总结了新生儿窒息的发病因素及相关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包括复苏措施和复苏后的护理。

    作者:马香;金莲子;杨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高级创伤护理在创伤急救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创伤急救是指在创伤发生的第一时间进行有效的救治,以降低损伤和死亡,提高抢救成功率。本文从创伤急救的定义、救治原则、高级创伤护理的护理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为临床创伤急救提供更科学的护理方法。

    作者:李惟颖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自拟补肾益智汤治疗肾虚精亏、痰瘀互结型血管性痴呆34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补肾益智汤治疗34例肾虚精亏、痰瘀互结型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肾虚精亏、痰瘀互结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口服自拟补肾益智汤,治疗28天1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补肾益智汤治疗肾虚精亏、痰瘀互结型血管性痴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智能障碍和生活能力。

    作者:王延超;牛红社;陈晓丽;毛绿娜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诊治新进展

    支气管肺炎是儿童时期的常见病,如何有效地提升其临床疗效是目前广大儿科学工作者共同研究的课题。本文将比较临床上针对支气管肺炎采取西医治疗,或中医治疗,亦或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并论述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诊治的新进展。

    作者:余益萍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亚临床甲减的早期干预在妊娠期妇女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减的早期干预在妊娠期妇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亚临床甲减妊娠期妇女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随机分成早期干预组和非干预组,探讨早期干预在亚临床甲减妊娠期妇女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干预组孕妇妊高征、剖宫产、羊水过多、早产、巨大胎儿、胎儿畸形、呼吸窘迫、死胎死产的发生率分别为9.80%、78.43%、9.80%、15.69%、7.84%、9.80%、5.88%、1.96%,与非干预组的39.21%、92.1%、35.29%、52.94%、25.49%、27.45%、19.61%、11.76%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干预能显著改善亚临床甲减妊娠期妇女甲状腺功能,同时改善妊娠孕妇和胎儿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郑靖洁;彭碧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手术治疗临床体会。方法:2011年8月-2013年11月收治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47例,全部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其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之后,45例患者治疗有效,治疗总效率95.74%;2例患者死亡,其中1例死于腹腔感染,1例死于手术过后脏器功能衰竭。与患者治疗之前相比较,治疗以后的身体情况以及各个细胞因子明显好转(P<0.05)。结论:对于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手术治疗过程中,通过选择合适的治疗时机,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促进身体恢复,充分实现引流和减压的效果。

    作者:迟新丰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前置胎盘产前出血患者治疗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产前出血患者的治疗护理体会。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前置胎盘产前出血患者36例,给予对症治疗,并就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36例前置胎盘产前出血患者,在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以及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后,无1例患者死亡;且产后大出血发生率明显减少;而产前出血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同时,新生儿也无1例死亡,存活率100%。结论:全面加强前置胎盘产前出血患者的救护措施,对保障母婴健康、安全,提高治愈率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刘鹏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米氮平和帕罗西汀在首发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米氮平和帕罗西汀在首发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首发抑郁症患者64例,分为米氮平组和帕罗西汀组,各32例。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氮平和帕罗西汀治疗首发抑郁症疗效相当,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状态,均可作为首选用药。

    作者:张辉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腹腔镜和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开腹手术组和腹腔镜组,每组70例。分别采用腹腔镜和开腹手术2种方法切除胆囊,并从手术中情况、手术后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疗效对比。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手术组相比,手术中情况、手术后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都有显著差异,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的开腹切除相比有着较大的优势,在提高临床医师技能的前提下,适宜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宏帅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高危不稳定型心绞痛不同维持量替罗非班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目的:分析高危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应用不同维持量替罗非班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 UAP 患者68例,作为研究组,将34例维持量0.05μg/(kg·min)患者作为研究A 组,34例维持量0.1μg/(kg·min)患者作为研究 B 组,另选35例同期未应用替罗非班治疗的 UAP 患者作对照组,记录并分析相关数据。结果:研究A、B两组治疗后的ST段下移幅度比对照组小,研究B组的轻微出血率比其他两组高,对照组的再发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比研究 A、B 两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AP 应用维持量0.05μg/(kg·min)替罗非班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作者:祁家祥;尚晨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四联疗法对Hp阳性胃溃疡患者的治疗作用及Hp清除效果分析

    目的:通过探讨应用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溃疡和Hp的清除疗效,旨在为提高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Hp阳性胃溃疡患者80例,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甲硝唑、奥美拉唑、阿莫西林三联法治疗,研究组给予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果胶铋四联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的有效率、Hp清除效率和不良反应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2.5%,Hp清除率77.5%,不良反应率5.0%,对照组分别为70.0%、52.5%、12.5%,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四联法治疗Hp阳性胃溃疡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Hp清除率,降低不良反应情况,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许德饶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在老年患者中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对老年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2012-2013年收治老年患者400例,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试验组和观察组各200例。试验组实施护理安全管理,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通过对试验组以及观察组的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实施安全护理对老年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的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结论:对老年患者实施安全护理管理能够有效地减少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有效地提高了医院老年患者的安全保障。

    作者:盛桂梅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胸部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分析胸部手术中应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价值。方法:选择胸部外科手术患者5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行全身麻醉,观察组行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6.2%和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中、术后HR、SBP、DBP以及MAP等指标方面显著稳定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部手术中应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稳定心血管系统,临床意义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世忠;王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