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梅;李子雄
目的:比较探讨二维(2D)与四维(4D)超声在产科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超声检查的孕产妇2948例,分别采用2D与4D超声进行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胎儿畸形的检出率。结果:2D组检出唇腭裂25例,92.6%(25/27);神经系统畸形13例,81.3%(13/16);四肢畸形9例,56.3%(9/16);心脏异常9例,60.0%(9/15);腹裂8例,80%(8/10);胸、腹水7例,87.5%(7/8);淋巴囊肿6例,75%(6/8)。4D 组检出唇腭裂26例,96.3%(26/27);神经系统畸形16例,100%(16/16);四肢畸形14例,87.5%(14/16);心脏异常14例,93.3%(14/15);腹裂10例,100%(10/10);胸、腹水8例,100%(8/8);淋巴囊肿8例,100%(8/8)。其中4D组四肢畸形和心脏异常的检出率明显高于2D 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2D 超声相比,4D 超声对胎儿畸形的诊断率更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加以推广。
作者:张晓林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手术治疗临床体会。方法:2011年8月-2013年11月收治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47例,全部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其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之后,45例患者治疗有效,治疗总效率95.74%;2例患者死亡,其中1例死于腹腔感染,1例死于手术过后脏器功能衰竭。与患者治疗之前相比较,治疗以后的身体情况以及各个细胞因子明显好转(P<0.05)。结论:对于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手术治疗过程中,通过选择合适的治疗时机,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促进身体恢复,充分实现引流和减压的效果。
作者:迟新丰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与阿德福韦酯治疗 HBe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2013年收治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0例,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应用替米夫定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德福韦酯治疗,连续治疗24周。结果:观察组肝功能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eAg及HBV-DNA转阴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优于阿德福韦酯。
作者:申纪轩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通过探讨应用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溃疡和Hp的清除疗效,旨在为提高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Hp阳性胃溃疡患者80例,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甲硝唑、奥美拉唑、阿莫西林三联法治疗,研究组给予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果胶铋四联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的有效率、Hp清除效率和不良反应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2.5%,Hp清除率77.5%,不良反应率5.0%,对照组分别为70.0%、52.5%、12.5%,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四联法治疗Hp阳性胃溃疡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Hp清除率,降低不良反应情况,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许德饶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分析研究显微神经外科手术进行痉挛型脑瘫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痉挛型脑瘫患者24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效果。结果:24例痉挛型脑瘫患者在经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后,22例治疗效果比较显著,2例治疗后病症出现复发,治疗总有效率约92%,并且患者在经手术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明显的改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结论:显微神经外科手术进行痉挛型脑瘫患者病症治疗,具有较为突出的治疗效果,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进行长期正规的康复治疗,以后利于避免患者病症出现复发。
作者:孟凡学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对缺血性心肌病患儿心功能和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缺血性心肌病患儿7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7例,研究组予常规治疗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CI、LVMI、LVEF水平及心律失常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CI、LVMI、LVEF水平及心律失常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对缺血性心肌病患儿心功能和心律失常疗效显著,具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宏义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究产后出血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以及治疗方法。方法:2010-2013年收治产后出血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26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归纳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及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抢救成功,围产儿中出现8例死胎。结论:对产后出血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是抢救成功概率提高的重要保障,如有必要则果断将子宫切除并及时补充凝血因子,肝素的使用要遵循小心谨慎的原则,大程度提高患者抢救成功概率和生活质量。
作者:方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总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近3年来气压弹道碎石治疗10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资料。结果:102例患者中出现输尿管小的穿孔1例,输尿管黏膜下损伤2例,均及时放置F4号双J管,结束手术,9例插镜至肾盂后结石已进入肾盏,无法腔内碎石。碎石成功率88.23%。结论: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具有安全、有效、较易操作、术后住院日短、康复快、经济等特点,是一种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比较理想的方法之一,但术中操作一定要谨慎,否则也可能发生较严重的并发症。
作者:柯希林;刘自忠;喻新吉;钟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并发出血的原因、预防和处理方法。方法:收治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126例,出现出血并发症11例。其中出现手术中出血8例,出现手术后出血3例。对出现出血并发症的11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处理。结果:11例出现出血并发症患者经处理恢复出院,主要结石均被取出,无继发其他并发症。结论:经皮肾镜取石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充分做好术前准备;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要求术者操作手术器械技术娴熟,动作轻柔,并且熟练掌握泌尿系B超检查技术;术中仔细止血,术后加强护理避免造瘘管脱落,出现相应并发症后经及时相关处理,绝大部分患者能得到满意恢复。
作者:杨国慧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护士绩效考核方法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结合专科特点,通过对护理能级、工作质量、工作量考核的方法,公开、公平、公正的考核护理工作。结果:实施护士绩效考核后,护士满意度由原来的74.24%提升到91.67%,患者满意度由原来的79.37%提高到98.7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方法客观、有效、易于操作,有助于提高优质护理服务的质量,是推进优质护理的保障。
作者:唐娜;李玮;刘文慧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手部深度烧伤的早期整形手术治疗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深度烧伤患者9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7例。研究组在24小时内进行整形手术治疗,对照组在24~48小时进行整形手术,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手部外观恢复的有效率97.9%,对照组手部外观恢复的有效率87.2%。研究组手部功能恢复率95.7%,对照组手部功能恢复率83.0%。两组手部外观恢复率及手部功能恢复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部深度烧伤应尽早进行整形手术,术后手部外观及功能恢复较好。
作者:何静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5-11月收治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128例,将患者按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曲美他嗪治疗,曲美他嗪用量20 mg/次,3次/日,治疗时间6个月。结果:观察组没有出现与药物相关的临床不良反应,且心功能临床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临床症状改善较显著,心绞痛发作频率明显减少,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热依汗古丽;库尔班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对妊高症患者在分娩期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探讨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的影响效果。方法: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妊高症患者16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83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84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分析两组在患病期间的心理状况,比较两组护理方式对患者分娩的影响效果。结果:行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有剖宫产44例,自然分娩40例,新生儿评分(8.7±0.5)分;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有剖宫产70例,自然分娩13例,其中有8例产妇因为胎儿窘迫而由原来的自然分娩变为剖宫产,有4例产妇出现产后出血。新生儿评分(6.9±1.3)分。结论:对妊高症患者分娩期进行各项干预护理措施,能够增强产妇分娩信心,有效降低新生儿各类并发症,提高新生儿的健康指标以及成活率,对临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惠蓓红;赵辉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针对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2012年11月-2013年11月在手术室护理中开展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阶段作为试验组,2012年11月之前在手术室护理中未开展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阶段作为参照组。结果:试验组中心理护理质量、健康护理质量、基础护理质量均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投诉率低于参照组,满意率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具有较好的效果,不仅提高了护理的质量,同时也降低了投诉情况。
作者:李建荣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百合牡丹丸治疗干眼症的有效方法。方法:收治干眼症患者1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70例和治疗组80例。对照组局部用润舒滴眼液,4~6次/日。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百合牡丹丸(本院协定处方0.5 g/粒),2次/日,3~5粒/次,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3个疗程后统计效果,治疗组疗效达95.00%,对照组疗效达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合牡丹丸结合润舒滴眼液对于干眼症的疗效较好,且费用较低,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杨强 刊期: 2014年第23期
慢性病在我国目前已经成为居民较为常见的一类疾病,本文就本辖区内慢性病健康管理工作现状做一简单报告,期望对未来工作有所帮助。
作者:张民;刘虹宏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皮洗1号湿敷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带状疱疹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予泛昔洛韦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上加用皮洗1号中药湿敷治疗。结果:试验组的平均止痛、止疱、结痂、脱痂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皮洗1号湿敷治疗患者皮损止疱快,结痂、脱痂早;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作者:刘永信;谭秀萍;杨春梅;龚勇;赵必宏 刊期: 2014年第23期
作者:《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社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患者对口腔护理液温度的舒适度要求。方法:2013年1月-5月收治患者40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口腔护理液选用生理盐水,对照组选用常温生理盐水,试验组选用40℃左右的0.45%的盐水,按口腔护理的操作流程进行操作。比较两组舒适度。结果:通过对照组和试验组的比较分析,舒适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适的口腔护理液的温度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作者:周小琴;贺廷蓉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应用于子宫肌瘤临床诊断的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子宫肌瘤患者50例,所有患者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观察其诊断效果。结果:50例患者中,33例肌壁间肌瘤,占大多数,其中,黏膜下肿瘤11例(22%);肿瘤生长于卵巢内6例(12%);浆腹下肿瘤6例(12%)。其他17例为单黏膜肌瘤。经子宫肌瘤切除手术证实,所有患者子宫情况和病症情况均符合彩色多普勒诊断内容。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应用于子宫肌瘤临床诊断,其图像清晰,精确性和准确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艳 刊期: 2014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