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重五
作者:《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社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对硫酸镁在妊高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妊高症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硫酸镁进行静脉滴注,对比治疗前后症状以及血压改变。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在收缩压、舒张压以及蛋白尿方面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例发生产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5.00%。结论:对于妊高症采用硫酸镁进行治疗,临床疗效理想,能使血压得到有效降低,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发生抽搐以及脑血管意外概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秦明妮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助产士有效沟通对阴道分娩软产道裂伤的影响。方法:2013年1月-12月收治初产妇2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试验组实行助产士有效沟通,对照组单纯给予产科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产妇阴道裂伤情况、产妇分娩期心理状态及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产妇害怕焦虑,紧张情绪明显减轻,努力配合情况明显提高,软产道裂伤发生程度明显降低,产妇满意度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助产士有效沟通能够减少软产道裂伤,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马瑞霞;赵新红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通过探讨应用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溃疡和Hp的清除疗效,旨在为提高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Hp阳性胃溃疡患者80例,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甲硝唑、奥美拉唑、阿莫西林三联法治疗,研究组给予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果胶铋四联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的有效率、Hp清除效率和不良反应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2.5%,Hp清除率77.5%,不良反应率5.0%,对照组分别为70.0%、52.5%、12.5%,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四联法治疗Hp阳性胃溃疡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Hp清除率,降低不良反应情况,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许德饶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手术治疗临床体会。方法:2011年8月-2013年11月收治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47例,全部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其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之后,45例患者治疗有效,治疗总效率95.74%;2例患者死亡,其中1例死于腹腔感染,1例死于手术过后脏器功能衰竭。与患者治疗之前相比较,治疗以后的身体情况以及各个细胞因子明显好转(P<0.05)。结论:对于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手术治疗过程中,通过选择合适的治疗时机,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促进身体恢复,充分实现引流和减压的效果。
作者:迟新丰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究对脑积水患者应用脑室腹腔分流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2013年收治脑积水患者22例,均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9%(20/22),并发症发生率18.2%(4/22)。结论:应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临床疗效满意,且并发症发生率不高,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
作者:张中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5-11月收治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128例,将患者按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曲美他嗪治疗,曲美他嗪用量20 mg/次,3次/日,治疗时间6个月。结果:观察组没有出现与药物相关的临床不良反应,且心功能临床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临床症状改善较显著,心绞痛发作频率明显减少,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热依汗古丽;库尔班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开腹手术组和腹腔镜组,每组70例。分别采用腹腔镜和开腹手术2种方法切除胆囊,并从手术中情况、手术后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疗效对比。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手术组相比,手术中情况、手术后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都有显著差异,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的开腹切除相比有着较大的优势,在提高临床医师技能的前提下,适宜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宏帅 刊期: 2014年第23期
本文回顾总结了基础护理的改进和创新,丰富及完善护理理论,推动基础护理的发展,提高护理管理水平,以减少杜绝医疗差错事故,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改进方法有变铺床法为套床法、查对方法的改进、沟通方法的改进、健康教育的改进以及配送中心的成立等。
作者:王素春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母婴同室对产妇在日常新生儿护理技能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分娩产妇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实施母婴同室的护理方式。对两组护理方式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满意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巧完全掌握,而对照组对新生儿的护理技能只是基本掌握。结论:母婴同室不仅有助于提高产妇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还有助于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的掌握。母婴同室的护理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表现,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邓明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总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近3年来气压弹道碎石治疗10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资料。结果:102例患者中出现输尿管小的穿孔1例,输尿管黏膜下损伤2例,均及时放置F4号双J管,结束手术,9例插镜至肾盂后结石已进入肾盏,无法腔内碎石。碎石成功率88.23%。结论: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具有安全、有效、较易操作、术后住院日短、康复快、经济等特点,是一种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比较理想的方法之一,但术中操作一定要谨慎,否则也可能发生较严重的并发症。
作者:柯希林;刘自忠;喻新吉;钟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脐血血气分析对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预测的价值。方法: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分娩的足月羊水Ⅲ度污染新生儿100例为A组,随机选择同期分娩的羊水清亮的200例足月新生儿为B组,两组新生儿于出生后1分钟内抽取脐动脉血,分析两组血气分析结果与羊水污染的关系。结果:A组脐动脉血pH值明显低于对照组,A组新生儿窒息10例(10%),高于B组2例(1%)(P<0.01)。A组脐动脉血pH值≥7.20共71例(71%),高于B组65(32%)(P<0.01),A组pH值<7.20共29例,明显低于B组135(68%)(P<0.01)。A组发生HIE(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7例(7%),高于 B 组1例(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 组中行剖宫产20例(20%),明显高于 B 组8例(4%)(P<0.01)。结论:脐动脉血血气分析结果与新生儿并发症、选择产式有关,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者:张静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对莫西沙星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方法:2010年4月-2013年4月收治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实行一般性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增加莫西沙星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以及细菌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莫西沙星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进行治疗,具有明显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应用于获得性肺炎的研究和治疗,且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较好,值得广泛使用。
作者:陈九一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宫血宁胶囊在早孕药物流产后辅助治疗的疗效。方法:2008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药物流产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给予宫血宁胶囊,对照组给予益母草颗粒,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出血持续时间、出血量及腹痛程度均较对照组效果好。结论:宫血宁胶囊作为早孕药物流产后的辅助治疗,其抗炎、止血、止痛作用疗效可靠。
作者:窦伯梅;范明秀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泌尿外科后腹腔镜围手术期的治疗效果。方法:2013年4月-2014年3月收治泌尿系统疾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接受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39例接受后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少,住院时间明显较短,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手术在泌尿外科的治疗中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波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小儿肝炎后肝硬化的中西医结合疗效。方法:对18例患儿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组(A组)和单纯西医治疗的对照组(B组)进行比较。结果:A组10例患儿中,痊愈9例,死亡1例,化验肝功能正常6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3例;B组8例患儿中,死亡3例,其他5例没有痊愈。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较单用西药治疗疗效高、死亡率低。
作者:王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在脑梗死治疗中的效果。方法:2012年6月1日-2013年6月1日收治脑梗死患者145例。对其一般资料、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在治疗前血中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 B 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2个月后,两组各项指标治疗后比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 B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其他2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够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血脂水平。
作者:黄镇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研究老年胆道梗阻性疾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1995年5月-2010年5月收治>65岁胆道梗阻患者100例,对老年胆道梗阻的特点和治疗方法进行研究分析。结果:3例良性梗阻和6例恶性梗阻死于术后并发症或者器官功能衰竭。结论:导致老年胆道梗阻的成因比较复杂,而且病情发展速度,要加大治疗的手术强度,并做好充足的预防感染准备。
作者:廖重五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关节及肌腱周围肿块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关节及肌腱周围肿块患者76例,回顾性分析其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检测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结果,分析其声像图特征及发生部位。结果:超声诊断关节及肌腱周围软组织肿块病变76例,其中腱鞘囊肿18例(25.28%),关节囊积液18例(25.28%),腘窝囊肿24例(31.58%),滑囊炎14例(18.42%),腱鞘巨细胞瘤1例(1.31%),腹壁外韧带样纤维瘤1例(1.31%)。结论:高频超声作为一种无创、快速、便于重复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应用诊断价值高,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对比、多方位扫查的特点,能很好地显示病变的范围及特征,并可较好地区分出脂肪组织、肌肉组织及积液、血肿、血栓等,为判断肿块的组织学来源提供了准确的诊断依据。
作者:江艳丽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研究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对老年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2012-2013年收治老年患者400例,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试验组和观察组各200例。试验组实施护理安全管理,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通过对试验组以及观察组的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实施安全护理对老年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的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结论:对老年患者实施安全护理管理能够有效地减少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有效地提高了医院老年患者的安全保障。
作者:盛桂梅 刊期: 2014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