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兆璋;叶譞斐
目的:探讨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联合亚甲蓝局部注射用于肛肠手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肛肠手术随机均分为 A组(硬膜外镇痛组)、B 组(硬膜外镇痛联合亚甲蓝局部注射组)组;两组术毕均保留硬膜外导管并与PCEA泵连接,行术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B组术毕后再用亚甲蓝行肛周皮下浸润注射。结果 B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 A 组(P<0.05)。结论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联合亚甲蓝局部注射用于肛肠手术后镇痛,具有操作简便、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有效环节患者对术后的疼痛恐惧心理。
作者:杨奎龙;张宝顺;周莉家;陈飞;姚海东;王勇 刊期: 2014年第z2期
近年来,计划生育技术工作在全面提供节育技术服务的同时,顺应了计划生育工作深入发展的客观形势,积极开展生殖保健服务,提高了人们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刘延波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痔是常见的肛肠疾病,又是多发病,有“十人九痔”之说。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但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增高。肛垫的支持结构、静脉丛及动静脉吻合支发生病理性改变或移位为内痔;齿状线远侧皮下静脉丛的病理性扩张或血栓形成为外痔;内痔通过丰富的静脉丛吻合支和相应部位的外痔相互融合为混合痔[1]。痔有便血、肛门疼痛及肿物脱出甚至嵌顿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胶圈套扎法作为一种治疗内痔的一种方法,其操作简便,省时省力,不住院,不需麻醉,无疼痛,随治随走,并发症少,逐渐为医师和患者所接受。自2008年以来我院采用胶圈套扎法治疗内痔,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左云领 刊期: 2014年第z2期
1典型病例患者张某,男,56岁,主因四肢活动障碍2天,加重伴呼吸困难2h入院。患者于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无力,伴全身肌肉酸痛,无咳嗽、咳痰,无发热,无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无意识丧失及二便失禁,未行任何处置,逐渐出现双下肢活动障碍及双上肢无力,给予静脉滴注抗炎药物,症状仍无缓解,于2h前出现四肢活动障碍,伴胸闷、气短,随即出现呼吸困难,颜面及口唇发绀,急呼120来我院。发病以来患者食欲不振,睡眠不良,入院途中出现尿失禁。既往患者曾出现过低血钾,否认肝炎、结核、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查体:体温36.4℃,脉搏138次/min,呼吸28次/min,血压230/110 mmHg。神志模糊,语言不利,全身皮肤黏膜发绀,双侧瞳孔等大,光反应存在,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138次/min,律齐,心音低钝,四肢无自主活动,生理反射减弱,腱反射消失。门诊行头颅 CT检查未见异常。心电图检查提示:窦性心动过速。患者入院诊断考虑为低血钾。立即给予复方氯化钠500 ml,内加入10%氯化钾20 ml静脉滴注,10%氯化钾注射液20 ml口服,氯化钾缓释片口服,给予吸氧、心电监护、静脉采血。患者入院后病情加重,入院后约15 min出现呼吸困难加重,监护仪显示血氧由90以上逐渐下降至70左右,患者随即出现意识丧失,立即给予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联系手术室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意识逐渐恢复,血氧升至90以上。辅助检查回报:血钾2.04 mmol/l,血糖12.73 mmol/l,pH值7.3,二氧化碳18.83 mmol/l,血常规:白细胞16.2×109,血肌酐蛋白0.44,甲状腺功能正常。继续给予补钾、补液,给予静脉补钾10 g/d。2 h后复查血钾2.3 mmol/l,6 h后复查2.44 mmol/l。入院后第2天拔去气管插管,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四肢活动自如,第2天6:00复查血钾2.76 mmol/l,16:00复查血钾恢复至5.46 mmol/l。继续给予补液、补钾,逐渐减少补钾入量,住院治疗3天好转出院。出院后随访半年,患者一般情况佳,化验血钾均在正常范围。低血钾:血清钾(K+)浓度在3.5~5.5 mmol/L,平均4.2 mmol/L。通常血清钾<3.5 mmol/L时称低血钾。低血钾是临床急症,如治疗不及时,患者随时有心脏骤停的危险,本例患者为低血钾累及呼吸肌导致呼吸机麻痹,亦非常危急。如抢救不及时随时有生命危险。
作者:薛庆荣;王秀芬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总结护理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经验,为护理工作提供借鉴。方法对我科2013至2014年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48名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采取个体化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功能锻炼等。结果全髋关节置换术的48名患者术后伤口出血少,均未发生并发症,缩短了住院时间。结论通过个体化的护理,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刘宇 刊期: 2014年第z2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为心内科的常见急危重症,其起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并发症多,可诱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还可导致心脏骤停。住院期间大多数患者在存在机体免疫力低下,容易并发院内感染,它会直接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增加住院费用[1],对左心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增加病死率。为讨论AMI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指导进一步预防和控制AMI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降低患者的病死率,笔者对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60例AMI患者进行院内感染调查与分析,查找其中的危险因素,总结预防院内感染的对策,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志强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透刺针法加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肩周炎患者74例,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穴位注射治疗,研究组给予透刺针法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比较。结果研究组肩周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6个月随访肩周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刺针法加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的疗效确切,后期复发率低,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明显意义。
作者:张睿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规模化白内障复明手术的临床护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54只眼白内障手术的术前、术后护理。结果根据规模化白内障复明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临床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在患者多、任务重复明行动中,做好术前检查工作,充分了解手术的佳时机。做好术前准备与术后护理的工作,不同的患者运用不一样的护理方法,这能够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复明任务。
作者:王丽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患者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60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结果60例患者总有效率达95%,患者能够正确认识自身疾病,病情得到有效缓解,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论通过严密的观察和护理,可以明显改善肺心患者的预后。
作者:高传娥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中耳异物发生原因及其治疗方法,并分析根据异物的不同类型,选择不同的取出方式。方法分析1例中耳腔钢珠异物的临床治疗。五天前患者钢珠误入右耳,耳部疼痛明显,伴有耳鸣及听力下降,右耳血性分泌物渗出,耳显微镜下探查右侧中耳腔,吸引器掀开部分内下象限鼓膜,见钢珠1枚,予以耳显微器械取出钢珠。结果中耳腔钢珠异物顺利取出。结论中耳腔异物对患者影响较大,根据患者异物类型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取出方式,及早安全取出异物。
作者:马伟;关兵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70名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按照随机抽样进行分组,分别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患者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牵引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综合治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5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4%,治疗组治疗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治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明显好于传统单纯牵引法的治疗效果。
作者:朱兴均 刊期: 2014年第z2期
世纪80年代,德国学者Buess等[1]设计了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transanalendoscopicmicrosurgery,TEM)系统,是利用手术用直肠镜与立体镜,通过肛门将直肠腔内肿瘤局部放大后进行局部切除的微创手术,于1983年应用于临床,与传统常规的经肛门局部切除手术比较较,TEM 明显改善了手术视野,且将经肛门局部切除手术扩展到了直肠的近端,突破了传统直肠肿瘤局部切除遇到的技术难点,是目前盛行的直肠肿瘤局部切除方式之一。我国内地于2006年[2]开展了TEM手术,称之为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孙小林;杨龙江;娄善华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我院急诊医学科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对我院急诊医学科2010年~2014年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总结、整改、反馈、效果评价。结果在护理管理中主要存在制度落实不到位,抢救仪器设备陈旧老化,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结论通过成立质控小组,院领导的重视,加强培训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来提高护理管理水平。
作者:杨彦君 刊期: 2014年第z2期
自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以来,本地12家基层医疗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所有药品实行零差价服务,各基本医疗使用的基本药物新农合及医保报销比例有所提高,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取得了初见成效。但,实施中也显现出了该制度不适应基层医疗机构用药的地区。
作者:敖海宝 刊期: 2014年第z2期
跟骨骨折在创伤骨科中较为常见的骨折,多由高处跌下,足部着地,足跟遭受垂直撞击所致,约占全身骨折的2%,跟骨骨折中85%~90%以上均为跟距关节内骨折,如处置不当,遗留跟痛症、关节功能障碍者甚多[1]。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总结我院骨科采用跟骨钢板复位固定结合植骨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49例51足,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春林;阴倩 刊期: 2014年第z2期
肛周脓肿是肛肠科常见的一种疾病,是由于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或周围间隙内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所致[1]。肛周脓肿的形成原因主要为大便干燥、肛裂、用力排便等引发肛门直肠的微小损伤,肠道细菌可以经过肛腺侵入肛门直肠周围间隙,形成感染、脓肿。药物治疗难以奏效,一旦确诊需采取手术治疗,由于肛门局部解剖因素,对疼痛极度敏感,加之术后排便刺激伤口加重疼痛、出血,故患者听说手术,发生了巨大的心理变化,往往会影响到正常的治疗和康复,这些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组45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卿梅;毛斐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应用小切口白内障取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伴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50例青光眼伴白内障患者作为临床试验的研究对象。结果全部患者在手术后的视力及眼压情况均有明显改善,并且与治疗以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例患者中,有8例(16.00%)患者出现了术后合并症,经过治疗后均痊愈。结论应用小切口白内障取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伴白内障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陈晓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简称 VAP),是当前重症监护病房采用机械通气患者身上的常见并发症。通常危重患者应用机械通气后或停止通气后两天内,患者肺部发生的感染性炎症。相关数据显示,其发病率为43.1%,病死率高达51.6%。由于VAP病死率高,对危重症患者生命带来严重威胁,引起学界广泛重视,本文选取我院于2012年4月至2013年8月间收治的76例重症监护病房行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观察期降钙素原与VAP之间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良丽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吗啡联合氯胺酮在骨科手术后自控镇痛的应用及其对镇痛效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在全麻下行骨科手术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n=20):M组术后止痛泵中药物及浓度为吗啡0.2(mg/ml);K1组术后止痛泵中药物及浓度为吗啡0.2(mg/ml)+氯胺酮1(mg/ml);K两组术后止痛泵中药物及浓度为吗啡0.1(mg/ml)+氯胺酮2(mg/ml)。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手术结束后,按照上述配方进行术后镇痛。观察并比较3组间的镇痛效果。结果与M组比较,K1组和K两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明显降低(P<0.05),吗啡用量明显减少(P<0.05),K1组和K两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恶心呕吐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手术后,使用吗啡伍用氯胺酮进行术后镇痛较单独使用吗啡的镇痛效果好,可明显降低术后疼痛评分,并减少吗啡的用量,但对其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黄贵林;赵玉阳;勾宝晶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孕妇血浆中胎儿游离RNA与先兆子痫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PL、β-hCG、CHR含量,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分析母血中胎儿游离hPL、β-hCG、CHRmRNA的含量与先兆子痫的关系。结果三种游离mRNA含量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存在明显性差异。结论母血中游离β-hCG、CRH及hPL的mRNA含量可作为诊断先兆子痫的生物标志物。
作者:杨国安;王宏坤;葛华 刊期: 2014年第z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