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广;石新兰;张宁;贾静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在进行常规的护理和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早期的护理干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根据ADL评定标准和Feg-Mevyer评定标准,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活动力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的康复护理有利有肢体功能的恢复,临床效果明显,具有推广意义.
作者:熊慧琴 刊期: 2013年第05期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这种新医学模式的出现,药剂师必须具备扎实的药学知识与医学基础知识,以及基本的心理学、社会学知识和综合的药学服务能力.本文就临床药学服务中的人文关怀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以求更好的为医生、为患者做好药学服务.
作者:汪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基层医院药师的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状况,以期为促进基层医院药师的身心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和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WHOQOL-BREF)对江门市基层医院药师进行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调查,同期调查相应的普通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结果 共有效调研85名药师和90名普通健康人群.药师组PSQI总分为(7.9±3 7)分,睡眠紊乱(PSQI总分>7分)发生率为17.6%,WHOQOL-BREF总分为(57.4±10.8)分.药师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明显差于普通健康人群(7.9±3.7vs5.6±3.2; 57.4±10.8vs63.5±9.7).结论 基层医院药师的睡眠状况和生活质量较差,有必要采取措施调节药师的睡眠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冯流芳;李艳芳;黄俏庭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城市社区早期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数据库抽取的尚存活肺癌病例共200例,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采用非条件Logistic模型进行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在年龄、性别、家庭收入方面、文化程度、负担形式等指标上,肺癌患者生存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5).结论 影响早期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主要是人口的社会学特征,医护人员应关注患者躯体症状的改善、社会功能的改善和患者心理的加强三个方面.
作者:马静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我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各科室上报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125例,按患者年龄、性别、抗菌药物种类及使用率、ADR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 125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中,中老年人发生率较高,占52.0%.男59例,女66例.静脉给药导致不良反应多为94.4%.引起ADR的抗菌药物以头孢菌素类居首48.8%,其次为喹诺酮类24.0%和青霉素类16.8%.主要不良反应症状为消化系统损害及皮肤损害.在不良反应轻重程度上,轻度者占74.8%.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转归较好,其中76.4%患者治愈,23.6%的患者经采取有效措施后好转,无死亡病例.结论 临床应重视抗菌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加强ADR监测,减少或避免抗菌药物ADR的发生.
作者:刘威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患者在强度治疗中对医疗资源的利用情况.方法 从死亡率预期模型及治疗强度两方面人手,对牡丹江市红旗医院的50位重症监护患者的疾病严重度进行分析.结果 医疗资源利用和分配的情况与重症监护患者在院治疗时间的长度密切相关.结论 应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郭永波;崔轮盟;邢爱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2010年7月~2012年12月我院产科共发现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128例,妊娠合并肌瘤患者中经阴道分娩45例,剖宫产73例,其中行单纯剖宫产者33例为对照组,实施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者共40列入观察组.结果 两组产妇的平均出血量、术后应用抗生素时间、住院时间经统计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产褥期感染率两组患者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但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只要术前充分评估并做好术前准备,术中灵活处理,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作者:田丽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本文就易水学派创始人李杲对脾胃病的中药治疗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从不同治疗角度阐述了易水医家对治疗脾胃病的理论观点.
作者:尚冰;丛培玮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原因,及预防低血压的方法和护理措施.方法 总结我院血液透析患者82例的护理经年分析.结果 在患者透析3~4小时后低血压的发生率较高.给予减少超滤调整血流速度及透析浓度和温度,及时补充高渗溶液,改变透析模式,低血压即可缓解.结论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较高针对各种原因做好预防及护理措以及提高患者透析效果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玉琴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有限元分析探讨有限接触型动力加压钢板(LC-DCP)对桡骨远端骨折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获取正常桡骨CT薄层扫描图像、利川三维重建软件Mi mics10.01及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10.0建立正常桡骨远端有限元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制成桡骨远端骨骨折模型(AOC1),以4孔LCP固定拉伸载荷大小为66.7 N;压缩载荷大小为66.7N;内外旋载荷为22 N的一对力偶.分析不同工况下钢板螺钉的应力发布情况.结果 拉伸载荷下钢板应力峰值为30.4Mpa,位移0.79mm;压缩载荷下钢板应力峰值为31.89Mpa,位移0.84mm;内旋载荷下钢板应力峰值为27.33Mpa,位移0.23mm;外旋载荷下钢板应力峰值为28.69Mpa位移0.22mm.结论 应用LCP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具有较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
作者:丁国正;徐宏光;王弘;刘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为了预防感染革兰氏阴性杆菌,采用了选择性净化的治疗方案.方法 从2012年6月1日~12月30日以牡丹江市4家二甲医院重症监护室的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成6个时期实施新的治疗方案.结果 感染的相对频率是由凡·依登在K概率的趋势测验中测出的,患者的被感染率从21/28(75%)降到15/30(30%),P<0.0001,结论 采用选择性净化的治疗方案,对于预防患者感染革兰氏阴性杆菌有着极为明显的效果.
作者:张瑶;张虹;赵丽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对1100例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分析,为制定相关措施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此次调查主要以抽取我中心1100例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所有患儿的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及查验接种,同时展开乙型肝炎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 在此次的研究调查中,1100例儿童中有836例儿童接受了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接种率达76%,在男女比例的差异上,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抽取符合HBV指标的161例儿童进行接种试验,经过初次接种疫苗后1个月,有123例患儿为抗-HBs阳转者,占76.4%.结论 在目前,乙型肝炎疫苗接种能够有效对HBV感染进行预防,疫苗接种的切实可行也让乙型肝炎疫苗无应答现象得到了解决,需要加以进行关注.
作者:向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用HPLC法测定马来酸氯苯那敏糖浆中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柱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液-乙腈(75:25);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62nm;进样量为20μL;柱温为30℃.结果 马来酸氯苯那敏在9.945075mg·mL-1~994.5075m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r2=1.0000),平均回收率为98.76%,RSD为0.52%(n=9).结论 本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马来酸氯苯那敏糖浆中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测定.
作者:杨艳模;石笑弋;易必新;林海 刊期: 2013年第05期
2010年4月~2013年8月我院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类风湿因子(RF)、抗角蛋白抗体(AKA)及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抗CCP抗体)的联合检测,将结果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并根据结果来探讨其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0年4月~2013年8月,选取在我院诊疗的RA患者42例,其中男19例,女23例,年龄29~73岁,平均(37.4±11.3)岁.另选取53例非RA患者作为对照,正常健康体检者31例,均按照相应诊断标准选人;年龄23~57岁,平均(35.7±9.3)岁.
作者:黄莲;闫金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对临床骨科患者采取健康教育护理措施,研究健康教育在骨科患者护理中的主要作用.方法 本组研究了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62例骨科患者的相关情况,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了常规护理的方法,而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同时给予了健康教育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对照组患者中有2例患者发生了并发症和特异性感染,而观察组患者无并发症好特异性感染病例发生,两组患者比较结果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也要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P<0.05).结论 在对骨科患者开展的护理工作中健康教育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对于健康教育的掌握能力,帮助患者形成较好的自我保健意识,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亚轩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用药差错,不仅对患者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同时对医院声誉造成很大影响,必须引起药剂科人员的高度重视.笔者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对用即可用药差错产生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危机管理措施,以保证药剂科用药质量.
作者:泽旺;志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掌握医院常用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及药品应用趋势,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通过医院计算机软件系统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医院常用麻醉药品的使用数量和使用金额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医院常用麻醉药品使用数量和使用金额每年递增,其中含吗啡药品含芬太尼药品使用量增幅较大,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用量逐年减少.结论 医院临床用药严格执行癌痛患者三阶梯止痛原则,临床麻醉药品使用符合要求.
作者:代贵江;李春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对血清胱抑素C在IgA肾病中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效果评价分析.方法 资料随机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诊治的IgA肾病患者120例,按照患者的临床类型分成四组,每组3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为A组,血尿患者为B组,慢性肾炎患者为C组,急性肾炎患者作为D组,同期的健康体检30例作为对照组.对五组的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SCr)浓度和内生肌酐的清除率等进行分析.结果 经检测发现,A组和B组患者的SCr和Ccr,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各组IgA肾病患者的CysC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和C组的血清胱抑素C异常率,均高于血清肌酐异常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gA肾病中的血清胱抑素C和内生肌酐的清除率检测分析,两者呈现高度的负相关性(P<0.05).结论 对于IgA肾病患者的相关检查中,血清胱抑素C的浓度检测变化效果更为明显,便于更早期的进行肾功能的损害检查,临床应用上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唐群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某学校甲肝爆发的原因,为有效开展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病例的分布情况,提出初步病因假设,进行病例对照研究、访谈、现场观察和实验室检测,进一步验证假设.结果 甲肝病例发病时间为2012年5月9日~6月8日.病例有班级集聚性.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饮用学校井水显著增加学生发生甲肝的危险性,是不喝井水学生的49倍.病例组与对照组的饮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此次疫情爆发主要是由于学生直接饮用被污染了的井水从而导致学校甲肝爆发.
作者:陶端华;李佑兴;涂忠兴;刘源;陈丽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产后抑郁症是产褥期精神综合症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严重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以及新生儿的情绪、智力和行为发育.笔者通过分析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原因,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对产后抑郁症有效干预疗法进行综述.
作者:姜越娟;姜群群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