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T对胆囊癌的诊断价值

谢好光;赛军强;乔锡财

关键词:胆囊癌, CT, 诊断
摘要:目的 评价CT对原发性胆囊Ca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36例经手术证实的胆囊Ca的CT、检查资料,对CT症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术前36例CT检查,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 CT对胆囊Ca的诊断有一定价值,疑似胆囊Ca或进行胆囊Ca临床分期时,CT价值更大.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相关文献
  • 2011年门诊处方用药分析

    目的 了解门诊处方目前用药状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查我院2011年门诊处方2400张,采用回顾性分析,对处方用药情况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 经查处方用药品种数349种,平均每张处方3.67种;不合理用药处方占抽查处方的4.83%;使用注射剂的处方13.7%,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41.00%,人均药费56.55元,国家基本药物品种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69.3%.结论 门诊处方用药情况基本合理,但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应重视处方点评,促进医院合理用药.

    作者:牟小帆;那婕;张治然;石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心理状况调查与分析

    目的 就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心理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方法 选取桂林市妇幼保健院(三甲医院)于2009年9月至2012年12月就诊的93例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时,再选取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文化程度、年龄相似的正常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共101例,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评定量表.结果 93例地贫组患儿学校情况为(4.69±0.79),社交情况为(6.14±1.63),活动情况为(2.45±1.60);101例正常对照组患儿学校情况为(5.220.64),社交情况为(7.29±1.72),活动情况为(4.36±1.90).两者具有较为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101例正常对照组患者中有5例(4.9%)行为总分超过上限,而93例地贫组患儿有33例(35.4%),由此可以看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地贫组的行为问题检出率明显要高得多(P<0.001,x2=25.847).结论 需要全社会的力量来共同关注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的心理健康问题,而不仅仅只是患儿家庭和患几个人的问题,加强宣传教育,同时也给患儿以良好的医疗条件,努力提高其心理健康程度.

    作者:巫玉峰;杨潍嘉;匡小凤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ICU重症监护患者的心理分析及可行性护理

    目的 针对ICU患者在临床中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和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因素进行研究讨论,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 通过对来我院治疗的80位ICU患者运用心理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分析,对患者运用新型的护理手段进行护理干预,以便掌握患者出现心理动态的因素和其影响因素,对比护理手段的效果.结果 首次的问卷调查显示中,重症患者易出现的心理变动是:恐慌73(91%)、焦虑73(91%)、烦躁7(9%)、紧张70(88%)、忧郁40(50%)、落寞40(50%)、气愤41(51%)、绝望30(38%)、担忧49(51%)、不安60(75%);而在应用的新型护理手段后的问卷调查显示中,重症患者易出现的心理变动是恐慌20(25%)、焦虑11(14%)、烦躁15(19%)、紧张23(29%)、忧郁10(13%)、落寞9(11%)、气愤5(6%)、绝望9(11%)、担忧12(15%)、不安14(18%).结论 在对重症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有效的对其心理问题进行护理干预,并选择合适的护理方法,可以降低患者心理出现问题,加快患者恢复.

    作者:马晶;邢爱民;谷明利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对医院绩效考核制度的思考

    完善的绩效管理能够调动各科室的积极性,发挥好每位医务人员的能动性,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促进医院的良性发展.但大多数医院的绩效考核制度被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现就目前医院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作了系统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绩效管理对策,以期有利于医院管理工作的发展.

    作者:刘爱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前列地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左室功能、血液流变学及血栓素B2的影响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左室功能、血液流变学及血栓素B2的影响.方法 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两组均治疗2周测定两组治疗前后左室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浆TXB2水平,同时记录心绞痛发作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或<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改善更为明显(P<0.05或<0.01).结论 前列地尔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能进一步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症状与左室功能,进一步降低TXB2水平及血液黏滞度.

    作者:张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疗效分析

    目的 就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自2009年1月~2012年1月间所收治的78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两组患者都给予常规的综合治疗,如扩血管、补钾、利尿、强心等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服用厄贝沙坦+美托洛尔.结果 38例常规治疗组患者经过上述治疗之后,显效(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1 7例(44.74%),有效(症状有所减轻)12例(31.58%),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无改善)9例(23.68%),总有效率76.32%,而40例观察组患者,显效25例(62.50%),有效13例(32.50%),无效2例(5.0%),总有效率95.00%,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衰竭疗效好,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京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临床护理教学实习中存在“教”的问题及对策

    临床护理教学实习工作对于医学生而言极为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临床护理教学实习中存在“教”的问题,其次,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看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王燕燕;霍惠敏;张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电话随访干预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出院后随访干预对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6例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干预组在常规出院指导基础上,有责任护上通过电话随访,组织病友会的形式给予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比较出院时和出院后第3个月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出院后第2个月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中躯体功能、心理状态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出院时及对照组(P<0.05).结论 电话随访干预可提高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晓香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胫骨外髁骨折解剖与非解剖复位对关节面修复及功能恢复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胫骨外髁骨折解剖与非解剖复位对关节面修复及功能恢复影响.方法 选取健康成年大黄狗20例为研究对象,建立胫骨外躁骨折动物模型,随机将其分为A组10只与B组10只,A组采用解剖复位,B组采用塌陷移位复位,两组大狗均采用铬镍钛不锈钢钉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以右膝盖作为手术位置,以左膝作为对照组,两组动物均于手术后12周观察手术疗效.结果 A组动物术后可重新负重站起来,站立时间为2~3d,平均站立时间为(2.3±1.2)d,动物跛行时间为3~7d,平均跛行时间为(5.2±2.2)d,正常行走时间为24~29d,平均正常行走时间为(25.6±3.8)d,该组动物跳跑动作正常.B组动物站立时间为3~5d.平均站立时间为(3.8±1.2)d,动物跛行时间为4~9d,平均跛行时间为(7.3±2.4)d,正常行走时间为25~32d,平均正常行走时间为(27.2±2.5)d,该组动物固定动物跑跳时间可以看出动物出现不同程度跛行.结论 对胫骨外髁骨折采取良好的复位及固定方法能避免骨折部位出现膝内、外翻,同时能防止骨折处出现畸形愈合.

    作者:宋波;段忠玉;武煜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关节镜下钛缆内固定治疗成人胫骨髁间隆突骨折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钛缆内固定治疗成人胫骨髁间隆突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自2008年1月~2012年9月收治的18例胫骨髁间隆突撕脱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Meyers-McKeever分型,Ⅱ型9例,Ⅲ型7例,Ⅳ型2例.采用膝关节Lyscholm评分系统[1]进行评定.结果 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4~20个月,平均(11.0±2.5)个月.根据术后复查X线片显示骨折复位良好,均愈合.术后前抽屉试验(ADT)、Lachman试验和轴移试验均为阴性.术后6个月膝关节Lyscholm评分平均(92.4±2.3)分.结论 关节镜下钛缆内固定治疗成人胫骨髁间隆突撕脱骨折,手术创伤小,复位满意,固定可靠,有利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明显,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芮立涛;陈荣;周卫忠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

    目的 就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全部患者在入院后72h内采取5ml静脉血,采用散射比浊测量法检测hs-CRP.结果 本组120例患者中,共检测出71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54例.与非斑块组相比,颈动脉斑块组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平均年龄、hs-CRP水平增高都明显较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另外,两组患者在舒张压、收缩压、血脂、吸烟史、饮酒史等危险因素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措施,能够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后遗症、防治并发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让急性脑梗死患者在短时间内逐步康复,恢复行走,改善脑部血液循环.

    作者:谢东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硫酸吗啡控释片联合黛力新治疗恶性肿瘤癌性疼痛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减轻癌性疼痛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本文就硫酸吗啡控释片联合黛力新治疗恶性肿瘤癌性疼痛的临床效果进行了的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20例恶性肿瘤癌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服用硫酸吗啡控释片进行镇痛;给予观察组患者服用硫酸吗啡控释片联合黛力新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 在给予用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控制,优于对照组,并且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硫酸吗啡控释片联合黛力新治疗恶性肿瘤癌性疼痛的临床效果十分理想,有效的减轻和舒缓了患者的疼痛,提高了患者和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黄浩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地龙的常用配伍及现代药理作用观察

    临床中将地龙作为配肝熄风的药物进行入药.现代医学对地龙进行药性的分析、常用配伍的分析,依据现代的药理,对地龙做进一步的分析,为临床的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朱振兴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心境障碍的研究

    目的 本文将分析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心境障碍发生情况,从而有效降低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心境障碍发生率,提高其心境障碍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方法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以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对我院366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进行心境障碍评定,采用一至两名经专业培训的心境障碍评定人员完成本次研究,记录所有患者心境障碍发生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366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发生抑郁心境障碍人数为168例,占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总数45.90%;发生焦虑心境障碍人数为203例,占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总数55.46%.结论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心境障碍发生率较高,临床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法,保障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

    作者:殷萍;魏亚芬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超声诊断80例假阴性甲状腺癌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假阴性甲状腺癌的因素,分析假阴性结果的影像学表现,总结医学经验,从而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这些年内收治的假阴性甲状腺癌患者8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真阳性甲状腺癌患者80例,设为对照组.然后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等,对其进行观察比较,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从病例年龄来看,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4岁,对照组则为32岁,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诊断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一般伴有结节性甲状腺肿;观察组微小癌占比明显比对照组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而言少有颈部转移性淋巴结.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假阴性甲状腺癌患者常常伴有其余疾病,在超声诊断的基础上再结合临床表现,可以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作者:孟庆鑫;冯冲;赵梓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试析人文关怀在病患输液过程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在病患输液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7月至2012年9月来我院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89例,44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作为对照组,45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人文关怀模式进行护理,作为观察组,分别以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作为临床观察指标,并使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人文关怀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输液过程中的护理满意度,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邓宝琴;黄穗香;童新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125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各科室上报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125例,按患者年龄、性别、抗菌药物种类及使用率、ADR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 125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中,中老年人发生率较高,占52.0%.男59例,女66例.静脉给药导致不良反应多为94.4%.引起ADR的抗菌药物以头孢菌素类居首48.8%,其次为喹诺酮类24.0%和青霉素类16.8%.主要不良反应症状为消化系统损害及皮肤损害.在不良反应轻重程度上,轻度者占74.8%.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转归较好,其中76.4%患者治愈,23.6%的患者经采取有效措施后好转,无死亡病例.结论 临床应重视抗菌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加强ADR监测,减少或避免抗菌药物ADR的发生.

    作者:刘威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住院药房口服抗高血压药应用探索

    目的 总结我院抗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用药做合理参考.方法 采用限定日剂量分析方法,对我院2010~2012年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药品名称、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近3年我院患者使用抗高血压药物销售金额前3位一直是钙离子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 Ⅰ);用药频度前3位一直是CCB、利尿剂、ARB;单品种排序中销售金额前2位一直是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氨氯地平片(络活喜),第3位2009年为左旋氨氯地平片,后由培哚普利片(雅施达)替代;用药频度前3位一直是硝苯地平控释片、氨氯地平片和螺内酯片.结论 我院降压药物使用均符合标准.

    作者:张治然;石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精神科门诊护士职业暴露因素与防护对策

    目的 提出精神科门诊护士安全隐患及防护对策,有效预防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 提出精神科门诊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防护对策,预防职业暴露的发生.结果 精神科门诊护士自我防护意识不容乐观,应提高护理人员预防职业暴露的自觉性和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结论 精神科门]诊护士,只有了解专科门诊可能存在的职业暴露因素,通过制定健全的制度,严格的操作规程,采取对患者和医务人员双向保护的措施与对策,有效地预防职业暴露的发生.

    作者:刘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二级医院呼吸科医生对于COPD病例的认知和处理现状的分析

    目的 了解二级医院某些城市呼吸科医生对COPD的认知水平及COPD的处理现状.方法 由国家呼吸病组织组织专门的小组展开横断面调查,分析二级医院232名呼吸科医生进行对COPD认知水平及处理现状等.结果 缺乏对患者进行COPD方面的教育,肺功能检测率比较低,对祛痰药过度依赖.各呼吸科医生对COPD有不同程度的认识.诊断时常用肺功能及胸部X线检查.结论 我国二级医院呼吸科医生对COPD有比较高的认知水平.但是在COPD的长期干预和用药方面还存在某些问题.

    作者:刘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

主管: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

主办: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