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香
目的 分析我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各科室上报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125例,按患者年龄、性别、抗菌药物种类及使用率、ADR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 125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中,中老年人发生率较高,占52.0%.男59例,女66例.静脉给药导致不良反应多为94.4%.引起ADR的抗菌药物以头孢菌素类居首48.8%,其次为喹诺酮类24.0%和青霉素类16.8%.主要不良反应症状为消化系统损害及皮肤损害.在不良反应轻重程度上,轻度者占74.8%.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转归较好,其中76.4%患者治愈,23.6%的患者经采取有效措施后好转,无死亡病例.结论 临床应重视抗菌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加强ADR监测,减少或避免抗菌药物ADR的发生.
作者:刘威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提高孕产妇保健水平,促进母婴安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及新生儿死亡率.方法 对2009年1月~12月在我院参加孕妇学校的孕产妇和未参加孕妇学校的孕产妇妊娠情况与结局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孕妇学校传授的内容使孕产妇及家属掌握了一定的孕产期保健知识和家庭护理技能,极大地促进了母婴健康,降低孕产妇及新生儿的死亡率,更有效地降低了剖宫产率.结论 孕妇学校是实现孕产妇保健工作的有效途径.
作者:彭红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自2008年1月~2011年1月间所收治的100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每日3次口服谷维素片,每次20 mg;每日口服1次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每次10 mg.而5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减.结果 50例治疗组患者经过上述治疗之后,显效(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43例(86%),有效(症状有所减轻)6例(i2%),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无改善)1例(2%),总有效率98%,而50例对照组患者,显效33例(66%),有效5例(10%),无效12例(24%),总有效率76%,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配以开胸行气、疏肝解郁的药物,如枳壳、桔梗、柴胡等,根据“气行则血行、气为血帅”的中医理论.达到祛瘀生新、解气分部结、血分瘀滞,对于偏头痛治疗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大量应用.
作者:邓占会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本文就易水学派创始人李杲对脾胃病的中药治疗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从不同治疗角度阐述了易水医家对治疗脾胃病的理论观点.
作者:尚冰;丛培玮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有限元分析探讨有限接触型动力加压钢板(LC-DCP)对桡骨远端骨折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获取正常桡骨CT薄层扫描图像、利川三维重建软件Mi mics10.01及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10.0建立正常桡骨远端有限元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制成桡骨远端骨骨折模型(AOC1),以4孔LCP固定拉伸载荷大小为66.7 N;压缩载荷大小为66.7N;内外旋载荷为22 N的一对力偶.分析不同工况下钢板螺钉的应力发布情况.结果 拉伸载荷下钢板应力峰值为30.4Mpa,位移0.79mm;压缩载荷下钢板应力峰值为31.89Mpa,位移0.84mm;内旋载荷下钢板应力峰值为27.33Mpa,位移0.23mm;外旋载荷下钢板应力峰值为28.69Mpa位移0.22mm.结论 应用LCP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具有较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
作者:丁国正;徐宏光;王弘;刘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对人性化管理在护士排班改良中的应用的总结.方法 对我院2007年1~12月心外科护理采用传统的排班模式,2008年1~12月心外科护理排班模式改良后的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的反映回顾性分析.结果 排班改良后的护理质量明显比传统的排班护理好,护理人员满意度和患者的满意度也更加高.结论 人性化管理在护理排班改良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明显,有助于全面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在医院护理中必不可少.
作者:张丽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采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克拉霉素血药浓度.方法 克拉霉素血浆样品以正己烷-正丁醇混合溶液萃取后,与9-芴甲氧羰酰氯(FMOC-CL)衍生化后进样.色谱柱为Hypersil TMODS2柱(4.6mm×250mm,5μm),柱温:62℃;流动相:0.05mol/L NH4H2PO4缓冲液(PH6.72)-乙腈=38:62 (v/v),流速2.5 mL/min;激发波长:265nm,发射波长:315nm.结果 克拉霉素血药浓度在50~3000ng/m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比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低检测浓度为30ng/mL,平均回收率为97.9~100.2%,日内RSD≤4.1%,日间RSD≤6.8%.结论 本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用于克拉霉素临床药动学研究.
作者:李瑞明;任斌;张志豪;韦炳华;李敏薇;姚秋燕;陈孝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就妊娠期糖尿病筛查的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我县妇幼保健院在2010年4月~2013年4月所进行的1335例产前检查孕妇,采用50克糖筛查(GCT),其中有40例孕妇被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GDM).结果 孕妇年龄越长,发病率越高,具有较为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治疗组中围产儿健康人数为40例,围产儿死亡人数为0例;未治疗组中围产儿健康人数为11例,围产儿死亡人数为2例,其中1例为放弃治疗后死亡,1例是由于巨大儿难产死,具有较为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 尽量进行妊娠期糖尿病筛查,能够做到早期治疗、早期诊断、早期筛查,能够对母婴进行有效地预后,能够避免由于新生儿死亡而给孕妇及其家属带来的巨大精神痛苦和理压力,提高孕妇围产期保健水平,大幅度降低孕产妇围产期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大量应用.
作者:赵文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解偶联蛋白(UCP)属于线粒体载体蛋白超家族成员,UCP1的生理学功能是调节适应性产热导致的质子渗漏.后来又陆续发现了许多UCP1的同源物,其中重要的两种是UCP2和UCP3.UCP2在1997年被克隆,近来有研究表明,UCP2在2型糖尿病等疾病中起了重要的调节作用.本组从UCP家族的概述及UCP2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两方面进行综述.认为UCP2可以负调节胰岛素的分泌,它通过调节细胞内线粒体的质子渗漏,从而降低细胞内ATP合成,使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减少,是一个重要的β细胞调节分子,在糖尿病的发病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对2型糖尿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琼;邹秀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CT对原发性胆囊Ca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36例经手术证实的胆囊Ca的CT、检查资料,对CT症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术前36例CT检查,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 CT对胆囊Ca的诊断有一定价值,疑似胆囊Ca或进行胆囊Ca临床分期时,CT价值更大.
作者:谢好光;赛军强;乔锡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健康教育在口腔门诊中的应用,主要是指对那些在医院进行口腔门诊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和候诊过程中进行有系统、有目的的健康教育.本文分别对老年人、中青年人、青少年学生、婴幼儿四类人群的健康教育进行探讨,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刘春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医院药房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方法 查阅资料,并根据医院药房管理的实际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结果 药房管理存在管理不规范、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硬件设施、制度不完善的问题.结论 在药房管理中应加强人员培训、完善管理制度、增加硬件投入,并提高服务水平.
作者:邓礼荷;莫柱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我国自2000年正式启动实施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以来,在遏制药品流通方面的不正之风,降低药品价格,减少社会医疗负担,规范药品的购销行为等方面取得了相对显著的成效.但我国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对我国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完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的对策研究做了认真的探讨.
作者:左克源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就纳洛酮对呼吸衰竭肺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之间所收治的80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系列的常规治疗和对症处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证营养、化痰、止咳、平喘、吸氧、呼吸道通畅等).而40例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持续静脉点滴,纳洛酮由北京四环医药科技股份公司生产,3天为一疗程.结果 例治疗组患者显效27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而40例对照组患者显效1()例,有效1 9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2.5%,二者具有较为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03<0.05.两组都没有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肾功能损害、肝功能损害、过敏、皮疹、血压波动等不良反应.结论 纳洛酮可以有效改善肺性脑病患者的昏迷、抽搐、精神错乱、呼吸困难、电解质紊乱、发绀等症状,不良反应也少,能够大幅度降低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减少住院费用和脑组织损害,有利于生活质量提高和后期的身体恢复,值得在临床中大量应用.
作者:刘宗贵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积极的健康教育指导对脑卒中患者的病情康复作用.方法 收集曾在我院住院治疗的72例脑卒中患者,观察患者临床症状、语言功能、认知功能、患肢肌力恢复程度以及心理情绪反应,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4例患者(75%)能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指导,其语言功能、认知功能和患肢肌力等均得到有效恢复,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结论 积极正确的健康教育,细致的心理干预,优质的服务质量,能调整患者的不良情绪,积极配合医务人员进行系统的康复锻炼,对于脑卒中患者的病情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尹新洁;涂国强;殷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就直肠类癌68例临床病理分析及手术方式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间收治的68例直肠类癌患者.根据患者的病理结果、浸润深度、肿瘤大小、肿瘤部位来进行个体化治疗.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率、大出血、吻合口瘘等.术后粘连性肠梗阻1例,经保守治疗后好转.EMR和TEM术后无并发出血、穿孔、盆腔感染和肛门失禁.结论 TEM手术方法集显微手术、腹腔镜手术、内镜手术三种为一体,具有可获得高质量的肿瘤标本、切除较高部位的直肠病变、切除精确、微创、显露良好等优点,为适合局部切除的直肠类癌患者提供了理想的术式选择,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大量应用.
作者:张波;李荣先;李相臣 刊期: 2013年第05期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这种新医学模式的出现,药剂师必须具备扎实的药学知识与医学基础知识,以及基本的心理学、社会学知识和综合的药学服务能力.本文就临床药学服务中的人文关怀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以求更好的为医生、为患者做好药学服务.
作者:汪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临床上钳刮术前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14周妊娠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7月~2012年12月我院110例自愿要求引产的10~14周妊娠的妇女,拟行钳刮术,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术前给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药;对照组在术前行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mg.干预后记录用药时间、宫缩发动时间、胎儿胎盘娩出时间等.结果 随访结果显示,两组完全流产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两组在子宫出血、胎盘胎膜残留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宫颈撕裂发生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钳刮术前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14周妊娠,具有完全流产率高、胎盘胎膜残留率和子宫出血发生率少等优点,克服了单一用钳刮术所致的不良结局,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李利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现阶段腹腔镜手术治疗妇产科疾病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0年5月~2012年5月应用腹腔镜技术进行治疗的78例妇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作为主要的研究与考察的资料,并将其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接受传统外科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妇产科疾病的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患者满意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加以比较.结果 两者比较,观察组在统计部分的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患者满意率等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技术在治疗妇产科疾病方面的临床效果较传统的外科开腹手术方法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效果更好.患者的满意度更高,更加符合当今社会手术微创化的发展趋势.同时也符合了伤口美容化的人文宗旨.
作者:孙英杰;王正东;颜南;符文双;张文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DLBCL临床预后指标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50例DLBCL患者及对照组2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RH)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结果 DLBCL患者血浆D-二聚体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P=0.012),并且D-二聚体与LDH及β 2-微球蛋白水平呈正相关,存在B症状的患者血浆表达D-二聚体显著高于无B症状组,其表达差异根据患者年龄、临床分期及结外病变不同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LBCL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反映了病情变化,并从一定程度对预后进行判断,同时为尽早预防并发现血栓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者:郭莉;刘郁;胡欣;杨顺娥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