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宏琼;艾亚婷;王向荣;胡慧
目的 分析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单极射频消融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所致心房纤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03年1月至2013年1月对82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持续性房颤患者进行了体外循环下直视单极射频消融术.均于术后3、6、12个月行ECG、心脏超声随访.术后3月按房颤是否复发分为房颧复发组和窦性心律组,分析年龄、性别、房颤病史、左房直径、EF值.结果 本组手术死亡0例.80.5%患者出院时无房颤.83.3%患者(50/60)随访1年以上均为窦性心律.结论 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射频消融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所致心房纤颤有较低的风险和良好的效果.
作者:罗鸿;乔晨晖;张新;张伟华;刘东海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二级医院某些城市呼吸科医生对COPD的认知水平及COPD的处理现状.方法 由国家呼吸病组织组织专门的小组展开横断面调查,分析二级医院232名呼吸科医生进行对COPD认知水平及处理现状等.结果 缺乏对患者进行COPD方面的教育,肺功能检测率比较低,对祛痰药过度依赖.各呼吸科医生对COPD有不同程度的认识.诊断时常用肺功能及胸部X线检查.结论 我国二级医院呼吸科医生对COPD有比较高的认知水平.但是在COPD的长期干预和用药方面还存在某些问题.
作者:刘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骨科严重创伤院内救治护理的措施.方法 对近1年来37例严重创伤的救护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对骨科严重创伤的院内救治,护士熟练的抢救技术及科学、严谨的预见性和评判性思维,能有效提高救护的成功率.结论 有效的救治及护理对骨科严重创伤的救护至关重要.
作者:吴小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浅谈医学上对冠心病的防治.方法 选取200例在我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使其参与到冠心病活动中心,由专门的工作人员对其饮酒、抽烟、肥胖以及饮食等习惯进行调查,出院后进行两年的随访,观察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后的心脏及生活情况.结果 患者在加入冠心病活动中心后的生活方式相比加入前有非常明显的改善,总胆固醇、血压及低密度脂蛋白出现明显下降,统计学意义显著.结论 加入冠心病俱乐部对治疗冠心病患者非常有利,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红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链接在外科手术患者的应变仪和血线的活塞受污染的可能性.方法 选取牡丹江市4所医院重症病房所收治的26位患者,分析其感染的主要源头,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在连续17天里,从研究对象所使用的169个活塞中共检查出509个微生物,从而发现了院内感染的主要源头.结论 链接在外科手术患者的应变仪和血线的活塞是院内感染的主要源头,通过对这些感染源的及时处理,可以提高临床治愈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邵忠玲;姜丽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研究地佐辛对于瑞芬太尼麻醉术后患者痛觉过敏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敬2011年2月2011 年 9月100例在我院进行择期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选的方式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进行治疗对比研究.结果 对照组术后恢复时间稍短于研究组,两者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0分即无任何明显疼痛迹象,高达84%,1分即轻微疼痛,占10%,高评分仅为2分即中度疼痛,占6%;对照组0分仅为6%,高评分为4分即剧烈疼痛,占12%,1分、2分、3分分别为30%、38%、l8%.相较之下研究组疼痛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患者在手术结束前30分钟进行地佐辛注射,可有效预防使用瑞芬太尼进行麻醉手术后,由于麻醉效力消失而产生的痛觉过敏,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车银锋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就甲状腺素与多潘立酮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进行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0年2月~2013年2月所收治的51例早产低体重儿.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28例与对照组23例.本组所有患儿都要积极维持电解质平衡、水平衡,必要时给予对症治疗和静脉营养.患儿在出生后的6~12h之内开始喂养,每2h喂养1次,28例治疗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胃管注入或者口服3~5 mg/kg·d左旋甲状腺素和0.1~0.3 mg/kg·次多潘立酮,10~14d为一个疗程.结果 28例治疗组患儿恢复到出生体重时间为(9.50±2.40)d,住院时间为(21.30±9.70)d,残余奶量为(2.50±0.63) ml/次,胃管留置时间为(7.40±4.80)d,奶量增加为(121.00±34.00)ml/kg·d,体重开始增长时间为(7.80±3.20)d;而23例对照组恢复到出生体重时间为(12.60±2.10)d,住院时间为(26.60±10.40)d,残余奶置为(5.20±2.65)ml/次,胃管留置时间为(10.60±7.90)d,奶量增加为(81.00±22.00)ml/kg·d,体重开始增长时间为(10.20±3.90)天,二者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联合口服左旋甲状腺素+多潘立酮能够提高喂养耐受性,促进早产儿胃肠动力,对早产儿胃肠功能进行有效地早期干预,使早产儿服用的奶量增加、体重增长快,效果显著,值得在基层医院大量推广使用.
作者:张恒;张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患急性脑梗死的住院患者110例给予基础治疗加尤瑞克林静滴,并详细护理观察.结果 基本治愈87例,显著进步15例,进步5例,无效3例.8例出现不适反应.结论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有确切的疗效,优质的护理很重要.
作者:何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木耳是一种东北常见的食用菌,目前在我国东北已经大面积种植,为农民创造了客观的经济效益.木耳种类繁多,常见的主要有黑木耳,也有毛木耳,黄木耳和银耳等品种.如果木耳只作为食品食用,则限制了其本身价值的大化.为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曾经有学者对木耳的一些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显示出有药用价值的前景.当前已经有多个厂家的木耳多糖胶囊问世.研究显示,多糖是所有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药的多糖成分有很强的生物活性,可调控细胞分裂和分化,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氧化、抗病毒、降血糖、抗辐射等药理作用[1].
作者:杨丽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为了预防感染革兰氏阴性杆菌,采用了选择性净化的治疗方案.方法 从2012年6月1日~12月30日以牡丹江市4家二甲医院重症监护室的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成6个时期实施新的治疗方案.结果 感染的相对频率是由凡·依登在K概率的趋势测验中测出的,患者的被感染率从21/28(75%)降到15/30(30%),P<0.0001,结论 采用选择性净化的治疗方案,对于预防患者感染革兰氏阴性杆菌有着极为明显的效果.
作者:张瑶;张虹;赵丽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检测胃癌组织中p21和CD44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21和CD44蛋白,在72例研究对象中的表达情况,并且应用S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结果 男性胃癌组织中p21蛋白表达阳性率(55.0%)明显高于女性胃癌组织(31.3%).CD44蛋白表达与胃癌患者的性别和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p21蛋白表达与CD44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 在正常胃黏膜、胃癌组织中,检测到p21蛋白表达依次减少,而CD44蛋白表达增高,提示p21蛋白和CD44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刘艺;夏玲洋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对机械通气治疗危重型哮喘患儿的监护措施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36例2011~2012年在我院重症监护室中接受治疗的危重型哮喘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气方式为经口气管插管,通气模式:辅助/控制(A/C)、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SIMV+PSV)、双气道正压(BiPAP),潮气量在5-9ml/kg,PEEP在6~13cmH2O的范围,气道的压力要在4.89kpa以内,呼吸频率为13~21次/分钟,呼吸比为1∶2.3,此外,还要对患儿的动脉血气、血压、气道峰压以及心率予以同时记录.比较存活组患儿行机械通气前后血气改善情况.结果 经72小时的机械通气治疗后,其中,32例患儿成功撤机,动脉血气PH值、Pao2以及Paco2均恢复正常,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例患儿因脑电静息退院死亡,1例因并发纵隔气肿及气胸致循环衰竭死亡.结论 对危重型哮喘患儿进行早期的机械通气治疗是缓解孩子哮喘症状、挽救儿童生命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崔轮盟;郭永波;邵忠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和研究头孢克肟与热淋清胶囊联合应用治疗女性尿路感染治疗效果.方法 我们选取2010年3月~2012年3月尿路感染女性患者126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63例与观察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克肟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热淋清胶囊.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将其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体征消失时间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患者体征消失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用药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头孢克肟与热淋清胶囊联合应用于女性尿路感染的治疗中,效果比较明显,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体征消失的时间,降低复发率,并且患者在治疗期间,药物的不良反应较轻,可以耐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谢平松;周佳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基层医院药师的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状况,以期为促进基层医院药师的身心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和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WHOQOL-BREF)对江门市基层医院药师进行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调查,同期调查相应的普通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结果 共有效调研85名药师和90名普通健康人群.药师组PSQI总分为(7.9±3 7)分,睡眠紊乱(PSQI总分>7分)发生率为17.6%,WHOQOL-BREF总分为(57.4±10.8)分.药师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明显差于普通健康人群(7.9±3.7vs5.6±3.2; 57.4±10.8vs63.5±9.7).结论 基层医院药师的睡眠状况和生活质量较差,有必要采取措施调节药师的睡眠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冯流芳;李艳芳;黄俏庭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越秀区居民食川盐碘含量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6~2011年越秀区居民食用盐碘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1年累计检测1728份居民食用盐,合格碘盐1650份,不合格碘盐32份,非碘盐46份,碘盐覆盖率为97.3%,碘盐合格率为98.1%,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5.5%,非碘盐率为2.7%,盐碘中位数为30.9mg/kg.结论 越秀区居民食用盐含碘量合格率和覆盖率达到国家对消除碘缺乏病目标.
作者:曾维斌;罗晓风;王金平;龚诚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糖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为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一定指导.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4例,根据颈动脉有无斑块和IMT情况,随机分为两组,A组54例伴颈动脉硬化,B组40例无颈动脉硬化,选取同期正常者30例作为C组,观察三组IMT、HbAlc、MAGE、DMMG和BGFC、脑梗死的复发率及血糖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结果 A、B两组HbAlc与IMT明显高于C组,A、B两组之间也有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在MAG-E、DMMG和BGFC上明显高于C组,且A、B两组也具有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A、B、C 三组间脑梗死复发率具有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MAGE、BG FC与IMT的存在密切相关(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复发存在相关关系(P<0.05).结论 血糖波动是促进颈动脉硬化的相关因素,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复发密切相关,其严重程度决定着脑梗死复发的几率,因而血糖波动水平与脑梗死复发存在相关性.
作者:安宁;解锦鼎;杨晓帆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慢性盆腔炎,病情迁延,反复发作,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直肠给药吸收快,炎性包块消散,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苏占菊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丹参注射液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86例确诊为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治疗组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奥扎格雷钠和血塞通治疗,治疗14天观察其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39.53%,总有效效率95.35%.而对照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仅为25.58%和76.74%.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丹参注射液治疗腔隙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明显,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毕祥春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测定小儿消食片中橙皮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Lichrospher XDB-C18柱(4.6mm×250mm,5um),柱温30℃,以甲醇:0.5%冰醋酸溶液(40∶ 6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83nm.结果 橙皮苷进样量在0.06~1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50%,RSD=1.53% (n=6).结论 所采用的方法简便、准确、灵敏、稳定性好,可用于小儿消食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牛艳秋;梁芳慧;董丽丹;王月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对坐位肌肉注射中的注意要点进行临床分析研究.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 2年8月来我院接受肌肉注射的患者487例,对照组240例患者采用常规肌肉注射方式进行注射,观察组247例患者在常规肌肉注射方式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方法进行肌肉注射,分别以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作为临床观察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结论 对坐位肌肉注射要点进行临床分析,并开展针对性的肌肉注射,可有效减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作者:黄穗香;邓宝琴;童新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