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肝宁片处方工艺研究

关士海;张明晶

关键词:复肝宁片, 工艺, 正交试验
摘要:目的 优选复肝宁片的处方工艺.方法 以单因素试验筛选填充剂、粘合剂和崩解剂,正交试验优化主要辅料 用量,湿法制粒制备复肝宁片.结果 与结论优化后的处方为每片含糖粉 37.5mg、微粉硅胶 19mg、羟丙甲纤维素 14mg、羧甲淀粉钠 19mg、硬脂酸镁 2.66mg,制备的复肝宁片质量检查符合要求,可压性及崩解均较好.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两组内固定方法治疗创伤性浮肘的生物力学分析和疗效对比

    目的 探讨创伤性浮肘不同内固定方法的生物力学问题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 25 例创伤性浮肘患者分成 A、B 两组,在优先处理休克等合并伤后,A 组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肱骨骨折、接骨板内固定尺桡骨双骨折,B 组均采用接骨 板内固定肱骨和尺桡骨骨折,并作生物力学分析和随访.结果 根据 Anderson 疗效评定标准,A 组中优 7 例、良 5 例、可 1 例、差 0 例,B组中优 4 例、良 3 例、可 4 例、差 1 例.两组中优良率分别为 92.3%和 58.3%,经χ2 检验有统计学 差异(χ2﹦3.95,P<0.05).结论 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肱骨骨折、接骨板内固定尺桡骨双骨折治疗创伤性浮肘是一种 疗效较好的方法.

    作者:张卫东;赵万德;贾莉婷;王鹏;张展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急救护理流程在创伤性休克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为创伤性休克患者赢得抢救时间,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方法 对 48 例创伤性休克患者实施规范化的急 救护理流程,急救护理流程包括入院伤情评估流程、恢复有效循环流程、病情动态监测流程、术前准备流程、组织协调 流程和实施心理护理流程等,流程的实施和护士长的协调管理,流程各个环节密切配合,积极救治为挽救患者的生命赢 得时间,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结果 应用急救护理模式后,除 2 例患者因创伤严重死亡外,其余患者均治愈成功.结 论规范的急救护理流程是提高急救成功率的保证.

    作者:潘岩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调血脂药物处方浅析

    调脂治疗根本的目的 是预防、延缓冠心病、脑中风等疾病的发生.通过对调节血脂药物的分类、作用以及临 床应用介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宋晋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加味生化汤煎剂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加味生化汤联合催产素肌肉注射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00 例药物流产的早孕妇 女随机分为加味生化汤联合催产素肌肉注射之治疗组(50 例)与单用催产素之对照组(50 例),患者于用药后 7、10、20d 分别来院复查,了解阴道出血、宫腔 B 超检查情况.结果 治疗组阴道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出血时间亦短于对照组.结论 加味生化汤联合催产素肌肉注射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的疗效肯定,完全流产率高,阴道出血量少、出血时间短、恢复快.

    作者:徐燕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经桡动脉与股动脉途径行急诊PCI护理的比较分析

    目的 对比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经桡动脉与股动脉穿刺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 (Emergenc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护理的优缺点.方法 2011 年 1 月至 2011 年 12 月我院行急 诊 PCI 治疗 102 例 AMT,其中经桡动脉冠状动脉(Transradial coronary intervention,TRT)介入组 53 例,经股动脉介入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TFT)49 例.对比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天数、护理量、术后患者心理躯体 舒适度等进行统计学数据与分析.结果 两组病例基本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并发症则经桡动脉组低于股动脉 组(3.8% VS 8.2% P<0.05),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股动脉组(P<0.05),护理人员工作量也明显少于股动脉组(P< 0.05),术后患者的心理躯体舒适度评估明显高于股动脉组.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行急诊 PCI 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与股动脉途径比较,经桡动脉途径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天数,患者恢复快,减轻护理工作量,节约护理资源,不但有益于患者,亦有益于护理人员.

    作者:桑彩娣;张宜生;顾爱芹;徐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膀胱治疗仪对长期留置尿管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膀胱治疗仪对于长期留置尿管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 80 例长期留置尿管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 照组,各 4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处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膀胱治疗仪治疗,每天 1~2 次,每次 40min.结果 两 组患者在拔尿管后第一次排尿时间及拔管后排尿不畅的发生率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膀胱 治疗仪能够降低长期留置尿管患者拔管后排尿不畅的发生率.

    作者:霍彩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软聚硅酮泡沫吸收敷料(美皮康)治疗压疮的循证药物经济学研究

    目的 综合评价软聚硅酮泡沫吸收敷料(美皮康)在压疮治疗中的有效性与经济性.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进 行规范化系统评价,结合临床治疗数据,应用决策树模型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美皮康在产品疗效、综合成本和改善患者疼痛等诸多因素上的表现与传统的无菌纱布相比存在明显优势.

    作者:王宽;韩晟;史录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在细菌性阴道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 2008 年 1 月至 2010 年 1 月在我院妇产科住院治疗的 86 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 甲硝唑对其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加用克林霉素对其进行治疗,比较 1 个疗程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 况.结果 细菌性阴道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6.05%)明显高于对照组(67.44%)(P<0.05),且对照组和观察组患 者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疗程疗效优于单纯甲硝唑治疗,该治疗方案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

    作者:肖华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药配方颗粒在外治法中的运用

    中药配方颗粒,是将单味中药通过科学加工并 提取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制成中药饮片新剂型,是 中药饮片发展的一个亮点,也是中药走向现代化的 一个趋势.其有效成分、疗效和药理与传统的水煎 剂基本相同,同时具有方便、易于保存、质量稳定 的特点.中药配方颗粒在中医临床外治法中发挥了 优势,得到普遍应用,疗效显著.

    作者:李晓霞;姚普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实习护生临床带教及管理体会

    目的 临床实习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护生理论联系实际、巩固所学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培养实际工作能力的综合环节.本文对实习护生的临床带教及管理方法进行了探讨.方法 采取岗前集中培训、制定带 教计划、选择优秀带教、重视入科宣教、实施带教计划、加强行政管理等内容给予阐述.结果 结论通过对 257 名实习 护生实施的规范行为、授课示教、临床实践、定期考核、跟踪管理的带教模式,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作者:杨玉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结节性硬化症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对结节性硬化症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将我院进行治疗的 42 例 TSC 患儿,随 机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 21 例给予单药治疗,对照组 21 例给予多药治疗.将治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对于两 组患者随访半年至 3 年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记录,观察组有效率为 80.95%,对照组有效率为 52.38%,两组相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SC 的临床表现具有年龄特征,随着患儿年龄的成长,建议定期对脑、心脏、肝肾等器官进行复查及辅助检查,关注皮肤是否出现病变.对伴有癫痫发作的 TSC 患儿,应积极进行药物抗癫 痫治疗.

    作者:孙丽;董艳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巴基斯坦留学生病理学教学初探

    留学生教育是新时期高校教育国际化的标志.我校巴勒斯坦留学生招生已有四年,在这期间,留学生的病理学 教学也历经三届,取得了一些教学经验和认识.

    作者:刘慧萍;葛金文;喻嵘;张国民;雷磊;杨军辉;谭涵宇;肖凡;雷久士;陈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头孢他啶不良反应临床分析及护理探讨

    目的 对头孢他啶注射液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并总结不良反应的正确护理方法,为临床安 全用药提供准确信息.方法 对 32 例注射头孢他啶类药物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中青 年对头孢他啶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约占 80%;症状多表现为神经系统反应、皮肤过敏反应、消化系统反应、心血管系统反应.结论 头孢他啶注射液抗菌活性强,在用于临床治疗中,应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护理中应密切观 察患者情况,以便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及时正确的处理其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实现临床注射用药安全、有效的目标.

    作者:高靠成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80例糖尿病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临床治疗措施,寻求佳治疗方案.方法 对 2010 年 6 月至 2011 年 8 月来院治疗的 80 例 患者根据临床分型及自身病情,在控制饮食及病情监测基础上,进行相应药物治疗.结果 经积极治疗 80 例患者中 60 例病情有效控制;好转 10 例;效果不明显 2 例;8 例发生皮肤感染,治疗后痊愈,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糖 尿病及早发现、接受规范合理的临床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吕恩成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泪道探通冲洗治疗小儿泪囊炎112例

    目的 通过探通冲洗小儿泪道,使小儿泪囊炎治愈.方法 采用一体式泪道冲洗探通针,探通、冲洗小儿泪道.结果患儿年龄越小(3 个月以上)一次探通率高,年龄越大,多次探通率增加.结论 小儿泪囊炎,年龄越小冲洗 探通机率越高.

    作者:刘光传;孙碧;刘永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抗结核一线药物耐药机制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研究并探讨异烟肼(INH)、利福平(RFP)、乙胺丁醇(E)、EMB 和链霉素(S)以及 OXYR 的这些一线 药物的敏感性,从而进一步探究其耐药机制,以及这一项一线抗结核药物是否具有临床可行性、科学性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在 2009 年 1 月至 2011 年 1 月收治的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 80 例,对这 80 株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采用 DNA 测序 技术来分析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的耐药性.结果 20 例耐 RFP 分离株中,有 18 例检测出基因突变(90%).在 25 例 INH 株中,有 15 株发生了基因突变(60%).结论 只有正确的了解日常药物的敏感性、耐药水平以及对它们的同类药物的交 叉耐药性的了解,才能够正确的指导临床的用药,使抗结核一线药物更具有临床的可行性、科学性以及安全性.

    作者:周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变异型哮喘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 CVA 的临床诊断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总结临床经验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记录 2010 年 8 月 至 2011 年 9 月入院治疗的 57 例 CVA 患儿的相关资料,以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及时诊治 57 例患者中痊愈 32 例,好转 23 例,无效 2 例,总有效率 96.49%.结论 CVA 正确的临床诊断尤为重要,确诊后经过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患儿大都预后良好;若是耽误病情,则疗效差.

    作者:姚心凌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冠心病心绞痛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于 2010 年 2 月至 2011 年 8 月收治 的 150 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 A 组和 B 组,每组各 75 例,A 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方法,B 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丹红注射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A 组的总有效率为 68%,心电图 ST 总有效率为 47%.B 组的总有效率占 85%,心电图 ST 有效率占 79%,总有效率对比<0.01,心电图 ST 总有 效率对比<0.05,B 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 A 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以先进行常规治疗,在 其基础上进行丹红注射液治疗,具有非常好的安全性和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海良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冠心病心绞痛64例临床诊治研究

    目的 探讨心绞痛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对 2010 年 2 月至 2011 年 9 月我院收治的 64 例 心绞痛患者进行相关治疗,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积极治疗 64 例患者中显效 45 例,有效 17 例,无效 2 例.结论冠心病心绞痛经过临床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张志贤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天花粉针剂联合生化汤加减治疗产后胎盘植入

    目的 探讨保守法-天花粉针剂联合生化汤加减治疗产后胎盘植入的作用.方法 我院妇产科 2005 年 4 月~ 2011 年 5 月期间足月分娩及中期引产的孕妇中有 19 例出现胎盘植入,确诊后实施天花粉针剂联合生化汤加减的治疗方 法,经彩超检查胎盘及子宫情况,并观测血清中 HCG(β单位)含量.结果 17 例患者成功治愈,其余 2 例患者转为 子宫次全切除法治疗.(16.1±8.2)天后胎盘排出,(17.4±6.2)天血清中 HCG(β单位)含量降至正常.结论 保守 法-天花粉针剂联合生化汤加减治疗产后胎盘植入有效.

    作者:叶淑秋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

主管: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

主办: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