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鹰;解恒革
目的:分析我院精神药品使用情况,指导精神药品的合理使用.方法:选取2004年度精神药品处方1373张,以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的分析方法,进行用药分析.结果:6种精神药品的DUI<1.0.结论:我院精神药品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李斌;邓兴臣 刊期: 2006年第01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53岁,由于全身关节反复疼痛自服索密痛20年,因颜面水肿3d入院.20年前无诱因出现全身关节疼痛,于当地医院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因经济条件所限,未予系统治疗.后反复发作,经常自服索密痛,每片0.5g,4片~5片/d,疼痛略缓解.20年来服药总量达30000余片.3d前无诱因出现全身关节疼痛加剧,颜面水肿,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肾炎,对症治疗后病情未见好转,为求进一步治疗入我院肾内科.
作者:杜娟;王志宏;徐学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精神行为症状是老年痴呆和帕金森病患者常见的症状,治疗时应首先采用非药物性疗法.当患者急性发病(数小时或数天),表现为严重的慢性精神症状、出现攻击行为或其行为对患者或他人构成危险时才考虑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本文就非经典的抗精神病药物在老年痴呆中的临床应用特点及其循证医学研究状况进行简要介绍,以期对临床应用有所帮助.
作者:解恒革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本文首先介绍了脑缺血性卒中神经元损伤的病理生理基础,进而简要介绍目前神经保护剂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情况,以及部分神经保护剂的特点.
作者:钱海蓉;王鲁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监测心力衰竭患者地高辛的血药浓度,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110例患者地高辛血药浓度,对地高辛血药浓度与疗效的关系及影响地高辛血药浓度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以0.8ng/mL~2.0ng/mL为地高辛有效血药浓度,16例患者<0.8ng/mL,65例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之内,>2.0ng/mL的29例患者中毒反应发生率较高(65.5%).结论:地高辛血药浓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肾功能、电解质、合并用药和地高辛样免疫活性物质等.
作者:刘增娟;董淑婷;段月鹏;杜淑娴 刊期: 2006年第01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35岁,因扁平疣于2004年3月27日开始口服乌洛托品0.9g,tid,5d后加用西米替丁0.2g,tid,0.4g,qn.二药合用4d后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且逐渐加重,检查腹部、尿常规及泌尿生殖系B超均未见异常,疑为乌洛托品所致,遂于当日停用该药,但继续服用西米替丁.
作者:张志刚;吕桂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环孢素A(cyclosporine A,CsA)是一种强效的免疫抑制剂,广泛用于器官移植和免疫性疾病的治疗.CsA生物利用度和药动学参数个体差异较大,治疗窗狭窄,血药浓度受各种因素影响,如药物相互作用、制剂因素、患者生理病理等.其中,药物相互作用是影响CsA血药浓度及效应的重要因素,本文就合用药物对CsA的影响进行综述,希望对CsA的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作者:牟燕;李元媛;林琳;王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50岁,左乳浸润性小叶癌T2NMOⅡ4期术后出院,住院期间用过胃复安、胸腺肽、海之林等针剂,强力升白片、宁心宝胶囊、鲨肝醇片等口服未发生过敏反应,出院带平消片(沈阳康达制药集团有限公司,规格:0.23g/片×100片,批号:20040416)5瓶.患者出院2周后服用平消片5片,tid,强力升白片0.4g tid,宁心宝胶囊0.5g tid.当晚感觉全身瘙痒,第二天早餐后又服同样药物后倍感瘙痒加重,并出现大量斑丘样皮疹,但无发热、腹痛、吐泻,患者即刻到医院就诊.
作者:宗靖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中药鉴定中应用的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也称DNA分子遗传诊断技术)是利用任何生物种或个体都具有的特定DNA多态性,通过直接诊断分析DNA的多态性,避开遗传特性表现过程中的环境因素、数量性状遗传或部分与完全显性的干扰,快速准确地测定DNA的差异性.本文就近些年利用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对中药进行鉴定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周文斌;刘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健择联合顺铂是标准的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方案之一,临床荟萃分析证实健择联合顺铂作为非小细胞的一线方案,较其他联合顺铂方案的疾病进展时间和中位生存期延长,有统计学意义[1].其主要不良反应有,白细胞下降,中性粒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血红蛋白下降,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2].
作者:邓牡红;王秀芬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回顾了我院3年来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开展,总结我们的经验体会.
作者:徐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药物与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 AA)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发病机制.方法:搜索药物引起的再生障碍性贫血近10年间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许多药物能引发再生障碍性贫血,不同的药物其致病机制不同,产生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症状也不相同.结论:药物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常见的危险因素,且病死率高,几乎是发病率的一半.
作者:刘秀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纳洛酮在枪救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作用及治疗效果.方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纳洛酮,剂量从0.4mg~3.2mg.结果:纳洛酮催醒作用快,无不良反应.结论:纳洛酮可作为救治急性乙醇中毒的首选药物.
作者:崔修环 刊期: 2006年第01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28岁,因突然头晕、呕吐1h余就诊,主诉无诱因出现上述症状.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约50mL,无耳鸣、清涕、发热症状,既往无类似史及药物过敏史.查体:体温37℃,呼吸20次/min,脉搏84次/min,血压100/75mmHg.无眼球震颤,心肺无异常,腹软无压痛.化验血常规正常.予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加胞二磷胆碱(福建省闵东力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50303)0.5g静滴,用药大约40min后,患者感全身痛痒,以输液侧肢体明显.考虑过敏反应即停用.全身见荨麻疹,右臂沿注射静脉途径皮肤明显潮红,血管肿胀,高出皮肤,对侧肢体无此异常.予以扑尔敏10mg肌注,用药10min后痛痒消失,30min时皮肤潮红及血管肿胀减轻,5h后荨麻疹及静脉血管肿胀消失.
作者:李松杨;刘小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近年来,斯皮仁诺口服给药的不良反应报道很多.主要不良反应多发生在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其肝毒性反应较为严重,应值得重视.本文仅对国内外近十年来斯皮仁诺应用时不良反应的文献进行回顾,探讨导致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以期引起临床工作者的注意.
作者:赵和云;刘东;马鲁黔;廖前鹤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本文将失眠及失眠的临床药物治疗结合近年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主要阐述了苯二氮(艹卓)类抗失眠药物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尤其介绍了非苯二氮(艹卓)类即新型镇静催眠药在临床上的应用及展望.
作者:范亮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抗菌药的应用情况,评价其使用的合理性,并提出合理使用抗菌药的建议.方法:随机抽查我院门诊2003年1月至2003年6月的门诊处方共8318张,调查分析抗菌药物应用状况.结果:8318张处方中使用抗菌药的处方5831张(70.1%).结论:我院门诊抗菌药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需要进一步改进提高的地方.
作者:刘红志;余献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进一步了解加替沙星的不良反应,以利于临床应用中密切观察患者体征,一旦出现了严重的不良反应应立即停用,并及时对症处理.方法:检索了<中国期刊数据库>有关文献,共检索病例68例.结果:应用加替沙星发生不良反应68例报道中,以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为主的占45.6%,其次以胃肠道反应为主的占32.4%,过敏反应占7.3%,肝毒性2.9%,静脉炎1.5%,低血糖1.5%,其他(泌尿系统、呼吸系统、耳鼻喉、眼、妇科6例)占8.8%.结论:该药可用于各种细菌感染的治疗,疗效显著,在临床使用时应考虑其不良反应可能带来的影响,权衡使用.
作者:周艳梅;刁利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6岁,因腹痛,腹泻3h入院.查体体温:37.5℃,心肺未见异常,腹软,剑突下轻微压痛,无反跳痛,既往无过敏史.辅助检查:大便WBC(+++),诊断为急性肠炎.给予头孢米诺钠1g+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2次/d,当静脉滴注20min时,患者突然出现手麻、寒战、全身无力,持续2h后缓解,次日用药又出现上述反应.查体:四肢肌张力高,双手肌力4级,肌肉痉挛,腱反射亢进,考虑头孢米诺钠致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停药3d后上述症状消失.
作者:李小荣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90例氨茶碱血药浓度监测结果的分析,提出个体化给药建议,使氨茶碱在临床上使用更安全有效.方法:采用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氨茶碱的峰、谷浓度.结果:32例氨茶碱峰浓度监测结果:血药浓度5mg/mL~10mg/mL 2例,10mg/mL~20mg/mL 24例,>20mg/mL 6例.58例氨茶碱谷浓度监测结果:血药浓度<5mg/mL 8例,5mg/mL~10mg/mL 19例,10mg/mL~20mg/mL 31例.结论:临床使用氨茶碱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并密切注意患者的生理、病理、联合用药等影响因素.
作者:林荣强;程海兴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