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轮状病毒腹泻心肌酶谱检测结果分析

章蔚维

关键词:轮状病毒腹泻, 心肌酶谱检测, 心肌损伤
摘要:目的:探讨心肌酶谱临床上用于轮状病毒腹泻患儿的初步筛查及诊断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腹泻患儿200例,对他们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查后将出现轮状病毒抗原阳性的112例患儿列为观察组;另外88例轮状病毒抗原阴性的患儿列为对照组,抽取所有患儿的血液样本,使用分析测定仪进行心肌酶谱5项检测。结果:观察组中出现心肌酶谱异常80例,发生率71.43%,心肌酶谱5项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且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数据都处于正常水平。结论:心肌酶谱与轮状病毒腹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的使用可以及早发现幼儿的心肌损害,为病情的控制和后续的治疗提供必要的参考和数据,对确保患儿的生命健康安全至关重要,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加强血站检验科预防医源性感染的管理与措施

    在血站,检验科对于预防医源感染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介绍加强血站检验科预防医源性感染的管理与措施。

    作者:相恒泉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食管癌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8例。观察组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4天和第8天的I-FABP、DAO、ET以及D-Lac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4天和第8天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采用早期肠内营养不仅能够有效满足机体对营养的需要,同时能够维护肠道黏膜完整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建宁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负压封闭引流术在腹部手术后急性切口感染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负压封闭引流术在腹部手术后急性切口感染治疗中的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腹部手术后急性切口感染患者2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切口部分或全部裂开。感染切口先取样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然后彻底清创,填充含有引流管的泡沫材料于切口内,再以生物半透膜封闭,引流管连接负压引流装置,连续负压封闭引流5~14 d后视创面情况进行缝合。结果:22例切口感染患者经负压封闭引流5~7 d后缝合;4例患者负压封闭引流10~14 d后缝合切口。愈合时间13~20 d,平均16 d。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术对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谭建志;曾连华;陈喜建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超声在小儿心肌致密化不全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小儿心肌致密化不全的价值。方法:采用ACUSON S2000超声诊断仪,4V1c探头,频率3~4.5 MHz。观察左室长轴及短轴切面,二腔心切面,四腔心切面,观察心外膜下致密层心肌及心内膜下致密化不全心肌。结果:所有6例均可见心室内致密化不全的肌小梁及其间深陷的隐窝,6例均为左室型,均有心功能不全,4例有心律失常。结论:超声是诊断小儿心肌致密化不全的佳选择。

    作者:张春菊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神经内科患者院内感染因素分析与对策

    目的:对神经内科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临床预防控制措施。方法: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神经内科患者97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感染的发生情况和构成比,并与本院整体同期院内感染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神经内科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5.9%)比同期医院整体的院内感染发生率(3.7%)高,神经内科患者感染部位的构成比中,呼吸系统感染多(69%)。结论:神经内科是医院整体院内感染的高发科室,要加大护理力度,规范护理操作,对易感部位进行预防,多管齐下对院内感染进行预防和控制。

    作者:陈艳芳;李富慧;张保朝;黄景贺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济南市8月龄~14岁儿童麻疹流行特征及发病原因分析

    目的:了解济南市2013年8月龄~14岁人群麻疹流行特征及发病原因,探讨控制策略。方法:收集2013年8月龄~14岁人群麻疹发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3年济南市8月龄~14岁人群麻疹病例70例,占全部病例的22.73%。病例主要集中在8~11月龄,占该年龄组病例的70.00%。发病主要原因是医院内感染和未及时接种麻疹疫苗,95.72%的麻疹病例在发病前7~21 d有医院就诊史,88.57%病例未接种麻疹疫苗。未及时接种麻疹疫苗的主要原因是未满8月龄生病,占未接种疫苗原因的83.87%。结论:儿童家长尽量不带儿童到大医院就诊、加强医院内感染的控制、提高麻疹疫苗接种及时率是控制该年龄组麻疹发病的主要措施。

    作者:赵小冬;徐胜平;李传彬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与老年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究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与老年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和相关危险因子检查,并将检测所得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IM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危险因素之间的IM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危险因素越多,IMT水平越高。心血管疾病患者的FPG、SBP、TG、HOMA-IR水平会随着其IMT水平的升高而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测能够有效提示心血管病变和代谢异常,对于心血管功能和风险的评价非常有效。

    作者:蔡婷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颈硬膜外封闭配合臭氧在颈性眩晕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颈硬膜外封闭配合臭氧在颈性眩晕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011-2013年收治以眩晕为主诉患者124例,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进行分组,观察组行利多卡因+醋酸泼尼松龙+医用臭氧联合注入;对照组给予利多卡因+醋酸泼尼松龙注入,治疗前后对其症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3.33%,对照组有效率64.06%。疗效评定上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多卡因+醋酸泼尼松龙+医用臭氧联合注入有利于颈椎间盘的消融,治疗颈性眩晕效果较佳。

    作者:石云志;刘泉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及预后情况。方法: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非糖尿病脑梗死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的FPG、TC、TG、LDL-C、HDL-C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差于单纯脑梗死患者,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注重对糖尿病的治疗。

    作者:杨仁江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小儿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小儿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反流性食管炎患儿60例,采用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加用多潘立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4周,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观察组胃镜检查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小儿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留栓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加味三金汤治疗泌尿系结石47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三金汤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方法:经临床确诊的泌尿系结石47例,以三金汤为主方,根据不同临床特点适当加减药味或剂量。结果:痊愈29例(61.7%),好转12例(25.5%),无效6例(12.8%),总有效率87.2%。结论:加味三金汤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有效方剂。

    作者:刘起胜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冠状动脉狭窄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

    目的:分析探讨冠状动脉狭窄与颈动脉内膜-中层(IMT)厚度间的关系。方法: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患者50例,均行冠脉造影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30例患者)经冠脉造影检查发现冠状动脉狭窄,对照组(20例患者)造影检查结果未见异常。分析冠状动脉狭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单支病变患者、多支病变患者颈动脉IMT、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多支病变患者IMT厚度、钙化斑块发生率、纤维斑块发生率等指标明显高于单支病变患者(P<0.0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病情与IMT值成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r=0.567,P<0.0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诊断中颈动脉钙化斑块阳性预测值90.86%,纤维斑块阳性检测率84.32%。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高频超声检查可充分显示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状况,为医师了解冠状动脉狭窄状况提供信息指导,进而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临床诊断提供间接指标。

    作者:董永政;马逸;孙传学;曾昭霞;张玉梁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输血前患者19560例不规则抗体检测及鉴定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对19560例拟行输血治疗的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和鉴定。结果:在19560例患者中,不规则抗体阳性108例,阳性率0.55%,其中男21例(0.27%),女87例(0.74%),不同性别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既往有妊娠或输血史阳性率显著高于无妊娠或输血史患者(P<0.05);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中,Rh血型系统47例,MNS血型系统5例,Lewis血型系统7例,冷抗体10例,自身抗体18例,药物抗体3例。结论:输血前对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和鉴定对确保输血安全及减少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苹苹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婴幼儿多元智能发展促进因素初探

    目的:通过实践探索婴幼儿多元智能发展的促进因素。方法:随机抽取在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婴幼儿,年龄1~36个月,随机分为门诊组、早教组。在早教组的家庭和早期教育发展中心同时构建生物生态微观系统,对早教组进行动态测评及开放式教学。定期复查两组生理发展、认知发展、心理社会性发展。结果:教学前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84,P>0.05)。教学后早教组阳性百分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4,P<0.05)。结论:生物生态微观系统、动态测评、开放式教学、“支架”式辅助、气质的拟合优度是婴幼儿多元智能发展的促进因素。

    作者:刘伟革;王丽华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直出光绿激光、侧出光绿激光、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有效手术新方法。方法:2010年4月-2014年3月收治BPH患者235例,将其随机分为3组,其中78例行直出光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直出光PVP),76例行侧出光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侧出光PVP),81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残余尿(PVR)、大尿流率(Qmax)及近期并发症等相关指标。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直出光PVP组及侧出光PVP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TURP组(P<0.05);同时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TURP组(P<0.05)。手术时间直出光PVP组及TURP组短于侧出光PVP组(P<0.05)。3组患者术后IPSS、QOL、PVR及Qmax等指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随访3~6个月,3组近期并发症无明显差异。结论:直出光PVP治疗BPH具有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手术安全性高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BPH的有效新方法。

    作者:王克己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血浆置换对多发性骨髓瘤球蛋白清除的量效分析

    目的:了解不同血浆置换量对降低多发性骨髓瘤(MM)球蛋白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9例使用MCS+血细胞分离机进行血浆置换的MM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给予不同血浆置换量后球蛋白的下降情况。结果:分别以80~90 mL/kg、120~130 mL/kg、160~170 mL/kg、200~210 mL/kg血浆置换量,球蛋白平均下降分别为41.7%、58.3%、60.9%、61.7%。结论:血浆置换能迅速有效地降低MM患者的球蛋白,120~130 mL/kg的血浆置换量可能较为合理有效。

    作者:林达义;郭孟贤;林聪猛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胆石类型与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GS)、肝胆管结石(HS)与胆源性胰腺炎(AGP)之间的临床关系。方法:对108例AGP的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9例急性胰腺炎(AP)中,AGP 108例(57.1%),其中GS诱发91例(84.3%),HS诱发4例(3.7%),胆道蛔虫诱发13例(12%)。两类胆石症AP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GS较HS更易诱发胆源性胰腺炎;酗酒、高脂饮食等复合因素的综合作用是AGP以及AGP重症化的重要原因。

    作者:王稳忠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硝酸甘油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钠与硝酸甘油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冠心病患者85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以及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硝酸甘油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缓解时间、心电图ST段下移情况以及血液动力学指标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心电图ST段下移情况优于治疗前,而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心电图ST段下移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黏度、血沉、纤维蛋白原、红细胞电泳时间、红细胞聚集性、血小板聚集功能等血液动力学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冠心病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液动力学指标,有利于患者预后。

    作者:张忠锋;刘阳贵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浅表淋巴结穿刺细胞学在病理诊断中的分析

    目的:探讨浅表淋巴结穿刺细胞学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1-12月收治浅表淋巴结穿刺患者120例。采用穿刺与活检对照的方法对浅表肿大淋巴结病因以及穿刺涂片细胞学的特点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20例浅表淋巴结穿刺患者中良性病变70例,淋巴结转移癌50例,其中,在中老年患者中颈部淋巴结转移癌比较多见,大部分颈部淋巴结肿大来源于鼻咽部、肺、食管、甲状腺等部位反应性或转移性病变。结论:浅表淋巴结肿大可用细针穿刺细胞学涂片法作为疾病的早期诊断,从而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依据。浅表淋巴结细针穿刺法具有操作简便、费用低、患者痛苦小、准确率高的优点。

    作者:张敏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农村糖尿病患者的现状调查与社区管理的探讨

    目的:探讨农村糖尿病患者的现状与社区管理方法。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对糖尿病患者280例进行分析。结果:治疗依从性普遍较低,女性比男性更低,男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数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明显缺乏。结论:农村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治疗的依从性较低。应加大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力度,提高农村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作者:朱祖红;陆明霞;徐芳 刊期: 2014年第31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