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强;陈如华;鲁珊;刘侃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钠注射液静滴预防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应激性胃黏膜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3月-2014年6月收治重度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胃黏膜损害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单纯给予降颅内压、调节水电解质、营养支持等常规西医基础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泮托拉唑钠注射液静滴。7 d 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胃液 pH 值及胃液红细胞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胃液pH值及胃液红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胃液pH值及胃液红细胞数均有所改善,以观察组治疗后胃液pH值及胃液红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泮托拉唑钠注射液静滴能有效预防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的应激性胃黏膜损害,降低患者胃液pH值及胃液红细胞数,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深入研究运用。
作者:姜宗臣;国泉;薄克义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究奥美拉唑的临床药理作用,比较进口与国产奥美拉唑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消化道溃疡患者88例,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予以进口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国产奥美拉唑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的临床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医疗负担高于观察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奥美拉唑的治疗成本低于进口奥美拉唑,而进口与国产奥美拉唑的临床疗效相当,国产奥美拉唑值得推广。
作者:刘素霞 刊期: 2014年第33期
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合理正确的使用自动化仪器设备,提高检验工作效率和检验分析质量。可通过加强检验知识学习,提高专业素质,结合仪器设备相关资料和说明书正确使用仪器。另外,检验分析报告不仅需要仪器的机械检测,还需要检验人员细致的工作态度及仪器的自动化和手工操作的有机结合。
作者:瞿巍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本文分析了近年来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治疗方法,探讨有效的治疗方式。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有腹腔镜和开腹穿孔缝合术、胃大部切除术和迷走神经切断术。临床学者更倾向于微创类的腹腔镜单纯修补术,保守治疗也受到患者和医生的青睐,胃大部切除术是一种有效的补充,腹腔镜胃大部切除术也有较大的发展前景;但不管选择哪种治疗方式,都必须严格把握适应证,并结合有效的药物治疗,才能真正提高治愈率。
作者:胡晓群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中经B超诊断脂肪肝的临床特点,为提高脂肪肝的诊断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健康体检者1258例,应用B超对患者进行脂肪肝检查,并统计分析患病者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结果:1258例体检者经B超诊断脂肪肝患者609例,检出率48.41%,男性患者显著高于女性患者,且患病年龄较女性患者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轻度脂肪肝161例(26.44%),中度脂肪肝355例(58.29%),重度脂肪肝93例(15.27%),脂肪肝合并高血脂378例。结论:健康体检中经B超诊断脂肪肝以男性居多,中度脂肪肝患者比例较高,同时合并高血脂患者易发脂肪肝。
作者:李富武;隗凯军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由于近些年产房内早产儿抢救的存活率显著提高,因此使得存活的早产儿存在脑损伤的几率也在不断增长,并由此影响我国的新生儿质量以及总的人口质量。论文基于笔者的研究,对新生儿脑损伤防治的现状进行概述,讨论治疗及预防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等新生儿脑损伤的应用现状,旨在为临床上抢救或减少新生儿脑损伤程度提供实时依据。
作者:甘震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对患者血脂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收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脱水、营养脑细胞、降颅压等基础疗法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治疗,7 d 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情况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则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神经功能有所改善,治疗后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以观察组的降低程度尤为明显(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能有效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脂代谢,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作者:张林杰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植入性胎盘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2010年2月-2014年1月收治分娩产妇4689例,其中发生植入性胎盘18例,发生率0.38%,其中16例患者接受保守治疗,2例患者采用手术治疗,观察治疗结果。结果:本组18例,新生儿均存活,产妇均痊愈出院。保守治疗方法出血量明显低于子宫次全切除术治疗方法,保守治疗方法的出血停止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高于子宫次全切除术治疗方法,两种治疗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要做好产前检查,早期诊断,及时预防,对检出的患者,要仔细评估,选择佳的治疗方案,降低大出血的发生,提高救治成功率。
作者:杨晓清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老年留置导尿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2012年6月-2014年3月收治老年留置导尿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专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护工或家属施行健康教育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留置导尿2周后的临床效果及对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留置导尿2周后,观察组按量饮水、按时导尿、尿路感染、肉眼血尿和临床护理满意例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留置导尿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积极加行健康教育措施,可显著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张晗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双环醇治疗高转氨酶水平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收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8例,根据不同用药方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双环醇联合国产短效干扰素(凯因益生)治疗,试验组则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双环醇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血清中ALT与AST含量、血清表面抗原含量以及乙肝病毒的DNA转阴率。结果:经有效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ALT与AST含量、血清表面抗原含量以及乙肝病毒的DNA转阴率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但试验组的下降趋势更为明显。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双环醇对乙型肝炎病毒具有的抑制与消除作用更为明显,能更有效的降低慢性乙型肝炎的致死率,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作者:蔺鹏珍;李国文;李璞;马丽萍;景葳;张文斐;赵超;秦华;梁丽华;郑刚;郭文婷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对高血压患者的心率管理的疗效。方法:将86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除了其他降压药之外加用美托洛尔控制心率,对照组服用非β受体阻滞剂类的降压药及安慰剂(维生素C片)。结果:治疗组心率总达标率90.7%,对照组心率总达标率3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能显著降低患者心率,以降低远期死亡率及心血管事件。
作者:姚彩霞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恢复功能的疗效。方法:将112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而试验组采用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的基本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恢复的疗效,增强功能锻炼的效果。
作者:李小强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治肾结石患者50例,在超声引导下采取经皮肾穿刺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分析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50例患者手术均实施成功,成功率100%;结石清除率92%,4例残余结石行二期手术取净。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经研究得到明确肯定,值得在肾结石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
作者:李秀奇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儿童糖尿病的临床特征以及对儿童糖尿病的临床护理对策和要点。方法:收治儿童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分析患儿的临床疾病特征、首发症状、发病季节、发病年龄等,给予一定的护理对策,包括计划饮食、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运动疗法护理、自我监测和随访。比较护理后两组的缓解出院率、患者家属满意度、患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缓解出院率、患者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对策在儿童糖尿病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赵太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健胃消食片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消化不良患儿84例,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健胃消食片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消化不良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消化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用药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健胃消食片治疗消化不良疾病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刘春莲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70例,男32例,女38例,年龄55~87岁,平均73.5岁。术前均行常规各项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结果:术后2周和1年的随访,患者疼痛感消失,无并发症,且伤椎恢复至原有高度,疗效满意。结论: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用于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显著,而且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疼痛,使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因而值得推广。
作者:徐峰 刊期: 2014年第33期
在医疗管理中开展精细化管理,并采用 JCI 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oint 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of Healthcare Organizations)评审中的追踪循迹法进行评审。在采用精细化管理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仅提升了医院工作效率,也降低了纠纷的发生率。
作者:赵海成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护理措施,总结其经验。方法:2010年1月-2014年1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5例,回顾性分析临床及护理资料。结果:95例患者中痊愈50例,显效27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5%。结论:综合、全面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对上呼吸道感染治疗的影响,积累有益经验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治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80例,随机纳为静脉用药组和口服用药组,每组90例。口服组予以口服药物治疗,静脉组予以药物静注或静滴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药物见效、症状缓解时间方面,静脉用药组明显快于口服药物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在遗留咳嗽、咳痰方面,静脉用药组要高于口服用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疾病转归方面,静脉用药组与口服用药组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静脉用药与口服用药两种用药方式都可有效缓解症状,静脉用药显效速度相对更快。然而终疗效与临床给药途径无明显关联,静脉用药不改变上呼吸道感染的病程,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采取用药方式。
作者:孙忠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妊娠中晚期妇女动态心电图异常情况的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治妊娠中晚期妇女397例,分析其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资料。结果:妊娠中晚期妇女心脏电活动的变化中以心律失常和ST-T改变较常见,出现各种心律失常56例(34.03%),其中以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发生率较高,并常合并有心电图ST-T改变。动态心电图更易发现心电图异常变化,其异常检出率42.90%,常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32.4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中晚期孕妇异常心电图发生率较高,动态心电图监测更确切,可早期发现妊娠妇女合并心脏病,以便临床上重点监护,及时治疗,对降低孕妇及胎儿的死亡率均有重要作用,并可作为随访手段。
作者:贾雯青;寇轩粉 刊期: 2014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