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晗
目的:探讨盐酸纳洛酮联合脉络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血塞通注射液0.4 g+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脉络宁注射液30 mL+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1次/d,连续治疗14 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20 mg+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滴,1次/d,连用14 d。结果:观察组基本治愈12例,显著进步16例,进步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0%;对照组基本治愈7例,显著进步17例,进步1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DS评分、ADL和E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纳洛酮联合脉络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范层层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复合凝乳酶胶囊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慢性胃炎患者8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服用复合凝乳酶胶囊,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幽门螺杆菌转阴率、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凝乳酶胶囊用于治疗慢性胃炎患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郝云龙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经验,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6月-2006年4月收治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患者2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阑尾切除加腹腔冲洗及腹腔引流术进行治疗。结果:本组20例患者手术时间(98.3±4.1)min、术中出血量(63.2±6.7)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26.1±3.1)h、肛门排气时间(48.3±2.8)h、住院时间(12.1±2.4)d,本组治愈19例,发生切开感染1例,经对症处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阑尾切除加腹腔冲洗及腹腔引流术治疗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孙旭东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守性术后辅助GnRH-a治疗中重度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中重度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术后服用避孕药,观察组服用GnRH-a类药物。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8%,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其 FSH、LH 水平都明显低于用药前(P<0.05);但观察组用药后其FSH和LH下降水平较对照组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保守性术后辅助GnRH-a治疗中重度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指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丽聪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观察复合凝乳酶胶囊治疗婴幼儿溢奶和吐奶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4月-2013年6月收治吐奶婴幼儿92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服用吗丁啉,试验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吗丁啉+复合凝乳酶胶囊。记录患儿每天吐奶次数、吐奶停止时间等指标,于用药后1周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于用药后(80.94±34.19)h 停止吐奶,试验组于用药后(56.23±30.52)h 停止吐奶;对照组1周治愈率65.22%,试验组1周治愈率97.8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凝乳酶胶囊在治疗胃肠功能紊乱引起的婴幼儿吐奶中有一定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许朝晖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分析儿童病毒性脑炎的MRI影像学表现的早期诊断。方法:2012年6月-2014年7月收治病毒性脑炎患儿32例,收集MRI影像检查资料,结合临床症状及病史对其MRI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MRI检查病灶主要位于双侧丘脑、基底节区、中脑、大脑半球皮层下区,大部分丘脑及基底节区病灶呈较对称性分布。T1WI像上病灶呈稍低信号21例,病灶表现不明显11例;T2WI 像上呈稍高、高信号32例;FLAIR 像上均发现高、稍高信号病灶。结论:儿童病毒性脑炎发病以夏秋季节多,病灶主要分布于丘脑、基底节区等核团区,大脑半球主要累及皮层下区,常规SE T1WI不敏感,早期病灶T2WI呈稍高信号易漏诊,FLAIR序列能够敏感地、清楚地显示出早期病灶。
作者:龙艳;高志霖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Stoppa入路治疗骨盆前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Stoppa入路治疗骨盆前环骨折患者8例,均采用Stoppa入路进行前环钢板固定。应用Matta评分标准和Majeed骨盆骨折评分系统对骨折复位及术后功能进行评价。结果:Stoppa切口长10~14 cm(平均12 cm),手术时间90~150 min(平均110 min),术中出血量200~800 mL(平均400 mL)。根据Matta评分标准评定术后骨折复位情况,8例患者均获得满意复位。8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6.7个月),根据Majeed骨盆骨折评分系统对所有8例患者进行术后疗效评价,优5例,良3例,随访时间>6个月的患者6例均达到骨性愈合。结论:Stoppa入路损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操作简便,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明显减少,在治疗骨盆前环骨折时完全可以取代传统的Pfannenstiel入路及髂腹股沟入路,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作者:李俊;沈成华;熊才亮;房晓彬;王新春;赵袁丰;杨潇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儿童糖尿病的临床特征以及对儿童糖尿病的临床护理对策和要点。方法:收治儿童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分析患儿的临床疾病特征、首发症状、发病季节、发病年龄等,给予一定的护理对策,包括计划饮食、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运动疗法护理、自我监测和随访。比较护理后两组的缓解出院率、患者家属满意度、患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缓解出院率、患者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对策在儿童糖尿病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赵太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胃癌的临床经验,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13年2月收治胃癌患者76例,根据临床症状进行分组,其中大出血组22例,急性胃穿孔组33例,合并幽门梗阻21例,术前尽快改善患者体质,对幽门梗阻和胃内潴留的患者给予输血、血浆,术前3 d开始每晚用温盐水洗胃以减轻炎症和黏膜水肿。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胃癌根治性手术和姑息性切除手术。结果:本组76例胃癌患者,采取根治性手术方式50例,1年生存33例(66.0%);3年生存11例(22.0%);5年生存6例(12.0%);采用姑息性切除手术方式26例,1年生存13例(50.0%),3年生存1例(3.8%),5年生存0例(0),两组手术方式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治性手术方式是治疗胃癌的佳方式,患者生存率高,值得推广。
作者:冯亚光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本文分析了近年来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治疗方法,探讨有效的治疗方式。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有腹腔镜和开腹穿孔缝合术、胃大部切除术和迷走神经切断术。临床学者更倾向于微创类的腹腔镜单纯修补术,保守治疗也受到患者和医生的青睐,胃大部切除术是一种有效的补充,腹腔镜胃大部切除术也有较大的发展前景;但不管选择哪种治疗方式,都必须严格把握适应证,并结合有效的药物治疗,才能真正提高治愈率。
作者:胡晓群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颅脑外伤具有较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给患者及家属心理产生较大影响。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变化主要包括心理压力、心理反应、心理需求等方面,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治疗效果与预后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进行治疗和心理干预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心理素质水平,降低患者家属的心理应激水平,增强患者的信任度,终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作者:张俊英 刊期: 2014年第33期
在医疗管理中开展精细化管理,并采用 JCI 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oint 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of Healthcare Organizations)评审中的追踪循迹法进行评审。在采用精细化管理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仅提升了医院工作效率,也降低了纠纷的发生率。
作者:赵海成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应用经会阴实时二维超声观察已生育女性不同程度压力性尿失禁的形态学变化,并测量相关指标,探讨其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选择经临床诊断为压力性尿失禁已生育女性87例,压力性尿失禁Ⅰ度43例(SUIⅠ组),压力性尿失禁Ⅱ度44例(SUIⅡ组),观察BN形态、活动度、RA及UTA。结果:SUIⅠ组BN扩张38例,扩张率88.37%;SUIⅡ组BN扩张37例,扩张率84.09%,两组BN扩张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Rarest、RAva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UIⅡ组BN移动度、UTArest及UTAval均高于SUIⅠ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会阴实时二维超声成像能够判断盆底解剖功能异常情况,可以为SUI临床诊断提高参考依据, BN活动度、RA及UTA均可作为诊断SUI的指标。
作者:董征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健胃消食片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消化不良患儿84例,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健胃消食片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消化不良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消化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用药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健胃消食片治疗消化不良疾病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刘春莲 刊期: 2014年第33期
机械通气是指当人体的呼吸器官不能维持正常的气体交换,随后发生呼吸衰竭时,以机械装置(呼吸机)代替或辅助呼吸肌的工作,达到维持通气、改善换气、缓解呼吸肌疲劳的一种支持治疗手段。呼吸衰竭患者及时实施机械通气,进行有效的专科治疗及护理,在医护人员共同努力下,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
作者:段玉顺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欣母沛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2012年2月-2014年5月收治产后出血高危因素产妇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产妇于分娩后给予米索前列醇0.4 mg预防治疗,观察组产妇于分娩后在口服米索前列醇的基础上给予欣母沛250μg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产妇不同时间段的出血量及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于产后2 h、产后24 h的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产妇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的降低幅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结论:欣母沛联合米索前列醇能产生一定的协同作用,有效预防产妇产后出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葛彩芹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结节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小结节甲状腺癌患者53例,对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资料进行分析,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本组53例小结节甲状腺癌患者中,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49例(诊断符合率92.45%),误诊为甲状腺腺瘤的患者4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结节甲状腺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以作为首选诊断手段。
作者:王滇昆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分析社区高血压患者阿司匹林应用情况,评价健康管理效用,分析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方法:连续进行问卷调查,获取432例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阿司匹林应用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规律服药231例,不规律服药125例,未服药76例;影响服药主要原因:担心不良反应36.82%、血压已得到控制29.35%、曾经发生不良反应13.43%、生活工作繁忙忘记10.45%,不规律用药者生活工作繁忙忘记、感觉没有效果高于未服药者,曾经发生过不良反应低于未服药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律用药2年内新发心脑血管并发症率(0.87%)低于不规律用药(16.00%)以及未服药(15.79%)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律用药、不规律用药、未服药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医疗资源获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担忧与重视程度、是否发生不良反应、生活状态是影响其阿司匹林用药情况的主要因素;规律用药有助于防治心血管病发生。
作者:黄娟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技术在妇科领域的应用方法及价值分析,了解电切术治疗各类疾病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2010年10月-2014年2月收治行宫腔镜手术患者76例,4例镜下子宫黏膜下肌瘤行电切术;3例镜下宫颈息肉行电切术;69例功能性子宫出血行宫腔镜检查+诊刮术。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本组76例宫腔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发生手术并发症。69例术后病理检查1例示子宫内膜癌,68例示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术后随访3~24个月,宫腔镜治疗子宫肌瘤的术后满意率达94.6%。结论:宫腔镜在妇科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更为安全可靠,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迟新红;吕卫红;刘杉;努尔叶木·赛麦提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究奥美拉唑的临床药理作用,比较进口与国产奥美拉唑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消化道溃疡患者88例,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予以进口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国产奥美拉唑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的临床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医疗负担高于观察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奥美拉唑的治疗成本低于进口奥美拉唑,而进口与国产奥美拉唑的临床疗效相当,国产奥美拉唑值得推广。
作者:刘素霞 刊期: 2014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