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病毒性脑炎的MRI诊断及FLAIR序列的临床应用

龙艳;高志霖

关键词:儿童, 病毒性脑炎, MRI, FLAIR, 征象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儿童病毒性脑炎的MRI影像学表现的早期诊断。方法:2012年6月-2014年7月收治病毒性脑炎患儿32例,收集MRI影像检查资料,结合临床症状及病史对其MRI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MRI检查病灶主要位于双侧丘脑、基底节区、中脑、大脑半球皮层下区,大部分丘脑及基底节区病灶呈较对称性分布。T1WI像上病灶呈稍低信号21例,病灶表现不明显11例;T2WI 像上呈稍高、高信号32例;FLAIR 像上均发现高、稍高信号病灶。结论:儿童病毒性脑炎发病以夏秋季节多,病灶主要分布于丘脑、基底节区等核团区,大脑半球主要累及皮层下区,常规SE T1WI不敏感,早期病灶T2WI呈稍高信号易漏诊,FLAIR序列能够敏感地、清楚地显示出早期病灶。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护理在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及家属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目的:颅脑外伤具有较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给患者及家属心理产生较大影响。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变化主要包括心理压力、心理反应、心理需求等方面,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治疗效果与预后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进行治疗和心理干预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心理素质水平,降低患者家属的心理应激水平,增强患者的信任度,终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作者:张俊英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血液透析低血压的常见原因及回顾性分析

    目的:分析透析低血压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2012年血透病例96例及2013年血透病例120例,每周透析2~3次,共行血透19200次,低通量透析和高通量透析交替使用。对比两组低血压的发生率。结果:2012年血透病例96例低血压发生率16%,2013年血透病例120例低血压发生率7%。结论:透析低血压是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常见并发症之一,避免透析低血压关键是预防。

    作者:杨静;刘国锋;程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注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3年8月收治快速心律失常患者60例,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研究组给予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注治疗。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两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好于单用胺碘酮治疗,安全性、有效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戴志刚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彩色多普勒头颅超声检查对新生儿头颅疾病诊断的意义

    目的:根据新生儿脑血流动力学,探索彩色多普勒头颅超声检查在新生儿头颅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和诊断意义。方法:2013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疑似患有头颅疾病新生儿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彩色多普勒头颅超声检查新生儿头颅疾病,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探索彩色多普勒头颅超声波在新生儿头颅疾病检测过程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本次检测结果显示,106例新生儿头颅检测结果为阳性,其中包含缺氧缺血性脑病、脑积水、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实质内出血以及脑膜炎等头颅疾病。后经CT以及MRI进一步检测确诊,104例新生儿被确诊为患有头颅疾病,其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误诊1例,漏诊1例。结论:彩色多普勒头颅超声检测新生儿头颅疾病方面具有应用价值高、检测精确度高、无创伤且价位低廉等优点,在临床医学应用中应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朱峰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加强心理护理对肾病综合征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对加强心理护理用于肾病综合征护理中对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研究,为肾病综合征的护理提供指导。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加强的心理护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研究对象的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研究对象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心理护理用于肾病综合征的护理中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于宏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补阳还五汤应用于糖尿病足介入治疗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补阳还五汤应用于糖尿病足介入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糖尿病足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28例)。两组均给予进膝下微球囊扩张手术。治疗术后治疗组给予补阳还五汤中药药物治疗,而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性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观察其再狭窄率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100%,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8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得知,治疗组的再狭窄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手术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低于手术前,同时,其水平低于对照组。结论:糖尿病足患者接受手术介入治疗后应用补阳还五汤中药药物治疗,大大提高了患者的临床疗效,从而减缓患者的病情。

    作者:高文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儿童糖尿病临床分析及护理难点和对策

    目的:探讨儿童糖尿病的临床特征以及对儿童糖尿病的临床护理对策和要点。方法:收治儿童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分析患儿的临床疾病特征、首发症状、发病季节、发病年龄等,给予一定的护理对策,包括计划饮食、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运动疗法护理、自我监测和随访。比较护理后两组的缓解出院率、患者家属满意度、患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缓解出院率、患者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对策在儿童糖尿病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赵太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精细化管理下的医疗质量循迹追踪法的运用

    在医疗管理中开展精细化管理,并采用 JCI 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oint 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of Healthcare Organizations)评审中的追踪循迹法进行评审。在采用精细化管理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仅提升了医院工作效率,也降低了纠纷的发生率。

    作者:赵海成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70例老年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和分析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70例,男32例,女38例,年龄55~87岁,平均73.5岁。术前均行常规各项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结果:术后2周和1年的随访,患者疼痛感消失,无并发症,且伤椎恢复至原有高度,疗效满意。结论: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用于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显著,而且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疼痛,使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因而值得推广。

    作者:徐峰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20例的原因分析及治疗研究

    目的:分析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的原因与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效果。方法:收治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患者20例,回顾与分析临床资料,分析颅脑外伤后并发脑积水的原因以及脑室腹腔分流术临床疗效。结果: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减压窗压力显著降低,患者部分功能与意识均有一定程度好转,GCS评分提高。术后15 d,对患者行颅脑CT复查,其结果显示与术前相比,全脑室系统明显缩小,其中以侧脑为明显。结论: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主要是由于蛛网膜下腔出血与脑内积血两个原因所引起的,及时采取脑室腹腔分流术,能明显提升临床疗效,有助于患者预后的改善。

    作者:薛晓波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动态心电图对妊娠中晚期妇女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中晚期妇女动态心电图异常情况的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治妊娠中晚期妇女397例,分析其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资料。结果:妊娠中晚期妇女心脏电活动的变化中以心律失常和ST-T改变较常见,出现各种心律失常56例(34.03%),其中以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发生率较高,并常合并有心电图ST-T改变。动态心电图更易发现心电图异常变化,其异常检出率42.90%,常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32.4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中晚期孕妇异常心电图发生率较高,动态心电图监测更确切,可早期发现妊娠妇女合并心脏病,以便临床上重点监护,及时治疗,对降低孕妇及胎儿的死亡率均有重要作用,并可作为随访手段。

    作者:贾雯青;寇轩粉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糖皮质激素在亚急性甲状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70例,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醋酸泼尼松片口服治疗,观察组根据超声检查结果调整用药剂量并判定停药时间,对照组根据血沉下降和C反应蛋白下降情况调整剂量和停药时间,并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两组临床治愈率均为100%,但是观察组治疗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疗效显著,但在治疗过程中应用超声检查作为停药指征,尽管可增加治疗时间,但可降低复发。

    作者:蔡迎茹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心理疏导在心内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究与分析心理疏导在心内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心内科患者60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试验组在其基础上给予心理疏导干预方法。观察与对比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方式下的生活质量满意度情况。结果:对照组经过护理后对生活质量满意度总有效率66.67%,试验组经过护理后对生活质量满意度总有效率96.67%,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有效的心理疏导干预可显著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同时提升患者对生活质量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张秀芹;刘玲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合理运用现代化仪器设备,有效提高检验分析质量水平

    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合理正确的使用自动化仪器设备,提高检验工作效率和检验分析质量。可通过加强检验知识学习,提高专业素质,结合仪器设备相关资料和说明书正确使用仪器。另外,检验分析报告不仅需要仪器的机械检测,还需要检验人员细致的工作态度及仪器的自动化和手工操作的有机结合。

    作者:瞿巍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美托洛尔对高血压患者的心率管理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对高血压患者的心率管理的疗效。方法:将86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除了其他降压药之外加用美托洛尔控制心率,对照组服用非β受体阻滞剂类的降压药及安慰剂(维生素C片)。结果:治疗组心率总达标率90.7%,对照组心率总达标率3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能显著降低患者心率,以降低远期死亡率及心血管事件。

    作者:姚彩霞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Stoppa入路治疗骨盆前环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Stoppa入路治疗骨盆前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Stoppa入路治疗骨盆前环骨折患者8例,均采用Stoppa入路进行前环钢板固定。应用Matta评分标准和Majeed骨盆骨折评分系统对骨折复位及术后功能进行评价。结果:Stoppa切口长10~14 cm(平均12 cm),手术时间90~150 min(平均110 min),术中出血量200~800 mL(平均400 mL)。根据Matta评分标准评定术后骨折复位情况,8例患者均获得满意复位。8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6.7个月),根据Majeed骨盆骨折评分系统对所有8例患者进行术后疗效评价,优5例,良3例,随访时间>6个月的患者6例均达到骨性愈合。结论:Stoppa入路损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操作简便,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明显减少,在治疗骨盆前环骨折时完全可以取代传统的Pfannenstiel入路及髂腹股沟入路,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作者:李俊;沈成华;熊才亮;房晓彬;王新春;赵袁丰;杨潇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乳腺癌术后护理干预对患肢功能锻炼康复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恢复功能的疗效。方法:将112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而试验组采用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的基本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恢复的疗效,增强功能锻炼的效果。

    作者:李小强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中国30年偏头痛等位发作Meta分析及欣可来效应

    本文探讨了30年来中国对偏头痛等位发作的经验。通过搜索中英文献,对纳入文献资料利用Rev Man 4.1软件处理。共27篇文献纳入标准,本病发作青年性、突然性、一次性、反复性、刻板性发作与其他疾病大区别(OR=0.24,95%CI,[0.18,0.32]z=9.22,P<0.00001)。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疗偏头痛的核心,而偏头痛的诊断主要靠病史及排除诊断法完成。

    作者:梁韶春;王秀荣;郭文璐;张素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儿科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以降低儿科护理纠纷的发生。方法:2013年3月-2014年2月儿科收治568例患儿。其中2013年3月-8月未采取防范措施期间诊治的患儿220例作为对照组,2013年8月-2014年2月采取防范措施后就诊的患儿348例作为观察组。对患儿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投诉情况和护理满意度,并总结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结果:观察组护理投诉17例(4.9%),护理满意325例,护理满意度93.4%。对照组护理投诉48例(21.8%),护理满意166例,护理满意度7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了解和掌握导致儿科护理纠纷产生的原因,加强防范措施是降低儿科护理纠纷的关键。

    作者:常争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健胃消食片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健胃消食片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消化不良患儿84例,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健胃消食片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消化不良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消化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用药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健胃消食片治疗消化不良疾病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刘春莲 刊期: 2014年第33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