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沈成华;熊才亮;房晓彬;王新春;赵袁丰;杨潇
目的:观察对比头孢曲松与盐酸大观霉素治疗单纯性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2013年收治单纯性淋病患者86例,根据用药方法不同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其中前者使用头孢曲松,后者使用盐酸大观霉素,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7.6%,对照组总有效率86.1%;治疗组细菌转阴率也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曲松针对单纯性淋病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大改善。
作者:李卫民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羊水胎粪污染新生儿的脐动脉血气pH值与血糖结果关系。方法:2013年5月1日-2014年6月1日产科分娩484例不同程度羊水胎粪污染的新生儿,其中羊水胎粪污染Ⅰ°160例、羊水胎粪污染Ⅱ°135例、羊水胎粪污染Ⅲ°189例。对新生儿进行脐动脉血气pH值及血糖检测结果分析。结果:脐动脉血血气指标pH值及血糖结果差异显著,Ⅰ°、Ⅱ°羊水胎粪污染程度与脐动脉血血气指标pH值及血糖成正比关系,Ⅲ°羊水胎粪污染的新生儿脐动脉血血气指标pH值及血糖成反比关系。结论:不同程度羊水胎粪污染新生儿的脐动脉血气pH值与血糖结果差异显著,且与新生儿窒息缺氧的程度有密切联系,有助于判断胎儿血气异常的性质及其严重程度,对于分析胎儿娩出前的状态、评价产科处理经过,指导新生儿治疗、评估新生儿预后等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并针对问题对产科、新生儿科提出积极预防干预措施。
作者:高建国;孙庆霞;于普丽;袁星堂;胡美莲;顾艳华;宋燕玲;赵香丽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对高血压患者的心率管理的疗效。方法:将86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除了其他降压药之外加用美托洛尔控制心率,对照组服用非β受体阻滞剂类的降压药及安慰剂(维生素C片)。结果:治疗组心率总达标率90.7%,对照组心率总达标率3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能显著降低患者心率,以降低远期死亡率及心血管事件。
作者:姚彩霞 刊期: 2014年第33期
机械通气是指当人体的呼吸器官不能维持正常的气体交换,随后发生呼吸衰竭时,以机械装置(呼吸机)代替或辅助呼吸肌的工作,达到维持通气、改善换气、缓解呼吸肌疲劳的一种支持治疗手段。呼吸衰竭患者及时实施机械通气,进行有效的专科治疗及护理,在医护人员共同努力下,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
作者:段玉顺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研究不同心肺复苏方式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心肺复苏治疗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采用序贯性气道开放方式行心肺复苏治疗,对照组通过非序贯性气道开放方式行心肺复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通气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通气时间、自主呼吸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治疗有效21例,有效率72.4%,对照组中治疗有效15例,有效率51.7%,观察组复苏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序贯性气道开放过程中,可通过使用喉罩或普通面罩使气道开放,便于使心肺复苏成功率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小飞;廖露;彭亮;石文贵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分析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的原因与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效果。方法:收治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患者20例,回顾与分析临床资料,分析颅脑外伤后并发脑积水的原因以及脑室腹腔分流术临床疗效。结果: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减压窗压力显著降低,患者部分功能与意识均有一定程度好转,GCS评分提高。术后15 d,对患者行颅脑CT复查,其结果显示与术前相比,全脑室系统明显缩小,其中以侧脑为明显。结论: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主要是由于蛛网膜下腔出血与脑内积血两个原因所引起的,及时采取脑室腹腔分流术,能明显提升临床疗效,有助于患者预后的改善。
作者:薛晓波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收治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肾康方,200 mL/次,2次/d。两组疗程均2个月。观察患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并计算内生肌酐(Ccr)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0.00%,对照组总有效率65.71%,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BUN、Scr均有不同程度降低,Ccr有不同程度升高,治疗组BUN、Scr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同期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Ccr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同期比较均显著升高。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既能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症状,又能明显改善肾功能,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张积银;张庆合;陈琼;陈文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减少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作用。方法:2011年10月-2013年1月收治支气管哮喘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干预组44例,对照组38例,对对照组出院后进行用药指导和健康教育,对干预组则是在上述护理基础上对其实施为期1年的院外延续护理,进行两组护理对哮喘病患者急性发作的作用分析。结果:经过不同护理方式的实施,相比于对照组,干预组在哮喘控制以及健康知识得分方面均有大幅的提升(P<0.05),并且在实施延续护理后,干预组1年内住院次数相比于对照组有明显的下降(P<0.05),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结论:延续护理能有效减少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次数,具有很高效的护理效果,应推广运用。
作者:杨冬英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调查温州某社区居民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情况,以及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情况。方法:2013年选取社区体检居民489例,进行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调查,采用统一的调查表面对面进行问卷调查及血压测量。结果:高血压知晓率63.07%,高血压治疗率80.65%,高血压控制率45.80%。高血压人群和非高血压人群对高血压知识的掌握得分均较高,但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样化的健康宣教有利于人群对高血压知识的掌握,并且改善高血压防治。
作者:郑旭煦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采用综合疗法治疗肛周急性坏死性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肛周急性坏死性筋膜炎患者26例,采用切开引流、抗感染、高压氧、中药汤剂及营养支持综合疗法治疗。结果:治愈25例,治愈率96.1%,1例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自动出院时,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无一例死亡。结论:对于肛周急性坏死性筋膜炎,多种治疗方法联合应用,是可靠的治疗方法,可有效减低该病的死亡率。
作者:陈瑞超;刘畅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对于胆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09年11月-2011年3月收治胆囊切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小切口手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时间、出血量和手术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时间、出血量和手术时间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胆结石患者使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具有临床价值意义,可以大力推广。
作者:吴波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诊断老年心血管心力衰竭的经验及有效治疗措施。方法: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老年心血管心力衰竭患者56例,首先询问病史,查找病因,然后从辅助诊断中查找病因和诊断依据。在治疗方法上选择利尿剂,同时给予强心苷类药物、β受体阻断剂、ACEI等。结果:本组56例患者经过治疗,痊愈7例(12.5%),显效29例(51.8%),有效18例(32.1%),无效2例(3.6%),总有效率96.4%。结论:严格按照诊断标准,充分利用检查手段,加强对患者的询问是诊断老年心血管心力衰竭的重要措施,在给予利尿剂的同时给予强心苷类药物、β受体阻断剂、ACEI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韩松兰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欣母沛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2012年2月-2014年5月收治产后出血高危因素产妇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产妇于分娩后给予米索前列醇0.4 mg预防治疗,观察组产妇于分娩后在口服米索前列醇的基础上给予欣母沛250μg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产妇不同时间段的出血量及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于产后2 h、产后24 h的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产妇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的降低幅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结论:欣母沛联合米索前列醇能产生一定的协同作用,有效预防产妇产后出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葛彩芹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研究复合凝乳酶胶囊对治疗5岁以下儿童腹泻和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儿童腹泻患儿100例,均在5岁以下,按年龄比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服用复合凝乳酶胶囊的基础上同时进行常规抗炎治疗,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抗炎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8%)高于对照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腹泻治疗效果的因素主要有药的用量、腹泻程度、小儿的年龄等多种因素有关。结论:复合凝乳酶胶囊对治疗5岁以下儿童腹泻症状有着显著的疗效,并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在临床应用上值得推广。
作者:葛丽萍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儿童糖尿病的临床特征以及对儿童糖尿病的临床护理对策和要点。方法:收治儿童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分析患儿的临床疾病特征、首发症状、发病季节、发病年龄等,给予一定的护理对策,包括计划饮食、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运动疗法护理、自我监测和随访。比较护理后两组的缓解出院率、患者家属满意度、患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缓解出院率、患者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对策在儿童糖尿病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赵太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复合凝乳酶胶囊治疗不同类型的儿童消化不良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1月-2012年2月收治消化不良患儿150例,将不同类型的患儿按照食欲不振、上腹痛上腹胀、恶心呕吐类分为3组。3组都给予相同剂量的复合凝乳酶胶囊治疗,观察各自消化不良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食欲不振类治愈20例(40%),有效25例(50%),无效5例(10%)。上腹痛上腹胀类治愈10例(20%),有效15例(30%),无效25例(50%)。恶心呕吐类治愈5例(10%),有效25例(50%),无效20例(40%)。每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各种消化不良症状的时候,复合凝乳酶胶囊对食欲不振类的疗效佳,起效快,不良反应少,其疗效值得肯定。
作者:刘亚昆;杨颖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分析社区高血压患者阿司匹林应用情况,评价健康管理效用,分析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方法:连续进行问卷调查,获取432例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阿司匹林应用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规律服药231例,不规律服药125例,未服药76例;影响服药主要原因:担心不良反应36.82%、血压已得到控制29.35%、曾经发生不良反应13.43%、生活工作繁忙忘记10.45%,不规律用药者生活工作繁忙忘记、感觉没有效果高于未服药者,曾经发生过不良反应低于未服药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律用药2年内新发心脑血管并发症率(0.87%)低于不规律用药(16.00%)以及未服药(15.79%)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律用药、不规律用药、未服药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医疗资源获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担忧与重视程度、是否发生不良反应、生活状态是影响其阿司匹林用药情况的主要因素;规律用药有助于防治心血管病发生。
作者:黄娟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概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流行现状、危害性、危险因素以及可控性,探索糖尿病治疗教育(Therapeuic Education)在DR防治中的意义和社会经济学价值。方法:通过文献检索,阐述DR的病理基础、危险因素以及三级预防。结果:DR 是一个长期的病理过程,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糖尿病盲是不可逆的,然而又是可避免的。结论:糖尿病治疗教育可以降低DR的患病率和致盲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节约医疗资源。
作者:蒋惠芳;宋徽江;金美华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头皮静脉输液患儿60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穿刺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折叠负压法穿刺。观察两组头皮静脉1次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1次穿刺成功率94.7%和81.7%。结论:采用折叠负压法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能提高穿刺成功率。
作者:张云;秦素风;马月爱 刊期: 2014年第33期
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合理正确的使用自动化仪器设备,提高检验工作效率和检验分析质量。可通过加强检验知识学习,提高专业素质,结合仪器设备相关资料和说明书正确使用仪器。另外,检验分析报告不仅需要仪器的机械检测,还需要检验人员细致的工作态度及仪器的自动化和手工操作的有机结合。
作者:瞿巍 刊期: 2014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