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丽萍
目的:探讨阿希米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宫颈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2014年8月收治宫颈支原体感染患者100例,所有患者支原体培养均阳性,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治疗方法:阿奇霉素0.5%+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滴,1次/d,连续治疗7 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晚睡前阴道内置入阿希米1粒,1次/d,连续放置7次。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症状和体征消失49例(98.0%),支原体培养转阴48例,阴转率96.0%;对照组疗程结束后症状和体征消失30例(60.0%),支原体培养转阴25例,阴转率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痊愈45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0%;对照组痊愈33例,有效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希米、阿奇霉素联合用药可以明显改善宫颈支原体感染患者的症状,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成梅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研究支气管镜对胸外科手术后肺不张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1年8月-2013年1月收治肺不张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观察组应用支气管镜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治疗。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表现症状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治愈18例(52.9%),有效14例(41.1%),无效2例(5.8%)。对照组治愈14例(41.1%),有效12例(35.2%),无效8例(23.5%)。观察组总有效率94.1%,明显优于对照组76.4%(P<0.05)。结论:支气管镜治疗胸外科术后肺不张临床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江来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骨梗死的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2012年4月-2013年12月收治经手术、活检及临床随访证实的骨梗死患者12例,对其X线平片、CT和MRI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变主要发生于股骨下段和胫骨上段,多双侧发病;急性期X线和CT表现为阴性或局部骨质疏松;MRI表现为病变中心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等或略高信号;亚急性期 X 线及 CT 表现为虫蚀样改变及斑片状、条梭状钙化;病灶边缘呈典型的地图样改变;MRI表现为病变中心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略高信号,病灶边缘呈典型的地图样改变。慢性期X线和CT呈不规则形硬化,MRI表现为T1WI、T2WI均呈低信号。结论:MRI检查是诊断早期骨梗死有效的方法,可以发现早期病变,X线平片对于亚急性期及慢性期病变有帮助,CT较平片敏感。
作者:李秋莉;乔聚义;席彬;刘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观察对比头孢曲松与盐酸大观霉素治疗单纯性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2013年收治单纯性淋病患者86例,根据用药方法不同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其中前者使用头孢曲松,后者使用盐酸大观霉素,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7.6%,对照组总有效率86.1%;治疗组细菌转阴率也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曲松针对单纯性淋病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大改善。
作者:李卫民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研究复合凝乳酶胶囊对治疗5岁以下儿童腹泻和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儿童腹泻患儿100例,均在5岁以下,按年龄比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服用复合凝乳酶胶囊的基础上同时进行常规抗炎治疗,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抗炎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8%)高于对照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腹泻治疗效果的因素主要有药的用量、腹泻程度、小儿的年龄等多种因素有关。结论:复合凝乳酶胶囊对治疗5岁以下儿童腹泻症状有着显著的疗效,并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在临床应用上值得推广。
作者:葛丽萍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分析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的原因与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效果。方法:收治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患者20例,回顾与分析临床资料,分析颅脑外伤后并发脑积水的原因以及脑室腹腔分流术临床疗效。结果: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减压窗压力显著降低,患者部分功能与意识均有一定程度好转,GCS评分提高。术后15 d,对患者行颅脑CT复查,其结果显示与术前相比,全脑室系统明显缩小,其中以侧脑为明显。结论: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主要是由于蛛网膜下腔出血与脑内积血两个原因所引起的,及时采取脑室腹腔分流术,能明显提升临床疗效,有助于患者预后的改善。
作者:薛晓波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及规范管理对农村居民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影响的重要性。方法:采用整群随机调查方法,对固原市原州区张易镇黄堡村45~85岁常住高血压患者250例进行为期2年、定期、规律的健康教育及规范管理,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及规范化管理前后高血压患者的“三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农村高血压患者进行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及规范管理,可提高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改善不健康行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健康教育及规范管理是农村居民防治高血压病的重要措施。
作者:任世杰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本文分析了近年来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治疗方法,探讨有效的治疗方式。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有腹腔镜和开腹穿孔缝合术、胃大部切除术和迷走神经切断术。临床学者更倾向于微创类的腹腔镜单纯修补术,保守治疗也受到患者和医生的青睐,胃大部切除术是一种有效的补充,腹腔镜胃大部切除术也有较大的发展前景;但不管选择哪种治疗方式,都必须严格把握适应证,并结合有效的药物治疗,才能真正提高治愈率。
作者:胡晓群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采用综合疗法治疗肛周急性坏死性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肛周急性坏死性筋膜炎患者26例,采用切开引流、抗感染、高压氧、中药汤剂及营养支持综合疗法治疗。结果:治愈25例,治愈率96.1%,1例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自动出院时,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无一例死亡。结论:对于肛周急性坏死性筋膜炎,多种治疗方法联合应用,是可靠的治疗方法,可有效减低该病的死亡率。
作者:陈瑞超;刘畅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羊水胎粪污染新生儿的脐动脉血气pH值与血糖结果关系。方法:2013年5月1日-2014年6月1日产科分娩484例不同程度羊水胎粪污染的新生儿,其中羊水胎粪污染Ⅰ°160例、羊水胎粪污染Ⅱ°135例、羊水胎粪污染Ⅲ°189例。对新生儿进行脐动脉血气pH值及血糖检测结果分析。结果:脐动脉血血气指标pH值及血糖结果差异显著,Ⅰ°、Ⅱ°羊水胎粪污染程度与脐动脉血血气指标pH值及血糖成正比关系,Ⅲ°羊水胎粪污染的新生儿脐动脉血血气指标pH值及血糖成反比关系。结论:不同程度羊水胎粪污染新生儿的脐动脉血气pH值与血糖结果差异显著,且与新生儿窒息缺氧的程度有密切联系,有助于判断胎儿血气异常的性质及其严重程度,对于分析胎儿娩出前的状态、评价产科处理经过,指导新生儿治疗、评估新生儿预后等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并针对问题对产科、新生儿科提出积极预防干预措施。
作者:高建国;孙庆霞;于普丽;袁星堂;胡美莲;顾艳华;宋燕玲;赵香丽 刊期: 2014年第33期
本文汇报了1例高原地区脑水肿并发大面积脑梗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指出及时、合理的治疗和精心护理及康复锻炼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田甜;魏林节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头皮静脉输液患儿60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穿刺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折叠负压法穿刺。观察两组头皮静脉1次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1次穿刺成功率94.7%和81.7%。结论:采用折叠负压法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能提高穿刺成功率。
作者:张云;秦素风;马月爱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扩张型心肌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A组在B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卡维地洛治疗,分析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A、B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分别为94%、76%,A组早搏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部分患者发热头痛后自行缓解。结论:在常规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发心律失常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卡维地洛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可改善心功能,值得作为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发心律失常的理想药物。
作者:李巧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对针刀整体松懈术辅以正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方法:对66例腰椎间盘突症患者应用针刀整体松懈术辅以正脊手法予以治疗。结果:治愈46例(69.6%),好转13例(19.8%),有效6例(9.1%),未愈1例(1.5%)。治疗总有效率98.5%。结论:通过整体松懈术辅以正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复发见效快、安全可靠,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华洋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采用经多裂肌间隙入路治疗腰推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经多裂肌间隙入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60例,观察患者的切口长度、出血量、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患者出现的并发症等情况,并且对患者 VAS 和 JOA 进行评分。结果:患者手术切口4~6 cm,平均5 cm;患者手术时间80~150 min,平均110 min;患者术中出血量100~400 mL,平均120 mL;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8~15个月,平均随访12个月,没有发现并发症患者。对患者末次随访中,患者的VAS腰痛评分从术前(7.23±1.78)分降至(2.33±1.72)分,患者VAS 腿痛评分从术前平均(7.46±1.62)分降至(2.41±1.61)分,患者 JOA 评分从术前平均(10.38±3.29)分增至(22.89±3.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经多裂肌间隙入路治疗,其并发症少、疗效明显,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一项理想的治疗手段。
作者:梁刚;李跃辉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颅脑外伤具有较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给患者及家属心理产生较大影响。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变化主要包括心理压力、心理反应、心理需求等方面,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治疗效果与预后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进行治疗和心理干预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心理素质水平,降低患者家属的心理应激水平,增强患者的信任度,终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作者:张俊英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植入性胎盘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2010年2月-2014年1月收治分娩产妇4689例,其中发生植入性胎盘18例,发生率0.38%,其中16例患者接受保守治疗,2例患者采用手术治疗,观察治疗结果。结果:本组18例,新生儿均存活,产妇均痊愈出院。保守治疗方法出血量明显低于子宫次全切除术治疗方法,保守治疗方法的出血停止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高于子宫次全切除术治疗方法,两种治疗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要做好产前检查,早期诊断,及时预防,对检出的患者,要仔细评估,选择佳的治疗方案,降低大出血的发生,提高救治成功率。
作者:杨晓清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患者孕前保健以及孕期保健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瘢痕子宫患者15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B1组(观察组75例)与B2组(对照组75例)。B2组:常规指导;B1组:孕前保健以及孕期保健;对比B1组与B2组患者临床终效果。结果:在临床满意度方面,B1组高于B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依从性评分以及母婴结局评分方面,B1组优于B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瘢痕子宫患者,对其给予孕前保健以及孕期保健,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终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杨莹璘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了解霍林郭勒市离退休人员用药情况,提高离退休干部保健水平。方法:采取查阅相关门诊、住院记录、电话随访和问卷调查等方法,调查180例离退休人员用药情况,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长期服药175例,用药2种及以上164例,使用心血管类药物157例。离退休人员总体用药依从性差。结论:离退休人员对医疗保健的依赖性提高,存在不合理用药问题,应对他们加强用药教育,选择合理用药方案。
作者:刘秀珍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以降低儿科护理纠纷的发生。方法:2013年3月-2014年2月儿科收治568例患儿。其中2013年3月-8月未采取防范措施期间诊治的患儿220例作为对照组,2013年8月-2014年2月采取防范措施后就诊的患儿348例作为观察组。对患儿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投诉情况和护理满意度,并总结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结果:观察组护理投诉17例(4.9%),护理满意325例,护理满意度93.4%。对照组护理投诉48例(21.8%),护理满意166例,护理满意度7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了解和掌握导致儿科护理纠纷产生的原因,加强防范措施是降低儿科护理纠纷的关键。
作者:常争艳 刊期: 2014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