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昆;杨颖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钠注射液静滴预防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应激性胃黏膜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3月-2014年6月收治重度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胃黏膜损害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单纯给予降颅内压、调节水电解质、营养支持等常规西医基础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泮托拉唑钠注射液静滴。7 d 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胃液 pH 值及胃液红细胞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胃液pH值及胃液红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胃液pH值及胃液红细胞数均有所改善,以观察组治疗后胃液pH值及胃液红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泮托拉唑钠注射液静滴能有效预防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的应激性胃黏膜损害,降低患者胃液pH值及胃液红细胞数,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深入研究运用。
作者:姜宗臣;国泉;薄克义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分析和总结部分脾栓塞联合抗病毒治疗乙肝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效果。方法:利用部分脾栓塞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60例乙肝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对肝功能、血常规、血病毒载量、门静脉内径、脾脏厚度以及脾静脉内径等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并随访3个月。结果:治疗后,患者的外周血细胞上升、病毒量下降、肝功能得到改善,门静脉压力降低、脾脏缩小,消化道出血减少。结论:对部分脾栓塞联合抗病毒治疗乙肝肝硬化脾功能亢进非常安全,治疗效果也非常好,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谭宏祜;周晓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研究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消化系统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消化系统肿瘤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一般的治疗方法,观察组使用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0%,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在治疗消化系统肿瘤方面有十分积极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霞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收治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肾康方,200 mL/次,2次/d。两组疗程均2个月。观察患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并计算内生肌酐(Ccr)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0.00%,对照组总有效率65.71%,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BUN、Scr均有不同程度降低,Ccr有不同程度升高,治疗组BUN、Scr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同期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Ccr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同期比较均显著升高。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既能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症状,又能明显改善肾功能,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张积银;张庆合;陈琼;陈文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小儿严重心律失常的临床急救措施。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严重心律失常患儿30例,对其救治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儿,救治成功28例,死亡2例,救治成功率93.3%,死亡率6.7%。结论:根据患儿心律失常类型选用有效药物,并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同时必要时加用电击治疗、纠正心衰等各种措施的综合应用是救治小儿严重心律失常的关键。
作者:孙明华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恢复功能的疗效。方法:将112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而试验组采用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的基本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恢复的疗效,增强功能锻炼的效果。
作者:李小强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对于胆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09年11月-2011年3月收治胆囊切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小切口手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时间、出血量和手术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时间、出血量和手术时间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胆结石患者使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具有临床价值意义,可以大力推广。
作者:吴波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减少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作用。方法:2011年10月-2013年1月收治支气管哮喘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干预组44例,对照组38例,对对照组出院后进行用药指导和健康教育,对干预组则是在上述护理基础上对其实施为期1年的院外延续护理,进行两组护理对哮喘病患者急性发作的作用分析。结果:经过不同护理方式的实施,相比于对照组,干预组在哮喘控制以及健康知识得分方面均有大幅的提升(P<0.05),并且在实施延续护理后,干预组1年内住院次数相比于对照组有明显的下降(P<0.05),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结论:延续护理能有效减少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次数,具有很高效的护理效果,应推广运用。
作者:杨冬英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调查温州某社区居民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情况,以及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情况。方法:2013年选取社区体检居民489例,进行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调查,采用统一的调查表面对面进行问卷调查及血压测量。结果:高血压知晓率63.07%,高血压治疗率80.65%,高血压控制率45.80%。高血压人群和非高血压人群对高血压知识的掌握得分均较高,但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样化的健康宣教有利于人群对高血压知识的掌握,并且改善高血压防治。
作者:郑旭煦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评价卡托普利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治慢性心衰患者142例,据患者意愿与医师建议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71例,前者应用卡托普利,后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美托洛尔,分别于2周后、3个月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2周后,联合组显效率(74.65%)优于对照组(57.75%),无效率(1.41%)低于对照组(14.08%);3个月后联合组显效率(90.14%)高于对照组(74.7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血压、心率低于治疗前,联合组舒张压(66.5±3.2)mmHg、收缩压(120.5±3.8)mmHg、心率(82.3±3.1)次/min 低于对照组(78.4±5.1)mmHg、(138.1±5.5)mmHg、(90.5±5.5)次/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第2周共发生不良反应14例,高于对照组的2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托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衰,较单纯应用卡托普利临床效果更显著,但随着疗程的延长,疗效差异逐渐缩小,且联合可能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因此联用需慎重,综合考虑患者耐受与疾病治疗需要。
作者:宋军;敖银莲 刊期: 2014年第33期
本文以阿司匹林传统临床应用为出发点,从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肿瘤疾病和妇产科疾病等方面,对其临床应用的进展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期为发现和拓展阿司匹林在疾病治疗方面的更多功效提供参考价值。
作者:智光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手术患者护理配合措施,以减少麻醉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2013年1-12月收治实施腰-硬联合麻醉(CSEA)手术患者650例,对其护理配合进行总结,包括麻醉前、中、后手术患者的心理、生理护理、麻醉用物准备、麻醉预防性输液、麻醉操作配合等。结果:手术患者配合积极,CSEA穿刺成功率高、术中患者生命征控制较好。结论:做好CSEA手术患者围麻醉期的护理配合措施,能提高CSEA的穿刺成功率,有效的预防麻醉并发症,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吴秀凤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患者孕前保健以及孕期保健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瘢痕子宫患者15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B1组(观察组75例)与B2组(对照组75例)。B2组:常规指导;B1组:孕前保健以及孕期保健;对比B1组与B2组患者临床终效果。结果:在临床满意度方面,B1组高于B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依从性评分以及母婴结局评分方面,B1组优于B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瘢痕子宫患者,对其给予孕前保健以及孕期保健,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终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杨莹璘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头皮静脉输液患儿60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穿刺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折叠负压法穿刺。观察两组头皮静脉1次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1次穿刺成功率94.7%和81.7%。结论:采用折叠负压法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能提高穿刺成功率。
作者:张云;秦素风;马月爱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改良 Miccoli 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的效果。方法:2012年4月-2013年10月收治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11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观察组采用改良Miccoli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过程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等方面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7%,与对照组9.1%的并发症发生率没有明显的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Miccoli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甲状腺手术,改良Miccoli手术不仅切口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而且具有创伤小和美容的优点。
作者:郭万和;葛巨刚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诊断老年心血管心力衰竭的经验及有效治疗措施。方法: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老年心血管心力衰竭患者56例,首先询问病史,查找病因,然后从辅助诊断中查找病因和诊断依据。在治疗方法上选择利尿剂,同时给予强心苷类药物、β受体阻断剂、ACEI等。结果:本组56例患者经过治疗,痊愈7例(12.5%),显效29例(51.8%),有效18例(32.1%),无效2例(3.6%),总有效率96.4%。结论:严格按照诊断标准,充分利用检查手段,加强对患者的询问是诊断老年心血管心力衰竭的重要措施,在给予利尿剂的同时给予强心苷类药物、β受体阻断剂、ACEI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韩松兰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与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7月-2012年7月收治胃癌患者102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开腹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辅助根治术治疗。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手术的相关指标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与总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较好,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作者:陈君年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对上呼吸道感染治疗的影响,积累有益经验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治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80例,随机纳为静脉用药组和口服用药组,每组90例。口服组予以口服药物治疗,静脉组予以药物静注或静滴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药物见效、症状缓解时间方面,静脉用药组明显快于口服药物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在遗留咳嗽、咳痰方面,静脉用药组要高于口服用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疾病转归方面,静脉用药组与口服用药组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静脉用药与口服用药两种用药方式都可有效缓解症状,静脉用药显效速度相对更快。然而终疗效与临床给药途径无明显关联,静脉用药不改变上呼吸道感染的病程,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采取用药方式。
作者:孙忠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守性术后辅助GnRH-a治疗中重度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中重度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术后服用避孕药,观察组服用GnRH-a类药物。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8%,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其 FSH、LH 水平都明显低于用药前(P<0.05);但观察组用药后其FSH和LH下降水平较对照组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保守性术后辅助GnRH-a治疗中重度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指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丽聪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究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2011-2013年收治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依达拉奉治疗,治疗组采取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的30 d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6.0%和9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4,P<0.05)。治疗15 d 和30 d 后,两组患者 NIHSS 评分明显降低,其中30 d 后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低(t=22.8, 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对于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协同作用,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其中依达拉奉联合阿托伐他汀效果更为显著,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作者:孔凡明 刊期: 2014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