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万和;葛巨刚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52例,随机均分为瑞芬太尼组与芬太尼组,分别采用瑞芬太尼与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血液动力学变化及临床效果。结果:瑞芬太尼组的术中血液动力学稳定性较芬太尼组平稳,芬太尼组气腹2 min与插管5 min时临床指标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自主呼吸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除导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进行比较,瑞芬太尼组均优于芬太尼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手术时采用瑞芬太尼与芬太尼麻醉均有效,但前者血液动力学稳定性较后者平稳,术后恢复也优于后者,应作为首选麻醉方案。
作者:张红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扩血管药物治疗心肌梗死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心肌梗死患者5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扩血管药物,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总疗效93.10%(27/29),对照组临床总疗效65.52%(19/29),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025,P<0.05)。结论:扩血管药物治疗心肌梗死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雷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小儿严重心律失常的临床急救措施。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严重心律失常患儿30例,对其救治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儿,救治成功28例,死亡2例,救治成功率93.3%,死亡率6.7%。结论:根据患儿心律失常类型选用有效药物,并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同时必要时加用电击治疗、纠正心衰等各种措施的综合应用是救治小儿严重心律失常的关键。
作者:孙明华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分析和总结部分脾栓塞联合抗病毒治疗乙肝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效果。方法:利用部分脾栓塞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60例乙肝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对肝功能、血常规、血病毒载量、门静脉内径、脾脏厚度以及脾静脉内径等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并随访3个月。结果:治疗后,患者的外周血细胞上升、病毒量下降、肝功能得到改善,门静脉压力降低、脾脏缩小,消化道出血减少。结论:对部分脾栓塞联合抗病毒治疗乙肝肝硬化脾功能亢进非常安全,治疗效果也非常好,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谭宏祜;周晓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2月-2014年3月收治支气管哮喘患者11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氨茶碱解痉平喘、头孢哌酮/舒巴坦抗感染治疗,同时给予丙酸倍氯米松250μg,1吸,2次/d。观察组在给予氨茶碱解痉平喘、头孢哌酮/舒巴坦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250μg,1吸,2次/d。结果:两组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pH 值、PaO2、PaCO2均明显好转,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对照组总有效率6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症状缓解快,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罗先平;屈小江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对于胆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09年11月-2011年3月收治胆囊切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小切口手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时间、出血量和手术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时间、出血量和手术时间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胆结石患者使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具有临床价值意义,可以大力推广。
作者:吴波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对高血压患者的心率管理的疗效。方法:将86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除了其他降压药之外加用美托洛尔控制心率,对照组服用非β受体阻滞剂类的降压药及安慰剂(维生素C片)。结果:治疗组心率总达标率90.7%,对照组心率总达标率3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能显著降低患者心率,以降低远期死亡率及心血管事件。
作者:姚彩霞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研究支气管镜对胸外科手术后肺不张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1年8月-2013年1月收治肺不张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观察组应用支气管镜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治疗。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表现症状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治愈18例(52.9%),有效14例(41.1%),无效2例(5.8%)。对照组治愈14例(41.1%),有效12例(35.2%),无效8例(23.5%)。观察组总有效率94.1%,明显优于对照组76.4%(P<0.05)。结论:支气管镜治疗胸外科术后肺不张临床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江来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开发《静脉用药审核系统》,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合理审方提供服务。方法:在SQL SERVER 2005系统的基础上,结合我院正使用的HIS系统数据库,构建权威的合理用药数据库;通过对审核过程中的多种因素进行完善,以POWERBUILDER 10.0为界面设计软件,完成审核系统的功能板块。结果:《静脉用药审核系统》在试运行期间共审核医嘱283816例,成功审核不合理医嘱2642例,其中包括配伍不合理、溶媒不合理、浓度不合理、单次/d大剂量不合理、用药频次不合理和疗程不合理;同时,软件审方与人工审方相比,每组处方审核可节约24 s且无人工误差。结论:静脉用药审核系统得到初步完成,在试行过程中减轻了药师的审方压力,提高了审方效率,获得初步好评。
作者:鲁广先;丁信园;孙坚彤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研究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月-2014年7月收治腹股沟复发疝患者100例,分为常规传统修补术组和无张力疝修补术组两组,其中常规传统修补术组34例,无张力疝修补术组66例,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常规传统修补术组的手术时间(61.5±10.5)min,无张力疝修补术组手术时间(48.5±8.5)min,两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传统修补术组住院时间(7.0±1.5) d,无张力疝修补术组住院时间(5.5±0.5)d,两组出院时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传统修补术组的复发率14.71%(5/34),无张力疝修补术组复发率1.52%(1/66),两组复发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传统修补术组的患者满意率85.29%(29/34),无张力疝修补术组患者满意率98.48%(65/66),两组患者满意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好,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较短,复发率较低,患者的满意度更高。
作者:李卿;刘晶晶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分析研究运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手术方式对于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2010年9月-2013年9月收治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70例,对其实行经皮肾镜碎取石治疗。结果:70例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无一例出现手术失败的情况。所有患者分两期完成取石操作,其中在Ⅰ期取石成功65例,其余5例Ⅱ期取石成功。在患者痊愈出院后的随访工作中发现,出现结石病症复发的概率为0。结论:运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进行结石病症的治疗,能够在获取到极佳治疗效果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对患者身体所造成的损伤,值得在今后的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王新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分析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的原因与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效果。方法:收治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患者20例,回顾与分析临床资料,分析颅脑外伤后并发脑积水的原因以及脑室腹腔分流术临床疗效。结果: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减压窗压力显著降低,患者部分功能与意识均有一定程度好转,GCS评分提高。术后15 d,对患者行颅脑CT复查,其结果显示与术前相比,全脑室系统明显缩小,其中以侧脑为明显。结论: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主要是由于蛛网膜下腔出血与脑内积血两个原因所引起的,及时采取脑室腹腔分流术,能明显提升临床疗效,有助于患者预后的改善。
作者:薛晓波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儿童糖尿病的临床特征以及对儿童糖尿病的临床护理对策和要点。方法:收治儿童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分析患儿的临床疾病特征、首发症状、发病季节、发病年龄等,给予一定的护理对策,包括计划饮食、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运动疗法护理、自我监测和随访。比较护理后两组的缓解出院率、患者家属满意度、患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缓解出院率、患者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对策在儿童糖尿病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赵太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本文探讨了30年来中国对偏头痛等位发作的经验。通过搜索中英文献,对纳入文献资料利用Rev Man 4.1软件处理。共27篇文献纳入标准,本病发作青年性、突然性、一次性、反复性、刻板性发作与其他疾病大区别(OR=0.24,95%CI,[0.18,0.32]z=9.22,P<0.00001)。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疗偏头痛的核心,而偏头痛的诊断主要靠病史及排除诊断法完成。
作者:梁韶春;王秀荣;郭文璐;张素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复合凝乳酶胶囊治疗不同类型的儿童消化不良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1月-2012年2月收治消化不良患儿150例,将不同类型的患儿按照食欲不振、上腹痛上腹胀、恶心呕吐类分为3组。3组都给予相同剂量的复合凝乳酶胶囊治疗,观察各自消化不良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食欲不振类治愈20例(40%),有效25例(50%),无效5例(10%)。上腹痛上腹胀类治愈10例(20%),有效15例(30%),无效25例(50%)。恶心呕吐类治愈5例(10%),有效25例(50%),无效20例(40%)。每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各种消化不良症状的时候,复合凝乳酶胶囊对食欲不振类的疗效佳,起效快,不良反应少,其疗效值得肯定。
作者:刘亚昆;杨颖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长春西汀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8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以单纯性甲钴胺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长春西汀和甲钴胺联合方案进行治疗。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1.18%)明显优于对照组(67.65%),且神经传导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西汀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确切,安全系数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陈继文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收治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肾康方,200 mL/次,2次/d。两组疗程均2个月。观察患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并计算内生肌酐(Ccr)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0.00%,对照组总有效率65.71%,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BUN、Scr均有不同程度降低,Ccr有不同程度升高,治疗组BUN、Scr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同期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Ccr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同期比较均显著升高。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既能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症状,又能明显改善肾功能,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张积银;张庆合;陈琼;陈文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分析儿童病毒性脑炎的MRI影像学表现的早期诊断。方法:2012年6月-2014年7月收治病毒性脑炎患儿32例,收集MRI影像检查资料,结合临床症状及病史对其MRI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MRI检查病灶主要位于双侧丘脑、基底节区、中脑、大脑半球皮层下区,大部分丘脑及基底节区病灶呈较对称性分布。T1WI像上病灶呈稍低信号21例,病灶表现不明显11例;T2WI 像上呈稍高、高信号32例;FLAIR 像上均发现高、稍高信号病灶。结论:儿童病毒性脑炎发病以夏秋季节多,病灶主要分布于丘脑、基底节区等核团区,大脑半球主要累及皮层下区,常规SE T1WI不敏感,早期病灶T2WI呈稍高信号易漏诊,FLAIR序列能够敏感地、清楚地显示出早期病灶。
作者:龙艳;高志霖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颅脑外伤具有较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给患者及家属心理产生较大影响。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变化主要包括心理压力、心理反应、心理需求等方面,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治疗效果与预后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进行治疗和心理干预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心理素质水平,降低患者家属的心理应激水平,增强患者的信任度,终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作者:张俊英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扩张型心肌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A组在B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卡维地洛治疗,分析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A、B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分别为94%、76%,A组早搏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部分患者发热头痛后自行缓解。结论:在常规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发心律失常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卡维地洛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可改善心功能,值得作为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发心律失常的理想药物。
作者:李巧艳 刊期: 2014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