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
目的:探讨植入性胎盘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2010年2月-2014年1月收治分娩产妇4689例,其中发生植入性胎盘18例,发生率0.38%,其中16例患者接受保守治疗,2例患者采用手术治疗,观察治疗结果。结果:本组18例,新生儿均存活,产妇均痊愈出院。保守治疗方法出血量明显低于子宫次全切除术治疗方法,保守治疗方法的出血停止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高于子宫次全切除术治疗方法,两种治疗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要做好产前检查,早期诊断,及时预防,对检出的患者,要仔细评估,选择佳的治疗方案,降低大出血的发生,提高救治成功率。
作者:杨晓清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调查温州某社区居民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情况,以及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情况。方法:2013年选取社区体检居民489例,进行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调查,采用统一的调查表面对面进行问卷调查及血压测量。结果:高血压知晓率63.07%,高血压治疗率80.65%,高血压控制率45.80%。高血压人群和非高血压人群对高血压知识的掌握得分均较高,但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样化的健康宣教有利于人群对高血压知识的掌握,并且改善高血压防治。
作者:郑旭煦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Stoppa入路治疗骨盆前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Stoppa入路治疗骨盆前环骨折患者8例,均采用Stoppa入路进行前环钢板固定。应用Matta评分标准和Majeed骨盆骨折评分系统对骨折复位及术后功能进行评价。结果:Stoppa切口长10~14 cm(平均12 cm),手术时间90~150 min(平均110 min),术中出血量200~800 mL(平均400 mL)。根据Matta评分标准评定术后骨折复位情况,8例患者均获得满意复位。8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6.7个月),根据Majeed骨盆骨折评分系统对所有8例患者进行术后疗效评价,优5例,良3例,随访时间>6个月的患者6例均达到骨性愈合。结论:Stoppa入路损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操作简便,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明显减少,在治疗骨盆前环骨折时完全可以取代传统的Pfannenstiel入路及髂腹股沟入路,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作者:李俊;沈成华;熊才亮;房晓彬;王新春;赵袁丰;杨潇 刊期: 2014年第33期
本文分析了心脏冠状动脉CT增强扫描检查中碘过敏反应发生的预防和护理方法,主要通过询问病史、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准备好抢救设备与方案来预防碘过敏的发生,而患者一旦出现了过敏症状应立即停用造影剂,并对症治疗及相应的护理。
作者:邝漫霞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氧气驱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护理疗效。方法:2011年10月-2014年4月收治毛细支气管炎患者45例,在基础治疗前提下使用氧气驱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护理,45例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氧气驱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具有操作简便、局部药物浓度高、疗效好、安全、不良反应小等优点。
作者:申爱美;王莉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恢复功能的疗效。方法:将112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而试验组采用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的基本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恢复的疗效,增强功能锻炼的效果。
作者:李小强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扩血管药物治疗心肌梗死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心肌梗死患者5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扩血管药物,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总疗效93.10%(27/29),对照组临床总疗效65.52%(19/29),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025,P<0.05)。结论:扩血管药物治疗心肌梗死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雷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骨科护理风险因素并制定护理防范对策。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骨科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全面分析骨科护理风险因素的基础上加强护理风险管理,通过比较两组护理效果(投诉事件、意外伤害)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风险管理可有效避免不良事件,促进患者恢复,提高护理质量,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远星 刊期: 2014年第33期
机械通气是指当人体的呼吸器官不能维持正常的气体交换,随后发生呼吸衰竭时,以机械装置(呼吸机)代替或辅助呼吸肌的工作,达到维持通气、改善换气、缓解呼吸肌疲劳的一种支持治疗手段。呼吸衰竭患者及时实施机械通气,进行有效的专科治疗及护理,在医护人员共同努力下,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
作者:段玉顺 刊期: 2014年第33期
本文汇报了1例高原地区脑水肿并发大面积脑梗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指出及时、合理的治疗和精心护理及康复锻炼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田甜;魏林节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与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7月-2012年7月收治胃癌患者102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开腹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辅助根治术治疗。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手术的相关指标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与总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较好,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作者:陈君年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盐酸纳洛酮联合脉络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血塞通注射液0.4 g+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脉络宁注射液30 mL+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1次/d,连续治疗14 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20 mg+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滴,1次/d,连用14 d。结果:观察组基本治愈12例,显著进步16例,进步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0%;对照组基本治愈7例,显著进步17例,进步1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DS评分、ADL和E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纳洛酮联合脉络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范层层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对针刀整体松懈术辅以正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方法:对66例腰椎间盘突症患者应用针刀整体松懈术辅以正脊手法予以治疗。结果:治愈46例(69.6%),好转13例(19.8%),有效6例(9.1%),未愈1例(1.5%)。治疗总有效率98.5%。结论:通过整体松懈术辅以正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复发见效快、安全可靠,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华洋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分析社区高血压患者阿司匹林应用情况,评价健康管理效用,分析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方法:连续进行问卷调查,获取432例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阿司匹林应用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规律服药231例,不规律服药125例,未服药76例;影响服药主要原因:担心不良反应36.82%、血压已得到控制29.35%、曾经发生不良反应13.43%、生活工作繁忙忘记10.45%,不规律用药者生活工作繁忙忘记、感觉没有效果高于未服药者,曾经发生过不良反应低于未服药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律用药2年内新发心脑血管并发症率(0.87%)低于不规律用药(16.00%)以及未服药(15.79%)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律用药、不规律用药、未服药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医疗资源获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担忧与重视程度、是否发生不良反应、生活状态是影响其阿司匹林用药情况的主要因素;规律用药有助于防治心血管病发生。
作者:黄娟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守性术后辅助GnRH-a治疗中重度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中重度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术后服用避孕药,观察组服用GnRH-a类药物。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8%,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其 FSH、LH 水平都明显低于用药前(P<0.05);但观察组用药后其FSH和LH下降水平较对照组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保守性术后辅助GnRH-a治疗中重度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指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丽聪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技术在妇科领域的应用方法及价值分析,了解电切术治疗各类疾病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2010年10月-2014年2月收治行宫腔镜手术患者76例,4例镜下子宫黏膜下肌瘤行电切术;3例镜下宫颈息肉行电切术;69例功能性子宫出血行宫腔镜检查+诊刮术。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本组76例宫腔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发生手术并发症。69例术后病理检查1例示子宫内膜癌,68例示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术后随访3~24个月,宫腔镜治疗子宫肌瘤的术后满意率达94.6%。结论:宫腔镜在妇科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更为安全可靠,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迟新红;吕卫红;刘杉;努尔叶木·赛麦提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70例,男32例,女38例,年龄55~87岁,平均73.5岁。术前均行常规各项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结果:术后2周和1年的随访,患者疼痛感消失,无并发症,且伤椎恢复至原有高度,疗效满意。结论: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用于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显著,而且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疼痛,使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因而值得推广。
作者:徐峰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根据新生儿脑血流动力学,探索彩色多普勒头颅超声检查在新生儿头颅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和诊断意义。方法:2013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疑似患有头颅疾病新生儿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彩色多普勒头颅超声检查新生儿头颅疾病,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探索彩色多普勒头颅超声波在新生儿头颅疾病检测过程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本次检测结果显示,106例新生儿头颅检测结果为阳性,其中包含缺氧缺血性脑病、脑积水、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实质内出血以及脑膜炎等头颅疾病。后经CT以及MRI进一步检测确诊,104例新生儿被确诊为患有头颅疾病,其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误诊1例,漏诊1例。结论:彩色多普勒头颅超声检测新生儿头颅疾病方面具有应用价值高、检测精确度高、无创伤且价位低廉等优点,在临床医学应用中应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朱峰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研究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消化系统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消化系统肿瘤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一般的治疗方法,观察组使用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0%,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在治疗消化系统肿瘤方面有十分积极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霞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呼吸衰竭及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COPD、呼吸衰竭合并有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一般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治疗48 h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心率、血气分析、左室射血分数等。结果:治疗后,治疗组 PaO2、SpO2、pH 值、PO2/FiO2、LVEF 明显升高,PaCO2、HR、RR 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以改善患者心功能及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靳岱红;兰淑娟;张丽坤 刊期: 2014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