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腔镜在妇科领域中的应用

迟新红;吕卫红;刘杉;努尔叶木·赛麦提

关键词:宫腔镜, 微创手术, 电切术
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技术在妇科领域的应用方法及价值分析,了解电切术治疗各类疾病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2010年10月-2014年2月收治行宫腔镜手术患者76例,4例镜下子宫黏膜下肌瘤行电切术;3例镜下宫颈息肉行电切术;69例功能性子宫出血行宫腔镜检查+诊刮术。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本组76例宫腔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发生手术并发症。69例术后病理检查1例示子宫内膜癌,68例示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术后随访3~24个月,宫腔镜治疗子宫肌瘤的术后满意率达94.6%。结论:宫腔镜在妇科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更为安全可靠,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推广。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加强式健康教育对糖尿病足截肢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加强式健康教育对糖尿病足截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将41例患者分为对照组(21例)和干预组(20例),对照组实施一般健康教育,干预组实施加强式健康教育,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组各维度生活质量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加强式健康教育对于糖尿病足截肢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朱卫华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部分脾栓塞联合抗病毒治疗乙肝肝硬化脾功能亢进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和总结部分脾栓塞联合抗病毒治疗乙肝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效果。方法:利用部分脾栓塞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60例乙肝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对肝功能、血常规、血病毒载量、门静脉内径、脾脏厚度以及脾静脉内径等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并随访3个月。结果:治疗后,患者的外周血细胞上升、病毒量下降、肝功能得到改善,门静脉压力降低、脾脏缩小,消化道出血减少。结论:对部分脾栓塞联合抗病毒治疗乙肝肝硬化脾功能亢进非常安全,治疗效果也非常好,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谭宏祜;周晓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治肾结石患者50例,在超声引导下采取经皮肾穿刺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分析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50例患者手术均实施成功,成功率100%;结石清除率92%,4例残余结石行二期手术取净。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经研究得到明确肯定,值得在肾结石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

    作者:李秀奇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头孢曲松与盐酸大观霉素治疗单纯性淋病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观察对比头孢曲松与盐酸大观霉素治疗单纯性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2013年收治单纯性淋病患者86例,根据用药方法不同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其中前者使用头孢曲松,后者使用盐酸大观霉素,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7.6%,对照组总有效率86.1%;治疗组细菌转阴率也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曲松针对单纯性淋病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大改善。

    作者:李卫民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心肺复苏方式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心肺复苏方式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心肺复苏治疗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采用序贯性气道开放方式行心肺复苏治疗,对照组通过非序贯性气道开放方式行心肺复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通气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通气时间、自主呼吸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治疗有效21例,有效率72.4%,对照组中治疗有效15例,有效率51.7%,观察组复苏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序贯性气道开放过程中,可通过使用喉罩或普通面罩使气道开放,便于使心肺复苏成功率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小飞;廖露;彭亮;石文贵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消化系统肿瘤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消化系统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消化系统肿瘤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一般的治疗方法,观察组使用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0%,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在治疗消化系统肿瘤方面有十分积极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霞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健胃消食片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健胃消食片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消化不良患儿84例,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健胃消食片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消化不良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消化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用药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健胃消食片治疗消化不良疾病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刘春莲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呼吸衰竭及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呼吸衰竭及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COPD、呼吸衰竭合并有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一般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治疗48 h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心率、血气分析、左室射血分数等。结果:治疗后,治疗组 PaO2、SpO2、pH 值、PO2/FiO2、LVEF 明显升高,PaCO2、HR、RR 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以改善患者心功能及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靳岱红;兰淑娟;张丽坤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腹股沟复发疝患者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月-2014年7月收治腹股沟复发疝患者100例,分为常规传统修补术组和无张力疝修补术组两组,其中常规传统修补术组34例,无张力疝修补术组66例,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常规传统修补术组的手术时间(61.5±10.5)min,无张力疝修补术组手术时间(48.5±8.5)min,两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传统修补术组住院时间(7.0±1.5) d,无张力疝修补术组住院时间(5.5±0.5)d,两组出院时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传统修补术组的复发率14.71%(5/34),无张力疝修补术组复发率1.52%(1/66),两组复发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传统修补术组的患者满意率85.29%(29/34),无张力疝修补术组患者满意率98.48%(65/66),两组患者满意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好,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较短,复发率较低,患者的满意度更高。

    作者:李卿;刘晶晶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延续护理对减少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作用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减少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作用。方法:2011年10月-2013年1月收治支气管哮喘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干预组44例,对照组38例,对对照组出院后进行用药指导和健康教育,对干预组则是在上述护理基础上对其实施为期1年的院外延续护理,进行两组护理对哮喘病患者急性发作的作用分析。结果:经过不同护理方式的实施,相比于对照组,干预组在哮喘控制以及健康知识得分方面均有大幅的提升(P<0.05),并且在实施延续护理后,干预组1年内住院次数相比于对照组有明显的下降(P<0.05),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结论:延续护理能有效减少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次数,具有很高效的护理效果,应推广运用。

    作者:杨冬英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折叠负压法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头皮静脉输液患儿60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穿刺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折叠负压法穿刺。观察两组头皮静脉1次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1次穿刺成功率94.7%和81.7%。结论:采用折叠负压法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能提高穿刺成功率。

    作者:张云;秦素风;马月爱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阿希米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宫颈支原体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阿希米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宫颈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2014年8月收治宫颈支原体感染患者100例,所有患者支原体培养均阳性,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治疗方法:阿奇霉素0.5%+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滴,1次/d,连续治疗7 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晚睡前阴道内置入阿希米1粒,1次/d,连续放置7次。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症状和体征消失49例(98.0%),支原体培养转阴48例,阴转率96.0%;对照组疗程结束后症状和体征消失30例(60.0%),支原体培养转阴25例,阴转率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痊愈45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0%;对照组痊愈33例,有效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希米、阿奇霉素联合用药可以明显改善宫颈支原体感染患者的症状,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成梅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长春西汀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长春西汀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8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以单纯性甲钴胺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长春西汀和甲钴胺联合方案进行治疗。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1.18%)明显优于对照组(67.65%),且神经传导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西汀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确切,安全系数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陈继文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卡维地洛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发心律失常5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扩张型心肌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A组在B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卡维地洛治疗,分析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A、B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分别为94%、76%,A组早搏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部分患者发热头痛后自行缓解。结论:在常规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发心律失常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卡维地洛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可改善心功能,值得作为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发心律失常的理想药物。

    作者:李巧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心脏冠状动脉CT增强扫描检查中碘过敏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本文分析了心脏冠状动脉CT增强扫描检查中碘过敏反应发生的预防和护理方法,主要通过询问病史、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准备好抢救设备与方案来预防碘过敏的发生,而患者一旦出现了过敏症状应立即停用造影剂,并对症治疗及相应的护理。

    作者:邝漫霞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的对比观察

    目的:对比观察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6月-2014年7月收治支气管哮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多索茶碱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多索茶碱300 mg/d,1次/d。氨茶碱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氨茶碱250 mg/d,1次/d,连续服用7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恶心、呕吐为多索茶碱与氨茶碱常见的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总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多索茶碱组比较,氨茶碱组总有效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氨茶碱比较,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更好,不良反应更低。

    作者:温仲乐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糖皮质激素在亚急性甲状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70例,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醋酸泼尼松片口服治疗,观察组根据超声检查结果调整用药剂量并判定停药时间,对照组根据血沉下降和C反应蛋白下降情况调整剂量和停药时间,并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两组临床治愈率均为100%,但是观察组治疗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疗效显著,但在治疗过程中应用超声检查作为停药指征,尽管可增加治疗时间,但可降低复发。

    作者:蔡迎茹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复合凝乳酶胶囊治疗不同类型儿童消化不良的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复合凝乳酶胶囊治疗不同类型的儿童消化不良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1月-2012年2月收治消化不良患儿150例,将不同类型的患儿按照食欲不振、上腹痛上腹胀、恶心呕吐类分为3组。3组都给予相同剂量的复合凝乳酶胶囊治疗,观察各自消化不良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食欲不振类治愈20例(40%),有效25例(50%),无效5例(10%)。上腹痛上腹胀类治愈10例(20%),有效15例(30%),无效25例(50%)。恶心呕吐类治愈5例(10%),有效25例(50%),无效20例(40%)。每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各种消化不良症状的时候,复合凝乳酶胶囊对食欲不振类的疗效佳,起效快,不良反应少,其疗效值得肯定。

    作者:刘亚昆;杨颖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卡介菌多糖核酸防治喘息型支气管炎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喘息型支气管炎(简称喘支)患儿喘息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2009年2月-2011年2月收治支气管哮喘患儿84例,住院治愈后随机分成两组:预防组40例,出院后进行卡介菌多糖核酸1 mL肌注;对照组44例,出院后不进行任何防治,均跟踪随访2年,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喘息复发情况及喘息时持续时间。结果:预防组2年内喘息复发率20%,发作频率平均(1.88±0.227)次,发作喘息时持续时间平均(2.46±0.194) h;对照组2年内喘息复发率59%,发作频率平均(2.04±0.216)次,发作喘息时持续时间平均(2.80±0.21)h;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具有预防喘支患儿复发的作用,且有缩短发作频率及发作时持续时间。

    作者:陈丽惠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儿科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以降低儿科护理纠纷的发生。方法:2013年3月-2014年2月儿科收治568例患儿。其中2013年3月-8月未采取防范措施期间诊治的患儿220例作为对照组,2013年8月-2014年2月采取防范措施后就诊的患儿348例作为观察组。对患儿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投诉情况和护理满意度,并总结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结果:观察组护理投诉17例(4.9%),护理满意325例,护理满意度93.4%。对照组护理投诉48例(21.8%),护理满意166例,护理满意度7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了解和掌握导致儿科护理纠纷产生的原因,加强防范措施是降低儿科护理纠纷的关键。

    作者:常争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