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延续护理对减少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作用

杨冬英

关键词:延续护理, 支气管哮喘, 急性发作
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减少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作用。方法:2011年10月-2013年1月收治支气管哮喘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干预组44例,对照组38例,对对照组出院后进行用药指导和健康教育,对干预组则是在上述护理基础上对其实施为期1年的院外延续护理,进行两组护理对哮喘病患者急性发作的作用分析。结果:经过不同护理方式的实施,相比于对照组,干预组在哮喘控制以及健康知识得分方面均有大幅的提升(P<0.05),并且在实施延续护理后,干预组1年内住院次数相比于对照组有明显的下降(P<0.05),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结论:延续护理能有效减少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次数,具有很高效的护理效果,应推广运用。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经多裂肌间隙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采用经多裂肌间隙入路治疗腰推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经多裂肌间隙入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60例,观察患者的切口长度、出血量、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患者出现的并发症等情况,并且对患者 VAS 和 JOA 进行评分。结果:患者手术切口4~6 cm,平均5 cm;患者手术时间80~150 min,平均110 min;患者术中出血量100~400 mL,平均120 mL;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8~15个月,平均随访12个月,没有发现并发症患者。对患者末次随访中,患者的VAS腰痛评分从术前(7.23±1.78)分降至(2.33±1.72)分,患者VAS 腿痛评分从术前平均(7.46±1.62)分降至(2.41±1.61)分,患者 JOA 评分从术前平均(10.38±3.29)分增至(22.89±3.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经多裂肌间隙入路治疗,其并发症少、疗效明显,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一项理想的治疗手段。

    作者:梁刚;李跃辉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20例的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经验,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6月-2006年4月收治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患者2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阑尾切除加腹腔冲洗及腹腔引流术进行治疗。结果:本组20例患者手术时间(98.3±4.1)min、术中出血量(63.2±6.7)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26.1±3.1)h、肛门排气时间(48.3±2.8)h、住院时间(12.1±2.4)d,本组治愈19例,发生切开感染1例,经对症处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阑尾切除加腹腔冲洗及腹腔引流术治疗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孙旭东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泮托拉唑钠注射液静滴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应激性胃黏膜损害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钠注射液静滴预防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应激性胃黏膜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3月-2014年6月收治重度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胃黏膜损害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单纯给予降颅内压、调节水电解质、营养支持等常规西医基础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泮托拉唑钠注射液静滴。7 d 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胃液 pH 值及胃液红细胞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胃液pH值及胃液红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胃液pH值及胃液红细胞数均有所改善,以观察组治疗后胃液pH值及胃液红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泮托拉唑钠注射液静滴能有效预防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的应激性胃黏膜损害,降低患者胃液pH值及胃液红细胞数,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深入研究运用。

    作者:姜宗臣;国泉;薄克义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合理运用现代化仪器设备,有效提高检验分析质量水平

    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合理正确的使用自动化仪器设备,提高检验工作效率和检验分析质量。可通过加强检验知识学习,提高专业素质,结合仪器设备相关资料和说明书正确使用仪器。另外,检验分析报告不仅需要仪器的机械检测,还需要检验人员细致的工作态度及仪器的自动化和手工操作的有机结合。

    作者:瞿巍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骨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护理防范对策

    目的:探讨骨科护理风险因素并制定护理防范对策。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骨科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全面分析骨科护理风险因素的基础上加强护理风险管理,通过比较两组护理效果(投诉事件、意外伤害)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风险管理可有效避免不良事件,促进患者恢复,提高护理质量,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远星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医疗机构的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的建议

    目的:通过探讨医疗机构的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方法,旨在进一步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方法:2014年2月收治患者80例,重点分析质量控制过程对检验结果的不同影响。结果:通过加强对临床检验的质量控制,使得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大大提高,临床医生和患者对检验工作的满意度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结论:只有不断提高临床检验的质量,才能进一步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达到患者以及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李北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宫腔镜在妇科领域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宫腔镜技术在妇科领域的应用方法及价值分析,了解电切术治疗各类疾病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2010年10月-2014年2月收治行宫腔镜手术患者76例,4例镜下子宫黏膜下肌瘤行电切术;3例镜下宫颈息肉行电切术;69例功能性子宫出血行宫腔镜检查+诊刮术。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本组76例宫腔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发生手术并发症。69例术后病理检查1例示子宫内膜癌,68例示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术后随访3~24个月,宫腔镜治疗子宫肌瘤的术后满意率达94.6%。结论:宫腔镜在妇科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更为安全可靠,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迟新红;吕卫红;刘杉;努尔叶木·赛麦提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瘢痕子宫150例孕前与孕期保健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患者孕前保健以及孕期保健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瘢痕子宫患者15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B1组(观察组75例)与B2组(对照组75例)。B2组:常规指导;B1组:孕前保健以及孕期保健;对比B1组与B2组患者临床终效果。结果:在临床满意度方面,B1组高于B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依从性评分以及母婴结局评分方面,B1组优于B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瘢痕子宫患者,对其给予孕前保健以及孕期保健,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终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杨莹璘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植入性胎盘18例临床分析与处理

    目的:探讨植入性胎盘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2010年2月-2014年1月收治分娩产妇4689例,其中发生植入性胎盘18例,发生率0.38%,其中16例患者接受保守治疗,2例患者采用手术治疗,观察治疗结果。结果:本组18例,新生儿均存活,产妇均痊愈出院。保守治疗方法出血量明显低于子宫次全切除术治疗方法,保守治疗方法的出血停止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高于子宫次全切除术治疗方法,两种治疗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要做好产前检查,早期诊断,及时预防,对检出的患者,要仔细评估,选择佳的治疗方案,降低大出血的发生,提高救治成功率。

    作者:杨晓清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长春西汀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长春西汀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8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以单纯性甲钴胺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长春西汀和甲钴胺联合方案进行治疗。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1.18%)明显优于对照组(67.65%),且神经传导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西汀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确切,安全系数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陈继文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结节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结节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小结节甲状腺癌患者53例,对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资料进行分析,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本组53例小结节甲状腺癌患者中,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49例(诊断符合率92.45%),误诊为甲状腺腺瘤的患者4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结节甲状腺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以作为首选诊断手段。

    作者:王滇昆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健康体检中经B超诊断的脂肪肝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中经B超诊断脂肪肝的临床特点,为提高脂肪肝的诊断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健康体检者1258例,应用B超对患者进行脂肪肝检查,并统计分析患病者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结果:1258例体检者经B超诊断脂肪肝患者609例,检出率48.41%,男性患者显著高于女性患者,且患病年龄较女性患者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轻度脂肪肝161例(26.44%),中度脂肪肝355例(58.29%),重度脂肪肝93例(15.27%),脂肪肝合并高血脂378例。结论:健康体检中经B超诊断脂肪肝以男性居多,中度脂肪肝患者比例较高,同时合并高血脂患者易发脂肪肝。

    作者:李富武;隗凯军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治肾结石患者50例,在超声引导下采取经皮肾穿刺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分析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50例患者手术均实施成功,成功率100%;结石清除率92%,4例残余结石行二期手术取净。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经研究得到明确肯定,值得在肾结石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

    作者:李秀奇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20例的原因分析及治疗研究

    目的:分析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的原因与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效果。方法:收治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患者20例,回顾与分析临床资料,分析颅脑外伤后并发脑积水的原因以及脑室腹腔分流术临床疗效。结果: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减压窗压力显著降低,患者部分功能与意识均有一定程度好转,GCS评分提高。术后15 d,对患者行颅脑CT复查,其结果显示与术前相比,全脑室系统明显缩小,其中以侧脑为明显。结论: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主要是由于蛛网膜下腔出血与脑内积血两个原因所引起的,及时采取脑室腹腔分流术,能明显提升临床疗效,有助于患者预后的改善。

    作者:薛晓波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长春市宽城区兴业社区重性精神病病例基本信息分析

    目的:探讨长春市宽城区兴业社区重性精神病病例的基本信息资料,为及时有效实施重性精神疾病监护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686”项目,采用EXCEL提取重性精神疾病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患者基本数据信息,运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60-1969年出生年龄组所占的比重高;性别构成,男81例(48.2%),女87例(51.8%);无业人员165例,占总病例数的98.2%;非贫困有152例(90.5%)。结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以青壮年人口为主,男女比例基本持平,无业人员所占比重大,具有基本的文化素质,未婚人口较多,非贫困人口占多数。

    作者:段洪斌;秀君;曹禹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糖尿病治疗教育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治中的意义

    目的:概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流行现状、危害性、危险因素以及可控性,探索糖尿病治疗教育(Therapeuic Education)在DR防治中的意义和社会经济学价值。方法:通过文献检索,阐述DR的病理基础、危险因素以及三级预防。结果:DR 是一个长期的病理过程,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糖尿病盲是不可逆的,然而又是可避免的。结论:糖尿病治疗教育可以降低DR的患病率和致盲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节约医疗资源。

    作者:蒋惠芳;宋徽江;金美华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羊水胎粪污染新生儿的脐动脉血气pH值与血糖结果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羊水胎粪污染新生儿的脐动脉血气pH值与血糖结果关系。方法:2013年5月1日-2014年6月1日产科分娩484例不同程度羊水胎粪污染的新生儿,其中羊水胎粪污染Ⅰ°160例、羊水胎粪污染Ⅱ°135例、羊水胎粪污染Ⅲ°189例。对新生儿进行脐动脉血气pH值及血糖检测结果分析。结果:脐动脉血血气指标pH值及血糖结果差异显著,Ⅰ°、Ⅱ°羊水胎粪污染程度与脐动脉血血气指标pH值及血糖成正比关系,Ⅲ°羊水胎粪污染的新生儿脐动脉血血气指标pH值及血糖成反比关系。结论:不同程度羊水胎粪污染新生儿的脐动脉血气pH值与血糖结果差异显著,且与新生儿窒息缺氧的程度有密切联系,有助于判断胎儿血气异常的性质及其严重程度,对于分析胎儿娩出前的状态、评价产科处理经过,指导新生儿治疗、评估新生儿预后等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并针对问题对产科、新生儿科提出积极预防干预措施。

    作者:高建国;孙庆霞;于普丽;袁星堂;胡美莲;顾艳华;宋燕玲;赵香丽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护理措施,总结其经验。方法:2010年1月-2014年1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5例,回顾性分析临床及护理资料。结果:95例患者中痊愈50例,显效27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5%。结论:综合、全面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52例,随机均分为瑞芬太尼组与芬太尼组,分别采用瑞芬太尼与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血液动力学变化及临床效果。结果:瑞芬太尼组的术中血液动力学稳定性较芬太尼组平稳,芬太尼组气腹2 min与插管5 min时临床指标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自主呼吸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除导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进行比较,瑞芬太尼组均优于芬太尼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手术时采用瑞芬太尼与芬太尼麻醉均有效,但前者血液动力学稳定性较后者平稳,术后恢复也优于后者,应作为首选麻醉方案。

    作者:张红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健康教育在老年留置导尿患者中应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老年留置导尿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2012年6月-2014年3月收治老年留置导尿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专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护工或家属施行健康教育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留置导尿2周后的临床效果及对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留置导尿2周后,观察组按量饮水、按时导尿、尿路感染、肉眼血尿和临床护理满意例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留置导尿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积极加行健康教育措施,可显著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张晗 刊期: 2014年第33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