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惠芳;宋徽江;金美华
目的:探讨复合凝乳酶胶囊治疗不同类型的儿童消化不良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1月-2012年2月收治消化不良患儿150例,将不同类型的患儿按照食欲不振、上腹痛上腹胀、恶心呕吐类分为3组。3组都给予相同剂量的复合凝乳酶胶囊治疗,观察各自消化不良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食欲不振类治愈20例(40%),有效25例(50%),无效5例(10%)。上腹痛上腹胀类治愈10例(20%),有效15例(30%),无效25例(50%)。恶心呕吐类治愈5例(10%),有效25例(50%),无效20例(40%)。每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各种消化不良症状的时候,复合凝乳酶胶囊对食欲不振类的疗效佳,起效快,不良反应少,其疗效值得肯定。
作者:刘亚昆;杨颖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对加强心理护理用于肾病综合征护理中对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研究,为肾病综合征的护理提供指导。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加强的心理护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研究对象的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研究对象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心理护理用于肾病综合征的护理中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于宏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技术在妇科领域的应用方法及价值分析,了解电切术治疗各类疾病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2010年10月-2014年2月收治行宫腔镜手术患者76例,4例镜下子宫黏膜下肌瘤行电切术;3例镜下宫颈息肉行电切术;69例功能性子宫出血行宫腔镜检查+诊刮术。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本组76例宫腔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发生手术并发症。69例术后病理检查1例示子宫内膜癌,68例示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术后随访3~24个月,宫腔镜治疗子宫肌瘤的术后满意率达94.6%。结论:宫腔镜在妇科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更为安全可靠,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迟新红;吕卫红;刘杉;努尔叶木·赛麦提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观察复合凝乳酶胶囊治疗婴幼儿溢奶和吐奶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4月-2013年6月收治吐奶婴幼儿92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服用吗丁啉,试验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吗丁啉+复合凝乳酶胶囊。记录患儿每天吐奶次数、吐奶停止时间等指标,于用药后1周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于用药后(80.94±34.19)h 停止吐奶,试验组于用药后(56.23±30.52)h 停止吐奶;对照组1周治愈率65.22%,试验组1周治愈率97.8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凝乳酶胶囊在治疗胃肠功能紊乱引起的婴幼儿吐奶中有一定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许朝晖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中药“三圣方”治疗乳突型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300例乳突型重度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0例采用乳糜状“三圣方”涂于糜烂面治疗,对照组150例采用妇宁栓紧贴糜烂面上药治疗。两组分别于治疗后3、6、12个月经净后观察临床症状、阴道清洁度、宫颈糜烂面愈合程度和时间、不良反应、颈管有无狭窄及宫颈弹性的变化,同时结合综合评分标准进行统计,评估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情况比较:治疗组无复发,对照组复发15例,复发率14.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情况:治疗中阴道排液、创面感染、腹部不适情况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愈合时间、宫颈弹性及颈管狭窄情况比较:治疗组愈合时间(3.9±1.1)周,对照组愈合时间(5.1±1.8)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观察宫颈弹性如初,未发现颈管狭窄现象。结论:“三圣方”膏治疗乳突型重度宫颈糜烂方法简单易行,安全、费用低、不良反应少,疗效显著,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书改;邢风琴;解燕昭;田冰儒;刘洪庄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70例,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醋酸泼尼松片口服治疗,观察组根据超声检查结果调整用药剂量并判定停药时间,对照组根据血沉下降和C反应蛋白下降情况调整剂量和停药时间,并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两组临床治愈率均为100%,但是观察组治疗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疗效显著,但在治疗过程中应用超声检查作为停药指征,尽管可增加治疗时间,但可降低复发。
作者:蔡迎茹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70例,男32例,女38例,年龄55~87岁,平均73.5岁。术前均行常规各项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结果:术后2周和1年的随访,患者疼痛感消失,无并发症,且伤椎恢复至原有高度,疗效满意。结论: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用于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显著,而且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疼痛,使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因而值得推广。
作者:徐峰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扩张型心肌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A组在B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卡维地洛治疗,分析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A、B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分别为94%、76%,A组早搏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部分患者发热头痛后自行缓解。结论:在常规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发心律失常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卡维地洛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可改善心功能,值得作为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发心律失常的理想药物。
作者:李巧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比较微生态制剂和复合凝乳酶胶囊在治疗儿童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9月收治腹泻患儿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微生态制剂治疗组和复合凝乳酶胶囊治疗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如:体液支持,纠正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另外,微生态制剂治疗组给予微生态制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复合凝乳酶胶囊治疗组给予复合凝乳酶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第1天、第2天、第3天的粪便量及治疗后腹泻持续时间以及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总疗效,综合以上指标判断微生态制剂和复合凝乳酶胶囊在治疗儿童腹泻的临床疗效。结果:复合凝乳酶胶囊治疗组治疗第1天、第2天、第3天的粪便量较微生态制剂治疗组明显减少,腹泻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比较,复合凝乳酶胶囊治疗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微生态制剂治疗组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凝乳酶胶囊治疗儿童腹泻起效快,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滕旭;王洋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守性术后辅助GnRH-a治疗中重度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中重度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术后服用避孕药,观察组服用GnRH-a类药物。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8%,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其 FSH、LH 水平都明显低于用药前(P<0.05);但观察组用药后其FSH和LH下降水平较对照组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保守性术后辅助GnRH-a治疗中重度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指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丽聪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老年留置导尿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2012年6月-2014年3月收治老年留置导尿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专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护工或家属施行健康教育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留置导尿2周后的临床效果及对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留置导尿2周后,观察组按量饮水、按时导尿、尿路感染、肉眼血尿和临床护理满意例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留置导尿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积极加行健康教育措施,可显著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张晗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结节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小结节甲状腺癌患者53例,对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资料进行分析,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本组53例小结节甲状腺癌患者中,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49例(诊断符合率92.45%),误诊为甲状腺腺瘤的患者4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结节甲状腺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以作为首选诊断手段。
作者:王滇昆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长春西汀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8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以单纯性甲钴胺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长春西汀和甲钴胺联合方案进行治疗。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1.18%)明显优于对照组(67.65%),且神经传导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西汀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确切,安全系数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陈继文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总结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救治和护理经验,提高临床救治率和护理质量。方法:2011年2月-2014年3月救治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18例,配合医生紧急抢救,仔细观察患者出血量,认真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协助查明出血原因、控制出血,采取宫腔球囊止血,密切监测产妇生命体征,加强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结果:本组18例剖宫产大出血患者,由于抢救措施得当,护理得当,有1例行次全子宫切除术,1例行全子宫切除术,全部患者均成功救治,救治成功率100.0%。结论:宫产术中大出血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静文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钠注射液静滴预防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应激性胃黏膜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3月-2014年6月收治重度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胃黏膜损害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单纯给予降颅内压、调节水电解质、营养支持等常规西医基础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泮托拉唑钠注射液静滴。7 d 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胃液 pH 值及胃液红细胞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胃液pH值及胃液红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胃液pH值及胃液红细胞数均有所改善,以观察组治疗后胃液pH值及胃液红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泮托拉唑钠注射液静滴能有效预防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的应激性胃黏膜损害,降低患者胃液pH值及胃液红细胞数,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深入研究运用。
作者:姜宗臣;国泉;薄克义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患者孕前保健以及孕期保健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瘢痕子宫患者15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B1组(观察组75例)与B2组(对照组75例)。B2组:常规指导;B1组:孕前保健以及孕期保健;对比B1组与B2组患者临床终效果。结果:在临床满意度方面,B1组高于B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依从性评分以及母婴结局评分方面,B1组优于B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瘢痕子宫患者,对其给予孕前保健以及孕期保健,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终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杨莹璘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分析研究运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手术方式对于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2010年9月-2013年9月收治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70例,对其实行经皮肾镜碎取石治疗。结果:70例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无一例出现手术失败的情况。所有患者分两期完成取石操作,其中在Ⅰ期取石成功65例,其余5例Ⅱ期取石成功。在患者痊愈出院后的随访工作中发现,出现结石病症复发的概率为0。结论:运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进行结石病症的治疗,能够在获取到极佳治疗效果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对患者身体所造成的损伤,值得在今后的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王新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分析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的原因与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效果。方法:收治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患者20例,回顾与分析临床资料,分析颅脑外伤后并发脑积水的原因以及脑室腹腔分流术临床疗效。结果: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减压窗压力显著降低,患者部分功能与意识均有一定程度好转,GCS评分提高。术后15 d,对患者行颅脑CT复查,其结果显示与术前相比,全脑室系统明显缩小,其中以侧脑为明显。结论: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主要是由于蛛网膜下腔出血与脑内积血两个原因所引起的,及时采取脑室腹腔分流术,能明显提升临床疗效,有助于患者预后的改善。
作者:薛晓波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羊水胎粪污染新生儿的脐动脉血气pH值与血糖结果关系。方法:2013年5月1日-2014年6月1日产科分娩484例不同程度羊水胎粪污染的新生儿,其中羊水胎粪污染Ⅰ°160例、羊水胎粪污染Ⅱ°135例、羊水胎粪污染Ⅲ°189例。对新生儿进行脐动脉血气pH值及血糖检测结果分析。结果:脐动脉血血气指标pH值及血糖结果差异显著,Ⅰ°、Ⅱ°羊水胎粪污染程度与脐动脉血血气指标pH值及血糖成正比关系,Ⅲ°羊水胎粪污染的新生儿脐动脉血血气指标pH值及血糖成反比关系。结论:不同程度羊水胎粪污染新生儿的脐动脉血气pH值与血糖结果差异显著,且与新生儿窒息缺氧的程度有密切联系,有助于判断胎儿血气异常的性质及其严重程度,对于分析胎儿娩出前的状态、评价产科处理经过,指导新生儿治疗、评估新生儿预后等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并针对问题对产科、新生儿科提出积极预防干预措施。
作者:高建国;孙庆霞;于普丽;袁星堂;胡美莲;顾艳华;宋燕玲;赵香丽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由于近些年产房内早产儿抢救的存活率显著提高,因此使得存活的早产儿存在脑损伤的几率也在不断增长,并由此影响我国的新生儿质量以及总的人口质量。论文基于笔者的研究,对新生儿脑损伤防治的现状进行概述,讨论治疗及预防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等新生儿脑损伤的应用现状,旨在为临床上抢救或减少新生儿脑损伤程度提供实时依据。
作者:甘震 刊期: 2014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