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文
目的:对单药奥沙利铂同期放疗治疗宫颈癌的护理进行分析。方法:2013年1-12月收治宫颈癌患者30例,均采取单药奥沙利铂同期放疗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中宫颈癌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6.67%)明显低于对照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采取单药奥沙利铂同期放疗治疗的宫颈癌患者采取相应临床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情况,有积极治疗意义。
作者:宋艳品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四季微调降压药的效果。方法:收治高血压患者409例,按季节调整高血压药物用量,观察血压控制情况。结果:90%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结论:四季微调降压药的效果显著。
作者:曹惠娥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双环醇治疗高转氨酶水平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收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8例,根据不同用药方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双环醇联合国产短效干扰素(凯因益生)治疗,试验组则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双环醇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血清中ALT与AST含量、血清表面抗原含量以及乙肝病毒的DNA转阴率。结果:经有效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ALT与AST含量、血清表面抗原含量以及乙肝病毒的DNA转阴率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但试验组的下降趋势更为明显。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双环醇对乙型肝炎病毒具有的抑制与消除作用更为明显,能更有效的降低慢性乙型肝炎的致死率,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作者:蔺鹏珍;李国文;李璞;马丽萍;景葳;张文斐;赵超;秦华;梁丽华;郑刚;郭文婷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羊水胎粪污染新生儿的脐动脉血气pH值与血糖结果关系。方法:2013年5月1日-2014年6月1日产科分娩484例不同程度羊水胎粪污染的新生儿,其中羊水胎粪污染Ⅰ°160例、羊水胎粪污染Ⅱ°135例、羊水胎粪污染Ⅲ°189例。对新生儿进行脐动脉血气pH值及血糖检测结果分析。结果:脐动脉血血气指标pH值及血糖结果差异显著,Ⅰ°、Ⅱ°羊水胎粪污染程度与脐动脉血血气指标pH值及血糖成正比关系,Ⅲ°羊水胎粪污染的新生儿脐动脉血血气指标pH值及血糖成反比关系。结论:不同程度羊水胎粪污染新生儿的脐动脉血气pH值与血糖结果差异显著,且与新生儿窒息缺氧的程度有密切联系,有助于判断胎儿血气异常的性质及其严重程度,对于分析胎儿娩出前的状态、评价产科处理经过,指导新生儿治疗、评估新生儿预后等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并针对问题对产科、新生儿科提出积极预防干预措施。
作者:高建国;孙庆霞;于普丽;袁星堂;胡美莲;顾艳华;宋燕玲;赵香丽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调查温州某社区居民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情况,以及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情况。方法:2013年选取社区体检居民489例,进行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调查,采用统一的调查表面对面进行问卷调查及血压测量。结果:高血压知晓率63.07%,高血压治疗率80.65%,高血压控制率45.80%。高血压人群和非高血压人群对高血压知识的掌握得分均较高,但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样化的健康宣教有利于人群对高血压知识的掌握,并且改善高血压防治。
作者:郑旭煦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70例,男32例,女38例,年龄55~87岁,平均73.5岁。术前均行常规各项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结果:术后2周和1年的随访,患者疼痛感消失,无并发症,且伤椎恢复至原有高度,疗效满意。结论: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用于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显著,而且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疼痛,使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因而值得推广。
作者:徐峰 刊期: 2014年第33期
在医疗管理中开展精细化管理,并采用 JCI 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oint 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of Healthcare Organizations)评审中的追踪循迹法进行评审。在采用精细化管理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仅提升了医院工作效率,也降低了纠纷的发生率。
作者:赵海成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头皮静脉输液患儿60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穿刺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折叠负压法穿刺。观察两组头皮静脉1次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1次穿刺成功率94.7%和81.7%。结论:采用折叠负压法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能提高穿刺成功率。
作者:张云;秦素风;马月爱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老年留置导尿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2012年6月-2014年3月收治老年留置导尿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专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护工或家属施行健康教育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留置导尿2周后的临床效果及对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留置导尿2周后,观察组按量饮水、按时导尿、尿路感染、肉眼血尿和临床护理满意例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留置导尿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积极加行健康教育措施,可显著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张晗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植入性胎盘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2010年2月-2014年1月收治分娩产妇4689例,其中发生植入性胎盘18例,发生率0.38%,其中16例患者接受保守治疗,2例患者采用手术治疗,观察治疗结果。结果:本组18例,新生儿均存活,产妇均痊愈出院。保守治疗方法出血量明显低于子宫次全切除术治疗方法,保守治疗方法的出血停止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高于子宫次全切除术治疗方法,两种治疗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要做好产前检查,早期诊断,及时预防,对检出的患者,要仔细评估,选择佳的治疗方案,降低大出血的发生,提高救治成功率。
作者:杨晓清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护理措施,总结其经验。方法:2010年1月-2014年1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5例,回顾性分析临床及护理资料。结果:95例患者中痊愈50例,显效27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5%。结论:综合、全面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本文探讨了30年来中国对偏头痛等位发作的经验。通过搜索中英文献,对纳入文献资料利用Rev Man 4.1软件处理。共27篇文献纳入标准,本病发作青年性、突然性、一次性、反复性、刻板性发作与其他疾病大区别(OR=0.24,95%CI,[0.18,0.32]z=9.22,P<0.00001)。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疗偏头痛的核心,而偏头痛的诊断主要靠病史及排除诊断法完成。
作者:梁韶春;王秀荣;郭文璐;张素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钠注射液静滴预防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应激性胃黏膜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3月-2014年6月收治重度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胃黏膜损害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单纯给予降颅内压、调节水电解质、营养支持等常规西医基础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泮托拉唑钠注射液静滴。7 d 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胃液 pH 值及胃液红细胞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胃液pH值及胃液红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胃液pH值及胃液红细胞数均有所改善,以观察组治疗后胃液pH值及胃液红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泮托拉唑钠注射液静滴能有效预防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的应激性胃黏膜损害,降低患者胃液pH值及胃液红细胞数,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深入研究运用。
作者:姜宗臣;国泉;薄克义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析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及其临床价值。方法:2011年7月-2014年7月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8例,所有患者均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观察患者的呼吸衰竭缓解情况、死亡率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88例患者中,显效46例,显效率52.27%;有效40例,有效率45.45%;治疗总有效率97.73%。另外2例患者治疗无效死亡,都曾行呼吸机辅助呼吸。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效果显著,具有较大临床价值与应用前景,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李献荣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对比观察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6月-2014年7月收治支气管哮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多索茶碱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多索茶碱300 mg/d,1次/d。氨茶碱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氨茶碱250 mg/d,1次/d,连续服用7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恶心、呕吐为多索茶碱与氨茶碱常见的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总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多索茶碱组比较,氨茶碱组总有效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氨茶碱比较,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更好,不良反应更低。
作者:温仲乐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及规范管理对农村居民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影响的重要性。方法:采用整群随机调查方法,对固原市原州区张易镇黄堡村45~85岁常住高血压患者250例进行为期2年、定期、规律的健康教育及规范管理,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及规范化管理前后高血压患者的“三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农村高血压患者进行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及规范管理,可提高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改善不健康行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健康教育及规范管理是农村居民防治高血压病的重要措施。
作者:任世杰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结节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小结节甲状腺癌患者53例,对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资料进行分析,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本组53例小结节甲状腺癌患者中,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49例(诊断符合率92.45%),误诊为甲状腺腺瘤的患者4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结节甲状腺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以作为首选诊断手段。
作者:王滇昆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分析补阳还五汤应用于糖尿病足介入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糖尿病足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28例)。两组均给予进膝下微球囊扩张手术。治疗术后治疗组给予补阳还五汤中药药物治疗,而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性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观察其再狭窄率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100%,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8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得知,治疗组的再狭窄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手术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低于手术前,同时,其水平低于对照组。结论:糖尿病足患者接受手术介入治疗后应用补阳还五汤中药药物治疗,大大提高了患者的临床疗效,从而减缓患者的病情。
作者:高文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对上呼吸道感染治疗的影响,积累有益经验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治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80例,随机纳为静脉用药组和口服用药组,每组90例。口服组予以口服药物治疗,静脉组予以药物静注或静滴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药物见效、症状缓解时间方面,静脉用药组明显快于口服药物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在遗留咳嗽、咳痰方面,静脉用药组要高于口服用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疾病转归方面,静脉用药组与口服用药组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静脉用药与口服用药两种用药方式都可有效缓解症状,静脉用药显效速度相对更快。然而终疗效与临床给药途径无明显关联,静脉用药不改变上呼吸道感染的病程,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采取用药方式。
作者:孙忠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研究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月-2014年7月收治腹股沟复发疝患者100例,分为常规传统修补术组和无张力疝修补术组两组,其中常规传统修补术组34例,无张力疝修补术组66例,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常规传统修补术组的手术时间(61.5±10.5)min,无张力疝修补术组手术时间(48.5±8.5)min,两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传统修补术组住院时间(7.0±1.5) d,无张力疝修补术组住院时间(5.5±0.5)d,两组出院时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传统修补术组的复发率14.71%(5/34),无张力疝修补术组复发率1.52%(1/66),两组复发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传统修补术组的患者满意率85.29%(29/34),无张力疝修补术组患者满意率98.48%(65/66),两组患者满意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好,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较短,复发率较低,患者的满意度更高。
作者:李卿;刘晶晶 刊期: 2014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