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圣方”治疗乳突型重度宫颈糜烂150例疗效观察

张书改;邢风琴;解燕昭;田冰儒;刘洪庄

关键词:乳突型重度宫颈糜烂, 中药, 局部涂药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三圣方”治疗乳突型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300例乳突型重度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0例采用乳糜状“三圣方”涂于糜烂面治疗,对照组150例采用妇宁栓紧贴糜烂面上药治疗。两组分别于治疗后3、6、12个月经净后观察临床症状、阴道清洁度、宫颈糜烂面愈合程度和时间、不良反应、颈管有无狭窄及宫颈弹性的变化,同时结合综合评分标准进行统计,评估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情况比较:治疗组无复发,对照组复发15例,复发率14.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情况:治疗中阴道排液、创面感染、腹部不适情况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愈合时间、宫颈弹性及颈管狭窄情况比较:治疗组愈合时间(3.9±1.1)周,对照组愈合时间(5.1±1.8)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观察宫颈弹性如初,未发现颈管狭窄现象。结论:“三圣方”膏治疗乳突型重度宫颈糜烂方法简单易行,安全、费用低、不良反应少,疗效显著,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卡介菌多糖核酸防治喘息型支气管炎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喘息型支气管炎(简称喘支)患儿喘息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2009年2月-2011年2月收治支气管哮喘患儿84例,住院治愈后随机分成两组:预防组40例,出院后进行卡介菌多糖核酸1 mL肌注;对照组44例,出院后不进行任何防治,均跟踪随访2年,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喘息复发情况及喘息时持续时间。结果:预防组2年内喘息复发率20%,发作频率平均(1.88±0.227)次,发作喘息时持续时间平均(2.46±0.194) h;对照组2年内喘息复发率59%,发作频率平均(2.04±0.216)次,发作喘息时持续时间平均(2.80±0.21)h;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具有预防喘支患儿复发的作用,且有缩短发作频率及发作时持续时间。

    作者:陈丽惠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健胃消食片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健胃消食片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消化不良患儿84例,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健胃消食片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消化不良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消化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用药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健胃消食片治疗消化不良疾病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刘春莲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微生态制剂及复合凝乳酶胶囊在儿童腹泻中的临床治疗探析

    目的:比较微生态制剂和复合凝乳酶胶囊在治疗儿童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9月收治腹泻患儿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微生态制剂治疗组和复合凝乳酶胶囊治疗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如:体液支持,纠正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另外,微生态制剂治疗组给予微生态制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复合凝乳酶胶囊治疗组给予复合凝乳酶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第1天、第2天、第3天的粪便量及治疗后腹泻持续时间以及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总疗效,综合以上指标判断微生态制剂和复合凝乳酶胶囊在治疗儿童腹泻的临床疗效。结果:复合凝乳酶胶囊治疗组治疗第1天、第2天、第3天的粪便量较微生态制剂治疗组明显减少,腹泻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比较,复合凝乳酶胶囊治疗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微生态制剂治疗组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凝乳酶胶囊治疗儿童腹泻起效快,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滕旭;王洋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折叠负压法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头皮静脉输液患儿60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穿刺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折叠负压法穿刺。观察两组头皮静脉1次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1次穿刺成功率94.7%和81.7%。结论:采用折叠负压法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能提高穿刺成功率。

    作者:张云;秦素风;马月爱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注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3年8月收治快速心律失常患者60例,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研究组给予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注治疗。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两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好于单用胺碘酮治疗,安全性、有效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戴志刚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医疗机构的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的建议

    目的:通过探讨医疗机构的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方法,旨在进一步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方法:2014年2月收治患者80例,重点分析质量控制过程对检验结果的不同影响。结果:通过加强对临床检验的质量控制,使得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大大提高,临床医生和患者对检验工作的满意度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结论:只有不断提高临床检验的质量,才能进一步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达到患者以及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李北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新生儿脑损伤防治现状

    目的:由于近些年产房内早产儿抢救的存活率显著提高,因此使得存活的早产儿存在脑损伤的几率也在不断增长,并由此影响我国的新生儿质量以及总的人口质量。论文基于笔者的研究,对新生儿脑损伤防治的现状进行概述,讨论治疗及预防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等新生儿脑损伤的应用现状,旨在为临床上抢救或减少新生儿脑损伤程度提供实时依据。

    作者:甘震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植入性胎盘18例临床分析与处理

    目的:探讨植入性胎盘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2010年2月-2014年1月收治分娩产妇4689例,其中发生植入性胎盘18例,发生率0.38%,其中16例患者接受保守治疗,2例患者采用手术治疗,观察治疗结果。结果:本组18例,新生儿均存活,产妇均痊愈出院。保守治疗方法出血量明显低于子宫次全切除术治疗方法,保守治疗方法的出血停止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高于子宫次全切除术治疗方法,两种治疗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要做好产前检查,早期诊断,及时预防,对检出的患者,要仔细评估,选择佳的治疗方案,降低大出血的发生,提高救治成功率。

    作者:杨晓清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医院体检中心健康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各个地区的大小医院都设立体检中心,方便群众前来体检,使其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深入的了解。健康档案也相应的得到了医院、政府的高度重视,必须加强对健康档案的管理,及时解决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保障群众的利益。

    作者:刘洪君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乳腺癌术后护理干预对患肢功能锻炼康复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恢复功能的疗效。方法:将112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而试验组采用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的基本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恢复的疗效,增强功能锻炼的效果。

    作者:李小强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骨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护理防范对策

    目的:探讨骨科护理风险因素并制定护理防范对策。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骨科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全面分析骨科护理风险因素的基础上加强护理风险管理,通过比较两组护理效果(投诉事件、意外伤害)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风险管理可有效避免不良事件,促进患者恢复,提高护理质量,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远星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进展研究

    本文以阿司匹林传统临床应用为出发点,从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肿瘤疾病和妇产科疾病等方面,对其临床应用的进展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期为发现和拓展阿司匹林在疾病治疗方面的更多功效提供参考价值。

    作者:智光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小儿严重心律失常的临床急救措施

    目的:探讨小儿严重心律失常的临床急救措施。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严重心律失常患儿30例,对其救治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儿,救治成功28例,死亡2例,救治成功率93.3%,死亡率6.7%。结论:根据患儿心律失常类型选用有效药物,并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同时必要时加用电击治疗、纠正心衰等各种措施的综合应用是救治小儿严重心律失常的关键。

    作者:孙明华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20例的原因分析及治疗研究

    目的:分析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的原因与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效果。方法:收治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患者20例,回顾与分析临床资料,分析颅脑外伤后并发脑积水的原因以及脑室腹腔分流术临床疗效。结果: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减压窗压力显著降低,患者部分功能与意识均有一定程度好转,GCS评分提高。术后15 d,对患者行颅脑CT复查,其结果显示与术前相比,全脑室系统明显缩小,其中以侧脑为明显。结论: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主要是由于蛛网膜下腔出血与脑内积血两个原因所引起的,及时采取脑室腹腔分流术,能明显提升临床疗效,有助于患者预后的改善。

    作者:薛晓波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欣母沛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有效性分析

    目的:探讨欣母沛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2012年2月-2014年5月收治产后出血高危因素产妇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产妇于分娩后给予米索前列醇0.4 mg预防治疗,观察组产妇于分娩后在口服米索前列醇的基础上给予欣母沛250μg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产妇不同时间段的出血量及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于产后2 h、产后24 h的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产妇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的降低幅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结论:欣母沛联合米索前列醇能产生一定的协同作用,有效预防产妇产后出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葛彩芹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的对比观察

    目的:对比观察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6月-2014年7月收治支气管哮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多索茶碱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多索茶碱300 mg/d,1次/d。氨茶碱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氨茶碱250 mg/d,1次/d,连续服用7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恶心、呕吐为多索茶碱与氨茶碱常见的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总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多索茶碱组比较,氨茶碱组总有效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氨茶碱比较,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更好,不良反应更低。

    作者:温仲乐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单药奥沙利铂同期放疗治疗宫颈癌护理分析

    目的:对单药奥沙利铂同期放疗治疗宫颈癌的护理进行分析。方法:2013年1-12月收治宫颈癌患者30例,均采取单药奥沙利铂同期放疗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中宫颈癌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6.67%)明显低于对照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采取单药奥沙利铂同期放疗治疗的宫颈癌患者采取相应临床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情况,有积极治疗意义。

    作者:宋艳品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中国30年偏头痛等位发作Meta分析及欣可来效应

    本文探讨了30年来中国对偏头痛等位发作的经验。通过搜索中英文献,对纳入文献资料利用Rev Man 4.1软件处理。共27篇文献纳入标准,本病发作青年性、突然性、一次性、反复性、刻板性发作与其他疾病大区别(OR=0.24,95%CI,[0.18,0.32]z=9.22,P<0.00001)。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疗偏头痛的核心,而偏头痛的诊断主要靠病史及排除诊断法完成。

    作者:梁韶春;王秀荣;郭文璐;张素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补阳还五汤应用于糖尿病足介入治疗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补阳还五汤应用于糖尿病足介入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糖尿病足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28例)。两组均给予进膝下微球囊扩张手术。治疗术后治疗组给予补阳还五汤中药药物治疗,而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性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观察其再狭窄率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100%,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8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得知,治疗组的再狭窄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手术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低于手术前,同时,其水平低于对照组。结论:糖尿病足患者接受手术介入治疗后应用补阳还五汤中药药物治疗,大大提高了患者的临床疗效,从而减缓患者的病情。

    作者:高文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精细化管理下的医疗质量循迹追踪法的运用

    在医疗管理中开展精细化管理,并采用 JCI 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oint 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of Healthcare Organizations)评审中的追踪循迹法进行评审。在采用精细化管理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仅提升了医院工作效率,也降低了纠纷的发生率。

    作者:赵海成 刊期: 2014年第33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