邝漫霞
目的:研究不同心肺复苏方式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心肺复苏治疗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采用序贯性气道开放方式行心肺复苏治疗,对照组通过非序贯性气道开放方式行心肺复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通气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通气时间、自主呼吸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治疗有效21例,有效率72.4%,对照组中治疗有效15例,有效率51.7%,观察组复苏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序贯性气道开放过程中,可通过使用喉罩或普通面罩使气道开放,便于使心肺复苏成功率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小飞;廖露;彭亮;石文贵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氧气驱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护理疗效。方法:2011年10月-2014年4月收治毛细支气管炎患者45例,在基础治疗前提下使用氧气驱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护理,45例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氧气驱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具有操作简便、局部药物浓度高、疗效好、安全、不良反应小等优点。
作者:申爱美;王莉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应用经会阴实时二维超声观察已生育女性不同程度压力性尿失禁的形态学变化,并测量相关指标,探讨其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选择经临床诊断为压力性尿失禁已生育女性87例,压力性尿失禁Ⅰ度43例(SUIⅠ组),压力性尿失禁Ⅱ度44例(SUIⅡ组),观察BN形态、活动度、RA及UTA。结果:SUIⅠ组BN扩张38例,扩张率88.37%;SUIⅡ组BN扩张37例,扩张率84.09%,两组BN扩张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Rarest、RAva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UIⅡ组BN移动度、UTArest及UTAval均高于SUIⅠ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会阴实时二维超声成像能够判断盆底解剖功能异常情况,可以为SUI临床诊断提高参考依据, BN活动度、RA及UTA均可作为诊断SUI的指标。
作者:董征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调查温州某社区居民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情况,以及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情况。方法:2013年选取社区体检居民489例,进行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调查,采用统一的调查表面对面进行问卷调查及血压测量。结果:高血压知晓率63.07%,高血压治疗率80.65%,高血压控制率45.80%。高血压人群和非高血压人群对高血压知识的掌握得分均较高,但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样化的健康宣教有利于人群对高血压知识的掌握,并且改善高血压防治。
作者:郑旭煦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对于胆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09年11月-2011年3月收治胆囊切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小切口手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时间、出血量和手术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时间、出血量和手术时间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胆结石患者使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具有临床价值意义,可以大力推广。
作者:吴波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分析社区高血压患者阿司匹林应用情况,评价健康管理效用,分析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方法:连续进行问卷调查,获取432例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阿司匹林应用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规律服药231例,不规律服药125例,未服药76例;影响服药主要原因:担心不良反应36.82%、血压已得到控制29.35%、曾经发生不良反应13.43%、生活工作繁忙忘记10.45%,不规律用药者生活工作繁忙忘记、感觉没有效果高于未服药者,曾经发生过不良反应低于未服药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律用药2年内新发心脑血管并发症率(0.87%)低于不规律用药(16.00%)以及未服药(15.79%)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律用药、不规律用药、未服药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医疗资源获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担忧与重视程度、是否发生不良反应、生活状态是影响其阿司匹林用药情况的主要因素;规律用药有助于防治心血管病发生。
作者:黄娟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通过探讨医疗机构的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方法,旨在进一步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方法:2014年2月收治患者80例,重点分析质量控制过程对检验结果的不同影响。结果:通过加强对临床检验的质量控制,使得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大大提高,临床医生和患者对检验工作的满意度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结论:只有不断提高临床检验的质量,才能进一步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达到患者以及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李北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对患者血脂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收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脱水、营养脑细胞、降颅压等基础疗法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治疗,7 d 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情况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则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神经功能有所改善,治疗后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以观察组的降低程度尤为明显(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能有效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脂代谢,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作者:张林杰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对单药奥沙利铂同期放疗治疗宫颈癌的护理进行分析。方法:2013年1-12月收治宫颈癌患者30例,均采取单药奥沙利铂同期放疗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中宫颈癌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6.67%)明显低于对照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采取单药奥沙利铂同期放疗治疗的宫颈癌患者采取相应临床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情况,有积极治疗意义。
作者:宋艳品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钠注射液静滴预防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应激性胃黏膜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3月-2014年6月收治重度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胃黏膜损害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单纯给予降颅内压、调节水电解质、营养支持等常规西医基础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泮托拉唑钠注射液静滴。7 d 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胃液 pH 值及胃液红细胞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胃液pH值及胃液红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胃液pH值及胃液红细胞数均有所改善,以观察组治疗后胃液pH值及胃液红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泮托拉唑钠注射液静滴能有效预防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的应激性胃黏膜损害,降低患者胃液pH值及胃液红细胞数,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深入研究运用。
作者:姜宗臣;国泉;薄克义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老年留置导尿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2012年6月-2014年3月收治老年留置导尿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专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护工或家属施行健康教育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留置导尿2周后的临床效果及对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留置导尿2周后,观察组按量饮水、按时导尿、尿路感染、肉眼血尿和临床护理满意例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留置导尿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积极加行健康教育措施,可显著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张晗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阿希米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宫颈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2014年8月收治宫颈支原体感染患者100例,所有患者支原体培养均阳性,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治疗方法:阿奇霉素0.5%+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滴,1次/d,连续治疗7 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晚睡前阴道内置入阿希米1粒,1次/d,连续放置7次。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症状和体征消失49例(98.0%),支原体培养转阴48例,阴转率96.0%;对照组疗程结束后症状和体征消失30例(60.0%),支原体培养转阴25例,阴转率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痊愈45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0%;对照组痊愈33例,有效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希米、阿奇霉素联合用药可以明显改善宫颈支原体感染患者的症状,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成梅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了解霍林郭勒市离退休人员用药情况,提高离退休干部保健水平。方法:采取查阅相关门诊、住院记录、电话随访和问卷调查等方法,调查180例离退休人员用药情况,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长期服药175例,用药2种及以上164例,使用心血管类药物157例。离退休人员总体用药依从性差。结论:离退休人员对医疗保健的依赖性提高,存在不合理用药问题,应对他们加强用药教育,选择合理用药方案。
作者:刘秀珍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究与分析心理疏导在心内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心内科患者60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试验组在其基础上给予心理疏导干预方法。观察与对比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方式下的生活质量满意度情况。结果:对照组经过护理后对生活质量满意度总有效率66.67%,试验组经过护理后对生活质量满意度总有效率96.67%,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有效的心理疏导干预可显著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同时提升患者对生活质量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张秀芹;刘玲 刊期: 2014年第33期
机械通气是指当人体的呼吸器官不能维持正常的气体交换,随后发生呼吸衰竭时,以机械装置(呼吸机)代替或辅助呼吸肌的工作,达到维持通气、改善换气、缓解呼吸肌疲劳的一种支持治疗手段。呼吸衰竭患者及时实施机械通气,进行有效的专科治疗及护理,在医护人员共同努力下,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
作者:段玉顺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研究复合凝乳酶胶囊对治疗5岁以下儿童腹泻和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儿童腹泻患儿100例,均在5岁以下,按年龄比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服用复合凝乳酶胶囊的基础上同时进行常规抗炎治疗,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抗炎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8%)高于对照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腹泻治疗效果的因素主要有药的用量、腹泻程度、小儿的年龄等多种因素有关。结论:复合凝乳酶胶囊对治疗5岁以下儿童腹泻症状有着显著的疗效,并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在临床应用上值得推广。
作者:葛丽萍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经验,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6月-2006年4月收治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患者2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阑尾切除加腹腔冲洗及腹腔引流术进行治疗。结果:本组20例患者手术时间(98.3±4.1)min、术中出血量(63.2±6.7)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26.1±3.1)h、肛门排气时间(48.3±2.8)h、住院时间(12.1±2.4)d,本组治愈19例,发生切开感染1例,经对症处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阑尾切除加腹腔冲洗及腹腔引流术治疗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孙旭东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复合凝乳酶胶囊治疗不同类型的儿童消化不良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1月-2012年2月收治消化不良患儿150例,将不同类型的患儿按照食欲不振、上腹痛上腹胀、恶心呕吐类分为3组。3组都给予相同剂量的复合凝乳酶胶囊治疗,观察各自消化不良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食欲不振类治愈20例(40%),有效25例(50%),无效5例(10%)。上腹痛上腹胀类治愈10例(20%),有效15例(30%),无效25例(50%)。恶心呕吐类治愈5例(10%),有效25例(50%),无效20例(40%)。每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各种消化不良症状的时候,复合凝乳酶胶囊对食欲不振类的疗效佳,起效快,不良反应少,其疗效值得肯定。
作者:刘亚昆;杨颖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扩张型心肌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A组在B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卡维地洛治疗,分析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A、B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分别为94%、76%,A组早搏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部分患者发热头痛后自行缓解。结论:在常规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发心律失常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卡维地洛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可改善心功能,值得作为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发心律失常的理想药物。
作者:李巧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本文以阿司匹林传统临床应用为出发点,从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肿瘤疾病和妇产科疾病等方面,对其临床应用的进展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期为发现和拓展阿司匹林在疾病治疗方面的更多功效提供参考价值。
作者:智光 刊期: 2014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