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疏导在心内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张秀芹;刘玲

关键词:心理疏导, 心内科, 护理
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心理疏导在心内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心内科患者60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试验组在其基础上给予心理疏导干预方法。观察与对比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方式下的生活质量满意度情况。结果:对照组经过护理后对生活质量满意度总有效率66.67%,试验组经过护理后对生活质量满意度总有效率96.67%,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有效的心理疏导干预可显著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同时提升患者对生活质量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癌术后护理干预对患肢功能锻炼康复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恢复功能的疗效。方法:将112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而试验组采用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的基本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恢复的疗效,增强功能锻炼的效果。

    作者:李小强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胃癌手术治疗76例疗效分析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胃癌的临床经验,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13年2月收治胃癌患者76例,根据临床症状进行分组,其中大出血组22例,急性胃穿孔组33例,合并幽门梗阻21例,术前尽快改善患者体质,对幽门梗阻和胃内潴留的患者给予输血、血浆,术前3 d开始每晚用温盐水洗胃以减轻炎症和黏膜水肿。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胃癌根治性手术和姑息性切除手术。结果:本组76例胃癌患者,采取根治性手术方式50例,1年生存33例(66.0%);3年生存11例(22.0%);5年生存6例(12.0%);采用姑息性切除手术方式26例,1年生存13例(50.0%),3年生存1例(3.8%),5年生存0例(0),两组手术方式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治性手术方式是治疗胃癌的佳方式,患者生存率高,值得推广。

    作者:冯亚光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精细化管理下的医疗质量循迹追踪法的运用

    在医疗管理中开展精细化管理,并采用 JCI 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oint 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of Healthcare Organizations)评审中的追踪循迹法进行评审。在采用精细化管理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仅提升了医院工作效率,也降低了纠纷的发生率。

    作者:赵海成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抗凝治疗中危肺栓塞18例的疗效评价

    目的:分析抗凝治疗中危肺栓塞的临床效果,评价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中危肺栓塞患者18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18例中危肺栓塞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联合口服华法林治疗,对照组仅接受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呼吸频率、心率、PO2、PCO2等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凝治疗后两组呼吸频率、心率、PO2、PCO2均得到了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凝治疗中危肺栓塞临床疗效明确,是有效安全的方法。

    作者:李亚强;陈如华;鲁珊;刘侃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呼吸衰竭及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呼吸衰竭及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COPD、呼吸衰竭合并有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一般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治疗48 h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心率、血气分析、左室射血分数等。结果:治疗后,治疗组 PaO2、SpO2、pH 值、PO2/FiO2、LVEF 明显升高,PaCO2、HR、RR 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以改善患者心功能及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靳岱红;兰淑娟;张丽坤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氧气驱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氧气驱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护理疗效。方法:2011年10月-2014年4月收治毛细支气管炎患者45例,在基础治疗前提下使用氧气驱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护理,45例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氧气驱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具有操作简便、局部药物浓度高、疗效好、安全、不良反应小等优点。

    作者:申爱美;王莉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卡托普利与美托洛尔联合方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评价卡托普利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治慢性心衰患者142例,据患者意愿与医师建议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71例,前者应用卡托普利,后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美托洛尔,分别于2周后、3个月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2周后,联合组显效率(74.65%)优于对照组(57.75%),无效率(1.41%)低于对照组(14.08%);3个月后联合组显效率(90.14%)高于对照组(74.7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血压、心率低于治疗前,联合组舒张压(66.5±3.2)mmHg、收缩压(120.5±3.8)mmHg、心率(82.3±3.1)次/min 低于对照组(78.4±5.1)mmHg、(138.1±5.5)mmHg、(90.5±5.5)次/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第2周共发生不良反应14例,高于对照组的2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托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衰,较单纯应用卡托普利临床效果更显著,但随着疗程的延长,疗效差异逐渐缩小,且联合可能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因此联用需慎重,综合考虑患者耐受与疾病治疗需要。

    作者:宋军;敖银莲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急性坏死性筋膜炎的经验体会

    目的:探讨采用综合疗法治疗肛周急性坏死性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肛周急性坏死性筋膜炎患者26例,采用切开引流、抗感染、高压氧、中药汤剂及营养支持综合疗法治疗。结果:治愈25例,治愈率96.1%,1例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自动出院时,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无一例死亡。结论:对于肛周急性坏死性筋膜炎,多种治疗方法联合应用,是可靠的治疗方法,可有效减低该病的死亡率。

    作者:陈瑞超;刘畅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温州某社区居民高血压知识知晓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温州某社区居民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情况,以及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情况。方法:2013年选取社区体检居民489例,进行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调查,采用统一的调查表面对面进行问卷调查及血压测量。结果:高血压知晓率63.07%,高血压治疗率80.65%,高血压控制率45.80%。高血压人群和非高血压人群对高血压知识的掌握得分均较高,但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样化的健康宣教有利于人群对高血压知识的掌握,并且改善高血压防治。

    作者:郑旭煦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心肺复苏方式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心肺复苏方式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心肺复苏治疗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采用序贯性气道开放方式行心肺复苏治疗,对照组通过非序贯性气道开放方式行心肺复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通气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通气时间、自主呼吸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治疗有效21例,有效率72.4%,对照组中治疗有效15例,有效率51.7%,观察组复苏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序贯性气道开放过程中,可通过使用喉罩或普通面罩使气道开放,便于使心肺复苏成功率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小飞;廖露;彭亮;石文贵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18例护理分析

    目的:总结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救治和护理经验,提高临床救治率和护理质量。方法:2011年2月-2014年3月救治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18例,配合医生紧急抢救,仔细观察患者出血量,认真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协助查明出血原因、控制出血,采取宫腔球囊止血,密切监测产妇生命体征,加强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结果:本组18例剖宫产大出血患者,由于抢救措施得当,护理得当,有1例行次全子宫切除术,1例行全子宫切除术,全部患者均成功救治,救治成功率100.0%。结论:宫产术中大出血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静文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复合凝乳酶胶囊治疗婴幼儿轻度胃肠功能紊乱引发的吐奶和溢奶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复合凝乳酶胶囊治疗婴幼儿溢奶和吐奶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4月-2013年6月收治吐奶婴幼儿92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服用吗丁啉,试验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吗丁啉+复合凝乳酶胶囊。记录患儿每天吐奶次数、吐奶停止时间等指标,于用药后1周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于用药后(80.94±34.19)h 停止吐奶,试验组于用药后(56.23±30.52)h 停止吐奶;对照组1周治愈率65.22%,试验组1周治愈率97.8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凝乳酶胶囊在治疗胃肠功能紊乱引起的婴幼儿吐奶中有一定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许朝晖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糖尿病治疗教育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治中的意义

    目的:概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流行现状、危害性、危险因素以及可控性,探索糖尿病治疗教育(Therapeuic Education)在DR防治中的意义和社会经济学价值。方法:通过文献检索,阐述DR的病理基础、危险因素以及三级预防。结果:DR 是一个长期的病理过程,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糖尿病盲是不可逆的,然而又是可避免的。结论:糖尿病治疗教育可以降低DR的患病率和致盲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节约医疗资源。

    作者:蒋惠芳;宋徽江;金美华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心脏冠状动脉CT增强扫描检查中碘过敏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本文分析了心脏冠状动脉CT增强扫描检查中碘过敏反应发生的预防和护理方法,主要通过询问病史、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准备好抢救设备与方案来预防碘过敏的发生,而患者一旦出现了过敏症状应立即停用造影剂,并对症治疗及相应的护理。

    作者:邝漫霞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儿科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以降低儿科护理纠纷的发生。方法:2013年3月-2014年2月儿科收治568例患儿。其中2013年3月-8月未采取防范措施期间诊治的患儿220例作为对照组,2013年8月-2014年2月采取防范措施后就诊的患儿348例作为观察组。对患儿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投诉情况和护理满意度,并总结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结果:观察组护理投诉17例(4.9%),护理满意325例,护理满意度93.4%。对照组护理投诉48例(21.8%),护理满意166例,护理满意度7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了解和掌握导致儿科护理纠纷产生的原因,加强防范措施是降低儿科护理纠纷的关键。

    作者:常争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小儿机械通气吸痰87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吸痰方式对于小儿机械通气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机械通气患儿8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应用开放式吸痰,观察组应用封闭式吸痰,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各项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SpO2、心率及pH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机械通气患儿应用封闭式吸痰装置,较开放式吸痰可缩短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减少血压以及SpO2波动,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维持患儿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操作安全简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邱荣俊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静脉用药对上呼吸道感染治疗的影响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对上呼吸道感染治疗的影响,积累有益经验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治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80例,随机纳为静脉用药组和口服用药组,每组90例。口服组予以口服药物治疗,静脉组予以药物静注或静滴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药物见效、症状缓解时间方面,静脉用药组明显快于口服药物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在遗留咳嗽、咳痰方面,静脉用药组要高于口服用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疾病转归方面,静脉用药组与口服用药组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静脉用药与口服用药两种用药方式都可有效缓解症状,静脉用药显效速度相对更快。然而终疗效与临床给药途径无明显关联,静脉用药不改变上呼吸道感染的病程,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采取用药方式。

    作者:孙忠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折叠负压法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头皮静脉输液患儿60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穿刺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折叠负压法穿刺。观察两组头皮静脉1次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1次穿刺成功率94.7%和81.7%。结论:采用折叠负压法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能提高穿刺成功率。

    作者:张云;秦素风;马月爱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进口与国产奥美拉唑疗效对比及药理作用分析

    目的:探究奥美拉唑的临床药理作用,比较进口与国产奥美拉唑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消化道溃疡患者88例,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予以进口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国产奥美拉唑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的临床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医疗负担高于观察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奥美拉唑的治疗成本低于进口奥美拉唑,而进口与国产奥美拉唑的临床疗效相当,国产奥美拉唑值得推广。

    作者:刘素霞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青光眼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青光眼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手术技巧,并评价手术效果。方法: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31例(31眼),给予经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6个月,观察视力、眼压和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视力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术后眼压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包括角膜内皮水肿、前葡萄膜反应、前房出血、后囊破裂、晶体悬韧带部分离断和虹膜损伤。结论:经透明角膜切口行超声乳化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具有视力恢复快、眼压稳定良好且并发症少的特点,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洁 刊期: 2014年第33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