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彦武;杨妍
目的:探讨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评价心功能与心肌梗死部位及面积的关系。方法:临床确诊心肌梗患者利用QGS软件分析相关参数,把患者分为LAD(左前降支梗死)组、LCX(回旋支梗死)组、RCA(右冠状支梗死)组和混合组(两支及以上梗死),分析不同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各组间关系。结果:正常组与心肌梗死组各检测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组与LAD组、LCX组和RC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AD组、LCX组和RCA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控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对评价心肌梗死部位、大小与心功能的关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冠民;刘德峰;朱峰;丁雪梅;谭叶颖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分析硝酸酯类药物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老年单纯收缩性高血压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硝酸酯类药物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0%)明显比对照组(62.5%)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酸酯类药物在老年单纯收缩性高血压治疗中效果显著,可行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霆 刊期: 2014年第35期
早在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发现X射线,开创了影像医学的新篇章。影像医学是借助医学影像设备对人体或人体某部分进行检查的一门科学,如放射学科、心血管病学科、神经系统学科等。目前常用的影像医学技术有X线成像检查,CT成像检查等。本文结合国内外有关文献对影像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和价值进行阐述。
作者:朱迪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分析陶瓷及纳米复合陶瓷材料对义齿稳定性的影响,评估其理化性能,判断其修复效果。方法: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磨牙缺失患者50例(100颗牙),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20例(40颗牙),观察组30例(60颗牙)。对照组采用传统陶瓷作为牙冠修复材料,观察组则采用纳米复合陶瓷作为牙冠修复材料,对比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及义齿的稳定性。结果:义齿佩戴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咀嚼能力、固位稳定及舒适程度评分均稍高于对照组,且佩戴3个月、6个月后,观察组评分提升幅度更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牙科修复中,采用纳米复合陶瓷作为新型的牙冠修复材料有其强度高、可塑性强、韧性好等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史燕萍;陈玉荣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在临产室护理中采用舒适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产妇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8例,对照组进行传统护理,研究组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及临床表现,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产妇的阴道分娩率、新生儿窒息与胎儿窘迫发生率、产程时间以及阴道分娩出血总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产时中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产妇身心状态,改善分娩结局,有效避免危险事件。
作者:凌湘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在早中期乙肝肝硬化患者中应用安络化纤丸联合拉米夫定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7月-2014年6月收治早中期乙肝肝硬化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服用拉米夫定,观察组同时服用安络化纤丸和拉米夫定。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在HBV-DNA转阴率上没有明显差异,但观察组治疗后球蛋白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明显低于对照组,肝纤维化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中期乙肝肝硬化患者应用安络化纤丸联合拉米夫定的治疗方案,临床疗效良好,患者肝功能恢复情况更佳,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巩瑞东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分析绝经前女性冠心病患者冠脉造影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收治绝经前冠心病患者60例作观察组,并收治绝经后冠心病患者50例作对照组,同时收治60例无冠心病患者作参考组,分析患者冠脉造影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60例绝经前冠心病患者以单支病变为主,前降支病变91.7%;对照组多支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单支病变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年龄、肥胖、家族史等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前女性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复杂,多与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有关,若患者无典型临床症状,应及早诊断,尽快明确。
作者:杨志星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索护理本科生社区毕业实习模式,提高护生社区实践能力。方法:采用文献法、专家访谈法及问卷法制定本科生社区护理实习模式。结果:影响护理本科生社区就业原因前4位是工资待遇、单位规模、发展空间及编制;通过专家和院领导反复讨论制定了社区护理实习模式的初稿。结论:初步构建了本院护理本科生社区实习方案,方案明确了社区实习基地、科室及具体实习内容等。
作者:谢丹;赵春善 刊期: 2014年第35期
老年病的特点主要是易患慢性疾病、治病因素多而杂、临床表现不典型突出、合并症较多、多脏器衰竭与多系统功能障碍、多种老年问题与综合征、用药量大种类多且不良反应明显。老年病的预防应该从年轻时候开始,并且贯穿一生,有效的预防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延缓增龄老化性失能的发生。
作者:周玉霞;伍昌清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与厄贝沙坦片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疗效差异,指导临床选择疗效佳的药物。方法:2013年2月-2014年9月收治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156例,随机分成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组与厄贝沙坦组各78例,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组给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1片/次,1次/d,厄贝沙坦组给予厄贝沙坦1片/次,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结果:两组经过治疗,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下降,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时和疗程结束4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厄贝沙坦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尿Alb和血尿酸均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组明显优于厄贝沙坦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BUN、TG和CR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优于厄贝沙坦片,临床上要首选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进行治疗。
作者:王晶红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2010年3月-2014年7月收治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硝酸异山梨酯片10 mg,3次/d,通心络胶囊0.78 g,3次/d,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1次/d,连续治疗13周。结果:本组30例患者男女之比1.5:1,以男性为主,年龄以51~60岁居多。其病因主要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治疗前ST段下移(1.5±0.8)mm,出现胸痛时间(273±113)s,运动至终止时间(418±88)s,治疗后ST段下移(1.1±0.6)mm,出现胸痛时间(345±132)s,运动至终止时间(510±93)s,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0例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和心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多见于年龄以51~60岁的男性,通心络胶囊联合硝酸异山梨酯、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彭艳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年人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2月-2014年3月收治行外科手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成年患者68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采取的手术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2),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麻醉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疼痛强度、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治疗时间、术后疼痛强度、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较传统疝修补术缩短了手术治疗时间、减轻了疼痛强度,并减少了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现象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德全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精神疾病患者由于其特殊的病情,有时对麻醉不能很好地配合,造成麻醉难度较大。本文简要介绍精神病患者25例麻醉处理体会。
作者:王盛华;黄庆先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单独应用孟鲁司特治疗儿童轻度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轻度哮喘患儿75例,应用治疗开始、治疗后第4周、第12周进行基本临床情况评分,并测定患儿的PEFR(呼气峰流速)与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的变化。结果:经过12周的治疗,患儿的临床基本情况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出现明显的降低(P<0.05),患儿的PEFR、FEV1与治疗前比较出现明显上升(P<0.05)。患儿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单独应用孟鲁司特治疗儿童轻度哮喘能使患儿肺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患儿依从性好,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胡允;汪奇运;胡立兵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扣眼穿刺法对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及使用寿命的影响。方法:收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24,采用扣眼穿刺法)和对照组(n=24,采用绳梯穿刺法)。比较两种穿刺方式的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内瘘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扣眼穿刺法能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更好地保护内瘘,有效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
作者:陈双如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一直是腹腔镜外科医师很关心的问题,本文回顾性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82例,其中腹腔镜术后胆管损伤5例,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原因、类型及预防进行分析。
作者:杨晓亮;张增伟;徐海锋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究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9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联合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肺功能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少而轻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可迅速改善症状及提高肺功能,且不良反应较少,患者依从性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陆海宁;高庆梅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分析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临床特征,总结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宫颈妊娠患者1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患者中14例因停经后阴道流血就诊,其中1例患者伴下腹痛,另3例因停经后要求人流就诊,9例有2次剖宫产史,11例有人流史,所有患者均B超提示子宫中下段或下段前壁见孕囊或混合性回声而诊断。3例急诊行单纯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us artery embolism,UAE),14例患者同时行UAE和MTX动脉内灌注后刮宫,所有患者治疗均成功,无子宫切除病例。结论:充分认识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体征及超声特征,有利于早期诊治。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治疗方案应个体化,同时行UEA和MTX动脉内灌注治疗后刮宫术是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的为安全有效和可靠的保守治疗方法。
作者:王桂青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广州市彩虹街社区儿童OSAHS与肥胖症发病的相关因素,并以此制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本社区儿童OSAHS及肥胖症的防治措施。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调查方法进行抽样,每个社区的居民中按门牌号随机抽取,对3~14岁的儿童进行调查。结果:本组共调查3~14岁的儿童2349例,其中男1264例,女1085例,共检出OSAHS 121例,肥胖症285例,其中OSAHS合并肥胖症53例。养育方式、独生子女、父母学历、饮食习惯、零食习惯、运动习惯等因素对肥胖症发病有影响。扁桃体肿大、腺样体肥大、肥胖等因素对OSAHS发病有影响。大多数家长对儿童OSAHS及肥胖症的认知不充分,且治疗态度不积极。结论:肥胖、腺样体肥大、下鼻甲肿大是导致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主要因素。
作者:苏正辉;何敏;何一鸣;范永强;张冬冬;陈汉权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观察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置入喉罩通气道(LMA)在老年人下肢手术中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收治择期行下肢骨科手术患者60例,年龄65~79岁,随机分成S组和P组,S组七氟烷阶梯式下降法,由7%每隔30 s下降1%,至4%时停止下降并维持其浓度。P组先予芬太尼2μg/kg静注,然后缓慢静注丙泊酚1.5~2.5 mg/kg。两组均以BIS≤60作为临界点置入喉罩。结果:两组患者一次性喉罩置入成功率均100%,S组诱导时间明显长于P组,S组诱导后MAP、HR较诱导前无明显差异,P组诱导后MAP、HR明显下降(P<0.05)。结论:老年人在BIS监测下七氟烷诱导能产生满意的喉罩置入条件,与丙泊酚相比,患者血液动力学更稳定。
作者:谢龙 刊期: 2014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