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性化护患沟通在预防护患纠纷中的效果观察

张羽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 护患沟通, 护患纠纷, 满意度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患沟通在预防护患纠纷中的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患沟通,对照组采用常规护患沟通,比较护患纠纷发生率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患纠纷发生率1%,低于对照组的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服务满意94例、基本满意4例和不满意2例,对照组满意67例、基本满意23例和不满意10例,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实施人性化护患沟通,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增加患者满意度。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纤维喉镜下微波治疗声带小结与息肉9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纤维喉镜下微波治疗声带小结与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声带小结及声带息肉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纤维喉镜下实施微波治疗,观察本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组患者全部在表面麻醉下成功实施手术,无一例出现声带损伤、呼吸困难、声带粘连并发症。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与术前诊断完全符合,诊断符合率100%。术后随访3个月,痊愈52例,好转44例,总有效率100.0%。随访半年显示,复发4例,复发率4.2%,复发病例均与患者用嗓过度或发音不正确有关。结论:应用纤维喉镜行微波治疗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具有显著的疗效,该治疗方法具有痛苦小、安全性好、治愈率高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军民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

    目的: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一侧或两侧心室扩大,以心肌收缩功能障碍为特点的心肌疾病。临床以心脏衰竭、心律失常为主要表现,在我国人群中约13/10万的发病率。到目前为止,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因不明,病程发展缓慢,常因心力衰竭而死亡,预后很差。本文分析了38例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

    作者:周小燕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老年病的特点与预防

    老年病的特点主要是易患慢性疾病、治病因素多而杂、临床表现不典型突出、合并症较多、多脏器衰竭与多系统功能障碍、多种老年问题与综合征、用药量大种类多且不良反应明显。老年病的预防应该从年轻时候开始,并且贯穿一生,有效的预防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延缓增龄老化性失能的发生。

    作者:周玉霞;伍昌清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纳洛酮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急性脑卒中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意识障碍恢复情况、生活自理能力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GCS评分、生活自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可明显改善患者意识障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且不良反应较少,应纳入急性脑损伤的常规治疗。

    作者:佘以林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内分泌及免疫紊乱与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内分泌及免疫紊乱与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方法:2014年1-6月收治复发性流产患者30例,作为试验组,选择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自身免疫抗体、细胞因子、生殖激素水平及子宫内膜免疫组化检测并比较。结果:试验组中免疫抗体阴性24例,免疫抗体阳性6例。试验组中均存在内分泌失调,出现单项或多项生殖激素异常。试验组子宫内膜ICAM-1阳性。结论:女性内分泌及免疫紊乱在复发性流产中可以并存,对复发性流产的患者进行生殖激素和自身免疫抗体检测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作者:赵晓英;高美华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中药敷贴神阙穴预防术后呕吐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解决外科术后患者发生呕吐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方法:2014年1-6月收治外科住院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加用中药敷贴神阙穴,观察两种方法对解除术后呕吐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呕吐发生率比较有明显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敷贴神阙穴能有效预防术后呕吐的发生,方法简单,操作方便,缩短患者禁食时间,有利于术后恢复。

    作者:张义兰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药物相关间质性肺病的病因及诊治

    目的:间质性肺病(炎性疾病)相对于临床治疗中的其他疾病有其自身存在的特点。在临床中发现,此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且行之有效的治疗,将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肺泡壁、小气道以及微血管等。同时,此病的发生原因一般不明,所以为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造成了影响。但是,临床治疗中对于此疾病的诱发原因越来越指向药物,本文就此展开探讨。

    作者:冯金萍;许坤;钱晓军;鲍亮;赵弘卿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阿立哌唑应用于老年精神分裂症临床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应用于老年精神分裂症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总结其治疗经验。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40例,采用阿立哌唑治疗,平均治疗剂量(18.5±5.5)mg/d,治疗8周后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临床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安全性。结果:显效率70.0%,有效率87.5%,无明显锥体外系反应,不良反应轻。结论:阿立哌唑应用于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好、安全性高,可以有效缓解老年精神分裂症的精神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琪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高危妊娠产妇产后出血原因分析及预防

    目的:探讨高危妊娠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2012年7月-2013年6月收治具有出血倾向的高危妊娠产妇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胎儿娩出后肌肉注射催产素20 IU,观察组胎儿娩出后服用米索前列醇,并进行按摩和心理抚慰。观察两组患者的产后出血量情况。结果:导致高危妊娠产妇产后出血的因素包括:宫缩乏力、胎盘问题、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等。观察组产妇产后2h的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危妊娠产妇而言,及时发现会导致出血的因素,并加强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出血的概率,降低出血量,从而减轻产妇的痛苦,提高产妇的生存质量。

    作者:梁国华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舒芬太尼在妊娠高血压剖宫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在妊娠高血压剖宫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12月-2013年5月收治妊娠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麻醉方法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舒芬太尼,比较两组患者的剖宫产过程中的血压变化、麻醉效果、新生儿结局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麻醉5 min后的收缩压显著低于对照组,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药物起效时间、运动恢复时间、痛觉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寒战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肌肉松弛效果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在妊娠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能够较好的稳定患者的血压,减少寒战发生,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作者:李鹏亮;王雪朋;张同欣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评价心功能与心肌梗死部位及面积的关系

    目的:探讨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评价心功能与心肌梗死部位及面积的关系。方法:临床确诊心肌梗患者利用QGS软件分析相关参数,把患者分为LAD(左前降支梗死)组、LCX(回旋支梗死)组、RCA(右冠状支梗死)组和混合组(两支及以上梗死),分析不同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各组间关系。结果:正常组与心肌梗死组各检测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组与LAD组、LCX组和RC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AD组、LCX组和RCA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控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对评价心肌梗死部位、大小与心功能的关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冠民;刘德峰;朱峰;丁雪梅;谭叶颖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溃疡性结肠炎与缺血性结肠炎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与缺血性结肠炎临床特征分析。方法:2012年3月-2014年4月收治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5例和缺血性结肠炎患者35例。分析比较溃疡性结肠炎组和缺血性结肠炎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变部位、病程、腹痛特点、常见并发症以及内镜特点等方面的不同。结果:溃疡性结肠炎与缺血性结肠炎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变部位、腹痛特点、常见并发症以及内镜特点等方面差异显著,两组相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握溃疡性结肠炎和缺血性结肠炎发病年龄、性别、病变部位、病程、腹痛特点、常见并发症以及内镜特点等临床特征,可以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作者:成金弟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万爽力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万爽力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两组患者均积极给予吸氧、利尿剂、β受体拮抗剂、硝酸酯制剂、钙拮抗剂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万爽力(20 mg/次,3次/d)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次,1次/d)联合万爽力(20 mg/次,3次/d)治疗,4周为1个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7.24%和89.6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45%和84.4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均明显降低和缩短(P<0.05),以观察组降低和缩短程度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万爽力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疗效显著,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好,可积极应用于临床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

    作者:刘川贵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不同产程剖宫产术影响母婴结局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产程剖宫产术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2010年2月-2014年2月收治活跃期后进行剖宫产产妇40例,设为对照组,选取同期收治潜伏期剖宫产产妇40例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母婴并发症及新生儿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颅内出血、吸入性肺炎、Apgar评分<7分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潜伏期剖宫产较活跃期剖宫产术能明显降低产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新生儿术后情况。

    作者:徐建群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2A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的临床治疗

    目的:分析2A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的临床治疗,为临床医学提供依据。方法:收治2A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患者7例,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结果:采取切除肾上腺肿瘤患者5例,采取保留部分肾上腺细胞患者2例。采取腹入路切除术治疗患者5例,1例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切除术,采取甲状腺根治术患者5例,采取单侧叶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患者2例,术后患者的2A型MEN症状消失。结论:2A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疾病比较罕见,在治疗中需要检测患者血降钙素等,确定相适应的治疗方法。

    作者:郭威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应用孟鲁司特单独治疗轻度儿童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单独应用孟鲁司特治疗儿童轻度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轻度哮喘患儿75例,应用治疗开始、治疗后第4周、第12周进行基本临床情况评分,并测定患儿的PEFR(呼气峰流速)与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的变化。结果:经过12周的治疗,患儿的临床基本情况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出现明显的降低(P<0.05),患儿的PEFR、FEV1与治疗前比较出现明显上升(P<0.05)。患儿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单独应用孟鲁司特治疗儿童轻度哮喘能使患儿肺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患儿依从性好,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胡允;汪奇运;胡立兵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示指背侧带蒂岛状皮瓣治疗拇指Ⅱ度缺损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示指背侧带蒂岛状皮瓣治疗拇指Ⅱ度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3-2013年收治拇指Ⅱ度缺损患者47例,运用示指背侧岛状皮瓣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的疗效是满意的。结论:示指背侧带蒂岛状皮瓣治疗拇指Ⅱ度缺损的临床效果是显著的。

    作者:杨先武;李昌坤;张斌;代伟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无保护性会阴接生技巧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无保护性会阴接生的技巧。方法:2013年4月-2014年3月收治初产妇35例,观察组18例,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对照组17例采取常规接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会阴完整9例(50.00%),一裂伤6例(33.33%),二裂伤2例(11.11%),会阴侧切1例(5.56%)。对照组会阴完整4例(23.52%),一裂伤6例(35.29%),二裂伤5例(29.41%),会阴侧切2例(11.76%),观察组临床效果明显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保护性会阴接生法能有效地帮助产妇生产,并降低各种并发症。

    作者:武琼玉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16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急性左心衰的疗效。方法:收治急性左心衰患者16例,常规治疗半小时症状无改善的加用无创正压通气,观察通气前后的临床症状和相关指标变化,并做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15例患者经治疗后症状缓解,仅1例合并严重的肺部感染治疗无效,总有效率93.7%。结论:急性左心衰治疗初期是应用无创正压通气的佳时机,临床见效快,并且成功率高,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抢救方法,可供临床选择应用。

    作者:钱婕;苑广梅;程改存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后动脉穿刺点封闭方法与并发症的观察

    目的:比较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术后穿刺点不同封闭方法的动脉并发症发病率,提高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效果。方法:将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动脉穿刺点封闭方法分为器械组及非器械组,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器械组术后血管并发症明显低于非器械组(P<0.01)。结论: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术后,如条件允许,建议使用动脉穿刺点器械封堵法,可降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方雁彬 刊期: 2014年第35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