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治疗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胡艳芳

关键词:有机磷农药中毒, 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 阿托品, 临床疗效, 护理措施
摘要: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汉川市人民医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100例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品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治愈率、病死率的差异,并对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为(2.34±1.43)h,对照组为(4.01±2.10)h,2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时间为(18.23±10.01)h,对照组为(34.21±15.34)h,2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5.34±1.3)d,对照组为(13.21±3.14)d,2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病死率分别为4%(2/50)、6%(3/5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25/50)、18% (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愈率为94% (4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4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可有效改善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症状,提高抢救成功率,不良反应少,是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较为理想的抗胆碱药.同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杂志相关文献
  • 会阴侧切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行会阴侧切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疗效.方法:选取开封市妇幼保健院2014年6-12月自然分娩行会阴侧切术的患者1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90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会阴侧切术后,静脉滴注头孢唑林钠,共1 d;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侧切、缝合及消毒,不使用任何抗菌药物.比较2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切口愈合率、平均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率为3.33%(3/90),对照组为4.44%(4/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伤口愈合率为96.67%(87/90),对照组为95.56% (86/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5.01±0.92)d,对照组为(4.85±1.11)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会阴侧切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并不能预防切口感染、提高愈合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王慧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瑞舒伐他汀对心肌梗死大鼠左心房交感神经重构的影响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大鼠左心房交感神经重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MI+瑞舒伐他汀干预组(Rstatin组)及MI组.采用免疫组化法分析3组大鼠左侧星状神经节(left stellate ganglion,LSG)及左心房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和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associated protein 43,GAP43)阳性物质含量以反映神经纤维的分布和密度,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两者的蛋白含量.结果:Rstatin组和MI组大鼠LSG与左心房组织中GAP43及NGF阳性神经密度均明显高于Sha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Rstatin组明显低于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statin组和MI组大鼠LSG及左心房组织中GAP-43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Sha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Rstatin组明显低于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statin组和MI组大鼠LSG及左心房组织中NGF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Sha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Rstatin组与MI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有效改善MI大鼠左心房交感神经重构,其机制可能与直接抑制LSG内GAP-43及左心房组织中NGF的表达及蛋白生成有关.

    作者:路清华;顾明明;魏长春;路鹏;刘锦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临床药师参与非小细胞肺腺癌口服厄洛替尼致皮疹的药学监护

    目的:了解靶向抗肿瘤药厄洛替尼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引发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特点及规律.方法:介绍临床药师参与非小细胞肺腺癌患者口服厄洛替尼致皮疹患者的病例,分析抗肿瘤药治疗方案、ADR监测及处理,评估抗肿瘤药使用后皮疹的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临床药师通过运用所学的药学知识,结合抗肿瘤药的药动学特点,参与厄洛替尼致皮疹的药物治疗,为临床医师提供合理的用药方案,为患者讲解药学知识、用药注意事项及ADR的防范措施,与医护人员协作,能发挥专业特长,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作者:李晓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临床药师参与肾衰竭患者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下抗感染药个体化给药的药学监护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肾衰竭患者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期间抗感染治疗的药学实践.方法:介绍临床药师参与会诊的1例肾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行CVVH治疗,临床药师建议万古霉素首剂给予1g,维持剂量0.5 g/次、每12 h给药1次,达到稳态后监测血药谷浓度,根据监测结果调整万古霉素给药方案,使其谷浓度控制在15~20 μg/ml内;CVVH治疗期间增大美罗培南的用量为1g、每8h给药1次,延长每次滴注时间至3h.结果:万古霉素首次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为22.14 μg/ml,根据Ritschel 一点法调整万古霉素给药方案为0.4 g、每12 h给药1次,再次监测谷浓度为18.05 μg/ml.临床药师通过治疗药物监测和个体化剂量调整保证了抗感染药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促使患者的病情好转.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可对此类特殊患者开展药学服务,制订个体化抗感染给药方案,发挥在药物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彭怀东;何秋毅;陈杰;黄凯鹏;王若伦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张家港市妇幼保健所1500张门诊处方点评与分析

    目的:提高处方质量,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抽取张家港市妇幼保健所(以下简称“我所”)2013-2015年各年度第一季度的门诊处方各500张,共计1 500张,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进行处方点评与分析.结果:各年度第一季度的不合理处方数分别有67、44、31张,分别占13.40%、8.80%、6.20%;药品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00%、2.00%、0.60%.不合理处方主要体现在诊断书写不规范(36.62%)、医师无签名(25.35%)、用药途径不适宜(19.72%)以及用法、用量不适宜(10.56%).结论:我所通过开展门诊处方点评,处方质量明显改善,药品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有力地保障了医疗安全.

    作者:赵秋萍;程慧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癫痫患儿联用抗癫痫药治疗致昏迷的药学监护

    目的:探讨对1例癫痫患儿联用拉莫三嗪与丙戊酸钠致昏迷的的药学监护模式.方法:临床药师以1例癫痫患儿联用拉莫三嗪与丙戊酸钠为切入点,通过以检测患儿血清药物浓度,利用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等药学知识,参与药物治疗方案的选择,实施药学监护,协助医师制订给药方案.结果:在患儿的治疗过程中,临床药师根据患者发生重度肝肾损害、心肌受损严重等症状,同时考虑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已超标,而患者癫痫控制效果不佳,遂诊断为丙戊酸中毒,建议先停用丙戊酸钠,继续按原剂量服用拉莫三嗪并检测其浓度,观察癫痫控制情况,待患儿的肝、肾衰竭和心肌损害得到纠正后再考虑调整用药方案.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对患儿进行药学监护和抗癫痫药的血药浓度监测、监测药品不良反应、实施个体化给药方案,提高了患儿的用药安全性.这对提高药物治疗水平、减少ADR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易爱玲;易博;周从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北京医院住院患者糖皮质激素类药应用分析

    目的:了解北京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住院患者糖皮质激素类药的使用情况.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调查2008-2014年我院住院患者糖皮质激素类药(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的使用情况,包括使用人次、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 system,DDDs)及不同科室的用药倾向等.结果:我院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的患者中,女性略多于男性;患者年龄段集中在50~<80岁.2008-2014年我院糖皮质激素类药的销售金额、使用人次呈上升趋势;销售金额排序居前3位的药品分别为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甲泼尼龙片和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DDDs排序较靠前的药品有地塞米松注射液、醋酸泼尼松片以及地塞米松片.我院免疫内科、神经内科、肾内科、呼吸内科、血液内科等主要收治免疫系统疾病患者的内科系统科室对甲泼尼龙及泼尼松片的选择倾向性大,其销售金额也高;而外科系统科室更倾向于选择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结论:我院糖皮质激素类药的销售金额排序与其DDDs排序并不一致,不同科室对药品的品种选择有所差别.

    作者:陈頔;杨莉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珠海市人民医院抗抑郁药应用分析

    目的:了解珠海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抗抑郁药的使用情况,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限定日剂量分析法,对2011-2014年我院抗抑郁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限定日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2014年,我院抗抑郁药结构相对稳定,用药频度逐年增长,销售金额逐年上升,限定日费用未见明显变化;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选择性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使用较多;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文拉法辛的DDDs和销售金额排序一直居前3位;文拉法辛、帕罗西汀的DDC排序居前3位.结论:我院抗抑郁药的使用结构较合理,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新型抗抑郁药已逐步成为临床治疗抑郁症的首选药,基本符合我国目前抗抑郁药的发展趋势.

    作者:黄好武;孟倩;周春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157例支气管扩张伴感染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了解南平市第二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呼吸科支气管扩张伴感染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采用药物利用评价(drug utilization review,DUR)和药物利用评估(drug use evaluation,DUE)方法,对我院2013年7月-2013年12月呼吸科出院的157例支气管扩张伴感染患者的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57例患者共使用19种抗菌药物,其中2种药物药物利用指数(drug utilization index,DUI》1,17种药物DUI≤1;入院即予二联用药的病例数为45例,3d内联合用药的病例数为30例,住院期间单联使用的病例数为46例,更换抗菌药的病例数为57例;血常规、肾功能、肝功能、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病原学检查、痰培养的入院评估率分别是95.50%、94.90%、94.90%、35.70%、100.00 %、98.70%、98.70%,治疗后再检测率为4.61%、0%、0%、22.78%、45.71%、38.77%、37.50%;药物选择合理113例,给药剂量合理者127例,给药频次合理48例,根据监测指标及病原学情况调整者33例;使用特殊级抗菌药物患者10例,占6.37%,使用较规范.结论:DUR和DUE联合可以更全面地评价支气管扩张伴感染患者的抗菌药情况.

    作者:吴丹梅;黄通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盐酸氨基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2-10月荆门市第一人民收治的112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尼美舒利颗粒联合奥美拉唑肠溶片,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基氨基葡萄糖胶囊,观察2组患者的疗效、Lysholm膝关节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8.21% (5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14%(4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评分为(85.25±3.6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25±4.24)分,且均明显高于2组治疗前的(53.01±2.52)、(52.41±2.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9%(1/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93% (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甾体抗炎药和质子泵抑制剂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海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小儿健胃糖浆质量标准提升的研究

    目的:提升小儿健胃糖浆的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麦冬、陈皮进行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芍药苷含量进行测定,采用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含0.04%三乙胺的0.1%冰醋酸溶液(V∶ V=12∶ 88)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在薄层色谱中,麦冬、陈皮斑点清晰,易于识别;芍药苷含量在0.403~2.015 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17%,RSD为1.14%.结论:建立的方法简便、重复性好,可很好地控制该药品的质量.

    作者:袁红英;杨雪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注射用膦甲酸钠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注射用膦甲酸钠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7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93例)和对照组(85例).2组患者均静脉注射甲钴胺注射液0.5 mg/d,并给予脉冲激光照射患处,1日1次.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注射用膦甲酸钠联合加巴喷丁胶囊,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注射液,治疗时间均为10 d,观察2组患者的疗效,睡眠状况、对生活的影响程度,止疱、止痛及结痂时间,不良反应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47%(86/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12% (6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睡眠状况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止疱时间、止痛时间、结痂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学(P<0.05);观察组患者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5.38% (5/93),对照组为18.82% (16/85),2组的差异有统计意义学(P<0.05);2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注射用膦甲酸钠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龚锦;刘进先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新疆和田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16例CHC肝纤维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苦参素注射液,观察2组患者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RNA)、肝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患者透明质酸、层黏连蛋白、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CV-RNA转阴率为32.76% (19/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69% (1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苦参素注射液治疗CHC肝纤维化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雪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比索洛尔与辛伐他汀联合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与辛伐他汀联合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取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80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比索洛尔治疗.8周为1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电图异常改善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临床症状改善方面,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7.5%(35/40),对照组为65.0%(2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异常改善方面,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2.5%(29/40),对照组为42.5% (1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0% (14/40),对照组为22.5% (9/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索洛尔与辛伐他汀联合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改善心电图异常表现,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李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治疗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汉川市人民医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100例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品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治愈率、病死率的差异,并对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为(2.34±1.43)h,对照组为(4.01±2.10)h,2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时间为(18.23±10.01)h,对照组为(34.21±15.34)h,2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5.34±1.3)d,对照组为(13.21±3.14)d,2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病死率分别为4%(2/50)、6%(3/5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25/50)、18% (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愈率为94% (4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4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可有效改善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症状,提高抢救成功率,不良反应少,是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较为理想的抗胆碱药.同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

    作者:胡艳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与革兰阴性菌耐药率变化的相关性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与革兰阴性菌耐药率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调查2010-2014年我院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的使用强度及同期革兰阴性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耐药率变化情况,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与头孢哌酮舒巴坦的使用强度呈显著正相关(P=0.027<0.05),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与头孢他啶的使用强度呈显著正相关(P=0.022<0.05);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与头孢他啶的使用强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9<0.05).结论:革兰阴性菌耐药率变化与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之间存在相关性,应提倡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以控制和减缓细菌耐药率的增加.

    作者:危华玲;农生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安康市中心医院国家基本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安康市中心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国家基本药物的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从我院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调取2014年药品使用的相关数据,利用Excel软件对其中国家基本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4年我院国家基本药物品种配备比例为50.96%(265/520).国家基本药物中,西药品种配备比例为86.42%(229/265),中成药品种配备比例为13.58% (36/265).国家基本药物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为13.24%(3 596.54万元/27 154.25万元);销售金额排序居前10位的国家基本药物中,西药以抗感染药和调节水、电解质平衡药为主,中成药以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药为主.结论:国家基本药物在我院的临床应用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今后应出台相关制度促进国家基本药物优先、合理使用.

    作者:尹志国;封卫毅;王丹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利培酮与丙戊酸镁联合治疗对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利培酮与丙戊酸镁联合治疗对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100例流浪精神分裂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利培酮与丙戊酸镁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先使用氟哌啶醇注射液治疗2周,然后改为口服氟哌啶醇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8周末,采用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评定量表(schizophrenia cognition rating scale,SCoRS)评定患者认知功能,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精神症状,采用不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治疗各时点的PAN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各时点的SCoR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椎体外系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与丙戊酸镁联合治疗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海霞;周海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治疗老年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治疗老年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90例老年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2周为1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3% (42/45),对照组为82.22%(37/45),2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有3例出现头晕、呕吐,对照组中有2例出现头晕、2例出现皮疹,2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治疗老年肺炎,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谭宇筠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科病区质子泵抑制剂应用合理性分析

    目的:了解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妇科病区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现状.方法:随机抽查2014年7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我院妇科病区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住院病历1 424份,回顾性分析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情况,评价其使用的合理性.结果:用药指征不合理率为83.08%(1 183/1 424);用药时间过长,18.40%(262/1 424)的患者总用药时间>7 d;用法与用量不合理率达17.33%(239/1 379).结论:应加强干预,制定院内使用标准,改善质子泵抑制剂的不合理应用现状.

    作者:郭华;任艳丽;付强;张海礁;郑磊;邵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杂志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