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安康市中心医院国家基本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尹志国;封卫毅;王丹婷

关键词:国家基本药物, 销售金额, 合理用药
摘要:目的:了解安康市中心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国家基本药物的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从我院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调取2014年药品使用的相关数据,利用Excel软件对其中国家基本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4年我院国家基本药物品种配备比例为50.96%(265/520).国家基本药物中,西药品种配备比例为86.42%(229/265),中成药品种配备比例为13.58% (36/265).国家基本药物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为13.24%(3 596.54万元/27 154.25万元);销售金额排序居前10位的国家基本药物中,西药以抗感染药和调节水、电解质平衡药为主,中成药以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药为主.结论:国家基本药物在我院的临床应用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今后应出台相关制度促进国家基本药物优先、合理使用.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健胃糖浆质量标准提升的研究

    目的:提升小儿健胃糖浆的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麦冬、陈皮进行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芍药苷含量进行测定,采用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含0.04%三乙胺的0.1%冰醋酸溶液(V∶ V=12∶ 88)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在薄层色谱中,麦冬、陈皮斑点清晰,易于识别;芍药苷含量在0.403~2.015 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17%,RSD为1.14%.结论:建立的方法简便、重复性好,可很好地控制该药品的质量.

    作者:袁红英;杨雪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珠海市人民医院抗抑郁药应用分析

    目的:了解珠海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抗抑郁药的使用情况,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限定日剂量分析法,对2011-2014年我院抗抑郁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限定日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2014年,我院抗抑郁药结构相对稳定,用药频度逐年增长,销售金额逐年上升,限定日费用未见明显变化;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选择性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使用较多;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文拉法辛的DDDs和销售金额排序一直居前3位;文拉法辛、帕罗西汀的DDC排序居前3位.结论:我院抗抑郁药的使用结构较合理,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新型抗抑郁药已逐步成为临床治疗抑郁症的首选药,基本符合我国目前抗抑郁药的发展趋势.

    作者:黄好武;孟倩;周春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3500份抗肿瘤药医嘱用药合理性分析

    目的:了解三门峡市中心医院(以下简称“我院”)3 500份抗肿瘤药医嘱的用药合理性,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抽取我院2012-2015年抗肿瘤药医嘱3 500份,对医嘱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了解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3 500份抗肿瘤药医嘱中,不合理医嘱352份(占10.06 %).不合理医嘱类型居前3位的分别是预处理不规范158份(占44.89%)、给药剂量不合理54份(占15.34%)、超适应证用药53份(占15.06%).结论:临床应加强对抗肿瘤药的合理应用,减少应用过程中的不合理现象,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张琦;贠晓佩;郭文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卡培他滨与奥沙利铂联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与奥沙利铂联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滨州市滨城区市立医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8例.2组患者均给予对症、支持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卡培他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奥沙利铂.治疗21 d为1个周期,4个周期为1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总结相关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近期总有效率为56.25%(27/48),肿瘤控制率为66.67%(32/4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75%(21/48)、52.08%(25/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腹泻、骨髓抑制、周围神经毒性及手足综合征,但症状均较轻微,2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培他滨与奥沙利铂联合治疗晚期胃癌可取得理想的近期疗效,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后,药品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

    作者:崔敬敬;高吉俊;张黎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3784例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用药调查及切口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专项整治活动后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用药及切口感染的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4年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所有Ⅰ类切口手术病例3 784例,分析围术期预防性用药的合理性、切口感染率及切口感染的药物相关因素.结果:3 784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中,736例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为19.45%.736例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患者中,选药合理724例(占98.37%),给药时间合理674例(占91.58%),用药疗程<24 h 407例(占55.30%),用药疗程<48 h 650例(占88.32%),联合用药3例(占0.41%),不合理用药69例(占9.38%);重点监控的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术期预防性用药率为6.38% (19/298),甲状腺(含甲状旁腺)疾病手术围术期预防性用药率为0.85%(6/707),乳腺疾病手术及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手术围术期预防性用药率均为0%.3 784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中,8例患者发生术后切口感染,切口感染率为0.21%.结论:为期3年的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大大提高了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用药的合理性,规范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用药并不会增加术后切口感染率,而围术期不规范的预防性用药却可能增加术后切口感染的风险.

    作者:黄玉玲;肖志斌;杨辉;刘佩坚;马海燕;陈健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茂名市中医院门诊中成药与化学药联用处方点评与分析

    目的:了解门诊中成药与化学药的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茂名市中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12-2014年门诊各年度联合用药处方1 000张,共3 000张,对中成药与化学药联用处方进行点评与分析.结果:2012-2014年所抽取的处方中,各年度中成药与化学药联用处方分别为279、336、382张,分别占27.9%、33.6%、38.2%.内科中成药与化学药联用所占比例高,妇科、儿科中成药与化学药联合应用比例较低.结论:我院门诊处方中成药与化学药联合应用情况处于持续改善状态,但仍需加强监管,进一步给予干预.

    作者:黄塘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氨苄西林舒巴坦致不良反应1例

    作者:庞旭静;王心慧;褚燕琦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46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

    目的:了解广东医学院附属中山市陈星海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月1日-2013年7月13日464例ADR报告,对患者的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临床表现、累及器官和(或)系统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64例ADR报告中,男性215例,女性249,年龄2个月~95岁;共涉及128种药品,静脉给药引起的ADR共397例(85.56%);涉及抗感染药234例(50.43%)、中药制剂40例(8.62%);引起ADR的中药制剂共16种,其中中药注射剂32种,占所有中药制剂的80.00%;ADR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附件损害197例(42.45%).结论:ADR的发生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等因素有关,临床应注意药物的合理使用,重视ADR的检测工作,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作者:毛秋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157例支气管扩张伴感染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了解南平市第二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呼吸科支气管扩张伴感染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采用药物利用评价(drug utilization review,DUR)和药物利用评估(drug use evaluation,DUE)方法,对我院2013年7月-2013年12月呼吸科出院的157例支气管扩张伴感染患者的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57例患者共使用19种抗菌药物,其中2种药物药物利用指数(drug utilization index,DUI》1,17种药物DUI≤1;入院即予二联用药的病例数为45例,3d内联合用药的病例数为30例,住院期间单联使用的病例数为46例,更换抗菌药的病例数为57例;血常规、肾功能、肝功能、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病原学检查、痰培养的入院评估率分别是95.50%、94.90%、94.90%、35.70%、100.00 %、98.70%、98.70%,治疗后再检测率为4.61%、0%、0%、22.78%、45.71%、38.77%、37.50%;药物选择合理113例,给药剂量合理者127例,给药频次合理48例,根据监测指标及病原学情况调整者33例;使用特殊级抗菌药物患者10例,占6.37%,使用较规范.结论:DUR和DUE联合可以更全面地评价支气管扩张伴感染患者的抗菌药情况.

    作者:吴丹梅;黄通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临床药师参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伴腹水患者治疗的药学监护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患者临床治疗的药学监护措施,为优化临床药物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1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伴腹水患者治疗过程所用药物进行分析,根据其疾病特点、病情变化等协助医师制订有效的治疗方案,并对患者开展用药教育.结果:在临床药师参与下,通过对利尿、保肝治疗的药学监护,患者得到了较好的个体化治疗,肝硬化腹水明显减少.结论:临床药师可利用自身所掌握的药学知识,从药物选择、对患者的用药教育、药品不良反应等方面寻找切入点,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合理性.

    作者:曹乐乐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21家医疗机构中药注射剂应用分析

    目的:了解某地区所属21家医疗机构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方法:调取各医疗机构2015年1-5月销售金额排序居前10位的中药注射剂,对其类别、出现频次及用药频度、限定日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合病历抽查,分析临床使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结果:21家医疗机构销售金额排序居前10位的中药注射剂中,累计出现频次较高的药品包括活血化瘀类、非活血类(抗肿瘤、免疫调节等)中药注射剂;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DDDs较高;临床不合理使用情况主要集中在无适应证用药或用药无充分循证医学证据支持方面.结论: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广泛,需加强用药管理和不良反应监测.

    作者:黄黎明;徐丽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氟米龙滴眼液治疗儿童中度干眼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氟米龙滴眼液治疗儿童中度干眼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深圳市儿童医院收治的97例儿童中度干眼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8例患儿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观察组49例患儿接受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氟米龙滴眼液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相关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1.84%(45/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08%(37/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怠儿眼表疾病指数评分、结膜充血评分及睑板腺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2% (3/49),对照组为4.17%(2/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氟米龙滴眼液治疗儿童中度干眼症,疗效较好,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仁典;王莉;肖诗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瑞舒伐他汀对心肌梗死大鼠左心房交感神经重构的影响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大鼠左心房交感神经重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MI+瑞舒伐他汀干预组(Rstatin组)及MI组.采用免疫组化法分析3组大鼠左侧星状神经节(left stellate ganglion,LSG)及左心房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和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associated protein 43,GAP43)阳性物质含量以反映神经纤维的分布和密度,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两者的蛋白含量.结果:Rstatin组和MI组大鼠LSG与左心房组织中GAP43及NGF阳性神经密度均明显高于Sha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Rstatin组明显低于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statin组和MI组大鼠LSG及左心房组织中GAP-43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Sha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Rstatin组明显低于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statin组和MI组大鼠LSG及左心房组织中NGF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Sha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Rstatin组与MI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有效改善MI大鼠左心房交感神经重构,其机制可能与直接抑制LSG内GAP-43及左心房组织中NGF的表达及蛋白生成有关.

    作者:路清华;顾明明;魏长春;路鹏;刘锦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会阴侧切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行会阴侧切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疗效.方法:选取开封市妇幼保健院2014年6-12月自然分娩行会阴侧切术的患者1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90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会阴侧切术后,静脉滴注头孢唑林钠,共1 d;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侧切、缝合及消毒,不使用任何抗菌药物.比较2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切口愈合率、平均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率为3.33%(3/90),对照组为4.44%(4/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伤口愈合率为96.67%(87/90),对照组为95.56% (86/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5.01±0.92)d,对照组为(4.85±1.11)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会阴侧切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并不能预防切口感染、提高愈合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王慧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清宣止咳颗粒与盐酸氨溴索口服液联合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清宣止咳颗粒与盐酸氨溴索口服液联合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马鞍山市人民医院2015年3-9月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86例.2组患儿均给予抗感染、对症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口服液,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清宣止咳颗粒,5d为1个疗程.比较2组患儿的疗效、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咽部充血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显效率为74.42%(64/86),对照组为45.35% (39/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咽部充血消失时间分别为(2.34±0.90)、(3.62±0.83)、(3.83±1.21)d,与对照组的(3.63±0.42)、(4.64±1.51)、(4.98±1.50)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清宣止咳颗粒与盐酸氨溴索口服液联合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洪凡青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选取黄冈市中心医院2013年6月-2014年8月收治的108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埃索美拉唑肠溶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持续治疗8周.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00% (54/54),对照组为92.59%(50/54),2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生活质量评分为(92.6±5.33)分,对照组为(86.4±10.22)分,2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 (3/54),对照组为18.52% (10/54),2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能明显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继雄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肾移植术后患者应用他克莫司与环孢素A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Meta分析

    目的:对肾移植术后患者应用他克莫司与环抱素A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情况进行系统评价,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国内他克莫司和环孢素A用于肾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根据一定的纳入标准和质量评估对文献进行筛选,采用Rev Man 5.2软件对所纳入的文献进行文献荟萃(Meta)分析.结果:终纳入9个随机对照试验,共1 02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肾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中,应用他克莫司的患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应用环孢素A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50,95% CI=0.36~0.68,P<0.000 1).结论:在联合用药相同的情况下,相比环孢素A,肾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中应用他克莫司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黄晓宁;陈小娟;李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临床药师参与肾衰竭患者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下抗感染药个体化给药的药学监护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肾衰竭患者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期间抗感染治疗的药学实践.方法:介绍临床药师参与会诊的1例肾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行CVVH治疗,临床药师建议万古霉素首剂给予1g,维持剂量0.5 g/次、每12 h给药1次,达到稳态后监测血药谷浓度,根据监测结果调整万古霉素给药方案,使其谷浓度控制在15~20 μg/ml内;CVVH治疗期间增大美罗培南的用量为1g、每8h给药1次,延长每次滴注时间至3h.结果:万古霉素首次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为22.14 μg/ml,根据Ritschel 一点法调整万古霉素给药方案为0.4 g、每12 h给药1次,再次监测谷浓度为18.05 μg/ml.临床药师通过治疗药物监测和个体化剂量调整保证了抗感染药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促使患者的病情好转.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可对此类特殊患者开展药学服务,制订个体化抗感染给药方案,发挥在药物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彭怀东;何秋毅;陈杰;黄凯鹏;王若伦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预防肾活检术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预防肾活检术后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6年3月-2014年12月慢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需要活检明确诊断的患者11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患者于术前3d停用抗凝血药,并肌肉注射维生素K110 mg,1日1次;观察组患者于术前3d停用抗凝血药,术前30 min静脉注射2 KU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观察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2 h凝血常规,术后出血及恶心、呕吐、过敏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肉眼血尿、镜下血尿、恶心和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周血肿和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凝血常规各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间术后凝血常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功能不全患者行活检手术前静脉注射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可有效预防术后出血,对凝血机制无影响,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注射用膦甲酸钠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注射用膦甲酸钠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7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93例)和对照组(85例).2组患者均静脉注射甲钴胺注射液0.5 mg/d,并给予脉冲激光照射患处,1日1次.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注射用膦甲酸钠联合加巴喷丁胶囊,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注射液,治疗时间均为10 d,观察2组患者的疗效,睡眠状况、对生活的影响程度,止疱、止痛及结痂时间,不良反应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47%(86/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12% (6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睡眠状况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止疱时间、止痛时间、结痂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学(P<0.05);观察组患者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5.38% (5/93),对照组为18.82% (16/85),2组的差异有统计意义学(P<0.05);2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注射用膦甲酸钠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龚锦;刘进先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杂志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