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茂名市中医院门诊中成药与化学药联用处方点评与分析

黄塘娟

关键词:门诊西药房, 中成药, 化学药, 联合用药
摘要:目的:了解门诊中成药与化学药的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茂名市中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12-2014年门诊各年度联合用药处方1 000张,共3 000张,对中成药与化学药联用处方进行点评与分析.结果:2012-2014年所抽取的处方中,各年度中成药与化学药联用处方分别为279、336、382张,分别占27.9%、33.6%、38.2%.内科中成药与化学药联用所占比例高,妇科、儿科中成药与化学药联合应用比例较低.结论:我院门诊处方中成药与化学药联合应用情况处于持续改善状态,但仍需加强监管,进一步给予干预.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杂志相关文献
  • 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预防肾活检术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预防肾活检术后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6年3月-2014年12月慢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需要活检明确诊断的患者11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患者于术前3d停用抗凝血药,并肌肉注射维生素K110 mg,1日1次;观察组患者于术前3d停用抗凝血药,术前30 min静脉注射2 KU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观察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2 h凝血常规,术后出血及恶心、呕吐、过敏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肉眼血尿、镜下血尿、恶心和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周血肿和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凝血常规各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间术后凝血常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功能不全患者行活检手术前静脉注射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可有效预防术后出血,对凝血机制无影响,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安康市中心医院国家基本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安康市中心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国家基本药物的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从我院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调取2014年药品使用的相关数据,利用Excel软件对其中国家基本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4年我院国家基本药物品种配备比例为50.96%(265/520).国家基本药物中,西药品种配备比例为86.42%(229/265),中成药品种配备比例为13.58% (36/265).国家基本药物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为13.24%(3 596.54万元/27 154.25万元);销售金额排序居前10位的国家基本药物中,西药以抗感染药和调节水、电解质平衡药为主,中成药以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药为主.结论:国家基本药物在我院的临床应用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今后应出台相关制度促进国家基本药物优先、合理使用.

    作者:尹志国;封卫毅;王丹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肾康注射液与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肾康注射液与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慢性肾脏病患者11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方法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肾康注射液与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07% (51/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57% (1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肌酐、血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血清胱抑素C水平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康注射液与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

    作者:杜庆生;李勇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癫痫患儿联用抗癫痫药治疗致昏迷的药学监护

    目的:探讨对1例癫痫患儿联用拉莫三嗪与丙戊酸钠致昏迷的的药学监护模式.方法:临床药师以1例癫痫患儿联用拉莫三嗪与丙戊酸钠为切入点,通过以检测患儿血清药物浓度,利用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等药学知识,参与药物治疗方案的选择,实施药学监护,协助医师制订给药方案.结果:在患儿的治疗过程中,临床药师根据患者发生重度肝肾损害、心肌受损严重等症状,同时考虑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已超标,而患者癫痫控制效果不佳,遂诊断为丙戊酸中毒,建议先停用丙戊酸钠,继续按原剂量服用拉莫三嗪并检测其浓度,观察癫痫控制情况,待患儿的肝、肾衰竭和心肌损害得到纠正后再考虑调整用药方案.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对患儿进行药学监护和抗癫痫药的血药浓度监测、监测药品不良反应、实施个体化给药方案,提高了患儿的用药安全性.这对提高药物治疗水平、减少ADR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易爱玲;易博;周从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3784例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用药调查及切口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专项整治活动后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用药及切口感染的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4年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所有Ⅰ类切口手术病例3 784例,分析围术期预防性用药的合理性、切口感染率及切口感染的药物相关因素.结果:3 784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中,736例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为19.45%.736例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患者中,选药合理724例(占98.37%),给药时间合理674例(占91.58%),用药疗程<24 h 407例(占55.30%),用药疗程<48 h 650例(占88.32%),联合用药3例(占0.41%),不合理用药69例(占9.38%);重点监控的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术期预防性用药率为6.38% (19/298),甲状腺(含甲状旁腺)疾病手术围术期预防性用药率为0.85%(6/707),乳腺疾病手术及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手术围术期预防性用药率均为0%.3 784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中,8例患者发生术后切口感染,切口感染率为0.21%.结论:为期3年的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大大提高了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用药的合理性,规范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用药并不会增加术后切口感染率,而围术期不规范的预防性用药却可能增加术后切口感染的风险.

    作者:黄玉玲;肖志斌;杨辉;刘佩坚;马海燕;陈健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欢天安神饮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欢天安神饮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欢天安神饮中的丹参、郁金、远志进行薄层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欢天安神饮中的丹参酸B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的斑点清晰;丹酚酸B在进样量为0.25~5 μg时,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3.35%(RSD=1.01%,n=6).结论:本鉴别方法的专属性强,含量测定方法的准确性可靠,可用于欢天安神饮的质量控制.

    作者:赵颖;李文;刘永年;隆红艳;杜秋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注射用膦甲酸钠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注射用膦甲酸钠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7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93例)和对照组(85例).2组患者均静脉注射甲钴胺注射液0.5 mg/d,并给予脉冲激光照射患处,1日1次.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注射用膦甲酸钠联合加巴喷丁胶囊,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注射液,治疗时间均为10 d,观察2组患者的疗效,睡眠状况、对生活的影响程度,止疱、止痛及结痂时间,不良反应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47%(86/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12% (6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睡眠状况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止疱时间、止痛时间、结痂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学(P<0.05);观察组患者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5.38% (5/93),对照组为18.82% (16/85),2组的差异有统计意义学(P<0.05);2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注射用膦甲酸钠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龚锦;刘进先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氨苄西林舒巴坦致不良反应1例

    作者:庞旭静;王心慧;褚燕琦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临床药师参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伴腹水患者治疗的药学监护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患者临床治疗的药学监护措施,为优化临床药物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1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伴腹水患者治疗过程所用药物进行分析,根据其疾病特点、病情变化等协助医师制订有效的治疗方案,并对患者开展用药教育.结果:在临床药师参与下,通过对利尿、保肝治疗的药学监护,患者得到了较好的个体化治疗,肝硬化腹水明显减少.结论:临床药师可利用自身所掌握的药学知识,从药物选择、对患者的用药教育、药品不良反应等方面寻找切入点,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合理性.

    作者:曹乐乐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选取黄冈市中心医院2013年6月-2014年8月收治的108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埃索美拉唑肠溶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持续治疗8周.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00% (54/54),对照组为92.59%(50/54),2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生活质量评分为(92.6±5.33)分,对照组为(86.4±10.22)分,2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 (3/54),对照组为18.52% (10/54),2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能明显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继雄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注射用血栓通致不良反应1例

    作者:黄际薇;马丽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3500份抗肿瘤药医嘱用药合理性分析

    目的:了解三门峡市中心医院(以下简称“我院”)3 500份抗肿瘤药医嘱的用药合理性,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抽取我院2012-2015年抗肿瘤药医嘱3 500份,对医嘱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了解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3 500份抗肿瘤药医嘱中,不合理医嘱352份(占10.06 %).不合理医嘱类型居前3位的分别是预处理不规范158份(占44.89%)、给药剂量不合理54份(占15.34%)、超适应证用药53份(占15.06%).结论:临床应加强对抗肿瘤药的合理应用,减少应用过程中的不合理现象,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张琦;贠晓佩;郭文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临床药师参与慢加急性肝衰竭的药学实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价值与作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治疗方案讨论,在患者出现了拉米夫定耐药后,临床药师提出改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的治疗方案,并对不合理用药实施干预,对患者开展用药教育.结果:临床药师为患者实施药学监护,提高了药物治疗效果,患者经过治疗后明显好转,病情稳定后出院.结论:临床药师参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治疗,提高了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保障了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马薇;雷有颖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狼疮性肾炎患儿免疫抑制治疗的药学监护

    目的:为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患儿制订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LN患儿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的制订,并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及其并发症相关的临床症状、体征与实验室相关检查进行监测.结果:临床药师结合患儿的具体情况,对其免疫抑制治疗方案进行制订、评估、调整,以减少激素、免疫抑制剂的滥用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了医疗资源的浪费.结论:临床药师利用自身药学专业知识,参与临床实践,可确保患儿用药安全、有效、经济的进行.

    作者:简福梅;梁冬梅;赖小卿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新疆和田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16例CHC肝纤维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苦参素注射液,观察2组患者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RNA)、肝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患者透明质酸、层黏连蛋白、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CV-RNA转阴率为32.76% (19/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69% (1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苦参素注射液治疗CHC肝纤维化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雪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分析

    目的:了解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评价其合理性,为医院质控提供依据,以提高医院抗菌药物应用水平.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6月Ⅰ类切口手术病历613份,对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为28.71% (176/613),无指征预防性用药率为2.12% (13/613).176例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患者中,品种选择合理率为81.82%(144/176),术前给药时间合理率为88.07% (155/176),用药疗程合理率为86.36% (152/176).结论: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已达卫生部的规定(<30%),但仍存在品种选择不合理、给药时间不合理、用药疗程不合理等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水平仍需提高.

    作者:王婷;李文斌;王纯叶;叶文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美托洛尔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12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1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硝酸甘油联合阿司匹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联合阿托伐他汀,比较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基本生命体征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80%(56/6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69% (48/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率、总胆固醇、左心房内径和二尖瓣舒张早晚期充盈流速比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心肌梗死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美托洛尔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效果较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晓芳;蔡红专;戴正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西沙比利对危重症患儿胃动素及胃泌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西沙比利对危重症患儿胃动素、胃泌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医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危重症患儿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原发病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西沙比利胶囊治疗,1周为1个疗程.比较2组患儿的疗效,治疗前后胃动素(MOT)、胃泌素(GAS)、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MOT为(323.1±45.7) ng/L,对照组为(274.8±35.6)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GAS为(85.4±18.6) ng/L,对照组为(91.9±19.7)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6.67%(52/60),对照组为61.67%(3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沙比利能显著改善危重症患儿MOT及GAS水平,对病情缓解具有积极作用,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张爱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致降结肠造瘘口出血1例

    作者:杨典丽;苗苗;刘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科病区质子泵抑制剂应用合理性分析

    目的:了解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妇科病区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现状.方法:随机抽查2014年7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我院妇科病区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住院病历1 424份,回顾性分析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情况,评价其使用的合理性.结果:用药指征不合理率为83.08%(1 183/1 424);用药时间过长,18.40%(262/1 424)的患者总用药时间>7 d;用法与用量不合理率达17.33%(239/1 379).结论:应加强干预,制定院内使用标准,改善质子泵抑制剂的不合理应用现状.

    作者:郭华;任艳丽;付强;张海礁;郑磊;邵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杂志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