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明;范圣化;谢修娟
目的:观察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治疗本社区内老年高血压病的效果.方法:选取老年性高血压病患者60例,其中30例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病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其余30例患者使用单纯的西医治疗方式来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病为西药治疗组.疗程同为1个月,观察对比两组在治疗效果及治疗有效患者的起效时间方面的差异.结果: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的差异,中西结合治疗组治疗显著占总人数的66.67%,而西医治疗组的治疗显著的占总人数的50%,在无效率的对比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占总治疗人数的6.67%,而西医治疗组的无效率33.33%,明显高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统计学计算P<0.05,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西药治疗组.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及有效起效时间,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93.33%,高于西药治疗组的66.67%;有效治疗的起效时间对比中西结合治疗组起效时间18天,而西药治疗组的起效时间27天,明显长于中西结合治疗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可以减少治疗恢复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可以广泛应用于社区社区内老年高血压病的患者的治疗.
作者:张春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松懈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粘连性肠梗阻患者115例,治疗组58例,采用腹腔镜下松懈治疗.对照组57例,采用开腹手术治疗.结果: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中明显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中开腹组明显少于腹腔镜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松懈手术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有效术式.
作者:王德彪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便秘是指正常的排便形态改变,排便次数减少,每3天少于1次,排出过干过硬的粪便,且排便不畅、困难[1].而且粪便长时间停留肠腔,会产生大量对人体有害的毒素[2].骨折患者由于创伤和自身精神方面等因素,导致生活和排便方式的改变,易发生便秘,便秘是骨折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50%~70%[3].尤其是创伤后和骨折术后1~5天发生率高[4],它不仅给患者带来心理上的痛苦,而且给患者进食康复带来不利的影响,还直接影响切口的愈合,增加患者痛苦.如何有效地预防与解除骨折患者的便秘,通过分析,总结了骨折患者便秘的危险因素,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心理疏导、健康宣教、饮食指导、腹部按摩及重视排便功能的训练,旨在尽可能的减少便秘发生,改善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现综述如下.
作者:王云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中医患者大部分是慢性病患者,经西医治疗效果不理想.此类患者的病程长、痛苦大、思想顾虑多,大多数都有悲观情绪,对治疗失去信心.面对这样的患者,作为中医科护士,必须具有高尚的医德和熟练的护理技术,具有一定的中医理论基础和中医辨证护理知识,用行动去温暖患者的心,取得患者的信任,使患者密切配合,争取满意的治疗效果,这是中医科医护人员的共同心愿.
作者:韩国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社区健康体检人群通过联合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和甲胎蛋白筛查早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方法:通过乙肝病毒标志物和甲胎蛋白的联合检测及影像学检查.结果:5000人份健康体检人群筛查出4例早期原发性肝癌.结论:社区健康体检联合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和甲胎蛋白能筛查早期原发性肝癌.
作者:郭大洪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感染性疾病之一,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3岁以下婴幼儿发病率高.大多数患儿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1].本文对86例轻症儿童手足口病患儿进行全方位细致的护理,患儿全部治愈出院,未发生1例并发症及院内感染.现将轻症儿童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严红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川崎病(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症,是一种急性、自限性且病因不明的血管炎性反应症候群,在我国以长江中上游为著,我习水地区属长江上游,近年来该病例在不断增多,由于无特异性实验室检查指标,因其临床表现不一,常因误诊或漏诊而导致冠状动脉瘤的发生,随着对该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不完全KD的诊断成为临床关注的难点和热点,2001年1月~2008年6月收治不完全KD患者18例,对诊断进行分析,以探讨该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王大中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2例确诊为血管性痴呆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B组应用丹参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采用HDS评分量表进行评分,判断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A组治疗后HDS评分平均提高6.9±4.1,与B组3.7±4.3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组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好.
作者:秦建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患病率逐年提高.有资料显示,全世界患病总人数达6亿之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老龄化逐年上升[1],高血压病对人们的健康危害较大,是目前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通过基线调查分析,健康教育是预防病情进展的重要手段,可引导患者及家属积极参与健康维护,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指导患者掌握有关疾病的防护知识、提高自我保健和自我护理能力.据此开展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基线调查并实施健康教育,收到良好效果,现将实施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王荣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高血压是导致老年人充血性心衰、脑卒中、冠心病、肾功能衰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为老年人常见的疾病.大量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有效降压治疗效果能够大大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临床应用的降压药很多,常用的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钙拮抗剂(CaA)、利尿剂等.合理应用降压药是有效控制高血压病的关键.临床上硝苯地平缓释片应用日趋广泛,其除能有效的治疗心绞痛外,对老年收缩期高血压也有较好疗效.卡托普利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不但有降压作用,还具有良好的抗心衰竭作用.本研究采用小剂量卡托普利加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11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洪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微创技术加3枚空心加压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手术适应证.方法:对43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微创技术加3枚空心加压钉内固定治疗,其中无移位骨折13例,移位骨折30例.结果:随访12~64个月,12例无移位骨折愈合.1例无移位骨折发生骨折不愈合股骨头缺血坏死,30例移位骨折发生骨折不愈合2例,股骨头缺血坏死3例.结论:微创技术加3枚空心加压钉内固定是治疗无移位股骨颈骨折和部分移位骨折(成功闭合复位)的佳适应证,该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简便、牢固可靠、可早期功能锻炼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张鹏飞;官义;马万里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宫颈糜烂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是宫颈炎常见的一种病理改变,其病情常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给广大妇女在生理和心理上造成了很大的痛苦.宫颈糜烂拖延不治,导致的后果颇为严重,如:①不孕:阴道分泌物过多,白带黏稠,不利于精子通过宫颈管,从而导致不孕.②癌变:据资料统计显示,有宫颈糜烂发生宫颈癌者比未患此病者高8~10倍.③流产:由宫颈炎上行性感染,导致宫腔、盆腔炎症,从而导致流产,而且宫颈糜烂使组织弹性下降,使产程不顺利.因此,如何有效的治疗宫颈糜烂,是广大妇科医师长期以来关注和探寻的问题.通过采用益宝疗液配伍益宝疗栓治疗宫颈糜烂,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春芬;马世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传统的钼靶摄片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对直径<2.0cm的乳腺小癌的检出却有其不足.早期诊断仍有一定的难度,而经4CT的应用,这一课题有了很大的改观.结合文献对我院CT检查确诊且资料比较完整的30例做一分析讨论.
作者:陈忠仁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白内障(Cataract)是因老化、遗传、局部营养障碍、免疫与代谢异常、外伤、中毒、辐射等多种原因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晶状体囊膜损伤,使其渗透性增加,丧失屏障作用,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临床主要表现为视物模糊,可伴有怕光、看物体颜色较暗或呈黄色,甚至复视(双影)及看物体变形等症状.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以其切口小、用时短、愈合快、疗效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白内障[1],而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关系到手术的成败.本研究采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患者67例,实施个体化的整体护理,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唐碧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2008年10月~2010年10月对肛门良性病变术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临床观察.现总结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肛门良性病变(各种痔疮、肛裂、肛瘘、肛周脓肿等)术后的患者121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61例,男34例,女27例;平均年龄45.15±12.42岁.对照组60例,男35例,女25例;平均年龄45.68±11.98岁.两组例数、年龄、性别、病程和主要病种分布等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丁以山;王业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用尿激酶溶栓的治疗效果.方法:使用尿激酶10万~75万U局部溶栓,监测患者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血管彩色超声检查及肝、肾功能和血压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0例患者行20次溶栓治疗,成功8例次(80%),其中两例患者因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大于48小时再溶栓失败(2%),全10例患者无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用尿激酶溶栓的治疗成功率较高,不良反应少.
作者:黎伟;雷绍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联合血孕酮及β-HCG比值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治疑似异位妊娠患者,经观察确认宫内妊娠者A组117例,异位妊娠者B组136例.测定血β-HCG比值及孕酮值.结果:孕酮值宫内妊娠明显高于异位妊娠组,血β-HCG比值比较,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两者联合诊断异位妊娠符合率为97.06%.结论:动态监测孕酮及β-HCG比值可以预测妊娠部位,提高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率,可使患者更早得到合适的治疗.
作者:赵婧;彭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用辛伐他汀治疗;治疗组8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清降汤(处方:生山楂、泽泻、旱莲草、黄连、三七参、茯苓、丹参)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29%,对照组为73.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具有较好疗效.
作者:高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两种方法的疗效.方法:收治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62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治疗组3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IVIG 1天疗法[1g/(kg·日)],B组(对照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IVIG 3天疗法[0.4g/(kg·日),连用3天].观察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动态变化及黄疸消退时间.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48小时,72小时血清总胆红素较对照组降低(P<0.01),黄疸消退时间明显缩短(P<0.01),减少住院天数.结论:1天疗法疗效明显优于3天疗法,应用IVIG 1g/(kg·日)单剂大剂量静脉滴注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更有效、简便.
作者:肖俊华;牛玉红;赵志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直肠6点、12点前列腺定位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前列腺直肠指诊阳性或经直肠前列腺超声发现可疑结节的患者,超声引导下经直肠6点、12点行前列腺定位穿刺活检.结果:前列腺6点、12点定位穿刺活检,可提高前列腺癌的检出率,38例超声引导下经直肠6点、12点前列腺定位穿刺活检,确诊为前列腺癌21例(56%),前列腺增生11例(27%),前列腺炎8例(21%).38例穿刺的患者术后出现血尿11例(30%);出现血精2例(5%);出现血便5例(14%),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前列腺体积>40ml的可疑前列腺癌患者,可选择经直肠B超引导下前列腺6点、12点定位穿刺活检术.该方法也是一种安全、定位准确,有助于提高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和前列腺疾病的鉴别诊断.
作者:王润;周明宏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