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TIA患者溶栓后的观察与护理

王海瑞;丁华青

关键词:
摘要:短暂性脑缺血(TIA)是指缺血引起的短暂性脑局灶功能或视网膜功能缺损,临床症状一般持续10~15分,多在1小时内,不超过24小时.TIA是由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心脏疾患血液成分异常和血液动力学变化等多因素导致的临床综合征.在众多的危险因素中,动脉粥样硬化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常见的原因.研究发现,TIA患者在第1年内的脑梗死发生率较一般人高13 ~ 16倍,5年之内仍高7倍有余[1].发病6小时以内的溶栓治疗被临床科学试验证实有明显的疗效,并被批准应用于临床.溶栓治疗安全、有效,且其疗效呈时间依赖性,患者溶栓治疗时间越早,预后越佳.2009年1月~2011年2月收治TIA早期经脉溶栓治疗患者4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TIA患者溶栓后的观察与护理

    短暂性脑缺血(TIA)是指缺血引起的短暂性脑局灶功能或视网膜功能缺损,临床症状一般持续10~15分,多在1小时内,不超过24小时.TIA是由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心脏疾患血液成分异常和血液动力学变化等多因素导致的临床综合征.在众多的危险因素中,动脉粥样硬化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常见的原因.研究发现,TIA患者在第1年内的脑梗死发生率较一般人高13 ~ 16倍,5年之内仍高7倍有余[1].发病6小时以内的溶栓治疗被临床科学试验证实有明显的疗效,并被批准应用于临床.溶栓治疗安全、有效,且其疗效呈时间依赖性,患者溶栓治疗时间越早,预后越佳.2009年1月~2011年2月收治TIA早期经脉溶栓治疗患者4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海瑞;丁华青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中药熏蒸结合针刺治疗颈椎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结合针刺治疗颈椎病的效果.方法:采用中药熏洗结合针刺治疗72例颈椎病患者.结果:颈部关节活动自如恢复正常53例有明显改善,颈部活动范围70°~80° 17例,颈部活动范围45° ~50°2例.结论:中药熏蒸结合针刺治疗早期较中度颈椎病护理到位有较好疗效.

    作者:闫武彬;姜国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奥曲肽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奥曲肤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收治急性胰腺炎患者62例,随机分成A组和B组两组,每组各31例,A组微量输液泵持续12小时,B组用奥曲肽静滴1小时滴完.结果:A组淀粉酶恢复时间6.1±1.9天,腹痛消失时间6.4±2.1天,并发症发生4例,并发症发生率12.9%,住院天数23.6±6.6天,死亡0例;B组淀粉酶恢复时间6.3±2.2天,腹痛消失时间7.1±2.4天,并发症发生6例,并发症发生率19.4%,住院天数28.6±7.5天,死亡0例,A组淀粉酶恢复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均比B组短,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肤连续静脉输注法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优于间歇静脉输注法.

    作者:龚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进行探讨和总结.方法:对100例行腹腔镜胆囊手术的老年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综合护理,术前做好良好的沟通和准备,术后做好护理及对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结果:92例患者术后恢复较好,对于8例手术患者的并发症进行及时的护理干预,较好的控制了并发症的发展.结论:对老年手术患者进行周密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较好地促进患者的康复情况.

    作者:陈羡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疗效.方法:将6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给苯磺酸氨氯地平和马来酸依那普利口服治疗,对照组26例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口服治疗,观察24周,治疗前后测收缩压和舒张压,左心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和左心室后壁厚度.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安全有效.

    作者:鲍然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糖尿病足患者11例的护理心得

    糖尿病足是因神经病变失去感觉和因缺血缺氧失去活动能力,并继发感染所致的足部疾患[1],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足一旦发病,由于其治疗复杂,困难大,往往会面临截肢等较严重后果.糖尿病足治疗中护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聂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胆囊结石治疗新进展

    胆囊结石形成的原因至今尚不十分清楚,目前比较有价值的理论为:①胆汁中脂质代谢异常;②胆道感染,胆道寄生虫;③胆道梗阻.胆囊结石的症状约有50%的胆囊结石患者不出现症状,称为静止型胆囊结石,约30%的胆囊结石患者可出现胃肠功能紊乱和腹部隐痛的症状,如右上腹不适、隐痛、食后上腹部饱胀感、恶心、呕吐甚至发生胆绞痛.

    作者:毛建勋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左氧氟沙星联合兰索拉唑及果胶铋治疗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

    目的:讨论合左氧氟沙星、兰索拉唑的三联方案及加入果胶铋的四联方案对根除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门诊确诊Hpylori感染者256例,随机分为左氧氟沙星、兰索拉唑、阿莫西林三联组及加入果胶铋的四联组;以甲硝唑代替左氧氟沙星作为对照三、四联组,四种不同方案治疗7天,1个月后进行Hpylori检测.结果:无论是三联方案还是四联方案,含左氧氟沙星组的Hpylori根除率要高于甲硝唑组,且差异均有显著性( 84.6% vs71.6%,87.5%vs75.0%,均P<0.05);加入果胶铋的四联方案较之相应的三联方案Hpylori根除率要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含有左氧氟沙星的三联方案及加入果胶铋的四联方案Hpylori的根除率效果较好,安全性高.

    作者:王晓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在声带手术中应用的效果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用于支撑喉镜下声带手术的可行性.方法:住院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静脉注射丙泊酚3.0mg/kg配以维库溴铵0.1mg/kg诱导麻醉,在2分钟内完成气管插管术;B组静脉注射丙泊酚1.0 ~1.5mg/kg,后注入瑞芬太尼1.0μg/kg,2分钟内完成麻醉诱导插管术,然后静脉持续注射瑞芬太尼0.1~0.3μg/(kg·分)维持麻醉.结果:两组镇痛效果均满意,B组苏醒时间短于A组,B组体动反应、术中低血压发生率少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及短效的肌松药应用于支撑喉镜下声门声带手术麻醉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术后患者能早清醒,早拔管.

    作者:何宗东;李玉清;刘永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心肌酶谱应用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心肌酶谱测定在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70例(观察组)及同期健康体检儿童50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测定两组儿童的心肌酶谱指标,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心肌酶谱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经治疗后心肌酶谱指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常有心肌酶升高,可能合并心肌损伤,应早期诊断,及时处理,有利于改善患儿的预后.

    作者:罗玲;李海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病毒唑联合特布他林、地塞米松雾化吸入佐治急性喉-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雾化吸入病毒唑、特布他林、地塞米松治疗小儿急性喉-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48例急性喉-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儿均予抗感染、静滴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病毒唑联合特布他林、地塞米松雾化吸入.结果:治疗72小时之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3%和78.3%,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止咳时间、声嘶减轻和呼吸困难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病毒唑联合特布他林、地塞米松雾化吸入佐治急性喉-支气管炎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杨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PET/CT检查中血糖浓度对肝脏摄取FDG的影响

    目的:研究在18F - FDG(氟脱氧葡萄糖F18)PET/CT检查中血糖浓度对肝脏摄取FDG的影响.方法:分析30例行18F - FDG PET/CT全身扫描的健康体检者肝脏的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与血糖浓度、年龄及肝脏CT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肝脏的SUVmax与血糖浓度具有明显相关性(r =0.61,P<0.05),肝脏SUVmax与年龄及肝脏CT值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血糖浓度是肝脏SUV的重要影响因素,血糖浓度升高,肝脏SUV随之增大.因此,行18F - FDGPET/CT检查前应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图像判读时应充分考虑血糖浓度对肝脏FDG摄取的影响.

    作者:张建;程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影响因素的评价性研究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影响因素.方法:收治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251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术者、性别、年龄、麻醉方式、结石大小等因素对手术成败的影响.结果:结石位置对手术是否成功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远端输尿管狭窄和(或)扭曲降低手术成功率.而不同术者、性别、年龄、麻醉方式、结石大小等因素对手术是否成功无显著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石的位置、结石合并输尿管远端狭窄对手术的成败有影响,而患者年龄、性别、麻醉方式、结石大小等对手术成败无影响.

    作者:李文;胡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腹膜冷脓肿彩超诊断与介入诊治价值探讨

    目的:提高腹膜结核性性脓肿(冷脓肿)的认识和准确诊断率,探索新的诊治方式.方法:分析20例腹膜冷脓肿的彩超声像表现(大小、形态、质地、血流等)和彩超介入诊治效果.结果:20例腹膜冷脓肿声像有特征性改变,超声介入诊治效果明显,准确率100%.结论:彩超是诊断腹膜冷脓肿的首选方法.

    作者:成立贵;蔡忠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脑血管病区中的实施

    目的:以“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为目的,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全面提升护理服务.方法:2011年1月对住院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结果:护理质量明显改善,患者满意度由实施前的92.9%提高至99.7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增进护患关系,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艳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留置导尿引起尿路感染的因素及预防措施

    导尿并留置尿管是临床上抢救危重患者、某些大手术后、排尿困难患者常用的一种操作技术,而长期留置尿管后引发的尿路感染却是一种常见的院内感染,居医院感染的前3位.有资料显示,医院获得性感染40%为尿路感染,70%以上尿路感染与尿管有关[1].因此留置导尿中如何预防和控制感染成了临床工作中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本文查找留置导尿中引起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提示医护人员应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的适应证,缩短留置尿管时间,加强无菌观念,加强对留置导尿后的护理,可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现将留置导尿引起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施少芬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结扎悬吊加注射法治疗小儿Ⅱ~Ⅲ度直肠脱垂临床观察(附60例报告)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Ⅱ~Ⅲ度小儿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Ⅱ~Ⅲ度小儿直肠脱垂患者采用结扎悬吊加注射法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58例,治愈率96.7%.结论:结扎悬吊加注射法手术治疗直肠脱垂具有创伤小、痛苦少、疗程短、复发率低等优点.

    作者:王伟涛;贾彦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乙肝患者心理状况调查分析

    乙型肝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愈手段.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乙型肝炎患者心理状况的研究越来越多,并对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取得了较好效果[1].2010~2010年收治肝病患者,做调查分析,并给与心理疏导,旨在指导临床、促进乙型肝炎患者全面治疗与康复.

    作者:宋游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氯胺酮辅助异丙酚用于无痛人流麻醉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无痛人流术的效果.方法:选择200例早孕妇女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100例,A组应用氯胺酮+异丙酚组,术前1~2分,静脉注射氯胺酮1~2mg/kg(100mg稀释成10ml),然后缓慢注射异丙酚至睫毛反射消失,呼之不应时手术.B组为单纯异丙酚组,异丙酚用法同A组;术中必要时追加异丙酚30~50mg.结果:两组麻醉效果相当,头晕发生率B组高于A组(P<0.05).结论:氯胺酮辅助异丙酚用于无痛人流麻醉安全、有效、可行.

    作者:罗凤堂;杨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56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高血压病患病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人数已逾1亿,老年人高血压的发患者数占60%~70%,其中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在原发性高血压中占很大比例.加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7月~2011年7月收治高血压患者146例,其中>60岁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患者56例(41.2%),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回顾并探讨,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石丽芹;王继庆;于德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