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试论药检精密仪器的使用与管理

林迁

关键词:精密仪器, 使用与管理, 分析仪器, 仪器操作, 药品检验, 药检机构, 培养使用, 科学技术, 质量中, 应用, 人才, 功能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级药检机构的检验手段不断提高,精密分析仪器广泛应用.为了管好、用好精密分析仪器,更好地培养使用检验仪器操作人才,发挥精密仪器在保证药品检验质量中应有的功能,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中国药事杂志相关文献
  • 以人为本看我国医药产品流通使用中的问题

    医药产品流通与使用中的以人为本应当是以病患者的利益为本,这是由医药产品的使用目的所决定的.怎样以简捷的方式、小的代价实现产品从生产者到病患者的转移,乃至恰如其分的使用,是一个国家是否建立了一套高效利民的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标志之一.而我国目前医药产品的流通与使用中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主要的就是偏离了以有利于病患者为出发点的原则的问题,使医药产品成为其他人群谋生和赚取不恰当利益的工具.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与实现党的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格格不入的严重问题.

    作者:常永亨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HPLC法测定薄荷麝香草酚搽剂中3种主药的含量

    建立测定薄荷麝香草酚搽剂中苯酚、樟脑和麝香草酚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Spherisorb C18色谱柱,以甲醇-水(65∶3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86nm.苯酚、樟脑和麝香草酚分别在400.2~1600μg·ml-1、201.2~804.8μg·ml-1和400.6~1602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4%(RSD=0.8%)、99.8%(RSD=0.7%)和99.8%(RSD=0.7%).用本法同时测定薄荷麝香草酚搽剂中三主药的含量,简便、快速、结果准确.

    作者:郭社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伊曲康唑片含量测定和有关物质检查方法探讨

    本文探讨了HPLC法测定伊曲康唑片的含量及其有关物质.采用DiamonsilTM C18色谱柱;乙腈-磷酸二氢钾(0.01mol·L-1磷酸二氢钾的水溶液,含0.2%三乙胺,用磷酸调pH至3.5)(65∶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61nm;流速:1ml·min-1;伊曲康唑与其相邻杂质峰能完全分离,伊曲康唑在0.174~348.8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 0.9999.平均回收率100.2%,RSD为0.76%.该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好,可以用于伊曲康唑片的含量测定及有关物质检查.

    作者:王雪芹;王桂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TLC、HPLC检查消渴降糖片中掺入格列本脲的方法

    消渴降糖片,<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九册已有收载,含蔗鸡、黄精(制)、山药、天花粉、桑椹、红参、甜野菊等中药成分,具有清热生津,益气养阴功效,主用于糖尿病引起的口渴多饮,清瘦善饥,体倦无力,浮肿盗汗,体力、视力下降等症状,是一种常用的降糖中药.根据群众举报,某单位销售的消渴降糖片中可能掺有西药格列本脲,我所进行了针对性抽样,参照文献[1,2],本文建立了TLC、HPLC检查消渴降糖片中掺入西药格列本脲方法.

    作者:李冰;谭会洁;刘斐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非法无证医疗机构药品监管工作的探讨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强化实施GMP、GSP认证和医疗机构全面提升管理水平,药品质量管理工作有了较大的提高,药品抽验合格率逐年上升,假、劣药品逐年下降,药品市场混乱的局面有了根本好转.但那些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乡、镇卫生院的冒名门诊、挂靠门点,一证多点的村卫生所(室),城乡各级各类无证个体诊疗所,其药品质量管理混乱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

    作者:丁天高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浅析我国药品标准及其在新时期的地位与作用

    本文结合国内外药品标准的实际,较系统地阐述了药品标准的内涵、我国药品标准管理概况、国内外药品标准的发展状况,提出了我国药品标准在新时期的地位与作用,为科学制定与准确理解药品标准,使之促进并服务于我国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作者:王平;王国荣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对中药制剂压片和包衣设备清洁验证的探讨

    设备的清洁工作是按照企业制定好的清洁规程,从设备尤其是从设备直接接触药品的表面,如压片机的冲模和包衣机包衣罐内表面清除可见及不可见残留物,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保证药品质量.而设备的清洁验证就是对企业所制定的清洁规程进行确认的过程,是对清洁规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证明,保证活性成分、清洁剂(消毒剂)、微生物等限度控制在可接受标准内,不影响下批产品的质量.

    作者:梁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试论药检精密仪器的使用与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级药检机构的检验手段不断提高,精密分析仪器广泛应用.为了管好、用好精密分析仪器,更好地培养使用检验仪器操作人才,发挥精密仪器在保证药品检验质量中应有的功能,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作者:林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醋托酚胶囊的含量

    建立HPLC法测定醋托酚胶囊的含量.用Hypersil C18柱;流动相:甲醇-0.05mol·L-1磷酸(75∶25)并用三乙胺调节pH为4.0;流速: 1.0ml·min-1;紫外检测波长:231nm.进样量20μl.醋托酚在10~40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9,回收率99.9%,RSD为0.19%,专属性强.本方法可用于醋托酚胶囊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

    作者:王丽萍;郄冰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高风险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管理现状与对策

    高风险医疗器械是植入人体或用于支持、维持生命或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的医疗器械产品,其质量优劣直接关系病人的生命安危.在日常监管中我们发现,部分医疗机构在高风险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管理上还存在不少隐患,本文提出个人观点进行探讨.

    作者:郑福友;金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HPLC法测定尼莫地平片的含量及有关物质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尼莫地平片的含量及有关物质的方法.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以甲醇-水(65∶3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 ,检测波长为237nm;尼莫地平的浓度在16~82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0.9996,平均回收率为100.66%,RSD为0.7% (n=5).本方法测定尼莫地平的含量及有关物质,分离效果好,结果准确.

    作者:董莉;裘一兰;胡荣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大肠杆菌在口服液体制剂中存活实验

    大肠杆菌的代表菌种为大肠埃希氏菌(E.coli)是<中国药典>规定口服药品的卫生指示菌,在口服制剂的存活及变异已有报道[1,2].大肠杆菌在口服液体制剂中存活时间,影响因素更为复杂,本文用人工污染大肠杆菌的方法,观察大量口服液体制剂对大肠杆菌存活的影响.

    作者:滕宝霞;刘迺发;徐培元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论社会信用体系与药品市场诚信建设

    本文结合国内外社会信用体系的发展情况及政府在信用体系建设中所起的作用,根据药品市场现状和药监部门的法定职能,全面探索建设药品市场诚信体系的途径.

    作者:谢寿坤;朱荣欣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抓好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办公室建设

    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各级办公室作为机关的重要职能部门担负着十分重要的责任,必须始终坚持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并以学习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重要契机和巨大动力,着力加强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办公室各项建设,为全面提升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水平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高怀荃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分光光度法鉴别氯芬黄敏片等复方制剂中的人工牛黄

    人工牛黄为胆酸、猪去氧胆酸、胆红素、胆固醇等配制而成[1].国家药品标准收载的氯芬黄敏片[2]、氨咖黄敏胶囊[3]、氨咖黄敏片[3]、小儿氨酚黄那敏片[3]、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3]等复方制剂都含有人工牛黄,其中鉴别方法均采用人工牛黄中胆酸与新配制的糠醛水溶液、硫酸溶液在70℃水浴中反应,溶液显蓝紫色,来作为鉴别方法.

    作者:万彦;付小六;宋君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探索基层药品抽验新机制提高技术监督效能

    药品抽验工作是药品监督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系统工程,如何加强抽验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结果的权威性、准确性,是当前药品抽验工作的重要课题.我们针对药品抽验工作存在重复抽验、信息传递不畅、检验周期长、保密性不强等问题,积极探索和改革基层药品抽验机制,完善了业务管理,以较低的成本取得大的监督效能.

    作者:刘宝春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HPLC法测定小儿化痰止咳冲剂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

    小儿化痰止咳冲剂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九册[1],由桔梗流浸膏、桑白皮流浸膏、吐根酊、盐酸麻黄碱等制成,具有袪痰镇咳的作用.测定盐酸麻黄碱的方法有滴定法[2]、分光光度法[3]、HPLC法[4~6],现行标准中对盐酸麻黄碱采用薄层色谱法作定性鉴别,为更好地控制产品质量,保证产品的疗效,本实验建立了专属性好、简便可行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的方法,适用于本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田静;许亚玲;陶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对铜川市2001~2004年药械行政处罚案件的分析与思考

    本文对近三年来我市药品医疗器械违法案件进行了分析,总结和探寻了我市药械违法行为的市场特点和变化规律,以期为今后的药械稽查和市场监管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孙继刚;王靠社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地塞米松短期、常规应用引起的不良反应

    地塞米松临床应用广泛,其长期大剂量应用易出现的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 ADR)在药品说明书中均有记载,但短期、常规应用可能引发的不良反应,药品使用说明书中并未记载,本文通过收集这些说明书以外的不良反应加以综述,希望引起临床医生的警惕.

    作者:王芳;高东霞;杨晓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对提高基层药品稽查工作质量的几点认识

    药品稽查工作是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药品稽查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和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陈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中国药事杂志

中国药事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