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动态监测血钠水平与ICU颅脑疾病患者预后的关系

吴海涛;鲍海咏;刘梅;宋玉;汪浩杰;绽丽

关键词:血钠水平, 重症医学科, 颅脑疾病, 预后
摘要:目的:评价动态监测血钠水平与重症医学科( ICU)颅脑疾病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治颅脑疾病患者60例.对纳入患者均经过积极的病因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测定患者入ICU时(0小时)、入ICU后24小时血钠值,以后每24小时测定1次,直到血钠降至正常范围内或出院或死亡,分析血钠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共43例颅脑疾病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高血压脑出血25例,外伤性颅脑损伤18例,男25例,女18例,平均年龄54.12±17.51岁;平均APACHEⅡ评分21±4分,血钠154±2.55mmol/L;死亡组入住ICU 168小时的血钠水平、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结论:动态监测血钠水平对于颅脑疾病患者具有重要意义,168小时血钠水平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褥疮护理进展

    概述褥疮( Decubitus ulcer)是指由压力和剪切力所引起的皮肤损害[1],是因神经营养紊乱及血液循环障碍[2]、局部持续缺血、营养不良而发生的软组织坏死.近年这一名词渐被废弃,因为它不仅发生于卧床患者,许多也发生于坐位.现多采用压迫性溃疡或压疮(Pressure Ulcer,Pressure Sore)一词,它从其发生的病理生理学角度准确地概括了本病的实质.褥疮可由于家庭护理不当或缺乏相应的护理知识而发生于院外,也可以由于护理工作的不当或不仔细、不认真而发生在患者住院期间,甚至发生在短短的几小时的手术过程中.

    作者:石玉甄;朱晓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支气管哮喘病的临床护理

    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和淋巴细胞引发的慢性气道炎症.是一种不分年龄、性别,严重可危及生命的疾病.一分新的调查报告证实,目前全球上有约1.5亿人被直接或者间接的诊断患有这种疾病.在已经过去的将近十年之中,患有支气管哮喘病的病例已增加了超过3倍.在我国,患有哮喘病的人数约有2500万,支气管哮喘病成为我国第二大呼吸道系统疾病.其中,儿童和老年人的发病率分别为2%~3%和1%.根据发病的起因和时间段不同,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作者:高丽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糖尿病性脑梗死3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与36例非糖尿病脑梗死患者的血糖、TC、TG、HDL -C、LDL -C的变化,对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疗效及预后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血糖、TC、TG、LDL -C较非糖尿病脑梗死组显著增高,而HDL -C显著降低,糖尿病脑梗死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重,预后明显较非糖尿病性脑梗死组差.结论:其不良预后与高血糖有关,积极控制血糖,对改进脑血管病预后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杨绍宣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巨大脊髓脊膜膨出破溃伴感染的治疗策略

    目的:探讨巨大脊髓脊膜膨出破溃伴感染的治疗策略及愈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巨大脊髓脊膜膨出破溃伴感染的患儿的临床资料,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和处理措施,观察愈后效果.结果:11例患儿中,早期4例采取切除膨出囊肿后,在张力较大的情况下,直接缝合皮肤,其中3例出现切口坏死、裂开、漏液,需后期长期换药,再次缝合;而后期的7例采取转移皮瓣减张缝合,皮瓣下留置负压引流,除1例感染裂开外,其余患儿切口均一期愈合,无裂开及漏液发生.结论:采用转移皮瓣及皮瓣下负压引流,治疗巨大脊髓脊膜膨出破溃伴感染效果明显优于其他方法.

    作者:杨建晓;段军豪;郭文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开展机采血小板招募的体会

    伊犁州中心血站2006年10月~2012年1月在献血屋开展无偿捐献血小板以来,据统计我本人共招募250人捐献成分血,其中男198人,女52人,汉族232人,回族15人,锡伯族3人,维吾尔族3人,年龄22 ~55岁,公务员10人,个体工商户224人,农民5人,大学生8人,军人3人,其中第一次捐献成分血者232人,占总人数的92.8%,每个月采集血小板人数呈上升趋势,现就自己在工作中的点滴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殷响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自体半腱肌腱结合缝合锚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目的:探讨应用自体双股半腱肌腱联合缝合锚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体双股半腱肌腱联合缝合锚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18例.Rock-wood分型Ⅲ型4例,Ⅳ型3例,V型11例.结果:全部患者进行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9个月,术后进行ASES评分为92.3分,主观VAS评分为1.3分;优6例,良9例,一般2例,差1例,总体优良率为83.3%;末次随访ASES评分为92.5±0.8分.结论:应用自体双股半腱肌腱联合缝合锚重建喙锁韧带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先明;张永久;马万里;官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TIA患者溶栓后的观察与护理

    短暂性脑缺血(TIA)是指缺血引起的短暂性脑局灶功能或视网膜功能缺损,临床症状一般持续10~15分,多在1小时内,不超过24小时.TIA是由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心脏疾患血液成分异常和血液动力学变化等多因素导致的临床综合征.在众多的危险因素中,动脉粥样硬化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常见的原因.研究发现,TIA患者在第1年内的脑梗死发生率较一般人高13 ~ 16倍,5年之内仍高7倍有余[1].发病6小时以内的溶栓治疗被临床科学试验证实有明显的疗效,并被批准应用于临床.溶栓治疗安全、有效,且其疗效呈时间依赖性,患者溶栓治疗时间越早,预后越佳.2009年1月~2011年2月收治TIA早期经脉溶栓治疗患者4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海瑞;丁华青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锁骨钩钛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28例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讨锁骨钩钛板对肩锁关节脱位(TossyⅢ型)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肩锁关节脱位(TossyⅢ型)患者28例,应用锁骨钩钛板切开复位内固定.结果:随访3~36个月,本组28例患者肩锁关节脱位完全愈合,肩关节功能优.结论:锁骨钩钛板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理想方法.

    作者:李俊刚;岳喜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微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微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研究现状1982年Dubois等报告采用微小的开腹术(minilaparotomy)施行胆囊切除术1500例以来[1],近20年国内外使用多的是MC (minicholecystectomy),即微小切口胆囊切除术[2].MC已列为新版外科学教材胆囊切除术方法之一[3].笔者致力于MC的研究20余年,完成21000例微小切口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临床实践,结合文献资料,介绍MC的相关问题.

    作者:张光全;林琦远;何满西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火针配合外用三黄散治疗带状疱疹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火针配合外用三黄散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将6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火针配合外用三黄散,对照组采用抗病毒、营养神经、镇痛对症治疗.结果:治疗20天,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明显意义(P<0.05).结论:火针配合外用三黄散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

    作者:郑军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糖尿病足患者11例的护理心得

    糖尿病足是因神经病变失去感觉和因缺血缺氧失去活动能力,并继发感染所致的足部疾患[1],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足一旦发病,由于其治疗复杂,困难大,往往会面临截肢等较严重后果.糖尿病足治疗中护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聂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奥氮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收治符合难治性抑郁症诊断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艾司西酞普兰10mg/日,1周后调整剂量,艾司西酞普兰15mg/日;研究组在第1天同时服用奥氮平2.5mg/日,1周后增加奥氮平至5 ~10mg/日,疗程8周.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及实验室检查评定治疗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8周后HAMD评分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起效更快(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奥氮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起效快、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高.

    作者:许庆文;洪伟涛;陈伟南;刘瑞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自身抗体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 AMA - M2)、抗核膜糖蛋白210(gp210)、抗可溶性酸性核蛋白(Sp100)对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对PBC患者血清中的AMA - M2、gp210、Sp100进行检测.结果:48例PBC患者中AMA -M2、gp210、Sp100的敏感性分别为87.5%、22.9%、18.8%.结论:联合检测AMA - M2、gp210、Sp100可以提高PBC 诊断的敏感性.

    作者:张浩宇;张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60例麻醉效果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丙泊酚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镇静作用.方法:观察60例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丙泊酚以1.5~2.5mg/kg静脉给药,20~30秒内注入.观察受术者反应及意识消失时间与维持时间.结果:平均30秒起效,维持10分左右.结论: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麻醉,起效快,苏醒快,麻醉时间短,安全.

    作者:王凤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羊水栓塞致产妇死亡1例

    病历资料患者,女,26岁,因第1胎孕足月伴阴道流水半小时于2011年6月13日21:20入院.患者末次月经2010年8月25日,预产期2011年6月2日.孕期顺利,曾定期产检,未发现异常.既往人流1次,自然流产1次.查体:T 36.8℃,P 80次/分,BP 110/70mmHg,R 19次/分,心肺(-),妊娠腹,宫高35cm,腹围103cm,LOA,胎心140次/分,宫口开大1指,宫颈管消50%,头位s-3,胎膜已破,羊水清,骨盆外测25-27-20- 10cm.入院诊断:G3P0孕41+4周、头位、早破水.

    作者:余映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92例疗效观察

    秋季腹泻是婴幼儿秋季的多发病、常见病,主要由轮状病毒引起,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2010年8月~2010年11月收治秋季腹泻患儿184例,其中92例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军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米索前列醇用于宫内死胎引产120例临床分析

    米索前列醇,由于该药对妊娠子宫有明显的收缩作用,能使宫颈结缔组织释放多种蛋白酯,导致胶原纤维降解,使宫颈软化,颈管消失,宫口扩张,故自90年代开始,便广泛用于产科临床.本文就米索前列醇片在治疗宫内死胎中的应用做如下报告.

    作者:杨红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小儿慢性腹泻的中医治疗观察

    小儿慢性腹泻多由于长期滥用抗生素或误治或拖延失治等原因,而导致痛程长达2个月以上,临床治疗颇为棘手.本文采用针刺治疗加参苓白术散合四神丸加减治疗小儿慢性腹泻2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亚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显微镜辅助带血管蒂尺神经松解皮下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镜辅助带血管蒂尺神经松解皮下前置术与传统尺神经皮下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收治中重度肘管综合征36例,分别采用传统尺神经皮下前置术和显微镜下带血管蒂尺神经松解皮下前置术,获得随访32例并分别观察疗效,其中传统尺神经皮下前置术15例,显微镜下带血管蒂尺神经松解皮下前置术17例,术后随访0.5 ~3年.结果:显微镜辅助带血管蒂尺神经松解皮下前置术效果优于传统尺神经皮下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显微镜辅助带血管蒂尺神经松解前置术是处理肘管综合征的理想治疗方法.

    作者:马辉;张雁儒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20例分析

    目的:探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肋骨骨折的优势.方法:采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20例,所有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其中10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选择性固定部分移位较大骨折.术后定期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本组20例全部治愈,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术后8 ~12周X线片示骨折临床愈合.结论:应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安全、固定可靠、组织相容性好以及并发症少等优点,能促进骨折愈合,改善呼吸功能,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史博;王亚鹏;杨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