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小华;井绪臣;刘丽宏;杨波;卢学春;脱帅;脱朝伟
目的 报道分析1例鲜见多发性骨关节结核伴椎旁脓肿、结核性指炎、皮肤结核、陈旧性肺结核病例.方法 分析患儿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给予四联治疗.结果 本例患儿体温正常,体重增长,骨痛减轻,皮损好转.结论 骨关节结核伴椎旁脓肿、结核性指炎、皮肤结核临床表现不典型,应详细询问病史,需PPD皮肤试验、以及细菌学涂片或结核杆菌培养,皮损组织抗酸染色,寻找结核感染证据,注意鉴别诊断.
作者:徐华;刘晓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血管损伤后细胞外基质以及TIMP-2和MMP-2表达的影响.方法 3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ATRA干预组.分析动脉内膜增生、管腔狭窄和细胞外基质沉积情况,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肺组织MMP-2和TIMP-2表达.结果 内膜损伤后ATRA干预可抑制MMP-2蛋白表达,促进TIMP-2蛋白表达;ATRA干预组的内膜增生程度轻于模型组,血管新生内膜中细胞外基质沉积也明显减少(P<0.05).结论 ATRA在血管内膜损伤早期能促进TIMP-2表达、抑制MMP-2表达,抑制细胞外基质沉积和平滑肌细胞迁移,抑制内膜过度增生.
作者:郭英华;刘长庭;何建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Castleman病(Castleman's Disease,CD)的临床特征并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报道1例以嗜酸细胞升高为主要表现的CD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为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新思路.结果 患者男性,57岁,体检发现嗜酸细胞增多;双侧颈部、腋窝、腹股沟及腹膜后多个淋巴结肿大;淋巴结活检病理:血管滤泡性淋巴结组织增生,浆细胞型.结论 临床表现多样,组织病理学检查或淋巴结活检有益于早期诊断,佳治疗效果基于组织病理学和临床分类.
作者:吴亚妹;王志红;曹永彬;徐丽昕;刘蓓;闫蓓;刘周阳;吴晓雄;达万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1 病例资料 患儿,女,9岁.人院2周前,因跳舞后发现双下肢散在出血点,量少,不伴发热,家长未予重视.入院前2d,患儿在当地医院拔牙后,局部牙龈渗血不止,并伴有眼周出血点,为进一步诊治于2010年2月2日就诊我院.患儿发病以来精神尚可,食欲好,无发热、盗汗,自觉轻度乏力,两便正常.
作者:傅岩;张永红;刘怡;杨静;李彬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可靠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7年4月-2009年2月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30例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77-85(80.3±2.4)岁.左侧20例,右侧10例.排除开放性骨折及病理性骨折.结果 平均随访(7.6±1.9)个月.术后1例并发肺部感染,经治疗痊愈.30例术后疗效均满意,髋关节可屈曲80°-110°,均基本恢复到受伤以前的髋关节功能,未发生假体松动、下沉等并发症.结论 对粗隆间骨折尤其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的高龄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较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法.
作者:李克文;张国秋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肝叶切除术中大量出血是术后并发症和死亡主要原因,大量研究证明在肝叶切除术中采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对患者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作者:冯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机体在严重损伤或多发伤后的免疫反应是重症治疗中的重要课题.创伤后体内产生过多的炎性调节介质(如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同时出现细胞介导的固有免疫严重失衡,导致威胁生命的创伤后并发症.本文旨在从免疫学角度概述创伤的免疫调节.
作者:陈云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前临床微生物鉴定主要依靠表型方法,但遇到革兰染色差、生化反应不活跃、代谢反应和生长模式较为独特的菌株,则鉴定变得十分困难.随着核酸技术发展,16SrDNA序列测定被用于细菌分型鉴定,还可用于发现和描述新的细菌种类,尤其是表型鉴定难于确定的细菌.
作者:刘朝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研究滑膜骨软骨瘤病的X线、CT和MRI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滑膜骨软骨瘤病的X线平片18例、CT20例、MRI 10例的表现并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 正确诊断X线15例,CT18例,MRI 8例;X线平片、CT和MRI均能显示关节周围/关节内的软骨游离体,X线平片和CT对钙化的软骨游离体显示清楚,游离体钙化呈松散、环形或壳状;MRI还能显示早期的软骨游离体;游离体形态多样,大小不一,数量不等;CT和MRI检查可发现关节腔积液.结论 X线平片、CT及MRI均能诊断本病,以CT检出率高,MRI为本病早期佳诊断方法.将三种影像表现综合分析可提高滑膜骨软骨瘤病的检出率.
作者:龙腾河;汪海涵;罗焕江;廖明壮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复位固定治疗肩胛盂骨折疗效.方法 对2007年1月-2009年1月8例肩胛盂骨折患者采用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其中Ideberg改良肩胛盂骨折分类:Ⅰ型2例、Ⅱ型2例、Ⅲ型1例采用肩胛盂颈部空心螺钉固定;Ⅳ型2例、Ⅴ型1例采用肩胛盂颈部空心螺钉固定和肩胛骨内外侧缘重建钢板固定.结果 随访8例,平均31个月(21-40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平均11周,肩关节功能评估采用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功能评分(UCLA)标准,平均34分,优良率87.5%.结论 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肩胛盂骨折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复位好,骨折愈合快和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于永辉;刘玉杰;王琪 刊期: 2011年第07期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26岁,未婚.2009年12月偶然发现腹部膨隆,腹壁较硬,进食后腹部胀痛不适,故来我院肿瘤妇科就诊.患者诉月经正常.CT扫描示:腹腔及盆腔内占位性病变,病灶与右侧附件分界不清,增强后不均匀强化并可见强化血管影,考虑右侧卵巢恶性占位性病变.
作者:周利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耐药特征,为临床预防和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收集解放军总医院2007年5-6月收治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痰、血液、尿及创口分泌物等临床标本,应用琼脂稀释法测定鉴定为鲍曼不动杆菌标本的MIC值,分析耐药特征.结果 分离到的65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布在呼吸科、外科重症监护室、急诊科,它们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达80%和90.8%,对替加环素的耐药率为9.2%,对多黏菌素均敏感.结论 本次临床分离到的鲍曼不动杆菌为多药耐药不动杆菌,以耐碳青霉烯类(CRA)的多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为主,针对此时的MDRA临床感染,治疗上不推荐单药抗菌药物治疗.
作者:磨国鑫;管希周;崔俊昌;佘丹阳;陈良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不同组织来源的肺癌细胞系中趋化因子受体CXCR4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表达情况.方法 选取不同组织来源的四株肺癌细胞系A549、H460、95D和GLC80,用Western blot法和RT-PCR法检测CXCR4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 不同组织来源的肺癌细胞系A549、H460、95D和GLC80中均表达CXCR4蛋白,表达水平依次减低且差异明显(P<0.05);四种肺癌细胞中CXCR4 mRNA的表达也表现为依次降低,且CXCR4在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的表达差异呈现一致.结论 CXCR4在不同组织来源的肺癌细胞中都有表达,但表达水平不同,CXCR4的表达可能与肺癌细胞组织来源、恶性程度以及转移性有关.
作者:梁朝阳;刘慧峰;柳曦;周乃康;张锦明;郭俊唐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本院近3年临床分离的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现状、同源性及碳青霉烯酶基因型.方法 收集2006年1月-2009年7月临床分离存活的、非重复的亚胺培南耐药及敏感对照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扩增性rDNA限制性酶切片段分析(ARDRA)分子鉴定菌种,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等抗菌药物的MIC;采用基因间重复序列引物PCR(REP-PCR)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同源性;用多重PCR、测序等方法分析鲍曼不动杆菌β-内酰胺酶包括TEM-1型酶、SHV-型酶、GES-型、VEB-型、PER-型及IMP-、VIM-型碳青霉烯酶和OXA型碳青霉烯酶分布特点.结果 274株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RAB)对头孢菌素类、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喹喏酮类抗生素敏感率<10%,对米诺环素敏感率为41.2%;对多黏菌素B 100%敏感.2006年1月-2009年7月期间共检出5个克隆,主要为A1耐药克隆株于不同病房的暴发流行.β-内酰胺酶检测出OXA-23、-66、-69、-72、-58型碳青霉烯酶及PER-1型酶.blaOXA-23-like与blaOXA-51-like基因同时存在的CRAB株为53.6%(147/274).未检出IMP-、VIM-型碳青霉烯酶及TEM-1型酶、SHV-型酶、GES-型、VEB-型β-内酰胺酶.结论 CRAB克隆株的传播是造成我院碳青霉烯类耐药率增加的重要原因.OXA-51-like、OXA-23型酶为对CRAB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主要碳青霉烯酶.
作者:郭萍;曹彬;尹玉东;刘颖梅;栗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波生坦治疗肺动脉高压临床疗效.方法 42例患者口服波生坦14d前、后观察6min步行距离(6MWD),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UCG)测定肺动脉收缩压(PAP)、动脉血气分析,评估心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相关结果均有明显改善,6MWD增加37-139.5(72.3±39.5)m,肺动脉压下降8-37(16.5±8.2)mmHg(1mmHg=0.133kPa),动脉血氧分压(PaO2)上升16-31(22.3±5.8)mmHg;二氧化碳分压(PaCO2)平均下降8-23(14.8±6.7)mmHg,心功能改善提高1级.结论 口服波生坦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耐力及降低肺动脉压.
作者:温照星;王广义;杨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乳腺癌分子分型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2000年1月-2009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就诊的Ⅰ-Ⅲ期乳腺癌患者共773例,依据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将其近似划分为Luminal A型(ER+和/或PR+,HER2-)、Luminal B1型(ER+,PR+,HER-2+)、Luminal B2型(ER+或PR+,HER-2+)、HER-2型(ER-,PR-,HER-2+)和Basal型(ER-,PR-,HER-2-)5个分子亚型,对比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率的差异.对影响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Luminal B1型腋窝淋巴结转移率高,HER-2型、Luminal B2型次之,再次为Basal型,Luminal A型低,各分子亚型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有显著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是否为luminal B1型、Luminal A型、年龄、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以及是否为黏液癌或早期浸润癌是影响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表达HER-2的LuminalB1型、HER-2型及Luminal B2型具有高腋窝淋巴结转移率的特点,分子分型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
作者:谢文秀;杨俊兰;焦顺昌;戴广海;李自健;游俊浩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对维持性血透患者焦虑与抑郁状况进行分析,对提高患者心理应对能力和生活质量提供帮助.方法 采用现况研究及整群抽样调查分析透析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状况以及社会支持、营养状况、合并症及生存质量的关系.结果 调查对象中67%有不同程度焦虑,51%有不同程度抑郁.女性焦虑、抑郁得分中位数大于男性;60岁以上患者焦虑与抑郁比20-40岁患者严重;重度合并症患者焦虑与抑郁状况比轻中度合并症患者重.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发病率高于国外水平,对长期血透患者,应提供针对性心理护理和人文关怀,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曾美华;王饶萍;唐春苑;蒋则筠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探讨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FSHD)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诊断方法的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改变镁离子终浓度、PCR扩增中退火温度、退火时间或延伸时间、RNase H酶用量和活性等,确定FQ-PCR诊断FSHD的佳反应条件.结果 退火温度55℃、时间20s、镁离子终浓度5.0mM、RNase H酶用量100U、RNase H酶在95℃下灭活8min为佳反应条件,其中RNase H的活性选择对FSHD诊断的特异性影响较大.结论 通过降低RNase H酶的活性可提高诊断的特异性,终确立了FSHD的FQ-PCR基因诊断佳反应条件.
作者:苏全喜;李婉仪;张成;熊符;洪铭范;刘爱群;田素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Artery Bypass Graft,CABG)术后早期的抗血小板作用.方法 选取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nventional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CABG)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OPCAB)各30例,记录术前、术后当天、术后1、5、10d的血小板数量及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PAG).结果 在术后常规阿司匹林治疗下,两组术后早期血小板数量短暂下降后大幅上升,显著超过术前水平(P<0.01);CCABG组的变化更明显.两组PAG均有所升高(P<0.05),术后第10天OPCAB组基本恢复,而CCABG组仍高于术前水平(P<0.05).结论 阿司匹林对CABG术后早期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抑制作用不显著,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 Resistance,AR)可能是其原因之一.
作者:王黎;李伯君;王明岩;叶卫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是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的常见致病原.一项全球性CAP病原学调查结果显示,肺炎支原体肺炎占CAP的12%,在所有非典型病原体所致的CAP中超过50%[1].
作者:佘丹阳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