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纲;王岩;周勇刚;王继芳;史宏途
目的:建立液体纳米药物的观察方法.方法:用原子力学显微镜观察液体纳米药物.结果:未纳米药物在云母片上呈不均匀分布,呈现大小不同的颗粒,而液体纳米药物则呈均匀分布,并且颗粒比较均一.结论:为进一步探讨液体纳米药物在生物医学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提供了依据.
作者:宋淑珍;田亚平;汪德清;纪小龙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笔者将<军医进修学院学报>近3年的影响因子与相关期刊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对自身学术地位及价值进行评估.
作者:董陆宁;杨正生;苏凤霞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以酪蛋白为对照,观察大豆蛋白、花生蛋白、麦绿素(叶蛋白)三种植物蛋白质对生长期大鼠脂代谢的影响.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含20%酪蛋白、20%大豆蛋白、20%花生蛋白和14%酪蛋白加6%麦绿素的人工半合成饲料,5周后测定其肝脏和血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浓度.结果:四组大鼠血清TC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除花生蛋白组T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外,其它各组TG水平无显著差异;大豆蛋白组血清HDL-C和LDL-C水平与对照组相当,而花生蛋白组和麦绿素添加组血清HDL-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大豆蛋白组(P<0.01),而其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花生蛋白组和大豆蛋白组肝脏TG水平显著降低(P分别为<0.05和<0.01),麦绿素添加组TC水平显著升高(P<0.01);花生蛋白组的肝脏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大豆蛋白和花生蛋白均能降低实验大鼠肝脏TG水平,花生蛋白还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TG、LDL-C及肝脏LDL-C水平,提高血清HDL-C水平.
作者:陈贵堂;赵霖;鲍善芬;丛涛;李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核黄素的光敏作用对细胞端粒、端粒酶及生长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MTT)法检测光照核黄素对Hela细胞的抑制率;细胞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8-羟基鸟嘌呤的生成;Southern Blot检测细胞端粒长度、端粒酶活性变化;结果:光照核黄素对Hela细胞有抑制作用且随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加强;受核黄素作用后细胞损伤产物8-羟基鸟嘌呤染色结果显示细胞核强阳性;细胞端粒随核黄素作用时间的延长有缩短的趋势,而端粒酶活性在开始的1h左右略有下降,而至后则有上升趋势.结论:核黄素光敏反应可造成细胞DNA富含鸟嘌呤区域羟基化损伤,该羟基化损伤与富含鸟嘌呤的端粒重复序列缩短有关.
作者:董矜;田亚平;房征宇;曹东维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玉米活性肽对X线照射正常机体造血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观察20只NIH小鼠按对照组(正常饲料)、给药组(含玉米活性肽30g/100g饲料)进行照射3d后血象的改变(能量6mVX线,剂量6Gy,面积30cm×30cm),和2周后血象的恢复情况.结果:放疗后与放疗前比较,3d后对照组与给药组的白细胞均明放疗后与放疗前比较,3d后对照组与给药组的白细胞均明显降低,并且MDA 升高,SOD 活性下降.2周后与放疗前比较,SOD 活性恢复,MDA降低,给药组与对照组白细胞数得到恢复,给药组白细胞增加明显,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血色素水平于照后3d变化不大, 14d后降低明显.试验组与对照组无差别.血小板在照后3d时无明显变化,但2周后下降明显,给药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玉米活性肽可能通过提高小鼠抗氧化水平,对X线照射小鼠造血功能具有防护作用.
作者:王玲;宋淑珍;田亚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1卷调查1.1问卷编制本调查测量工具源自于<当代青年考研动机因素结构研究>,根据在校护理学生的特点,我们从中选取了29个与其密切相关,具有代表性的问题组成<在校护理学生考研动机调查表>,将该表经医学院护理系教师及附属医院的护士长和主管护师以上人员组成的专家组客观评价,后取得一致认可.
作者:王瑛;杜秋雁;溪月琴;付俊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①Ⅰ组:69例藏族青年是从西藏、迪庆高原进入到亚高原昆明地区生活半年后的某院校学员,均为男性,平均年龄18岁,体检正常.②Ⅱ组:正常对照组35例.均是昆明本地某高校学生,汉族,均为男性,平均年龄19岁,体检正常.
作者:李雪梅;王惠萱;汪洋;郑勤;吕耀;夏正武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为了解不同月份采摘的绿茶中茶多酚含量及其营养学意义,开展了本项研究.方法:新鲜茶叶样品采自江西省婺源县大樟山茶场的5个不同种植区,茶叶采摘时间分别为2000年8月、2001年3月、4月和5月.按常规炮制方法处理,制成绿茶.分析测定了其中9种茶多酚类化合物,以及没食子酸及其衍生物和黄酮醇类化合物.结果:4月份采收的绿茶中茶多酚类化合物总量高、占绿茶总重量的32.3%,是3月份采摘的绿茶所含茶多酚类化合物总量的1.41倍、5月份的1.34倍、8月份的2.45倍,绿茶中茶多酚类化合物总量的排列顺序为4月>5月>3月>8月.其中绿茶中所含的功能因子,茶多酚类化合物中含量高的主成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含量顺序同样是4月>5月>3月>8月.结论:不同采摘期绿茶中具有代表性的生物活性物质--茶多酚含量存在较大差异.
作者:赵霖;Dieter Treutter;罗永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1 材料和方法1.1 标本来源从2002年1月31日~2004年6月30日,以我院临床确诊病例的脑脊液(CSF)为检测标本,计90份,其中结核性脑膜炎(结脑)64份,非结核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非结脑)26份(作对照组).1.2 材料普通离心机和FMU-5型脑脊液细胞离心沉淀器系第四军医大学产品.
作者:包殿芝;胡天喜;翟源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myotonic dystrophy,DM)的骨骼肌病理及电生理变化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分析8例DM患者肌肉病理和电生理特点,并比较两者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所有病例均呈典型的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的病理变化,其中Ⅰ型纤维占优势4例,Ⅱ型纤维占优势4例.肌电图变化特点为肌强直电位及肌原性损害,神经传导速度均在正常值范围内.按活检I型或II型纤维优势将肌电图检测结果分成两组后,I型纤维优势患者的自发电位插入延长率(83.3%)、MUP时限缩短程度(36.8%)及多相波比例(24.4%)均明显高于II型优势者(16.7%,19.3%,11.0%; χ2 =14.9610,P= 0.000,Fisher exact=0.000; t=2.7253/3.1901,P= 0.0102,P=0.0030).结论:DM的电生理改变程度与病理变化中的优势纤维类型相关.
作者:赵晓萍;蒲传强;吴卫平;陈朝晖;毛燕玲;刘洁晓;罗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实验性哮喘大鼠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系统的改变,以探讨NO的生成机制.方法:用卵蛋白致敏并激发建立了SD大鼠哮喘模型,32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为正常对照A组、卵蛋白激发哮喘发作B组、L-精氨酸对照C组、L-精氨酸+卵蛋白刺激D组,用铬粒还原法测定血浆中硝酸盐水平,免疫组化观察iNOS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大鼠各级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上皮细胞均呈iNOS阳性反应,气道上皮下平滑肌呈iNOS阴性反应;哮喘大鼠各级支气管、肺泡管及肺泡囊上皮细胞呈iNOS强阳性反应,气道上皮下平滑肌呈iNOS阳性反应,且浸润的炎细胞也呈强阳性表达;L-精氨酸对照组大鼠各级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上皮细胞均呈iNOS阳性反应,气道上皮下平滑肌呈iNOS弱阳性反应;L-精氨酸+卵蛋白激发组大鼠各级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上皮细胞均呈iNOS阳性反应,气道上皮下平滑肌呈iNOS阳性反应.与A组相比,B组大鼠SOD活性明显下降(P<0.01),MDA水平明显增高(P<0.01),B、D组大鼠NO3-水平明显增高(P<0.05), C组与A组比较没有明显变化.结论:L-精氨酸对哮喘大鼠NOS/NO的产生具有调节作用.
作者:宋淑珍;田亚平;王成彬;汪德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联合应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颏舌肌前徙术和舌骨悬吊术治疗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方法:在26例患者结合不同体位的X线头影测量侧位片观察和测量以及多导睡眠仪检查结果的基础上,应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颏舌肌前徙术和舌骨悬吊术等不同手术方式组合.术后随访包括术区检查及与术前同样的检查.结果:应用不同手术方式结合治疗可以明显地扩大上、下咽腔的气道,症状改善非常明显.结论:由于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患者的阻塞部位和阻塞程度各不相同,有针对性的选择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是合理的,也是有效的.
作者:胡敏;温伟生;肖红喜;周宏志;杨舸;布静秋 刊期: 2005年第05期
1 临床病例男性患者,52岁,主因确诊鼻咽部非霍奇金病(T/NK细胞型)半年入院行第5次化疗.
作者:李素霞;吴晓雄;赵瑜;达万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D-半乳糖脑老化模型小鼠脑组织抗氧化能力的变化.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衰老模型组,通过给小鼠腹腔注射D-半乳糖建立衰老动物模型.8周后,处死小鼠制备大脑皮层电镜标本和脑组织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衰老模型组小鼠大脑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下降,丙二醛(MDA)、脂褐素含量升高,一氧化氮(NO)水平下降.结论: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脑组织抗氧化能力下降.
作者:王怀颖;张玮;石少慧;户志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马尾松花粉(松花粉)对大鼠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效果和作用机制.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饲普通饲料,组2和组3每日投料前分别饲安慰剂(淀粉片)和松花粉片,并与组1实行对喂.2周后组1每天肌肉注射橄榄油1ml*kg-1,组2和组3每天肌肉注射橄榄油配制的丙酸睾酮液4mg*kg-1,持续2周,并按相同方法继续饲喂4周后全部处死.结果:组3大鼠前列腺增殖状态明显低于组2,血清睾酮(T)和雌二醇水平与组2相比均显著降低.结论:松花粉可以通过调节机体雌、雄两种激素水平,发挥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作用.
作者:丛涛;赵霖;鲍善芬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的治疗有效手术方法.方法:对41例43臂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进行显微松解、切断微神经支手术,同时对45例48臂进行封闭术治疗.结果:经随访13月~3年1月,显微组治愈率90.1%,封闭组治愈率25.0%,二组方法疗效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对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进行显微松解、切断微神经支,术后早期活动可取得明显临床效果.
作者:陆晓文;张少成;马玉海;桑井贵;羊国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细胞分化诱导剂尿多酸肽(CDA-II)对乳腺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的的影响.方法:将CDA-II与不同生物学特性的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MDA-MB-231进行体外培养,同时以维甲酸为阳性对照,观察CDA-II对乳腺癌细胞生长曲线、ICAM-1表达及形态学等方面的影响.结果:CDA-II可减缓两株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能力,增加乳腺癌细胞ICAM-1表达.结论:CDA-II可抑制不同生物学特性的两株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能力,诱导乳腺癌细胞ICAM-1表达,为CDA-II治疗乳腺癌提供了实验依据,揭示了其治疗乳腺癌的可能应用前景.
作者:郭小泉;郑伟;陈凛;李荣;蒋彦永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黄芪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Astragalus, TFA)在体外实验条件下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生长、繁殖的影响.方法:以BEL-7402细胞为实验对象,5-氟尿嘧啶(5-FU)为阳性对照,比较观察了不同浓度的TFA与BEL-7402细胞共同培养不同时间后,TFA对BEL-7402细胞的形态学、细胞存活曲线、细胞生长曲线和细胞有丝分裂指数的影响.结果:数据表明TFA处理48h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40μg/ml, 5-FU为0.3μg/ml;TFA浓度达80μg/ml时可使BEL-7402细胞生长明显受挫(P<0.05),有丝分裂指数下降;与对照比较细胞形态主要表现为胞浆中颗粒明显增多,胞浆出现大量空泡,核固缩.结论:TFA对BEL-7402细胞生长繁殖具有抑制作用.
作者:汪德清;李煜;田亚平;王成彬 刊期: 2005年第05期
1 材料和方法1.1 标本的收集随机选取394名住院患者为考核对象,抽取静脉血2ml,离心后取血清,血清量不少于500μl,-20℃保存.1.2 标本纳入标准及样本量 CLIA法设定的cutoff值为5ng/ml, TRFIA法按试剂盒推荐的Cutoff值(6ng/ml).
作者:刘红鹰;田亚平;宋淑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上皮细胞活化对ICAM-1基因和细胞表面ICAM-1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方法:用10ng/ml TNF-α作用于正常培养的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 12h,通过RT-PCR分析ICAM-1在BEAS-2B细胞中的基因表达和用流式细胞仪分析ICAM-1在BEAS-2B细胞表面蛋白质量.结果:TNF-α与BEAS-2B细胞共同培养12h,可上调BEAS-2B细胞ICAM-1基因的表达和增加BEAS-2B细胞表面的ICAM-1蛋白质量.结论:TNF-α可诱导BEAS-2B 细胞ICAM-1基因和蛋白质表达.
作者:王成彬;黄振国;叶伟基;田亚平;林伟基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