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康;蔡忠军;刘希华;霍仲厚;易滨;李小龙;于莹;张思兵;陈乃良;王倩
目的:利用冠状病毒全基因组芯片检测SARS患者血、便、痰和尿标本中的冠状病毒核酸并试图建立其基因谱.方法:提取SARS患者血、便、痰和尿样本中的冠状病毒RNA,经全基因组随机反转录和PCR扩增标记成荧光探针,与SARS病毒全基因组芯片进行杂交,同时用体外培养的病毒RNA和从健康人血液中提取的RNA做对照.结果:SARS患者的 4 种标本中都能检测到冠状病毒核酸的存在,与整个病毒基因组相比,大都为一些不连续的片断.其中尿、痰和便标本中的基因谱较为相似,另外,发现编码S1蛋白的核酸在一些标本中是连续的,具体为 23 份血标本中有 2 份是连续的,13 份痰标本中有 8 份是连续的,51 份便标本中有48份是连续的,2 份尿标本中都是连续的.结论:冠状病毒全基因组芯片能够检测出SARS患者血、便、痰和尿标本中的冠状病毒核酸,并能建立各来源标本中病毒核酸的基因谱.
作者:陈良安;范保星;孟凡义;解立新;田庆;佘丹阳;方向群;刘又宁;任鲁风;吴小兵;张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院2003年 4~5 月收治的 5 例重症SARS患者中,男 2 例,女 3 例,年龄 20~48 岁,平均年龄 42 岁.全部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波动在 38~40 ℃之间 3 例,37.2~37.5 ℃之间者 2 例,均无卡他症状.5 例早期均出现呼吸困难,呼吸频率>30/min,其中 2 例 36~50 /min.仅 1 例肺部可闻及少许湿性啰音,多为呼吸音减低.
作者:阮新建;于忠和;熊锦华;樊晓宁;陈力强;李红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 控制传染源1.1 规范患者就医流程为加快诊治速度和转运速度,尽快缩短患者在门诊停留的时间,我们执行简便快捷的患者就医流程,以减少SARS的漏诊和交叉感染.
作者:王玉锋;聂英娟;陶晨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 病区环境管理1.1病区区域管理划分病区功能区域,严格分区域管理.在病区入口处和各区域交界处设置明显标识,放置消毒脚垫,不同区域的医疗物品、清洁用具相对固定,避免混用,避免跨区域活动.
作者:武淑萍;赵玉香;侯惠如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SARS对人体造成的多脏器损伤,进一步加深我们对SARS的认识.方法:对我院今年 4 月收治的 11 例SARS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11 例SARS患者出现呼吸系统损伤; 8 例出现血液系统损伤;6 例出现肝脏损伤;3 例出现内分泌系统损伤;3 例出现泌尿系统损伤.结论:SARS病毒不同于一般的呼吸道病毒,主要引起肺部损伤,多较严重,同时伴有其他多脏器损伤,但多较轻微,为可逆性.
作者:陈力强;于忠和;阮新建;樊晓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 临床病例男性患者,38 岁,外地来京务工人员,于 2003年 5 月 8 日出现发热,体温高达 39.0 ℃,伴头痛、胸闷、干咳、无痰,5 月 9 日到某医院就诊,查外周血白细胞 13.4×109/L,中性 91.7%,胸片示左肺门模糊,予抗感染治疗,症状无好转,5 月 11 日来我院发热门诊就诊,T 38.7 ℃,P 90/min, R 24/min,BP11.7/7.5 kPa,外周血白细胞 1.0×109/L,血小板114×109/L,血气分析:pH 7.433,PaO2 6.44 kPa, PaCO2 5.11 kPa, SaO282.8%, 肝肾功能检查正常,胸片示左中下肺大片实变阴影.以重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收入隔离病房,给予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当日12 h 共 400 mg, 次日共 800 mg),利巴韦林抗感染治疗和无创通气等对症治疗.
作者:余秉翔;刘又宁;计达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笔者介绍了我院发热门诊的特点以及特殊规定,为加强控制感染,我院要求对发热门诊人员进行培训、体检,实行军地患者分开诊治,重视消毒隔离工作,发热门诊人员集中居住,无关人员禁入发热门诊,制订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及就诊流程图.经过严格的控制,我院发热门诊运转正常,发热门诊无交叉感染出现.
作者:许德华;华立;古东东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 口腔科感染的特点1.1 感染初期发病情况难以明确 SARS 主要的是呼吸道飞沫传播,但该病潜伏期为 2~14 d,初期已具有传染性,又不可能完全与其他患者区别对待.同时口腔科诊疗大多以门诊为主且同一病员在院内流动性较大、复诊次数多,增加了发生感染的危险性及预防的难度.
作者:林萍;黄旭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笔者对大型综合性医院防治SARS感染的管理实践工作进行了总结.针对SARS在医院内的传播规律和特点,建立健全各级各类管理组织并有效运行,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进行全方位的人员培训,做好监测和督导工作,能够遏制SARS的流行,并为以后相似疾病的防治工作提供有益的帮助.
作者:邢玉斌;索继江;费也淳;钟光林;贾宁;韩黎;陈世平;何耀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 临床病例自诉发烧体温 37 ℃以上的患者,男性 730 例,女性 370 例.年龄大 81 岁,小 14 岁,平均年龄 35 岁.外地来京务工人员 880 人,军队干部及家属 70 人,本市居民 250 人.体温 36~37 ℃患者 60 例;37~37.5 ℃患者 646 例;37.5~38 ℃患者297 例;38 ℃以上 97 例.
作者:封锦芳;樊小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 临床病例男性患者,64 岁,干部.因发热 1 d 伴右上肢肱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大出血而急诊入院.入院后查体:体温 39.5 ℃,胸片示右下肺阴影,血常规WBC 8.0 ×109/L.经专家会诊,作为疑似SARS患者收入隔离病房进行医学观察,并按传染病隔离要求在全麻下行右上肢肱动脉结扎术,手术顺利.
作者:范红艳;李丽民;闻智;王璐;孟凡惠;杨晓秋;宋烽;岳剑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寻可能与SARS传播相关的环境因素.方法:收集2003年 4 月21日~2003年 5 月 8 日全国内地SARS疫情通报及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日报,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北京及华北地区空气污染指数与SARS发病率的相关性具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在非输入性SARS病例较多的地区,空气质量可能与SARS的传播有关.
作者:叶玲;黄超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6 例老年男性患者, 年龄 68~91 岁, 平均 (72.3±5.6)岁, 均以发热、咳嗽为主要症状来诊, 6 例患者发热体温 >38 ℃, 血中白细胞正常或降低, 胸片有片状阴影,2例患者血气分析PO2<7.9kPa.
作者:计达;武建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 临床病例例1男性,31岁,干部,因发热1d入院,入院T 38.4 ℃,WBC 7.7×109,N 0.75 L0.17,胸片示:双下肺片状阴影,该患者既往体健,吸烟史5年,每天20支,有明确的非典患者接触史.
作者:计达;武建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7 例患者.男 1 例,女 6 例,年龄 25~48 岁,平均 36.5 岁.
作者:樊晓宁;于忠和;阮新建;陈力强;邢红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了解SARS患者病程严重程度与心肌酶谱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 IFCC 推荐方法检测心肌酶.结果:发病初期与正常组相比,各病情组 SARS 患者血清各心肌酶活力均显著增高(P<0.01);SARS 死亡组患者血清各心肌酶活力均显著高于其余病情组(P<0.01); 93.1%的 SARS 死亡组患者发病初期血清心肌酶活力异常升高,而生存组这一比率33%.发病中期,SARS患者血清心肌酶活力均有所降低,但死亡组和重症组患者血清 HBDH活力未见下降.结论:心肌是 SARS 病毒侵袭和损伤的重要组织之一,SARS 患者心肌酶异常升高与病情密切相关.
作者:董梅;匡铁吉;何菊芳;孟祥红;梁艳;雷红;佟爱华;杨彩娥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本院(SARS 定点收治医院)临床确诊患者 88 例,均在急性期采血.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作者:董梅;匡铁吉;孟祥红;梁艳;雷红;何菊芳;佟爱华;杨彩娥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索不同人群中抗SARS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的发生、发展及分布规律;评价间接ELISA方法检测SARS冠状病毒IgG、IgM特异性抗体试剂盒及改进方法.方法:分别获取SARS流行前无偿献血者标本 3 990 份,一线抗SARS医务人员标本 397 份和临床确诊的SARS患者标本 157 份,采用ELISA方法进行SARS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SARS流行前无偿献血者标本 3 990 份共检出IgG抗体阳性标本 16 份,阳性率为0.40%;IgM抗体阳性标本 0 份,阳性率为0%.一线抗SARS医务人员标本 397 份,共检出IgG抗体阳性标本 2 份,阳性率为 0.50%;IgM抗体均为阴性.临床确诊的SARS患者标本 157 份,共检出IgG抗体阳性标本 119 份,阳性率为 75.79%;IgM阳性标本 68 份,阳性率为43.31%.结论:一线抗SARS医务人员与SARS流行前无偿献血者IgG、IgM抗体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76>0.05);采用该SARS冠状病毒(变异株)IgG抗体试剂盒检测SARS流行前无偿献血者人群存在一定的阳性率,说明该试剂盒包被的抗原与其它免疫球蛋白(IgG)有交叉反应,有待进一步改进.
作者:马曙轩;刘景汉;欧阳锡林;王海宝;于洋;李锡金;郭廷凯;许红民;姚伟;张婷;田亚平;刘红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SARS患者的护理注意事项.方法:总结护理 25 例SARS患者的经验.结果:在护理SARS 患者中要注意患者的护理诊断,流行病学史,特别要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而且加强SARS知识的学习,提高护理水平.结论:在治疗SARS 患者中,护理工作非常重要.
作者:吴海波;田沈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2003 年 4 至 6 月间因反复吸入消毒剂微粒后出现呼吸道症状,在我院呼吸科就诊的 86 名患者皆有咽喉部痒痛、刺激不适、胸闷、咳嗽甚至喘憋、呼吸困难.男 34 例、女 52 例,年龄 7~72 岁,青壮年居多,平均年龄 43.5 岁.所有患者有反复吸入消毒剂病史,既往身体健康,否认心、肝、肾、支气管哮喘等慢性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无哮喘家族史.
作者:王培兰;金贵清;刘庆峰;刘又宁 刊期: 2003年第04期